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电编辑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探讨

穆新莉;朱海峰

关键词: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心电编辑, 图像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不等延迟收缩柬期重建和并相数据插入舒张期重建在快速型和慢速型心率异常冠状动脉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中有22例出现心率异常,包括18例快速型(10例房性早搏、3例连续2次房性早搏、1例室性早搏、4例心率加快的窦性心律不齐);4例慢速型(1例房室传导阻滞,3例扫描时心率明显减慢).对快速型心率异常采用常规相对延迟收缩末期重建和不等延迟收缩未期重建,对慢速型心率异常采用常规舒张期重建和异相数据插入舒张期重建,将图像上传至工作站进行图像重组,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分别对心电编辑前后重组图像其中9段的运动伪影及血管水平的错层伪影进行评分.结果:18例快速型心率异常心电编辑前后运动伪影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心电编辑前后的错层伪影评分≥2分者分别占51.1%及95.6%.不等延迟收缩末期重建的图像质量优于相对延迟收缩末期重建.4例慢速型心率异常进行异相数据插入舒张期重建,因pitch值不足而产生的图像容积间隙得以填补,编辑后运动伪影及错层伪影评分均为2分.结论:不等延迟收缩末期重建和异相数据插入舒张期重建可能使快速型和慢速型心率异常患者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获得满意图像质量,从而避免重复检查.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路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效果.方法:选择小儿肺炎80例,均为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40)与临床路径护理(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80%,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住院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加快症状消退进程,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及家长遵医依从,对保障预后价值显著.

    作者:马秀花;买晓琴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临床疗效比较:回顾性队列研究

    目的: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探讨及对比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共涉及病例43例.其中,改良根治术患者23例,保乳术患者20例.疗效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三年生存率及局部转移率结果:改良根治术组的手术时间(153.7±19.27 min)明显高于保乳术组(122.7±22.40 min),P=0.032;改良根治术组的术中出血量([88.46±10.89)明显高于保乳术组(89.94±9.77),P=0.02;术后三年,改良根治术组23例患者中,存活21例,保乳术组20例患者中,存活19例.两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1/23 vs 19/20,p=0.577).术后三年,改艮根治术组局部复发1例,保乳术组局部复发1例,两组的复发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933).结论:对于年轻、早期的乳腺癌患者,进行保乳术治疗从整体性价比而言,优于改良根治术组.

    作者:安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应用超声诊断的价值分析

    目的:将超声诊断应用于甲状腺占位性疾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份到2016年10月份期间于我院诊治的80例甲状腺的占位性病变患者,全部患者都实施超声诊断,同时把超声诊断的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超声影像中恶性结节情指征为18个结节的边界不清晰,16个结节低回声、17个没有规则形态、9个结节微钙化、12个结节血供比较丰富、13个结节纵横比超高1;超声影像中良性结节指征为52个等回声、40个混合回声、80个结节边界比较清晰、97个结节形态比较规则、52个血供不足、85个结节纵横比小于1.结论:将超声诊断应用于甲状腺占位性疾病诊断中,诊断符合率比较高,值得应用.

    作者:饶明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一例消化性溃疡(杜氏溃疡)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术后的护理体会

    分析总结一例消化性溃疡溃疡(杜氏溃疡)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内镜下止血术后的护理体会.分别从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发热护理、用药护理、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预防再出血、健康教育等这几个方面展开.该患者经过内镜下止血治疗,术后经过精心护理,未再发生出血,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徐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研究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究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的质量以及手术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手术治疗后的患者随机抽取各60例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中的患者在手术室中采取常规方法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室中采用细节护理,通过比较法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术后护理,观察组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的要高,其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中,不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影响,还可以给患者带来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增强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医院推广细节护理有着非常深远的积极意义.

