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目的 探究填塞时间对鼻内镜术后鼻腔出血及粘连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间收治的48例鼻内镜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样本,均在我院行鼻内镜下鼻窦手术与鼻甲部切除术,术后使用膨胀海绵填塞,于24h、48h及72h取出,观察各取出时间出血及鼻腔粘连情况.结果 24h取出出血率较48h及72h取出高,48h取出鼻腔粘连发生率较24h及72h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术使用膨胀海绵填充48h是佳的填塞时间,可以使鼻腔出血与粘连并发症减少.
作者:邵成奇;徐明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我院2016年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方法 统计我院药2016年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数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价格、用量、用药金额等.结果 2016年我院麻醉性镇痛药使用金额占前两位的是舒芬太尼注射液和芬太尼透皮贴;DDDs排名前三的是舒芬太尼注射液、芬太尼透皮贴和布桂嗪片;DDC贵的是舒芬太尼注射液,其次是羟考酮缓释片和芬大尼透皮贴.结论 我院用于癌性疼痛治疗的麻醉性镇痛药以芬太尼透皮贴、羟考酮缓释片、吗啡缓释片为主,临床应用基本合理.
作者:钱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进行预防护理防止尿路感染的护理方法及成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泌尿外科手术的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预防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感染例数4例(8.89%),少于对照组患者的感染例数19例(42.22%);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3.3%),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77.78%).结论 对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实施预防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尿路感染,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晓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尿碘水平是监测及评价人群或个体碘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尿碘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由于碘元素的活泼性,造成了实验过程中碘容易丢失和污染,因此做好尿碘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尤其重要.为了建立科学的尿碘检测质量保障体系,实验室内部分析质量控制(IQC)已在分析化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乏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1],为了解人体碘营养状况,检测尿碘是较为直接的方法,本实验室开展了一系列质控工作,旨在保证尿碘检测数据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可靠性.要得出准确的实验数据,除了有效的采样和送样外,必须进行实验室内部的分析质量控制[2].
作者:宋康;张国清;高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前,乳腺癌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逐渐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临床上常用乳房切除术进行治疗,因此乳腺癌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问题也就成了护理上的难点.而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偏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代谢性疾病,一般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引起,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和感染,对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影响较大.如果患者同时合并糖尿病,常可使手术后局部组织不易修复,影响乳腺癌综合治疗疗程[J].本科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对86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治疗护理患者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晨;李一桔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利用动态心电图对功能性及器质性室性旱搏进行判断.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3例室性早搏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动态心电图(DGG)室性早搏的发生规律与病种、运动的关系进行观测,并对照临床资料,探寻判别功能性及器质性室性早搏的办法.结果 (1)大部分功能性早搏都存在着一定的周期规律,而器质性早搏大部分都是无周期性或均匀早搏;(2)冠心病、心肌炎、先心病及心肌病患者在运动后,器质性早搏数目出现明显增加(P<0.05).结论 判断功能性及器质性室性早搏的重要根据之一就是早搏是否具备周期性特点,而DCG在判别器质性室性早搏和功能性室性早搏时可以使判断的精准度得到明显的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丁超;张松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护理干预对预防手术室感染的效果.方法 研究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手术患者当做研究主体,按其入院顺序分成甲组和乙组,各组患者为42例.均给予甲乙两组患者常规护理,甲组患者加用护理干预,比较甲乙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手术室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甲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24%)优于乙组患者(78.57%),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x2=5.126,P=0.024).甲组患者感染发生率(2.38%)优于乙组患者(16.67%),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x2=4.974,P=0.026).结论 在手术室感染预防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很好,有效降低了手术室感染发生的风险,值得推广.
作者:马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进一步加深药学人员对脑梗死患者病情认识,治疗用药原则,同时加强治疗过程中药学监护.方法 通过关注典型的脑梗死住院患者的诊疗过程学习用药知识和解决病情措施,对治疗药物的使用原则方法和会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加以监护.结果 对该疾病有较深刻的认识,对其治疗原则也有相应了解,对患者的药物宣教有明显的帮助.
作者:宣东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全面分析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影响预后危险因素.针对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应予以高度重视,以期为改善临床预后提供参考.
作者:冯磊;张传东;韦继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随着医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各种医用体内植入物不断涌现,特别是在骨科领域,各种合金制备的钢板、螺钉、融合器甚至人工关节应用日益广泛.因而针对此类植入物与骨组织相容性的基础性研究也逐渐凸显,而材料组织切片技术在病理实验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形态学检验技术.Van Gieson(VG)染色具有染液渗透力强、组织颜色鲜亮、显示骨组织形态充分等优点,被认为是硬组织切片常用好的染色方法.染色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显微镜观察的美观度.本文针对染色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染色结果非常满意.
