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议根尖保留与截除治疗牙根尖周病临床疗效与隐患

马君力

关键词:根尖保留, 根尖截除, 牙根尖周病
摘要:目的 评价根尖保留以及截除治疗在牙椎尖周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取100例牙根尖周病患者,均于2006年1月份到2016年1月份入院接受治疗.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根尖截除进行治疗,共50例患者;实验组采用根尖保留进行治疗,共5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治疗后3个月、6个月,实验组的牙槽骨骨密度、新生骨高度比对照组更高,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的成立标准.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牙齿松动、瘘管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对牙根尖周病患者实施根尖保留治疗,相比根尖截除治疗方法更为有效,且并发症少,值得推荐.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肾炎脾肾气虚型中医内科治疗临床体会

    目的 观察慢性肾炎脾肾气虚型中医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38例慢性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9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另69例为研究组给予中医内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研究组的中医症状评分、治疗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慢性肾炎脾肾气虚型患者经中医内科治疗,保证了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满足了其治疗需求,值得推广.

    作者:马振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儿童心理门诊412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现状,为下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心理门诊2014年12月-2015年11月的412例就诊儿童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就诊儿童男女比例为3.35∶1,人数多的是0-3岁儿童,其次是6-12岁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前五位依次为精神发育迟滞、早期发展咨询、行为问题、语言发育落后、孤独症.结论 智力评估和发育问题咨询是儿童心理门诊就诊的主要原因,妇幼保健机构医生要做好儿童心理卫生宣教工作,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范果叶;白桦;刘蕊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作用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患儿预后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颅脑损伤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20例.B组患儿治疗期间行常规护理,A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肢体残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差异.结果 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A组患者肢体残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颅脑损伤患儿肢体运动功能,对促进患儿早期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荷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心理行为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心理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给予不同护理,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功能状态以及精神状态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应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社会参与能力.

    作者:张宇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益气化瘀法治疗慢阻肺的应用与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研究并分析治疗慢阻肺患者时使用益气化瘀法的效果.方法 收集慢阻肺患者共82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加用益气化瘀法,将两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就肺通气功能改善情况而言,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慢阻肺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益气化瘀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肺部的通气功能,使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宝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超声检查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卵巢肿瘤是临床上威胁女性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上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可有效改善疾病情况,使病死率降低,提高患者存活率,而本文则针对超声检查应用于卵巢诊断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目的在于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作者:吴开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中药灌肠配合超短波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灌肠配合超短波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内蕴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问,我院妇科门诊符合诊断的90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叁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灌肠配合超短波,超短波组仅采用超短波治疗.中药灌肠组仅采用中药灌肠治疗.7天为1疗程,两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叁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灌肠配合超短波治疗慢性盆腔炎(湿内热蕴型),有利于炎症的快速吸收,疗效确切.

    作者:秦秀荣;王月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个性化手指爬墙运动设计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手指爬墙运动设计在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行乳腺改良根治术后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术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临床常规功能锻炼的指导,适时进行个体化的患肢功能锻炼.出院后对照组按常规出院指导进行功能锻炼,干预组则使用个性化手指爬墙运动设计进行功能锻炼.于术后出院前和干预1、2、3个月,患者每月返院化疗时,测量患者爬墙高度,锻炼时长及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记录患者患肢的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术式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前爬高及自理能力评分,两组均无差异.干预1、2、3个月后,两组的爬高、锻炼时长及自理能力评分有明显差异.结论 个性化手指爬墙运动设计有助于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的患肢功能恢复.

    作者:施秋平;朱秀梅;黄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的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2010年4月-2015年12月的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观察,对13例发生动静脉内瘘阻塞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及实施护理对策.结果 对13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进行溶栓、取栓等处理方法,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康复率提高16.98%.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延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

    作者:熊松;李慧群;张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镶牙后口腔疼痛的临床体会

    目的 总结镶牙后口腔疼痛的临床体会.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78例镶牙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患者在治疗后均出现了口腔疼痛的表现,根据其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参与实验的患者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分别将其定义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均为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则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结束后,患者的疼痛感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其炎症也得到了明显的清除,通过比较后得知,研究组患者疼痛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镶牙患者一旦出现口腔疼痛等不良现象时,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需对其具体表现以及临床指标进行仔细的了解,并根据其具体情况为患者提供针对性以及科学性的治疗,使患者的疼痛感以及不适感得到大限度的改善.