    作者:文雯;杜娟;邓盈盈;袁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对388名居民的中医“治未病”认知度调查

    目的:通过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对中医“治未病”的认知情况.方法:对400名居民发放问卷调查,观察居民对治未病的认识、对常见适宜技术的选择倾向.结果:对388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12.37%居民对自身建康感到满意,61.86%居民认为自身健摩一般,25 77%居民对自身健康不满意.26%的人了解“治未病”.在向他们解释什么是“治未病”后,所有居民均认为中医参与预防保健十分有必要.其中20.62%的人愿意在三级医院进行中医治未病,4.12%的人愿意在二级医院进行治未病,53.61%的人选择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治未病,21.65%的人更愿意在家中治未病.中医“治未病”方法中,选择中药茶疗(93.81%)、中药足浴(89.69%)及拔罐治疗(80.41%)的居民多.结论:多数居民不了解“治来病”,需要在健康宣教时普及;多数人愿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中医“治来病”;居民更青睐于中药茶疗、足浴、拔罐进行“治来病”.

    作者:张喆;陈润;黄美英;仇燕青;金莉莎;葛玲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ICU病房机械通气患者医院感染分析与预防

    目的:了解ICU病房机械通气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临床特点、危险因素,探讨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主动监测方法,每日对ICU机械通气患者≥48h撤婷机械通气拔出气管导管后48h内的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结果: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3.66%,医院感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为主,找出了其相关因素.结论:ICU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多而复杂,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外源性感染,治疗与控制内源性感染.

    作者:周春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保健护理对于儿童早期的发展影响

    目的:探讨保健护理对儿童早期的发展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保健中心接受护理的5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50例儿童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保健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保健护理后观察组儿童适应性、社交能力、语言分数为(93.1±3.1)分、(96.2±1.4)分、(96.6±0.4)分;对照组儿童适应性、社交能力以及语言分数分别为(87.2± 4.5)分、(85.3±0.9)分、(88.1 ±1.3)分.结论:保健护理有效促进儿童适应性、社交能力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

    作者:王海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云南白药用于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促进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的愈合方法.方法:抽取28例腹部手术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的的患者,按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14例和治疗者1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脂肪液化切口治疗方法,治疗者患者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将云南白药粉撒涂于切口内壁及表面,观察两组患者在切口疼痛、换药次数、愈合天数等三方面的资料.结果:治疗组患者切口愈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证明将云南白药用于腹部液化的手术切口,能大限度促进切口的愈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王建忠;杨丽丽;李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高血压病的护理

    高血压是世界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大的流行病之一,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有利于控制不断上升的高血压患病率, 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高血压治疗为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动员全社会都来参与高血压预防和控制工作、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及早预防、及时治疗,减少高血压危害.

    作者:杨娜;刘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健脾按摩法联合对证护理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型腹泻的疗效评估

    目的:健脾按摩法联合对证护理对小儿消化不良泄泻的疗效.方法: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病例70例,将70例泄泻患儿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取健脾按摩法联合对证护理疗法,对照组采取纯推拿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16例,显效10例,总有效率93.54%;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9例,总有效率86.66%,经比较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按摩法联合对证护理的治疗方式可以显著的提高对小儿消化不良型腹泻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患儿更多人性化关怀,更加适合病情的护理服务,治愈率显著提高,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周莉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品管圈活动提高专科门诊预约挂号服务的探讨

    开展就医预约服务是国际通行模式,是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的有效措施[1].近年随着我院门诊服务流程的不断优化,专家门诊预约率大幅提高,而专科门诊预约率仍然较低.在现有医疗资源下专科门诊坐诊医生无法满足高峰时段患者的就诊需求,提高专科门诊的预约挂号率,实现患者分时段候诊,可显著提高患者就诊效率同时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改善就医环境,提高患者满意度.品质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简称品管圈,指的是工作性质相似或相关的人,本着主动自发的精神,共同组成一个圈,运用品管方法解决工作场所的问题,以达到改善业绩的目标[2].我院外科门诊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在普外科专科门诊开展“同心圈”QCC小组活动,通过头脑风暴方法发掘问题,利用品管圈的方法分析影响专科患者预约挂号选择的突出问题制定对策与实施,使预约挂号率超出目标值上升幅度达41.03%,.现将具体做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玲;徐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两种方法输注甘露醇对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两种方法输注甘露醇对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10月的100例脑卒中患者输注甘露醇后应用生理盐水50ml冲管为观察组,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的100例采用生理盐水冲管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静脉炎3例,发生率为3%,对照组患者发生静脉炎16例,发生率为16%,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输注甘露醇后应用生理盐水50ml冲管,能明显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