作者:李静;贾帅军;吴拮;成西侠;吕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脊柱侧弯矫正术后患者麻醉复苏室内给予不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抽取来我院就医的60例脊柱侧弯矫正术后患者作为目标对象,将60例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研究对比两组脊柱侧弯矫正术后患者的疼痛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麻醉复苏室内,对脊柱侧弯矫正术后患者采取整体护理,能显著缓解患者疼痛.
作者:王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与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我院神经内科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了60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招募了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人群进行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针对金森病患者实施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评分.分析帕金森与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此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观察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观察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对照组人群.运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同型半胱氨酸和帕金森发病具有正性相关(r=0.936,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帕金森的发病呈负性相关(r=-0.995,P<0.05),帕金森与血糖无明显相关性(r=0.323,P<0.05).结论 此次研究结果表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作为帕金森的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于早期预防帕金森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低的患者,在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几率风险较小.
作者:朱亚兰;吴湘军;郑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子宫切口瘢痕妊娠2种治疗方法进行临床分析,观察2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68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肌肉注射甲氨蝶呤(MTX)+口服米非司酮36例,行子宫动脉内注射MTX+用明胶海绵进行栓塞32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分析发现,子宫动脉内注射MTX+用明胶海绵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肌肉注射甲氨蝶呤(MTX)+口服米非司酮组,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实施双侧子宫动脉MTX灌注十双例子宫动脉栓塞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
作者:贾坤;于宝林;张宇;李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对心脏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使用瓣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30例心脏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其实施药物治疗和瓣膜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PASP(肺动脉收缩压)、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明显由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脏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实施瓣膜手术的治疗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有着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周翔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面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中的差错,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提高工作质量.方法 分析2015年7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配液的工作差错36例,其中排药错误17例,药师护士调配输液错误9例,错贴输液标签8例,核对输液成品出错2例,本人分析原因,研究对策,观察应用对策后效果.结果 差错主要原因是药师护士不熟悉注射剂安瓿外观特点(尤其是同品种不同规格药品)、药师护士对差错及后果认识不足、缺乏培训,对策是加强相关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规定正在操作禁止讲话、对发生差错药师护士适当罚款等,应用对策后差错减少16.12%.结论 本人分析差错原因,研究应用对策,对症培训,才能逐步减少药师护士工作差错,确保患者静脉输液用药安全及质量.
作者:窦翠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抑制剂(COX-2)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美洛昔康”“尼美舒利”“塞来昔布”“罗非昔布”“氯诺昔康”为检索词,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KD)和维普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 200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录文献,收集了63篇文献,涉及69例报道,并加以分析.结果 ADR涉及患者男性29例,女性40例;31~59岁多,共有32例(46.38%);ADR临床表现多的是药物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皮疹及肾功能损害.结论 临床应重视COX-2引发的ADR,合理用药,对用药过程严密观察,警惕ADR的发生.
作者:钱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钝针与钝针扣眼法穿刺技术对血液透析患者及其动静脉内痿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的患者50例,共100个扣眼法穿刺针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分别采用钝针扣眼法和锐针扣眼法进行穿刺.观察两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透析血流量及静脉压、KT/V值、内瘘血管假性动脉瘤瘤、穿刺失败致皮下血肿、透析过程皮下血肿和疼痛等方面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透析中血流量及静脉压、KT/V值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钝针扣眼组内瘘假性动脉瘤、皮下血肿发生率低于锐针扣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动静脉内瘘扣眼法穿刺采用钝针可有效地保护血管,降低穿刺技术难度,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晓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肺结核患者营养状况进评价,分析营养支持在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肺结核患者398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划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200例,对照组19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自由饮食,而治疗组加用高蛋白肠内营养制剂.结果 实验20天后,治疗组体质指数、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等均明显升高,痰菌培养转阴率都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结核患者摄入膳食营养不足,合并营养不良占比较高,采用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改善症状具有显著效果,不但降低住院时间还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作者:张淑娟;刘建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后遗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接收的老年脑梗后遗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干预组给予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结 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心理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老年脑梗后遗症患者的心理后,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情况.
作者:洪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分析其对于鼻饲过程误吸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气管切开治疗的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3例,观察两组患者鼻饲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误吸(3.0%<27.3%)、返流(9.1%<39.4%)、吸入性肺炎(0%<18.1%)以及死亡(0%<6.1%)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对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鼻饲过程的护理干预,其对于预防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孙丹妮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