学术投稿

肺结核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探究

张淑娟;刘建明

关键词:肺结核, 营养支持, 治疗
摘要:目的 对肺结核患者营养状况进评价,分析营养支持在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肺结核患者398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划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200例,对照组19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自由饮食,而治疗组加用高蛋白肠内营养制剂.结果 实验20天后,治疗组体质指数、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等均明显升高,痰菌培养转阴率都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结核患者摄入膳食营养不足,合并营养不良占比较高,采用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改善症状具有显著效果,不但降低住院时间还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互动健康教育模式用于小儿骨折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对互动健康教育模式用于小儿骨折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将于我院治疗的61例骨折患儿随机分设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观察组(31例)给予互动健康教育的模式,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的健康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相关指标.结果 对照组于干预后的知识认知度、护理总满意度均显著比观察组低,且P<0.05,有统计学差异存在.结论 给予骨折患儿应用互动健康教育的模式,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作者:张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西咪替丁联合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秋季腹泻53例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西咪替丁联合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3例予以包括利巴韦林抗病毒、补液、纠酸、微生态疗法及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等常规治疗.治疗组5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西咪替丁静脉滴注,并贴敷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3d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9% (P <0.05).就治疗的总病程而言,治疗组止泻时间为(72.2±12.8)h,对照组为(110.8±2.5)h;治疗组总病程时间(100.3±15.2)h,对照组为(138.80 ±4.6)h;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西咪替丁联合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可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对于改善主要症状、缩短病程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李祥;吕银;李永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肥胖人群无痛胃镜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技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及安全性,为肥胖患者在胃镜检查中选择更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60例择期行无痛胃镜术的肥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D组)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P组)采用单纯丙泊酚进行麻醉.分别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检查结束至呼之睁眼的时间),丙泊酚的诱导剂量和总剂量,无创监测记录患者入室后(T0)、诱导后(T1)、苏醒后(T2)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观察患者呛咳、体动、呼吸抑制、心率下降、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D组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丙泊酚的诱导剂量和总剂量均少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MAP在诱导后、苏醒时均较入室时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组血压下降程度小于P组(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显示,丙泊酚的用药量少,苏醒快,术中麻醉相关并发症小,具有镇痛效果理想、安全可靠的持点,可安全用于肥胖患者的胃镜检查.

    作者:徐妍丽;杨帆;尔西丁·买买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填塞时间对鼻内镜术后鼻腔出血及粘连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填塞时间对鼻内镜术后鼻腔出血及粘连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间收治的48例鼻内镜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样本,均在我院行鼻内镜下鼻窦手术与鼻甲部切除术,术后使用膨胀海绵填塞,于24h、48h及72h取出,观察各取出时间出血及鼻腔粘连情况.结果 24h取出出血率较48h及72h取出高,48h取出鼻腔粘连发生率较24h及72h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术使用膨胀海绵填充48h是佳的填塞时间,可以使鼻腔出血与粘连并发症减少.

    作者:邵成奇;徐明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老年脑梗后遗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探讨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后遗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接收的老年脑梗后遗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干预组给予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结 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心理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老年脑梗后遗症患者的心理后,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情况.

    作者:洪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将5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患者.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在其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两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心率、呼吸次数、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以及pH值.结果 观察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后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改善(p<0.05).结论 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理想,有利于患者呼吸状况的改善,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陈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哈尔滨民营医疗机构发展问题研究

    新中国的医疗机构改革从上世纪末的概念提出时至今日已近十年,然而当下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还是有增无减,甚至有一声更比一声强的架势.前期公立医院的改革成果差强人意.二进宫的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如今已然大开捭阖、大刀阔斧的持续进行着.针对公立医疗机构存在的种种问题,较为成熟的理论观点也给出了良药金方,且让大众静观其变的以观后效.逐渐人们的视线焦点开始转向了民营医疗机构,中国民营医疗机构具有规模相对较小、分布趋势明显、以“特色专科”为主、具有中国民营医疗机构的管理特质等特点,本文以哈尔滨民营为基础,着眼其发展瓶颈核心问题的破局之道,从眼科医疗集团的筹建到提出了设计分级医疗制度、设计激励和约束机制、改革医疗机构管理体制的等对策[1],以期为我市的民营医疗机构的改革发展提供思路.

    作者:王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全面分析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影响预后危险因素.针对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应予以高度重视,以期为改善临床预后提供参考.

