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方式治疗子宫肌瘤对术后妊娠影响研究

胡存

关键词:妊娠, 腹腔镜, 子宫肌瘤, 不同方式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治疗子宫肌瘤的不同治疗方式对术后妊娠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22例子宫肌瘤导致的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1例,两组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粘连发生状况和复发率,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且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总妊娠率,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不同方式对子宫肌瘤术后妊娠的影响不同,腹腔镜手术对子宫肌瘤疾病导致的不孕状况治疗疗效较为显著,可提高患者的妊娠率,术后副作用小,可降低复发率,可更大程度上满足患者妊娠的需求,可大力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40例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40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A、B两组,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适量的阿奇霉素静脉滴注,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适量的红霉素静脉滴注,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A组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哕音消失时间短于B组;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A组1例出现不良反应,B组3例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褪黑素对K562细胞巨核细胞分化的影响

    目的 初步明确褪黑素对K562细胞巨核细胞分化的影响. 方法 用一定浓度的佛波酯( PMA)联合褪黑素处理K562 细胞48 小时,显微镜观察K562细胞形态改变,硝基四氮唑蓝( NBT)还原实验观察K562细胞巨核细胞分化比例,荧光定量PCR检测K562细胞巨核分化中CD41和CD61的mR-NA水平的变化. 结果 褪黑素可以抑制PMA诱导的K562细胞巨核细胞分化.

    作者:吴春红;马晨欢;黄倩;陈诗琦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虚拟仿真技术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虚拟仿真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正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各个领域. 由于其具有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也逐渐被应用于教学中.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中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且是一门形态学课程,把虚拟仿真技术合理地应用于传统解剖教学中,实现优势互补,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拓展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具有深远意义.

    作者:方杰;晏廷亮;何文渊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早期抚触联合枯草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早期抚触联合枯草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对新生儿黄疸的干预效果. 方法 9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仅使用蓝光治疗,治疗A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枯草二联活菌颗粒0.15g,每天3次;治疗B组在治疗A组的基础上,每日2次抚触,每次15-20min;3组均连续治疗6d,治疗后经皮黄疸仪测定经皮黄疸指数. 结果 治疗B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A组与B组患儿经皮黄疸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B组经皮黄疸指数低于治疗A组(P<0.05). 结论 在蓝光照射的基础上,联合早期抚触及枯草二联活菌颗粒能达到提高疗效,缩短黄疸治疗时间的作用,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秀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仿生助产技术在产科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仿生助产仪在临床阴道分娩中的作用,以达到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8%,分娩疼痛减轻的目的. 方法 选取2013 年9 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66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30 例观察组和对照组330 例,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分娩方式及围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的总产程时间为(5.89 ±3.58)h明显短于对照组(9.88 ±3.15)h,对比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的比重80.19%明显高于对照组74.55%,对比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 可见,观察组缩短第一产程后半产程及第二产程6 小时,阴道分娩率高,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结论仿生助产,可缩短产妇分娩时间,提高阴道分娩方式的比重,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妇痛苦,并且操作比较简单,适宜助产忽视应用,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喻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用中药熏蒸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方面采用中药熏蒸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本次实验随机选取了于2001 年6 月至2014 年8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62名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有31名患者,对照组有31名患者. 对照组采用临床上常用的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采用这种方法的条件下,采用了中药熏蒸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并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分析并进行研究.结果 实验组在采用熏蒸疗法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32%,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0.97%,实验组的疗程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效果具有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临床方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效果并不是很好. 结论 在临床上采用重要熏蒸的方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方便易行,且并未发现不良反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方法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佳晶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浅谈推拿的手法与功力

    从4各方面浅谈如何能够快速有效的提升功力:①从一开始;②循序渐进;③增强体力;④练意运气. 以期在临床在可以优化推拿手法,增进功力,更好的发挥推拿在临床中的疗效.

    作者:戴细琴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VDCP及VDLP方案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成人急性淋巴细胞使用VDCP和VDLP时的疗效. 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方法 选自我院于2014 年1 月到2015 年4 月收治的4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治疗VDCP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VDLP治疗方案. 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使用VDCP方案诱导化疗后其缓解率为78.9%,而使用VDLP方案诱导化疗后的缓解率为51.3%,VDCP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VDLP. 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疗效有显著性差别(P<0.05). 结论 在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VDCP治疗方案优于VDLP治疗方案,适合于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诱导化疗.

    作者:赫玉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健康教育及效果评价

    目的 通过对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生存质量. 方法 对152 例住院患者采取一对一的健康教育,评价健康教育效果. 结果 病人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有所提高. 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能有效地纠正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不良行为,减少疾病复发.

