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丽丽
目的 分析伤寒、副伤寒传播的流行风险因素,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有效依据. 方法 采用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法及因子分析法对某市伤寒、副伤寒的流行风险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因子分析法得出经常食用凉菜、经常饮用生水、经常食用烧烤、经常在外就餐、有接触史、卫生习惯差是伤寒、副伤寒的危险因素;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得出经常食用凉菜、经常饮用生水及经常在外就餐是伤寒、副伤寒的危险因素. 结论 影响伤寒、副伤寒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经常饮用生水、食经常用凉菜及经常在外就餐,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对控制伤寒、副伤害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余正权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临床营养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从2014年12月到2015年8月,选取102 例在我院治疗后处于康复过程中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用随机数据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51例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采用临床营养治疗联合常规治疗,对照组51例患者,单纯采用常规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采用临床营养治疗联合常规治疗的非常满意占比70.59%(36/51)、满意度88.24%(45/5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治疗的45.10%(23/51)、58.82%(30/51),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一般占比11.76%(6/51)、不满意占比0%(0/5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9.41%(15/51)、11.76%(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临床营养治疗相较于单纯常规治疗在患者康复过程中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程度,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永秀;曾利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过去几十年间,受医患关系紧张、患者认知偏差、社会一些不良宣传及营养因素导致巨大儿增加等因素影响,我国剖宫产率一度高达 60%以上[1]. 随着对母乳喂养的大力宣传,医生、孕妇及家属都逐渐了解了母乳喂养的好处,但由于剖宫产术后受疼痛、少食、活动不便、产妇情绪等多种因素影响,影响了母乳喂养成功率,我院对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356例剖宫产产妇及498例正常产产妇进行了临床观察及产后4个月追踪,对剖宫产及正常产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2014年1月——2015年1 月1 年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选取无严重合并症及并发症者,其中剖宫产356 例,作为观察组,抽取同期无任何影响母乳喂养并发症的阴道分娩产妇498 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平均年龄、产次、家庭条件、营养状况、孕期检查情况均无明显差别,均无影响母乳喂养的全身并发症.
作者:关素华;刘君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玻璃酸钠配合功能训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6 月在我院就诊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90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5例,应用塞来昔布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45例,应用玻璃酸钠集合功能锻炼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玻璃酸钠配合功能训练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上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作者:岳国兰;郝青坡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中药熏蒸疗法辅助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及其护理. 方法 本院康复科2012 年01 月——2014 年03 月收住院脑瘫患者80 例,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电疗,磁疗,蜡疗,水疗,按摩,引导,运动疗法,药物治疗、针灸、牵引及舒适护理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蒸治疗法. 3个疗程后统计2组疗效及护理工作满意度. 结果 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中药熏蒸治疗小儿脑瘫疗效肯定,简便易行且安全可靠,体现了中医护理的中医药特色,有效的扩展了本病的治疗途径.
作者:娄欣霞;石彩晓;柴红;吴跃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术中配合及护理. 方法 对7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行冷冻球囊消融治疗. 结果 7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3例患者术中出现迷走反射,表现为心率慢,经及时处理症状好转,无膈神经麻痹,肺静脉狭窄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春红;方燕玲;黄艺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救治. 方法 对1例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的回顾及分析. 结果 住院治疗25天,症状消失,心肌酶学正常,好转出院. 结论 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虽发病突然,但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积极挽救濒死的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心脏功能,并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经过治疗效果及预后仍是比较满意的.
作者:王爽;王凯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区体系医院在2013年3月至2015 年2月间收治的9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病例45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①采取护理措施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 ②观察组满意度为97. 78%,对照组满意度为80.00%,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病的护理中应用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赤壁市健康管理中心通过加大硬件投入和对外宣传,强化队伍建设,创新服务模式等措施,逐步建立了县级疾控机构开展健康管理的新模式,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旨在通过建强机构、建立示范来推动健康管理工作的区域发展. 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本文还提出了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和健康管理长远发展的展望.