    作者:冯磊;张传东;韦继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输液报警器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输液报警器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患者180例,按未使用输液报警器和使用输液报警器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观察两组发生空气栓塞、手术过程中发生管路进空气需二次排气、因未发现造影剂使用完而中断手术例数对比.结果 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绝对数和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输液报警器在冠脉介入治疗中可很好的提示术者更换造影剂,有效的提高了手术的连贯性降低了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进一步提高冠脉介入手术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姜金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在血透室工作中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和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于血透室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在至2016年12月血液透析室实施血液净化护理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5.45%,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84.09%.结论 在血透室实行优质护理服务,使护理效果得到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也得到提高,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丛建进;王梅花;韩美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应用超声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阑尾炎患者93例,均经手术病理检查得到确诊,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并将其超声诊断结果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中,共计检出非急性阑尾炎41例,急性阑尾炎52例;超声检查对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特异度为92.68%,灵敏度为84.62%,准确率为88.17%;其中,单纯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检出率明显低于阑尾周围脓肿和化脓性阑尾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超声检查是一种可靠的急性阑尾炎诊断方法,操作简便且重复性好,建议在临床普遍推广.

    作者:曾维佳;张旭胜;李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我院麻醉性镇痛药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2016年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方法 统计我院药2016年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数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价格、用量、用药金额等.结果 2016年我院麻醉性镇痛药使用金额占前两位的是舒芬太尼注射液和芬太尼透皮贴;DDDs排名前三的是舒芬太尼注射液、芬太尼透皮贴和布桂嗪片;DDC贵的是舒芬太尼注射液,其次是羟考酮缓释片和芬大尼透皮贴.结论 我院用于癌性疼痛治疗的麻醉性镇痛药以芬太尼透皮贴、羟考酮缓释片、吗啡缓释片为主,临床应用基本合理.

    作者:钱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鼻饲过程误吸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分析其对于鼻饲过程误吸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气管切开治疗的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3例,观察两组患者鼻饲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误吸(3.0%<27.3%)、返流(9.1%<39.4%)、吸入性肺炎(0%<18.1%)以及死亡(0%<6.1%)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对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鼻饲过程的护理干预,其对于预防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孙丹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我院药剂科高危药品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高危药品通常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并易危害人体的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1].目前各医疗单位对高危药品尚无统一的管理体系与模式,在管理与使用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临床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加强高危药品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总结医院药剂科高危药品管理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汇报如下.

    作者:孔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泌尿外科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性护理效果

    目的 分析泌尿外科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性护理效果.方法 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100例泌尿外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尿路感染原因,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预防性护理.观察两组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泌尿外科中,患者的个人卫生习惯与导尿管留置的时间过长是引起泌尿外科患者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而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则能有效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侯春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功能性及器质性室性早搏的动态心电图特性分析

    目的 利用动态心电图对功能性及器质性室性旱搏进行判断.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3例室性早搏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动态心电图(DGG)室性早搏的发生规律与病种、运动的关系进行观测,并对照临床资料,探寻判别功能性及器质性室性早搏的办法.结果 (1)大部分功能性早搏都存在着一定的周期规律,而器质性早搏大部分都是无周期性或均匀早搏;(2)冠心病、心肌炎、先心病及心肌病患者在运动后,器质性早搏数目出现明显增加(P<0.05).结论 判断功能性及器质性室性早搏的重要根据之一就是早搏是否具备周期性特点,而DCG在判别器质性室性早搏和功能性室性早搏时可以使判断的精准度得到明显的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丁超;张松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80例针灸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吞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吞咽困难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8.8±1.4)分,对照组吞咽功能评分(7.0±1.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针灸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凌春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动态心电图对房性早搏引起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运用

    目的 探究动态心电图对房性早搏引起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间收治的60例频发房性早搏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经动态心电图检出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构成比,同时对有、无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在动态心电图监测指标中的表现进行观察.结果 60例患者均表现频发房性早搏,其中有24例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下观察到阵发性心房颤动,构成比例为40.0%.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联律间期较无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短,房早前周期较无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长,两组指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动态心电图可准确监测并提示房性早搏引起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特征表现,充分显示房早前周期变化,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方星;张松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瓣膜手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对心脏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使用瓣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30例心脏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其实施药物治疗和瓣膜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PASP(肺动脉收缩压)、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明显由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脏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实施瓣膜手术的治疗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有着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周翔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B超引导下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方法及效果

    目的 分析B超引导下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100例肾结石患者分成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患者首先给予B超定位经皮肾微穿刺造瘘,之后给予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则给予一期B超引导下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结果 全部100例患者中,68例患者1次取净结石,7天后经瘘管再次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22例取净结石,结石总取净率为90.0% (90/100);术后分别有1例患者发生肾孟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和肾动静脉瘘,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 B超引导下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比较理想的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朱宗永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哈尔滨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