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蕾;勇强;史素君;王明月;张依然;王瑶
目的 应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3D-STE)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心肌应变,评价其预估心肌梗死范围(MIS)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46例AMI患者行3D-STE和SPECT检查,MIS≥12%为大面积心梗组,MIS< 12%为小面积心梗组,健康对照组22例,分别测量左室整体面积应变(GAS)、纵向应变(GLS)、径向应变(GRS)和圆周应变(GCS)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两组心梗患者之间及与对照组对比,GAS、GLS、GRS、GCS、LVEF均有显著差异(P<0.01),且与SPECT测定的MIS均有较好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GAS、GLS、GRS、GCS、LVEF及WMSI均能够判别大、小面积心梗;其中GLS的AUC大,以GLS-13.6%为界值判定大面积心梗的灵敏度为71.6%、特异度为81.5%.结论 3D-STE测定左室整体心肌应变能够判断心肌梗死范围的大小.
作者:姬冬冬;王秋霜;黄党生;张丽伟;杨菲菲;安秀芝;段中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简单有效的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制备方法,采用实时心肌超声造影评价兔心肌梗死区域.方法 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2组,心肌梗死组、假手术对照组.两组动物均行开胸手术,无需气管插管和呼吸机,保持胸膜完整,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观察手术前后心电图、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的变化.建模6h后取出心脏,心脏短轴切片行HE染色.结果 成功制备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兔左心收缩功能及心电图发生改变,超声造影后受损节段与未受损节段的对比增强.病理证实有心肌梗死的表现.结论 通过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可成功建立兔心肌梗死模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超声造影等联合观察能够准确敏感地判断心肌梗死程度.
作者:杨道玲;梁红敏;孙月;王禹雪;张容亮;陆永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精囊腺炎的诊断标准.方法 21例精囊腺炎患者,设为观察组;56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两组进行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双侧精囊腺前后径、左右径和上下径,并进行比较.结果 精囊腺左右径、上下径无统计学意义,前后径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前后径=1.00 cm为分水点,前后径≤1.00 cm阴性概率为96.4%,前后径>1.00 cm阳性概率为81%.“云雾状”、“毛玻璃样”是精囊腺炎相对特异的声像图改变,也对诊断精囊腺炎具有一定意义.结论 当前后径>1.00 cm,可以考虑精囊腺炎诊断,如果合并“云雾状”、“毛玻璃样”等声像图改变,则诊断更准确.
作者:老兆航;谢纯平;廖森成;聂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含气性和非含气性肝脓肿介入性超声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超声介入治疗效果.结果 (1)含气性化脓性肝脓肿(GFPLA)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损害结果更严重,脓腔更大且多合并糖尿病(P<0.05).(2)与非含气肝脓肿相比,两组治疗效果相当,但GFPLA更常采用置管引流,治疗时间更长(P<0.05).结论 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置管引流,配合全身严格的抗生素治疗是GFPLA常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丽霞;吕国荣;李伯义;黄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彩超引导下的麦默通(MMT)微创手术切除乳腺病灶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 对1157例乳腺病灶患者的3 702个病灶行彩超引导下的MMT微创手术后并发症的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3例术后并发症中,局部血肿53例,皮下淤斑26例,乳头溢血2例,肿瘤残留2例.全部病例未发生皮肤损伤、气胸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彩超引导下的MMT微创手术可对乳腺病灶准确定位和切除,虽然会出现血肿、皮肤淤斑、乳头溢血和病灶残留等术后并发症,但经保守治疗后大多数上述并发症可治愈.
作者:董华英;汤鹏;钟晓捷;李冠乔;王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睾丸缺血复灌注后微血管损伤及其超声造影表现.方法 建立睾丸缺血复灌注模型,30只大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S组)、不同复灌注时间组(R组,包括R1、R2、R3、R4组).超声造影观察并分析各组造影模式及参数的变化.术后,实验室检测血浆vWF、NO、ET-1含量,对比观察各组病理变化.结果 R组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峰值较S组升高且前移,随复灌注时间延长,PI、Slope、Area先增大后减小,TP先降低后增高,MTT、DT/2呈延长趋势.R组血浆vWF、NO、ET-1含量随复灌注时间延长而呈增高趋势.随复灌注时间延长,R组睾丸微血管病理损伤程度逐渐加重.结论 睾丸微血管损伤随复灌注时间延长而加重,超声造影是评价睾丸缺血复灌注微血管损伤的有效方法.
作者:林文金;俞丽云;薛恩生;陈志奎;李裕生;黄丽平;林文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患者女,46岁.因“劳力性心悸、气促5年加重伴腹胀半月”入院.查体发现心界扩大,心率110次/min,心律不齐,脉搏少于心率,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杂音,二尖瓣听诊区闻及舒张期杂音.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左房巨大(59 mm×106 mm×99mm),腔见40 mm×40 mm稍强回声团块,球状类圆,随血液流动而自行游走,呈漂浮状态(图1~2),未见明显附着点.二尖瓣前后叶增厚,回声增强,开放受限,开口面积为96 mm2.