    作者:覃环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处方对妇科手术病人的重要性

    目的:了解妇科围手术期患者对健康宣教内容的需求,为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提高妇科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首先统计出本科室排列前五位手术类别,对住院符合本五类疾病的170名妇科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进行开放性问卷调查.了解其在围手术期对健康教育的不同需求,接受健康教育的时间、内容.结果:妇科围手术期患者认为健康教育处方很重要,希望所得健康教育内容的前四位是出院指导,疾病相关知识,发病原因,饮食.结论:妇科手术患者都为女性,有特殊的心理需求,针对患者本身特点开展健康宣教,能使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娜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消毒供应中心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

    目的:研究消毒供应中心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实践效果.方法:在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实施前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服务质量.结果:实施后科室(病房、门诊、手术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许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科室满意度,全面提升护理质量,进一步推动消毒供应中心的服务水平.

    作者:杨玉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1例感染性休克合并寒冷损伤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小儿感染性休克是由感染引起以微循环功能障碍为特征的急性循环功能不全,也是因组织灌注不良,导致组织细胞缺氧、代谢障碍甚至全身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的临床综合征;寒冷损伤综合征多见于寒冷、早产、感染、窒息儿,足月儿少见.新生儿严重感染也易发生体温调节和能量代谢紊乱,出现低体温和硬肿,严重时可出现休克、DIC、急性肾衰竭和肺出血等多器官功能衰竭[1].2015年12月我科成功救治1例感染性休克并寒冷损伤综合征患儿的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黄旦珠;卜文萍;史建琴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关于2014年-2016年南京市江宁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与预控方法研究

    目的:分析南京市江宁区2014年-2016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有效的预控方法.方法:收集南京市江宁区2014 年-2016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资料,选择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14年发病率为15.41/10万,2015年发病率为4.68/10万,2016年发病率为4.79/10万;2014年1-6月发病率高于7-12月,2015、2016年4-9月发病率高于1-3月以及10-12月;男性患者占60.27%,女性患者占39.73%;疾病的高发年龄为7-15岁;50.00%的患者为学生,幼托儿童占19.52%,散居儿童占16.10%,其他身份占14.38%.结论:儿童和青少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较高,必须及时划分重点人群、采取针对性的预控措施.

    作者:陈婕;张亚辉;李琳;陈坤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在重症肺炎患者的价值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在重症肺炎患者的价值.方法:2014年1月到2016年5月选择在我院住院诊治的重症肺炎患者8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口服与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给予药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两组治疗观察周期都为7d.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治疗,经过判定,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5.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与咳嗽消失时间分别为4.15±0.26d、3.62±0.22d和4.25±0.36d,都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65±0.45d、5.26±0.29d和6.00±0.41 d(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在重症肺炎患者的应用能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悦成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品管圈在降低手术室不计价耗材损耗率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手术室不计价耗材损耗率中的效果.方法:2014年12月手术室组建“光影圈”QCC小组,针对不计价耗材在科室管理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工作流程和制度;用知信行模式改变临床医务人员使用不计价耗材的习惯;比较QCC小组实施前后不计价耗材损耗率的差异、圈员的能力以及临床医务人员对耗材价格的知晓率.结果:通过圈员参与该项活动,不计价耗材损耗率中慕斯缝线目标达成率102.4%,手套目标达成率207 2%,吸引管目标达成率128%,纱布、棉签目标达成率1257%;同时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对耗材价格的知晓率由5%、8%、74%分别提高到60%、83.3%、92.5%,利用知信行模式改变临床医务人员使用不计价耗材的习惯.结论: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手术室不计价耗材损耗率效果显著,节约医疗成本,推广价值高.

    作者:罗莉;周萍;陈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创面负压治疗术在治疗皮肤缺损患者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创面负压治疗术在治疗皮肤缺损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观察25例患者实施负压治疗术后的效果.结果:通过细心的观察、护理、故障处理、和康复指导,未出现感染病例,全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创面负压治疗术在皮肤缺损患者的治疗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护理人员应熟悉该项技术,做好护理,为广太患者更好的服务.

    作者:王早;张麦俊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