    作者:祁东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8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8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6年5月所收治的8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8例患者焦虑评分.结果 治疗前,8例患者焦虑发生率>70.7%;治疗后,焦虑发生率为31.7%.结论 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发生率,在临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黄玉香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十二指肠脂肪瘤的CT诊断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脂肪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以达到提高定性诊断率及与腺瘤等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结果 影像学表现:CT平扫显示十二指肠肠腔内见大小不等边缘光整规则的圆形、类圆形脂肪低密度肿块,柔软,CT值-70-120HU之间,平均CT值约-98HU,冠状位重建图像可清晰显示位于肠管内并导致肠管狭窄的脂肪密度肿块;增强扫描肿块无明显强化.结论 腹部CT可断十二指肠脂肪瘤做出比较正确的诊断.

    作者:吴正花;许玉霞;张佩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侵袭性肺曲感染一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66岁.间断胸闷3个月,咯血4天,于2016年6月10日就住我院.病程中偶有咳嗽、咳痰,伴乏力,饮食睡眠尚可,体重下降5kg.否认结核、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史.30年前患过急性肾炎.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CEA轻度升高.CA199:91U/ml.

    作者:刘瑞;全松石;张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探讨C-反应蛋白在细菌感染性疾病检验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在细菌感染性疾病检验中应用C-反应蛋白检测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感染性疾病患者160例参与研究,根据患者的感染类型分成两组,80例病毒感染组,80例细菌感染组,时两组患者利用全自动生化仪进行C-反应蛋白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细菌感染组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增高率为95%,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15%;细菌组患者C-反应蛋白浓度为(25.5±9.77)mg×109/1,明显高于病毒组患者C-反应蛋白浓度(5.4±2.31)mg×109/1.结论 在细菌感染性疾病检验中应用C-反应蛋白检测效果明显,操作简便,准确率高,有助于临床医生对抗生素进行科学选择,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韩亚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血液透析配合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配合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7月于我院治疗的98例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54例)配合左卡尼汀行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及总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麻木感、感觉障碍、肢体疼痛、不宁腿综合征改善率均高过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胫神经、腓总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均快过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透析配合左卡尼汀治疗可有效改善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各临床症状,加快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显著.

    作者:高春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分析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进行治疗的20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进行止咳、平喘等长常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患儿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经过治疗后,患儿显效149例,占74.5%,有效42例,占21.0%,无效9例,占4.5%,总有效率高达95.5%.治疗期间,患儿高热消退时间为(3.5±1.2)d,咳嗽消退时间为(4.5±1.1)d,肺部啰音消退时间为(3.3±1.3)d,住院时间为(5.1±1.0)d.出现的并发症情况有肺气肿8例,占4.0%,肺炎1例,占0.5%,支气管扩张2例,占1%,并发症发生率仅有5.5%,在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对治疗效果不产生影响.结论 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及推广.

    作者:张晶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组合式外固定器应用于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探讨

    目的 分析在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应用组合式外固定器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复杂四肢骨折患者加例参与研究,应用组合式外固定器对患者实施治疗,分析治疗结果.结果 所有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3.1±1.2)月,其中新鲜骨折患者愈合时间为(4.2±1.4)月;术后骨折不愈合患者为(7.9±2.2)月;切口感染骨折患者为(8.5±1.1)月;40例患者骨折一期愈合率为95%,并发症率为7.5%.结论 组合式外固定器应用于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秦春耀;红梅;郭景芳;陈焱;杨俊青;任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Orem自理理论在产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Orem自理理论在产科产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产妇和对照组产妇产后分别给予传统护理模式护理干预和Orem自理理论护理模式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0-24h自行床上活动率、25-48h自行下床活动率及49-72h完全自理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Orem自理理论应用于产妇产后的临床护理干预中能够显著提高产妇产后自理能力.

    作者:孙静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浅谈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之间收治的1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收治的1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经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者10例,症状好转者6例,无效者2例,治疗有效率为88.89%.结论 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实行对症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许志刚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探讨临床中早期颅骨修补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临床中早期颅骨修补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60例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有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3个月后的颅骨修补术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早期颅骨修补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优良率(93.33%)与对照组患者(63.33%)相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的分流管阻塞、感染、拔除分流管等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0.00%)与对照组患者(23.33%)相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脑外伤患者实施早期颅骨修补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效果较好.

    作者:刘飞;康全立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