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玲
目的 探讨卵巢囊肿患者采取腹腔镜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接诊的卵巢囊肿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以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以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术后指标(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同时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更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巢囊肿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不仅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而且术后恢复更快,值得借鉴.
作者:陈晓燕;叶靖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4年间宁夏固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患者42只眼,均诊断为糖尿病黄斑水肿,按原则行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术后观察指标为术后矫正视力及黄斑OCT.结果 治疗后佳矫正视力变化: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提高明显,术后1天及半年后视力变化不明显,部分视力甚至下降;黄斑OCT(观察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变化: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数值有明显下降,半年后大部分变化停止,部分复发.结论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短期内可取得较好疗效,但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与研究.
作者:任百祥;郭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手指爬墙运动设计在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行乳腺改良根治术后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术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临床常规功能锻炼的指导,适时进行个体化的患肢功能锻炼.出院后对照组按常规出院指导进行功能锻炼,干预组则使用个性化手指爬墙运动设计进行功能锻炼.于术后出院前和干预1、2、3个月,患者每月返院化疗时,测量患者爬墙高度,锻炼时长及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记录患者患肢的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术式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前爬高及自理能力评分,两组均无差异.干预1、2、3个月后,两组的爬高、锻炼时长及自理能力评分有明显差异.结论 个性化手指爬墙运动设计有助于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的患肢功能恢复.
作者:施秋平;朱秀梅;黄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总结胃肠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筛选2015年01月-2016年01月来到我市二甲医院接受救治的胃肠手术后胃瘫综合征冠心病患者共72例,进行分组:观察组(n=38例,施以综合疗法展开救活);常规组(n =34例,施以常规药物展开救治),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4.73%明显优于常规组76.47%(P <0.05).结论 在胃肠手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治疗中,对其施以综合疗法展开救活,有助于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秀波;范婷宇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腓骨上段及胫骨中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发生情况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61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61例胫腓骨折中胫骨中下1/3并腓骨上段螺旋形骨折22例,同时合并后踝骨折7例,后踝骨折块波及关节面1/8-1/2,8例中5例行髓内针内固定,2例行骨折整复小夹板外固定.随访至胫骨骨折出现明显骨痂,8例踝骨折均未见明显移位.结论 胫骨中下1/3、腓骨上段螺旋形骨折易同时合并后踝骨折,应根据骨折的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
作者:李彦;吴志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护理组(n=36),对照组给予肾内科常规护理,护理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组临床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80.56%)(p<0.05);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应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值得普及应用.
作者:潘少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时应用匹多莫德,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 收集48例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儿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例数是24例.在治疗2组患儿时均应用常规治疗,在治疗观察组患儿时增加匹多莫穗治疗,将两组患儿行不同疗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对应性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呼吸再感染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时应用匹多莫德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可显著降低患儿的再感染次数,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作者:黄丽;庞高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8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6年5月所收治的8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8例患者焦虑评分.结果 治疗前,8例患者焦虑发生率>70.7%;治疗后,焦虑发生率为31.7%.结论 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发生率,在临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黄玉香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研究探讨在临床中给患者实施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不同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本院的60例进行剖宫产的患者病例按实行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来分,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麻醉方法,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有何差异.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并没有明显的差别,在并发症方面,硬膜外麻醉组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机率更少,在出现机率较高的腰-硬联合麻醉组中,出现尿潴留和感觉障碍的患者是为显著的.结论 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的安全有效性在临床中已被证实,都是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但腰-硬联合麻醉的术后并发症风险是不能小觑的,要注意预防.
作者:刘娟;赵敏;逄坤芳;丁学海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内科脾肠病症应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内科脾肠病症患者7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观察和对照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复发率为5.71%,对照组为1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科脾肠病症应用中医治疗效果较西药治疗更为明显,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王守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药理学特性.方法 收集我院于2013年1月-2015年7月所收治的36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阿奇霉素来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7d后,36例患者中痊愈26例(72.2%),显效7例(19.4%),有效3例(8.4%),无效0例(0.0%).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敏感致病菌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是常用的治疗药物之一.
作者:郭兴国;李忠燕;王延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血尿酸检测在糖尿病(DM)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例DM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高尿酸(UA)血症发生率,UA与血糖、血脂、肾功能的关系,UA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2000例DM患者UA水平平均为(468.34±58.39)μmol/L,高UA血症患者占45.45%,UA正常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与高UA血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UA血症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肌酐(Cr)水平高于UA正常组(P<0 01).随访1-4年,高UA血症组冠心病发生率62.00%、脑血管意外发生率34.00%、病死率12.00%,高于UA正常组的36.67%,16.67%,1.67% (P <0.05).结论 DM患者UA平均水平较高,尿酸与大血管病变独立相关,是大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对血尿酸水平进行干预.
作者:李晓微 刊期: 2016年第27期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既往被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儿童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发病率4/100,000-5/100,000[1],其特点为血小板破坏增加、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血小板生成减少.该病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本文对近年来ITP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高长俊;张晴;韩静;蒙长虹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患有肺炎的新生儿130例,将其按照数字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4%,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肺炎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后疗效显著,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冯桥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研讨急诊眩晕患者合用异丙嗪与葛根素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选取68例急诊眩晕患者做随机非盲法分组试验,每组34例,Ⅰ组接受异丙嗪治疗,Ⅱ组在上述用药下合用葛根素治疗,对比该两种方案的临床实施情况.结果 Ⅱ组接受治疗后可取得%的总治愈率,与Ⅰ组的%相比显著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除出汗症状外,Ⅱ组在眩晕、耳鸣及恶心呕吐等症状缓解时间上均显著缩短,优于Ⅰ组,统计学成立(P<0.05).两组在试验期间均未产生明显不适反应.结论 对急诊眩晕患者实施异丙嗪与葛根素联合治疗,药效显著、安全,对眩晕相关症状的恢复也具有促进作用,值得推荐.
作者:王素交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逍遥散加减治疗乳腺肿瘤患者临床观察.方法 收集乳腺肿瘤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卡培他滨+逍遥散加减组)和对照组(卡培他滨组)各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EA及KPS评分及疗效.结果 ①两组治疗前CEA及KP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CEA及KP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两组乳腺肿瘤治疗有效率36%、24%,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逍遥散加减配合化疗能够明显提高乳腺肿瘤患者疗效,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吴通;施雯;梁卫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分析标准去大骨瓣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观察对象的选择采用随机抽签法,从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颅脑外伤患者中随机抽取6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不同手术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行标准去大骨瓣治疗(33例),对照组行传统骨瓣减压术治疗(33例),将两组患者所取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存活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颅脑外伤可采用标准大骨瓣治疗,效果显著,且术后并发症少,较传统骨瓣减压术更具优势,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光;陈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并研究丹参多酚盐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来院就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患者100例(188只眼)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两组按照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丹参多酚盐200mg,用0.9%生理盐水250-500ml溶解后静滴,一日1次,疗程2周.对比治疗前后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总有效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治疗前后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无显著差异.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中的单纯型显效率非常高,而增殖型显效率两组均为零.结论 丹参多酚盐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尤其是单纯型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玉虹;刘立伟;张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浅义腹腔镜微创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并已确诊的老年直肠癌患者1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微创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的意义;实验组术中的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以及住院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数据的比较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 腹腔镜微创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减少患者手术的时间,促进患者尽早恢复,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贾建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经验.方法 随机选取240例2015年8月-2016年8月来我院妇产科就诊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是针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给予12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工作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护理为满意的共118例,满意度为98.3%,对照组满意60例,满意度为50.0%,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在术后疼痛护理评分方面,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在妇产科术后疼痛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杨维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