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疹44例临床特征分析及对策

崔雨

关键词:麻疹, 成人麻疹, 疫苗, 感染性疾病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2015年收治的麻疹病例44例的临床特征,探讨麻疹的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预后。结果全部病例均为成人,临床表现典型,预后良好。结论成人麻疹的发病率高,应通过加强重点人群强化免疫、加紧新疫苗研发等方式控制甚至消灭麻疹。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预后营养指数与铂类化疗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关联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 NSCLC 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 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评估 PNI 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200例患者 Cox 多因素分析显示远处转移、BMI <18.5、PNI <45,是中晚期 NSCLC 患者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结论PNI 为含铂化疗的中晚期 NSCLC 预后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魏海波;孙雅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探究小儿静脉输液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究小儿静脉输液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调查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的168例静脉输液的患儿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并统计其发生率,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我院小儿静脉输液的常见问题包括穿刺失败、输液渗漏、针头脱出、针头堵塞、输液反应。结论通过了解我院接受静脉输液的患儿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采用相应的护理对策,以减少患儿发生的安全事故,提高患儿静脉输液的成功率。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对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手术室开展感染控制路径对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手术室开展感染控制路径,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本科行手术治疗的2000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时匹配2013年的200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开展感染控制路径前后手术部位感染控制的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部位感染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物体表面、环境卫生等指标监测合格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空气洁净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室开展感染控制路径能显著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对手术部位感染的控制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冉祥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江苏省育龄妇女铁摄入状况调查

    目的:铁的摄入状况是评价育龄妇女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为了解我省育龄妇女的铁摄入状况,我们进行了此项调查。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省范围内不同类别地区抽取县区作为调查点,运用食物频率法获取食物摄入信息,运用统计软件计算营养素的摄入量。结果本次调查育龄妇女为2928人,平均年龄36.53±8.61岁,平均每人每日铁摄入量为22.28mg,农村高于城市。铁摄入量达到或超过推荐量的人群比例为85.03%,城市高于农村。结论我省育龄妇女每日铁摄入量普遍超过推荐量,但由于使用食物频率法进行膳食中铁摄入量的估计,可能存在偏移,需更多类似的研究加以证实。

    作者:诸芸;朱迅;朱谦让;戴月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应用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有效性

    目的:本次主要对应用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有效性进行探讨,并分析其药理作用,旨在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心律失常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平均分组,其中采取普罗帕酮治疗的患者为参照组,采取胺碘酮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每组50例。分析对比两组疗效。结果①治疗效果: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研究组为96%,P <0.05,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②不良反应情况: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接近,P >0.05,无可比性。结论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于洪洋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效果

    目的:探究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输卵管阻塞、复通情况以及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输卵管阻塞情况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复通率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输卵管复通率及妊娠率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孙利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8例。以沙丁胺醇气雾剂联合支气管灌洗术为基础,观察组患者使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半年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较对照组好,P <0.05.从半年内复发率方面来看,对照组为52.08%,观察组为25.00%,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咳嗽变异型哮喘者,以常规治疗方式为基础,使用孟鲁司特钠片加以治疗,效果显著,可降低复发率。安全性强,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锡昌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综合护理支持在儿童 PICC 置管中的运用价值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儿童 PICC 置管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儿科肿瘤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析①对两组患儿家长发放《置管患儿家长认知表》,评估患儿家长护理前后对 PICC 置管的认知度评分。②两组 PICC 相关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两组患儿家长护理前对 PICC 置管的认知度评分比较无差异(P >0.05);两组患儿家长护理后对 PICC 置管的认知度评分比较有差异(P <0.05)。②两组 PICC 相关性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提高肿瘤 PICC 置管患儿家长对置管的认知度,减少 PICC 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淑贞;张小满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心内科中图表式健康教育指导流程的有效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心内科中图表式健康教育指导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心内科住院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口头健康教育,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图表式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完全达标率为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观察组患者的未达标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观察组患者出院后三个月的病情复发率为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结论心内科中图表式健康教育指导流程的应用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吉海年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100例生殖器疱疹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解析

    目的:对比分析临床上药物泛昔洛韦在治疗生殖器疱疹的疗效情况。方法选取入住我院进行诊治的生殖器疱疹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抗病毒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泛昔洛韦进行强化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方案对生殖器疱疹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分析得出,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2.00%、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的治愈率为46.00%、总有效率为92.00%,P 均<0.05;实验组患者的至皮损愈合平均时间、自觉疼痛和瘙痒平均持续时间也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泛昔洛韦联合常规的抗病毒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生殖器疱疹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病痛、缩短治疗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兴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全员参与护理质控提高护理质量

