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优生优育咨询对干预出生缺陷的重要作用

陈晓伶

关键词:优生优育咨询干预, 出生缺陷, 重要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优生优育咨询对干预出生缺陷的重要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1200例夫妻,按照随机均分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00例夫妻未进行孕前优生优育咨询干预,实验组600例夫妻进行孕前优生优育咨询干预,后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统计两组患者对出生缺陷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并随访统计两组夫妻发生出生缺陷的机率.结果 研究发现实验组经过优生优育咨询干预后研究对象对出生缺陷相关知识的了解明显高出对照组以及未进行干预前,随访观察发现实验组出生缺陷的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3%vs5.8%).结论 对于夫妻进行优生优育咨询干预可以提高夫妻双方对新生儿出生缺陷的认识,极大程度的避免新生儿出生缺陷的机率,对促进全民优育具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恩替卡韦单用或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恩替卡韦单用或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本院CHB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单药组(50例)服用恩替卡韦(0.5mg qd),联合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a-2a(180μg qw).观察治疗24、48周时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24周时两组HBVDNA转阴、ALT复常、HBeAg转阴及血清学转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8周时两组HBV DNA转阴、ALT复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HBeAg转阴及血清学转换率均显著高于单药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两组病毒学、生化学应答一致,联合组HBeAg转阴及血清学转换率显著高于单药组,安全性均良好.

    作者:郭静静;刘晓燕;陈文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精细化管理策略在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策略在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我院2015年6月-2016年9月门诊收治的患者中选取124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经传统护理管理)和观察组(62例,经精细化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①两组患者的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专科护理、急救管理和病房管理以及总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显著差异(P<0.05).②经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3%,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策略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价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品质,改善护患关系,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丽华;马永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应用品管圈降低血液透析导管感染率

    目的 应用品管圈活动探索降低血透导管的感染率.方法 通过品管圈活动,对导管感染发生的原因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要因分析.根据要因进行措施改进,包括引进专用3M贴膜、重新设计宣教流程、制定预防导管感染的针对性告知书、规范导管换药流程、加强病房消毒、加强督导检查等等.结果 血透导管感染率由1-6月份的16%下降到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血透导管感染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肾内科护理质量.

    作者:戴银霞;姚艳平;曾胜金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社区老年人群体检慢性病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分析和探讨社区老年人群体检慢性病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方法 以2016年1月-2016年5月某社区参与健康体检的65岁以上老年人(共600例)的健康档案和体检报告为研究对象,对体检结果中出现的慢性病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结果 调查发现,社区内65岁以上老人慢性病的平均患病率为76.5% (459/600),患病率高的慢性疾病类型分别为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冠心病及高脂血症等;且有占37.8%(227/600)的患者出现了多种疾病.结论 社区老年人群体检慢性病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要重视社区老年人的护理服务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以更好地促进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作者:蔡辉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380名女性的乳腺癌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女性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参加集体体检的40-70岁的380名妇女进行乳腺癌筛查,对筛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共调查380名适龄妇女.有4例检出为乳腺癌,检出率为10.5‰.包括一期乳腺癌2例,二期1例,三期1例.不同年龄女性的乳腺癌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超声在致密型乳腺的筛查中具有无创、无痛、直观、价廉、灵敏度高的优势,对提高保乳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峰玉;陈郁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代谢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老年患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及血糖水平等代谢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将我院老年病科收治的200例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和亚临床甲减组,次日空腹采集静脉血来检查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和高密度脂蛋白、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酸等代谢生化指标,然后将上述指标与亚临床甲减进行Logisti回归分析,对年龄、Hs-CRP、血脂、血糖、体质量指数(BMI)等进行比较.结果 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比较,亚临床甲减组的尿酸、血糖水平和年龄都与老年亚临床甲减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甲状腺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退,老年亚临床甲减的发生可能伴随着血脂、血尿酸及Hs-CR水平异常变化.因此,临床中应当密切监测和筛查老年患者的甲状腺功能,避免甲状腺功能减弱而影响患者的尿酸、血脂及血糖等代谢水平,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作者:王欣;鸿嘎鲁;胡依萌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性功能徒手保养探秘

    目的 探索性功能徒手保养的方法.方法 依据中医基础理论指导,在下腹部、前后阴部、大腿内上侧等处实施挦、揉、推、点、拨、摩、持、抓等八步手法以达到疏通筋膜、主润宗筋之目的.结果 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疗效显著等特点.

    作者:范积菏;木次若男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低剂量阿奇霉素与噻托溴铵用于支气管扩张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支气管扩张经低剂量阿奇霉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9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进行研究,将病患随机分成常规组与观察组各4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剂量阿奇霉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C反应蛋白(CRP)以及痰量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痰液量改善效果、C反应蛋白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扩张患者应用低剂量阿奇霉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可促进患者肺功能指标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塔吉姑丽·阿不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的疗效研究

    目的 临床探究对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采用血液灌流治疗中间综合征的可行性,优越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2-2016.1期间9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入院治疗的患者,按病床单双号分为对照组48例、治疗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机械通气,治疗组行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两组中间综合征治疗效果,统计症状好转用时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住院时间、通气改善时间、意识恢复改善用时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呼吸肌麻痹发生率、死亡率依次分别为0.0%、2.1%,对照组依次为10.4%、14.6%,治疗组较对照组死亡率低、呼吸肌麻痹发生情况少,P<0.05.结论 临床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者,采用血液灌流治疗能有效减少呼吸肌麻痹症状出现,降低死亡率、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王其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老年后循环缺血154例脑血管造影分析及研究

