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皮下注射四氯化碳制备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探讨

杨超;李晖;谭勤锐

关键词:四氯化碳, 皮下注射, 肝纤维化, 模型, 肝毒性
摘要:以四氯化碳(CCl4)为主制备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实验方法应用非常广泛,但制备过程中常出现动物不明原因死亡、形成肝硬化等问题,本文对皮下注射CCl4制备肝纤维化动物模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相关问题进综述,旨在提高皮下注射CCl4制备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成功率,为研究肝纤维化发病机制及肝纤维化治疗药物的筛选奠定基础.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四君子汤合逍遥散加减治疗脾虚肝郁型慢性胃炎60例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合逍遥散加减治疗脾盛肝郁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每组30例.治疗组用四君子汤合逍遥散加减,对照组用吗丁啉、奥美拉唑、克拉霉素,二组治疗4周后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5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君子汤合逍遥散加减有益气健脾散郁的功效.

    作者:李小妹;李科瑾;李品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数字式胸腔闭式引流系统在胸腔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数字式胸腔闭式引流系统在胸腔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将术后使用胸腔闭式引流的 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对照组为使用常规双腔水封式胸腔引流装置,观察组为使用速衡Thopaz数字式胸腔闭式引流系统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留置胸管的时间,住院天数,患者舒适度及医护人员的使用感受.结果:观察组在胸管留置的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和医务人员使用感受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数字式胸腔闭式引流系统可减少患者停留胸管的时间,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轻医护工作量,可以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亚璐;孙妃娥;苏小玲;李平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科学规范的护理方法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98例,依据随机平均原则划分为参照组99例与研究组99例.参照组99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99例患者行科学规范化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护理疗效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 0.05.结论: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采取科学规范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病情,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莎;张莹莹;韩文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方法

    目的:比较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方案的护理效果,阐发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0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45例为对照组,4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模式,以护理有效率和患者满意率作为考察目标.结果:在护理有效程度方面,观察组(93.33%)高于对照组(68.89%);针对护理满意度的调查,观察组为86.67%,对照组为68.89%;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通过干预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和治疗成效明显,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大范围广泛推行.体会:综合护理的干预对于缓解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具有明显成效,对于提高护理满意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作者:王秋月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门诊换药护理沟通技巧的应用价值探析

    目的:探究急诊换药护理沟通技巧的应用价值与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门诊换药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10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沟通技巧,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4.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0%,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率与投诉率分为0.0%、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0%、18.0%,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门诊换药护理中,采取有效的护患沟通技巧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优势的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能够促进门诊换药护理服务水平的提高.

    作者:赵义满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PICU护士压力现状调查分析

    PICU护理工作特点要求护士不但要具有精湛的业务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小儿生理及心理特点及家属的就医心理变化,还要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技巧,在患儿、家长及医师之间起到良好的桥梁作用.因此,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及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节奏给护士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本文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及5谈记录的方法对我科43名护士进行调查.目的 为探讨PICU护士心理状况及对健康的影响,并提出干预对策.结果 PICU护士在工作中心理压力大,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结论 PICU护士的心理压力源多,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重视ICU护士心理压力及身心健康,实施有效措施,维护和促进其健康.

    作者:梁元卿;施晓芬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药理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药理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课程,是运用基础医学的知识来研究,解释药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学好《药理学》对医学生今后从事临床工作非常重要.面对药理学教材中繁多的药物名称,复杂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禁忌症等,学生们多感难学、难记.做为一名药理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体会.

    作者:杨桂兰;赵风琴;柳彩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痛风患者辩证施护体会

    痛风由湿浊淤阻,留滞关节经络,气血不畅所致.以关节红、肿、热、病或伴不同程度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近年来,由于体力劳动强度减弱,饮食结构发生改变,痛风发病率逐年增高.我科2012-2016年收治68例痛风患者,现将辩证施护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潘丽君;赵芳;王彩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浅议口岸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策略及推进“一带一路”国家卫生检疫检测结果互认

    结核分枝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菌,由于艾滋病和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菌株的出现、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吸毒、贫困及人口流动等因素,该病仍是目前全球十大死因之一,本文介绍口岸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策略,并结合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及结果分析初步探讨了推选“一带一路”国家卫生检疫检测结果互认相关措施.

    作者:林青;李庶甘;张毅;杨坤宇;曾昭红;陈帆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研究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究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的质量以及手术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手术治疗后的患者随机抽取各60例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中的患者在手术室中采取常规方法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室中采用细节护理,通过比较法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术后护理,观察组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的要高,其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中,不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影响,还可以给患者带来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增强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医院推广细节护理有着非常深远的积极意义.