    作者:高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静脉溶栓护理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早期静脉溶栓护理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抽取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5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行探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取静脉溶栓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 结果 采取静脉溶栓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对增强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及增加患者生活质量显著好于对照组,经对比拥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 采取早期静脉溶栓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增强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而且比常规护理更加有效,不管是在恢复状况方面还是在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黎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450名农村脑血管病患者复诊治疗情况分析

    通过对450名农村脑血管病患者复诊治疗情况的分析,了解在当地农村脑血管病的治疗现状,同时参照我国相应的指南要求找出差距,并探讨分析可能的原因;由于农村患者的个人素质,对疾病知识了解的程度,医疗环境、医疗条件的限制,经济条件、交通条件的制约,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薄弱,以及传统治病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脑血管病的预防及治疗明显滞后,离指南的要求相差甚远,使相当数量的脑血管病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导致复发率、致残率、死亡率增高的现状,应引起政府、社会、医疗界对农村的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给以足够的重视.

    作者:高淼;刘林莺;闫雯;韩旭东;肖梦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沈阳市预防接种门诊十年建设成效分析

    实施儿童预防接种是传染病防控的基础,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 按照目前的免疫规划程序,每名儿童从出生到上学前需接种常规免疫22针次,每年全市接种量达到了120余万剂次,每完成一针次接种需要经过问诊、登记、告知、接种、观察等多个环节,由于等候时间长、人群拥挤,增加了接种工作的难度,极易出现不安全隐患和纠纷,为了适应免疫规划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在借鉴外地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自2004 以来,沈阳市先后进行了标准化门诊建设和数字化门诊建设,得到了社会和广大儿童家长的认可,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作者:高冬梅;董桂华;朱丽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工作对糖尿病控制率的影响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工作对糖尿病控制率的影响. 方法 对辖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传,了解有关于糖尿病防治知识. 结果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使居民了解糖尿病正确生活方式,提高了糖尿病控制率. 结论 虽然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提高糖尿病控制率,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长期、大范围的进行,才能有长远的效果.

    作者:纪军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急性脑出血患者并发酒精戒断性谵妄1例临床分析

    1病例患者男性,47岁,主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1 天而于2014 -11 -26,9:50入院.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高200/100mmHg,平日未规律服药. 饮酒史20余年,每日约500g,入院前一天未饮酒.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1 天活动中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右上肢活动不灵活,右手持物费力,右下肢走路发飘.

    作者:贺力男;孟祥琨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防治下肢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与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治下肢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0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下肢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患者1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86 例采用常规的抗凝与溶栓西医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中医治疗的方式进行医治,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两组患者相应的症状与体征都得到改善,观察组治愈47例(54.7%),显效24例(27.9%),有效14例(16.3%),无效1例(1. 2%),总有效率为98.8%;对照组治愈22例(25.6%),显效28例(32.6%),有效20例(23.2%),无效16例(18.6%),总有效率为81.4%,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有效的防治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中药、或西药的效果,不良反应少且用药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回卫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40例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治疗经验. 方法 从2011年1月——2014 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抽取40例作为本次研究资料,高处坠落伤4例、车祸伤33例、重物击打伤3 例. 结果 22 例恢复良好,10 例轻度残疾,4 例重度残疾2 例植物生存,2 例死亡.结论 动态CT检查、准确诊断及时治疗,是改善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并发症的主要手段.

    作者:荆玉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头孢菌素类临床药学服务对合理用药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医学水平也在不断地进步. 医学水平的进步使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都有了保障,不再害怕疾病的侵袭,但是现今却有很多药物的使用并不合理,滥用抗生素的状况已经不是稀有事件,抗生素的滥用有很多危害,药物应该合理使用才能发挥真正的功效. 头孢菌素作为抗生素的一种,也应该合理使用. 头孢菌素临床药学服务的开展可以更好的提高医生与民众的医学知识储备,让头孢菌素的使用更合理.

    作者:庞晓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早期低位直肠癌局部切除6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早期低位直肠癌局部切除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66例直肠癌患者行早期低位局部切除术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此66例划分到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我院采用腹壁结肠造口术进行治疗的66 例直肠癌患者,将此划分到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包含复发、转移到肝、2年内存活等状况,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直肠癌患者早期选择局部切除术,严格掌握手术中的适应症,其疗效较为显著,且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苏石斌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 方法 选择36例在接受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心内科老年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患者心脏病类型以及患者发病之前是否进行剧烈运动、饮酒、吸烟、情绪激动和用力排便等. 结果 在危险因素方面,饮酒、吸烟、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和用力排便都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不存在以上危险因素的心源性猝死患者有2 例. 在心脏病类型方面,共19 例肺源性心脏病,占比52.78%,急性冠脉综合征7例,占比19.44%,肥厚性心脏病10例,占比27.78%. 结论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减少可能引发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从而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曹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人不同健康教育方式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人的影响. 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我科收治的116 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人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 观察组采取主动性健康教育方式,先评估病人的学习状态及学习需求,同病人保持协调. 教育目标由护士与病人共同制定. 对照组则采取计划性健康教育方式,根据病人的资料进行评估分析,护士制定教育计划,按计划进行实施. 观察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对健康知识主动咨询情况及满意度的差异. 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效果高于对照组(x2 =5.15,P﹤0.01);观察组对健康知识主动咨询情况优于对照组(x2 =5.85,P﹤0.01);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x2 =4.42,P﹤0.01). 结论 主动性健康教育方式教育结果明显优于计划性健康教育方式.

    作者:王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