    目的 对脑血管造影技术应用至后循环缺血老年患者中的价值进行观察.方法 于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后循环缺血患者中抽选154例进行研究,以脑血管造影技术进行检查,并观察其造影结果.结果 检查发现循环血管异常120例(77.9%),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共49例,血管异常率73.1%.此外后循环脑梗死71例,血管异常率81.6%,(P>0.05).结论 选择脑血管造影技术对循环缺血老年患者进行检查,不仅能使机体脑血管组织分支充分显示,还能显示出其爆血管组织的血流方向,可为后期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李永生;周彦兵;冯英;古丽松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多次体外冲击波碎石失败肾结石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经皮肾镜取石术用于多次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失败肾结石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5年9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50例患者为对象,其中,观察组25例为经多次ESWL治疗失败的患者,对照组25例为普通的肾结石患者.给予两组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相比,建立手术通道与住院时间未有显著的组间差异,P >0.05;观察组取石与手术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结石清除成功率比较,观察组(84.00%)与对照组(92.00%)未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48.00%)高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 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手术为多次ESWL治疗失败的肾结石患者施浩,结石清除成功率较高.此手术方案有推广价值.

    作者:罗松涛;戢美英;粟宏伟;唐义权;陈开发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特点及意义分析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治时段在2014年4月-2016年4月间;依据不同类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将其分为腹膜型组71例、卵巢型40例、混合型169例,共3组,对比三组间的临床特点.结果 腹膜型内异症的发现率90.3%高于卵巢型组、混合型组,(P<0 05);此外,腹膜型组的痛经发生率为7.1%较卵巢型组、混合型组均较低,(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基础学说可能为经血逆流导致的内膜种植学说,而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可能是该病的前期病变表现.

    作者:马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某医院产妇感染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某医院产妇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寻找预防干预措施,以期降低产妇住院期间感染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2010-2015年贝宁共和国莫诺省中心医院所有产妇资料,重点收集与产妇感染有关的信息,如分娩方式、感染部位、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等,统计方法中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者非参数卡方检验.结果 共收集资料4303份,发现产妇感染132例(占3.07%).产妇感染的发生与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有相关性(P <0.001).与分娩方式无相关性(P>0.05).感染发生部位以生殖道占首位,与其他部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01).结论 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程或手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建立清洁、空气流通的病房环境等是降低产妇感染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胡进霞;张领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营养护理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营养护理干预措施在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期间起到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需要行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于治疗和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采取营养护理干预措施的实验组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同时明显提升了患者对于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更好的营养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升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治疗中的临床治疗疗效,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取得了患者的广泛认可.

    作者:宋小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口服中毒洗胃的护理进展研究

    口服中毒主要是指经口服用有毒物质而导致的急性中毒事件,这类患者的病情通常发展迅速,随着毒物进入患者机体内时间的推移,毒性可能扩散至患者全身多个器官内,故临床上对口服中毒患者应进行急救处理,尽可能快的给予患者排毒、解毒处理[1-2].排毒解毒是口服中毒患者的抢救关键,洗胃是临床上对口服中毒患者实施的佳排毒方法,主要是通过对胃内有毒物质进行清除,从而起到遏止毒物吸收、扩散的作用.口服中毒患者发生死亡的病例中,因洗胃不彻底而发生死亡的患者占比高达30%,故给予口服中毒患者及时、彻底的洗胃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临床上对口服中毒患者实施的洗胃属于医护配合,属于护理工作的内容,本文就洗胃时间、洗胃液、胃管、洗胃体位、胃管插入长度、洗胃方法进行阐述,对口服中毒洗胃的护理进展进行了分析.

    作者:张榆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目的 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 复习文献资料,从几个方面,综述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 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在抗生素的使用中应形成一定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意识培训和用药谨慎性.以确保抗生素的规范、合理、有效的使用,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袁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综合治疗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综合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54例患者采用药物加作业治疗、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和针灸治疗等综合治疗.结果 经4周的正规综合治疗,总有效率达96.31%.结论 综合疗法可明显促进脑卒中患者吞咽能力的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李彦宏;张磊;高述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摘除术的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研讨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摘除术的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胆囊结石患者,回顾分析其病例记录资料,40例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治疗设为研究组,将其治疗状况纳入到讨论中.结果 40例患者接受治疗后均较为成功,治疗有效率为100%,均在入院48小时内完成治疗,有2例发生胆囊床出血,经电凝之后放置明胶海绵进行局部压迫后止血,而保守治疗后痊愈.手术平均时间为(54.89±17.58)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1.05±14.82)ml,住院平均时间为(7.59±1.82)d.术后进行随访3个月,病人恢复良好,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 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时,解剖必须仔细,要有效的止血,尽量避免血管及胆囊损伤,可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张恒燕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利福平注射液在肺结核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试评价利福平注射液治疗肺结核疗效.方法 以2012年3月-2014年6月,医院感染科收治的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80例,据入院对象随机分组,A组、B组各入选对象40例,给予WHO结核病控制项目推荐的初始治疗方素(2HRZE/4HR).A组:采用利福平口服剂治疗,B组,采用利福平注射液治疗.结果 B组愈显率87.50%高于A组5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灶吸收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A组痰涂片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福平注射液在肺结核治疗疗效肯定,在帮助病灶吸收方面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宋秀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组合式外固定器应用于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探讨

    目的 分析在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应用组合式外固定器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复杂四肢骨折患者加例参与研究,应用组合式外固定器对患者实施治疗,分析治疗结果.结果 所有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3.1±1.2)月,其中新鲜骨折患者愈合时间为(4.2±1.4)月;术后骨折不愈合患者为(7.9±2.2)月;切口感染骨折患者为(8.5±1.1)月;40例患者骨折一期愈合率为95%,并发症率为7.5%.结论 组合式外固定器应用于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秦春耀;红梅;郭景芳;陈焱;杨俊青;任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