作者:杨礼睿;罗依然;叶春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对比微血流成像技术(SMI)和能量多普勒超声(PDUS)两种血流模式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滑膜血流的显示率以及滑膜血流分级的差异,探讨SMI在评估RA活动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SMI和PDUS两种血流模式检查100例RA患者的192个腕关节和手指关节,观察两种血流模式对滑膜血流的显示率和滑膜血流分级的差异.结果 192个关节中,PDUS血流模式下127个关节滑膜检测到血流信号,滑膜血流显示率为66.1%;SMI血流模式下159个关节滑膜检测到血流信号,滑膜血流显示率为82.8%.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MI能够显著提高RA滑膜血流的显示率,可更好的评估RA的活动性.
作者:魏小雨;朱家安;陈征;李建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肿瘤标志物在胃肠道肿瘤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经手术及病理诊断确诊为胃肠道肿瘤患者36例,对比分析其术前的消化系统超声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等检查结果.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胃腺癌22例,胃间质瘤5例,胃平滑肌肉瘤3例,胃淋巴瘤4例,十二指肠乳头癌2例;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50三者联合检测,其中阳性显示率为69%;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胃及十二指肠占位的显示准确度高达83%.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可明显提高胃肠道肿瘤的检出率.
作者:时晓鑫;吴晓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腮腺及颌下腺多形性腺瘤(PA)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的异同,旨在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涎腺PA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及超声造影声像图表现.结果 (1) PA二维超声表现的形态、内部回声、有无液化特征,腮腺及颌下腺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边界、内部钙化、A/T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2) PA Alder血流分级多显示为Ⅰ、Ⅱ级血流信号,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PA超声造影多表现为慢进、向心性增强、非均匀性增强、增强后边界清楚,上述特征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颌下腺PA多有不连续环状增强、多数没有无增强区且增强强度大于腮腺PA,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腮腺及颌下腺PA超声表现不尽相同,超声造影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更多的影像学信息.
作者:戴俊臣;陈琴;吴昊;邱金鸾;周青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进一步探讨桥本氏甲状腺炎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14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超声声像图,并与病理结果、生化检查结果对比,总结不同类型桥本氏甲状腺炎声像图特征.结果 桥本氏甲状腺炎声像图表现较复杂,典型声像图特征表现为实质回声增粗、增强,分布不均,可见片状低回声区,呈网格样改变,并可见多个或少许稍强回声光团,部分似皮下水肿,彩色血流可以呈“火海征”,超声结合生化检查结果可准确诊断此类疾病.结论 超声检查对桥本氏甲状腺炎具有重要诊断价值,是诊断本病首选影像学方法.
作者:丛淑珍;冯占武;吴丽桑;李谊;钱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卟啉单甲醚(HMME)和声诺维(SonoVue)在超声辐照下对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MDA-MB-231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U、UM、UH组和UHM组).采用优化后的实验参数,50 Hz脉冲波照射60 s.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照射后MDA-MB-231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和凋亡率.结果 对照组、U、UH、UM、UHM组的几何平均荧光强度值分别为(85.1±17.3)、(89.0±13.8)、(146.4±12.8)、(97.3±23.2)、(154.8±19.6).对照组、U、UH、UM、UHM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62±0.49)%、(14.16±3.34)%、(26.03±5.79)%、(53.08±12.71)%、(69.53±9.79)%,经过N-乙酰半胱氨酸(NAC)预处理后,UH+ NAC组、UM+NAC组、UHM+ NAC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4.15±4.17)%、(24.36±6.66)%、(47.21±5.00)%.结论 SonoVue和HMME在超声辐照下能够相互协同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活性氧参与该过程.
作者:阮镜良;吴欢;许晓琳;杨海云;智慧;罗葆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T1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硬度与肿瘤内胶原纤维含量的关系.方法 10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T1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患者术前均行常规超声及应变弹性成像检查,对所有患者的手术病理标本进行Masson染色,采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定量分析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结果 T1期IDC肿块胶原纤维含量在不同弹性评分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者呈正相关(rs=0.526,P<0.01).同时,胶原纤维含量在不同的大小、边界情况、BI-RADS分级及后方回声肿块之间的差异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乳腺T1期IDC肿块硬度及二维声像特点与肿瘤内胶原纤维含量密切相关,胶原纤维在乳腺癌的疾病发展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作者:王蕾;韦康来;李智贤;曾健;陈圆圆;廖春雁;唐师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神经鞘瘤内靶征的超声诊断价值及形成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浅表神经鞘瘤患者的超声及病理表现,并与50例浅表软组织肿物患者的超声特征进行对照分析,采用ROC曲线评价各项超声特征诊断神经鞘瘤的价值.结果 鼠尾征、靶征在神经鞘瘤组中的显示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鼠尾征、靶征及两者联合诊断神经鞘瘤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7、0.735、0.861,鼠尾征与靶征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49,P=0.653),鼠尾征、靶征分别与两者联合进行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靶征有助于神经鞘瘸的超声诊断,其形成与神经鞘瘤特有的组织构成有关.