    作者:文雯;杜娟;邓盈盈;袁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大豆皂甙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大肠和小肠中NO和iNOS的影响

    目的:研究大豆皂苷和大豆并黄酾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大、小肠衰老的延缓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将50只清洁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D-半乳糖模型组、大豆皂苷低剂量、高剂量组和维生素E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皮下注射20mL/Kg生理盐水溶液,其余各组在同一部位注射300mg/kg的D-半乳糖,每天不间断注射,持续7周.注射D-半乳糖的同时,分别对各给药组组和阳性对照组的小鼠给予大豆皂苷水溶液50mg/kg、1 00mg/kg和维生素E50mg/kg灌胃,空白对照组和D-半乳糖模型组进行等体积生理盐水溶液灌胃.小鼠断颈处死后立即取大肠和小肠,检测大、小肠组织中一氧化氮(NO)含量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D-半乳糖模型组大肠和小肠中iNOS活性和NO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D-半乳糖模型组比较,大豆皂苷组大肠和小肠中iNOS活性和NO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大豆皂苷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大肠和小肠衰老有减缓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NO和iNOS的调节有关.

    作者:宋朱英;金梅花;金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冠心病患者斑块特征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特点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斑块特征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5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与同期56名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比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颈部动脉斑块数量、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厚处直径(Dmax)、性质、斑块面积(PA)、管腔面积(LA).结果:观察组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IMT、PA/LA、PA及EI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颈部动脉斑块特征对冠心病早期诊断及防治有一定意义;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冠心病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

    作者:方慧;向嵩;宾丽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进展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成人常见的白血病类型,而老年患者占急性髓系白血病的50%以上,其诱导治疗缓解率低,治疗相关并发症多,预后极差,是本领域的治疗难点.本文就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金香淑;朱海燕;李文君;姚子龙;靖彧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浅谈4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的针对性护理

    通过启用针对性护理对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产前、术后的护理,对我院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产妇进行产前及术后针对性护理,4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产结果良好出院,针对性护理能明显改善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的焦虑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陈明;张俊如;王林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在执行能力方面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人.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针对临床症状及执行能力改善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结果:在临床症状方面,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阳性和阴性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针对执行能力情况,观察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在执行能力方面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在改善执行能力的同时,使临床症状阳性和阴性评分明显降低,应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李大奇;聂刚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定期产检的130例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5例孕妇.对照组孕期未进行个体化营养指导,研究组孕期给予个体化营养指导,观察对比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结果:研究组孕妇剖宫产率明、巨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孕晚期贫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可降低剖宫产率,控制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具有临床应用的重要现实意义.

    作者:袁洪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加强门诊部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的做法

    医疗设备在医疗行业中重要性不言而喻,正确分析医疗设备常见故障和正确做出维修保养,保证其发挥大效能,提高设备使用率.本文主要是针对当前医疗设备使用、维护、保养情况,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谈一谈自己对医疗器械维修保养的心得体会.

    作者:曹满兴;迟小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1例晚期乳腺癌小脑转移患者突发癫痫合并共济失调的护理

    我科于2016年5月10日收治了1例晚期乳腺癌患者,该患者在住院期间突发癫痫,经积极的抢救和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本文主要介绍的是该个案的护理措施,供临床护士参考.

    作者:徐中菊;汪春雨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妊娠期高脂血症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护理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脂血症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病的临床特点,完善护理措施,提高母婴生存质量.方法:通过不断的学习消化专科理论知识、完善各项护理操作技能,能熟练运用并掌握其专科技能.帮助患者治疗疾病,更好的为患者减轻病痛及患者、家属的心理辅导.出院后的饮食及生活习惯的指导.结果:更大幅度的提高胎儿存活率,及时有效救治从而减少患者病痛,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定期同产科结合,并开展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相关座谈会,普及健康饮食、正确调节合理的生活习惯.结论:正确有效的救治妊娠期急性胰腺炎,从而减少患者病痛,降低胎儿死亡率.作为一名消化专科监护室护士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掌握全面的专科理论知识,提高医疗操作技术水平.面对专业性强、风险较高、救治情况特殊的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患者始终能保持一颗善良的心,用爱心、细心、耐心去关爱患者及其家属.让患者身体上的痛苦得到专业的治疗,心理上的焦虑与恐惧得到安慰和温暖.

    作者:胡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药内服外敷对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敷对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106例腹部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药口服及外敷脐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体征积分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胃道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术后第1d两组症状体征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术后第3d、第7d研究组症状体征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能有效的改善腹部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缩短治疗时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作雄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