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连;周雪;刘铌
患者男,18岁.因会阴部隐痛,排尿时不适1个月,加重3d来我院就诊.病史:患者自述1 0年前玩耍时从树上跌下,树枝从会阴部刺入致直肠受伤,曾在外院行手术治疗(术式小祥),自述取出树枝异物,后无特殊不适.本次人院后在我科经腹部超声检查发现前列腺内有一条形强回声伴声影,后经直肠高频彩色超声检查,超声所见:前列腺大小形态如常,实质回声均匀,实质内可见一斜行的条形强回声,伴声影,边界清,形态欠规则,大小约3.6cm×0.3 cm×1.2 cm,彩色多普勒见其内部及周边均未见血流信号.
作者:熊英;张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孕妇,27岁.孕2产0,于孕24+3周来我院彩超检查,超声显示:胎儿双顶径60 mm、头围 223mm、腹围194 mm、股骨45 mm、肱骨40 mm.胎儿双侧前臂纵切、横切均仅显示1根长骨回声,弯曲、均长约30 mm,该长骨位丁尺侧,桡侧未见明显长骨声像.胎儿双手腕成锐角弯曲,姿势固定,手呈钩状偏向桡侧,大拇指细小(图1、2).超声提示:胎儿双侧前臂及手声像改变:双侧桡骨缺如、钩状手、拇指发育不良.后经引产并行X线检查证实:双侧桡骨缺如、双侧第一掌骨、拇指指骨发育小良(图3).
作者:王春连;周雪;刘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患者女,28岁.发现左乳肿块1月余.超声所见:左乳内上象限见一大小约1.4 cm×0.5 cm的低回声区,呈多角形,边角锐利清晰;CDFI:其内及周边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图 1).超声提示:左乳内上象限低回声区,定性较难,建议活检.手术活检、病理结果:(左乳)符合结节性筋膜炎,切缘未见特殊.
作者:孙振芳;房世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不同大小甲状腺结节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2例患者共390个甲状腺结节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根据结节长径(L)分为3组(组I:-L≤1 cm,组I:1cm<L<2 cm,组Ⅲ:L≥2 cm),甲状腺结节弹性评分采用5分法(0~4分),≤2分判断为良性结节,≥3分判断为恶性结节,以病理结果 为诊断金标准.结果 弹性成像在3组甲状腺结节中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弹性成像对长径≤2 cm的甲状腺结节,特别是长径≤1 cm的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价值更高.
作者:冯占武;丛淑珍;甘科红;刘娟娟;郭汉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中晚孕期胎儿静脉导管分流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及研究妊高症患者胎儿静脉导管分流率的变化.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229例14~41孕周正常胎儿的静脉导管及脐静脉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正常值,并建立孕周与各项检测指标的直线相关方程.对229例正常胎儿、19例为母体患轻中度妊高症胎儿、16例为母体患重度妊高症胎儿,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值进行标准正态分布(Z-scores)转换并进一步比较.结果 (1)静脉导管内径( DDv)、静脉导管血流量(QDV)、脐静脉血流量(Quv)随孕周的增加而增加(P<0.01),静脉导管分流率随孕周的增加而减低(P<0.01).(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提示QuV对分流率的贡献大.(3)随着孕妇妊高症严重程度的增加,胎儿Quv逐渐降低(P<0.01),QDv及静脉导管分流率逐渐增加(P<0.01),其中以静脉导管分流率增加较为显著.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静脉导管分流率可成为检测妊高症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作者:何韶铮;徐晚虹;吕国荣;李伯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冠脉介入术前桡动脉变异及术后桡动脉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52例.应用12 MHz高频超声观察桡动脉全程,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d进行探查.术前及术后1d内-中膜厚度采用配对t检验,显著性检验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1)桡动脉术前术后内-中膜厚度改变 术前前壁内-中膜厚度(0.40士0.13)mm,术后前壁内-中膜厚度(0.77士0.25) mm,P<0.001;术前后壁内-中膜厚度(0.36土0.12)cm,术后后壁内-中膜厚度(0.61±0.21) mm,P<0.001.(2)桡动脉术后并发症52例患者均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前发现2例(3.9%)桡动脉直接起自腋动脉,起始异常;2例(3.9%)桡动脉有斑块形成;术前内-中膜增厚者12例(23.1%),术后1d内-中膜增厚者44例(86.3%),且内-中膜增厚发生在穿刺点近心段长度约1 cm左右,术后桡动脉局部管腔狭窄率>15%者8例(15.6%),术后即出现管腔闭塞者5例(9.8%),术后桡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1.9%).