作者:杨帆;吴火林;陈贤翔;朱吉发;陈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对比指数(ECI)在桥本氏甲状腺炎(HT)的诊断价值.方法 按灰阶超声检查结果将HT患者分为微小结节组和网格组,分别与正常组ECI、血清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POAb)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正常组20例,87例临床明确诊断HT患者中,微小结节组54例,网格组33例.正常组ECI值为1.04±0.40,微小结节组ECI值为2.20±0.85,血清TPOAb为277.47 (13.85,551.18) IU/ml,TGAb为308.63 (3.13,86.70) IU/ml.网格组ECI值为3.36±1.45,血清TPOAb为310.05 (30.18,554.13) IU/ml,TGAb为104.26 (2.78,116.25) IU/ml.分别将正常组、微小结节组和网格组ECI值进行两两比较,上述三组之间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均<0.001).分别将微小结节组和网格组血清TPOAb和TGAb分别进行比较,上述两组之间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血清TPOAb和TGAb不能反映桥本氏甲状腺炎不同超声类型的差异,而ECI可评价甲状腺实质的均一性,可作为判断桥本氏甲状腺炎不同超声类型的半定量指标,从而客观评价甲状腺弥漫性病变.
作者:张蕾;勇强;史素君;王明月;张依然;王瑶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患者男,66岁.发现左下颌部肿物2月余,自述肿物处有刺痛,近2周来偶有轻微瘙痒感,可自行好转.查体:左侧下颌角后方可触及肿物,大小约4cm×2 cm,质韧,无痛,活动度尚可.超声检查:左侧腮腺下极3.7 cm×2.2 cm囊实性回声团,囊壁较厚,内壁欠光整,实性部分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可见粗大强回声,CDFI:实性部分血流信号较丰富(图1).
作者:王玉敏;红华;吴国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射血分数正常心衰(HFnEF)心脏结构功能变化的特点,探讨关键心脏超声参数在HFnEF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HFnEF住院患者80例作为HFnEF组,射血分数减低心衰(HFrEF) 60例作为HFrEF组,健康人7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另选不合并心衰但有心衰危险因素者120例作为阴性对照组,与HFnEF组行ROC曲线分析.结果 HFnEF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大于健康对照组和HFrEF组,左心室容积小于HFrEF组;HFnEF组及HFrEF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均大于健康对照组;二尖瓣环收缩期大速度(S'峰)HFnEF组及HFrEF组均小于健康对照组,HFrEF组下降幅度更大;HFnEF组及HFrEF组舒张早期大充盈速度(E峰)与晚期充盈速度比值(E/A)、E峰与舒张早期二尖瓣环大速度比值(E/E')均大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HFnEF心脏改变主要为左心室向心性肥厚或重塑,舒张功能减退,收缩功能轻度下降.
作者:薛丽丽;刘永铭;马苏美;邹全;杨琳;王琳;乔成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胎儿主肺动脉间隔缺损(APSD)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产前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5例胎儿APSD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图像,总结其诊断要点.结果 5例APSD均可探及升主动脉与主肺动脉之间回声中断,CDFI示双向低速血液分流.5例APSD胎儿中,2例单纯主肺动脉间隔缺损,2例合并主动脉弓离断,1例合并主动脉缩窄.结论 胎儿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地诊断APSD.产前诊断APSD有利于产前咨询和出生后早期治疗.
作者:苏晓婷;王志斌;管俊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I)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 4A类乳腺疾病的超声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32例经MRI诊断BI-RADS 4A类并同期行超声(US)的两种影像检查BI-RADS分类表现,与病理对照.结果 232例患者的243个病灶中,按病理良恶性分组US和MRI BI-RADS分类一致的分别有128个(128/224,57.1%)和6个(6/19,31.6%);分类不一致的分别有96个(96/224,42.9%)和13个(13/19,68.4%),其中良性病灶中US BI-RADS低于3类的有78个(78/96,81.2%),而恶性病灶中US BI-RADS高于4A类的有12个(12/13,92.3%),US均较MRI符合率更高.结论 对于MRI BI-RADS-4A类乳腺病灶,若结合US BI-RADS分类表现,将有助于临床进一步穿刺或手术方案的制订.
作者:龚会凌;陈曼;柴维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直肠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联合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综合评分预测前列腺癌(PCa)的价值.方法 对71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病理结果,将其分为2组.对其超声特征进行累加综合评分,其中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异常阳性发现均评为1分,阴性评分为0分.比较各综合评分值预测PCa的效能及受试者工作(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前列腺病变经直肠超声多项技术综合评分与其良恶性相关(R2 =0.713,P<0.05).综合评分0、1、2、3、4分预测PCa曲线下分别为:0.5、0.73、0.86、0.791、0.694.综合评分≥1、≥2、≥3分预测PCa ROC曲线下面积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大于综合评分=0分和4分ROC曲线下面积(P<0.05).综合评分≥2分预测PCa的准确率较高(86%);综合评分4分预测PCa的阳性预测值为100%.结论 超声多项技术综合评分≥2分有助于准确预测PCa.超声综合评分4分高度提示PCa.
作者:许世豪;陈顺平;胡元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