作者:漆春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口腔科医生职业防护措施. 方法 统计自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口腔科医生职业暴露情况. 结果 我院口腔科医生3 年中均有不同程度被车针、扩大针等锐器损伤或被血液、唾液污染,明确发生职业暴露的12例,其中锐器伤8例,占66.7%,血液、唾液污染4例,占33.3%;12例职业暴露者中,乙型肝炎职业暴露9例,占75%,丙型肝炎职业暴露3例,占25%. 12例暴露者进行了积极的处理,随访,未发生院内感染. 结论 对于发生的职业暴露事件立即上报相关组织,共同调查,分析原因,落实防范措施. 定期进行职业暴露总结分析,落实进一步防控措施,为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作者:刘淑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医生和护士对肾穿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比较. 方法 将2015 年4 月和2015 年5 月肾穿刺患者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58例(护士实施健康教育) ,实验组52例(医生实施健康教育)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配合、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的满意度、知识掌握的情况. 结果 医生实施的健康教育的并发症明显低于护士施行健康教育的并发症,术中配合、患者的满意度、知识的掌握明显高于护士实施健康教育. 结论医生实施肾穿刺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好于护士实施肾穿刺患者的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唐利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拮抗肌群透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 观察组给予拮抗肌群透刺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阳明经针刺法治疗. 每周5-6 次,4 周1 疗程. 两组患者均采用 Ashoworth张力评分评定患者肢体的痉挛程度;ADL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Fugl-Mr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定其肢体运动功能. 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痉挛程度.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痉挛程度分别为(2.61 ±1.36)、(81.11 ±14.88)、(84.05 ±16.1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12 ±1.18)、(69.60 ±17.80)、(74.59 ±16.8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拮抗肌群透刺法和阳明经针刺法在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治疗中均有效,但是拮抗肌群透刺法疗效更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冯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临床治疗效果和情况. 方法 随机选取自2013 年1 月——2015 -1 月以来,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手术患者中的40例产后出血患者,根据出血原因对他们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并观察、统计、分析4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 结果 经过统计学分析显示有25例患者实施了宫腔填纱手术,有2例患者出血量无明显减少,其止血有效率为92%,有15 例患者实施了 B -Lynch外科缝扎手术,其止血有效率为100.0%. 结论 宫腔填纱手术和B-Lynch外科缝扎手术是两种较为理想、安全、有效的剖宫产产后出血病症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齐洋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梗死后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并对其进行分析. 方法 从2014年2月到2015年3月,选取我院的40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梗死后综合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肌梗死的部位,其中广泛前壁28 例,占70. 0%,局限前壁7例,占17.5%,下壁3例,占7.5%,下壁合并右室、正后壁2例,占5.0%. 超声提示心包积液13例,占32.5%,胸腔积液合并心包积液3例,占7.5%,胸片提示胸腔积液15例,占37.5%. 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面积延展6例,占15.0%,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后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3 例,占7.5%,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细菌性肺炎1例,占2.5%;4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胸痛在24 -48h 缓解,均预后良好,没有增加心肌梗死的死亡率.结论 梗死后综合征预后良好,没有增加心肌梗死的死亡率,超声和胸片检查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梗死后综合征的明确诊断,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玉静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采用祛瘀益气利水汤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9月间诊治的脑出血患者40 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均采用脱水剂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除应用脱水剂等常规对症治疗以外,发病24 h后均应用祛瘀益气利水汤口服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采用祛瘀益气利水汤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率,改善脑出血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临床可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罗莹;王彦红;何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并探讨抗孕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片含服联合阴道给药治疗过期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我中心2012 年1 月至2015年8月间确诊收治的240例过期流产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抗孕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片口服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抗孕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片含服联合阴道给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组织物排出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等情况并作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完全流产率为81.7%,对照组患者完全流产率为68.3%,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不完全流产率、失败率以及总有效率方面相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抗孕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片含服联合阴道给药能够使得两种药物达到药效的峰值相接近,提升完全流产率,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田红瑞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了解女性哺乳期子宫上环术出血的原因,更有效提高女性在哺乳期接受子宫上环术安全性与可靠性. 方法 纳入本院近年来收治接受子宫上环术且处于哺乳期的女性患者,随机收取100例并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葆宫止血颗粒. 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出现情况. 结果 患者接受治疗后对其以下指标进行记录对比:子宫上环术前月经量、治疗前月经量以及治疗后月经量,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月经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2组患者并发症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哺乳期子宫上环术患者有一定概率发生出血情况,对此类患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在常规西医药物基础上联合葆宫止血颗粒能够明显提升治疗效果,且降低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出现情况,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张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并观察使用中药注射剂后产生不良反应的特点和影响要素. 方法 对本市某院2011年2月至2014 年1 月上报的151 例由于中药注射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的特点和有关影响要素实行研究与调查. 结果 151 例患者当中,男性患者97 例,占64.24%,女性患者54 例,占35.76%;患者的年龄在7-78 岁,平均年龄50.28岁,有28例患者有过敏和家族史,占18.54%. 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注射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要素包含了没有合理使用药物,药物的治疗及患者家族对药物的不良症状史. 结论 中药注射药物所引起的不不良反应要素有许多,临床上的医师需严格的掌控使用药物的原则和适应症,并按照患者的情况合理的选用药物,从而防止出现不良反应.
作者:李向东;郝春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早期静脉溶栓护理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抽取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5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行探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取静脉溶栓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 结果 采取静脉溶栓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对增强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及增加患者生活质量显著好于对照组,经对比拥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 采取早期静脉溶栓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增强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而且比常规护理更加有效,不管是在恢复状况方面还是在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黎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 年9 月——2014 年9 月实施治疗的10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所有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依照患者发病时间分成两组,其中72h之内为观察组,72h之外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均显著P<0 .05. 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效果显著,对发病在72h内患者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沈志刚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