    目的:分析全员参与护理质控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出我院2014年未进行全员参与护理质控控制的15名护理人员分为对照组,随机抽取出我院在2015年进行全员参与护理质控控制的15名护理人员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显著。结论全员参与护理质控控制对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的作用显著。

    作者:邓小琼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青岛市胸科医院肺外结核的分枝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肺外结核病患者的分枝杆菌培养、菌型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方法对青岛市胸科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培养所得的680株分枝杆菌进行分离培养,菌种鉴定,采用绝对浓度法进行抗结核药物的药敏实验。结果680株分枝杆菌中结核分枝杆菌671例(占98.67%),非结核分枝杆菌(NTM)9例(占1.32%)。671例结核分枝杆菌共检出耐药菌108例(占16.09%),其中单耐药55例(占8.19%)耐多药53株(占7.89%)。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顺位由高到低依次是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结论肺外结核病标本培养阳性致病菌主要为结核分枝杆菌,对分枝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为肺外结核的耐药情况研究及药物治疗提供了依据。

    作者:周伟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产妇分娩中应用导乐分娩球对其疼痛评分以及分娩方式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将导乐分娩球应用在分娩中对产妇疼痛与分娩方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份到2016年7月份这一期间进入我院进行分娩的9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分两组,45例的分析组进行分娩时应用导乐分娩球,45例的基础组未应用,对照分析两组疼痛与分娩方式。结果分析组疼痛程度明显较基础组低,分析组阴道分娩率是95.6%,明显较基础组的73.3%高,(P <0.05)。结论在产妇分娩中应用导乐分娩球,不但能够使产妇疼痛减轻,而且能够促进阴道分娩顺利进行,使剖宫产率降低。

    作者:李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正念减压对抑郁障碍患者的治疗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正念减压对抑郁障碍患者的治疗影响。方法选择在我科收治的抑郁症患者70例,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实行常规药物替代治疗与健康心理护理,而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正念减压训练进行干预。结果实验组病人在经过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后,病人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以及治疗满意度均大大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P <0.05)。结论正念减压能有效对患者的负性念头、情绪进行有效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靳芳;宋丽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甲亢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分析

    甲亢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简称,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这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引起的疾病,治疗存在较大的难度。本文通过简述甲亢疾病概念和临床表现,分析甲亢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以期帮助患者深入了解甲亢疾病,做好预防准备工作和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李咏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sTREM -1在脓毒症中的表达及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观察在临床诊断及治疗脓毒症患者的过程中,检测血浆可溶性髓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的早期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估作用,为临床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奠定基础。方法自2013年10月———2016年04月我院 ICU 收治的符合国际脓毒症会议定义的标准的脓毒症患者,随机抽取68例作为本研究的感染组对象,同期抽取ICU 的无感染征象的患者20例作为本研究的非感染组对象,抽取此期间的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分别测定 sTREM-1,并对比研究。结果通过测定三组患者各项血清指标的表达水平发现,除 TNF -α指标外,三组组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P <0.05);其中 sTREM-1、PCT、hsCRP 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及正常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通过评价三种指标对于 SIRS 的诊断效能发现,sTREM-1的诊断临界值是高,且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也均高于其余两种指标。此外, sTREM-1在死亡人群中是呈显著的高表达,且显著高于存活人群,差异显著(P <0.01)。结论在临床诊断及治疗脓毒症患者的过程中,sTREM-1的检测有助于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有效的预测,可早期予以相应的干预治疗措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沈丽娟;关云艳;王倩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挖掘潜力强化内涵建设创建现代学习型医院

    医院作为当今社会一个提供特殊服务的场所,其服务质量以及管理质量都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医院在社会的竞争能力,寻求先进并与医院实际相贴合的管理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习型组织是当前极为新型以及综合的一种管理理论,不但能够明显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是保持医院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保持可持续发展趋势的前提。本文主旨在于通过探讨挖掘潜力、强化内涵等方面以总结和思考创建现代学习型医院所需注意和重点发展的内容。

    作者:孙艳玲;廖纪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医院病案统计中计算机网络化的应用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病案的统计手段也在不断更新,网络化技术在医院病案统计当中的应用对于实现医院当中病案数据化管理,提升病案统计的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主要对计算机网络化技术在医院病案统计当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能够给医院的病案统计人员相关参考。

    作者:王佩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浅析甲状腺肿物外科手术治疗及护理

    目的:探究甲状腺肿物外科手术治疗及护理。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34例甲状腺肿物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1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经过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甲状腺肿物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作者:陈宜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评价

    目的:对应用特布他林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对病情处于急性加重期阶段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病情处于急性加重期阶段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特布他林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特布他林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药物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特布他林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对病情处于急性加重期阶段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海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