结论经桡动脉介入术对桡动脉有损伤,损伤反应于术后1d为明显,而多普勒超声对桡动脉术前检查可以为手术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桡动脉术后检查对并发症的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秦淮;李治安;勇强;王炯;闫振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评价酒精性心肌损害早期左室功能的改变.方法 86例饮酒者分为3组:B组31例,每日饮白酒≥90 g,<150 g或啤酒2~3瓶(1 100~1 650 ml),每周3~5 d,5~8年,C组(34例,日饮酒量同B组,9~20年),D组21例,每日饮白酒≥150 g或啤酒≥4瓶,每周6~7 d,10年以上,饮酒量符合酒精性心肌病诊断标准,A组(正常对照组)40例.对4组进行常规超声参数及QTVI参数测定,包括: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早期运动速度(Ve)、舒张晚期运动速度(Va)等.结果 常规各超声参数B组与A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PWTd)、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A组及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功能参数E/A与A组及B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常规各超声参数与A组、B组和C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QTVI参数B组与A组间Vs、Ve、Va、Ve/Va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参数与A组和B组比较Vs无明显变化(P>0.05),Va明显增大(P<0.01),Ve、Ve/Va显著减低(P<0.01);D组参数与A组和B组比较Va减低(P<0.05),Vs、Ve、Ve/Va显著减低(P<0.01),D组参数与C组比较Vs、Va显著减低(P<0.01),Ve减低(P<0.05),Ve/Va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QTV1技术能够有效地评估酒精性心肌损害早期左心室功能的改变.
作者:孙艳红;礼广森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对2级以上分支门静脉瘤栓(PVTT)的诊断价值.方法 423例原发性肝癌伴PVTT按瘤栓侵犯位置分为A、B两组.对左右肝肿瘤侵犯同侧门静脉分支的概率,A、B两组的PVTT声像图特征、搏动性动脉血流检出率、超声造影“快进快退”表现检出率行X2检验.结果 瘤栓侵犯肿瘤同侧门静脉分支者占97.3% (329/338).两组灰阶超声声像图特征、搏动性动脉血流检出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造影结果 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医师熟悉门静脉瘤栓生长特性,结合超声检查可大大提高2级以上分支门静脉瘤栓的检出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学英;林礼务;薛恩生;何以敉;高上达;俞丽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对房间隔缺损(ASD)的诊断价值.方法 36例ASD患者分别行二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2DTEE)和RT3DTEE检查.评价ASD的解剖特征并测量相关数据,将所得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6例患者中,31例(86.1%)获得了可供对ASD进行完整形态学观察及测量的满意图像,诊断为继发孔型ASD 19例;原发孔型ASD 3例,其中2例合并二尖瓣前叶裂;静脉窦型ASD 1例,为上腔静脉型;筛孔型ASD 3例;卵圆孔未闭5例.并有7例合并房间隔膨出瘤.2DTEE和RT3D-TEE测得ASD大径分别为(21.4±12.7) mm和(21.7±12.6) mm (P>0.05).应用RT3D-TEE可清晰显示ASD多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近圆形较少,并能实时、快速观察ASD残缘状况、缺损大小及随心动周期的变化.结论RT3D-TEE能更科学、直观地评价ASD的形态特征及与毗邻结构的空间关系,在ASD的诊断及指导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菲菲;任卫东;张颖;马春燕;王欣;曲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tracking,ET)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颈动脉壁弹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ET技术对32例甲减患者和30例正常人右侧颈总动脉进行超声检测,评估颈动脉弹性参数指标,包括硬化参数(β)、血管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ρ)、血管顺应性(AC)、脉搏波增大指数(AI)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将两组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甲减组β、Eρ和PWVβ明显升高,AC显著减低(P<0.05),AI无显著性差异(P>0.05).β、Eρ、PWVβ值的升高可能继发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降低.结论甲减患者颈动脉弹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ET技术为甲减患者颈动脉的弹性检测提供了一种快捷、无创的早期评价方法 .
作者:张立文;张学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孕妇,28岁.妊娠35周,孕2产0.外院B超示羊水过多来我院再行产前超声检查.彩超检查:于下腹部探及胎头光环完整,双顶径88 mm,股骨长68 mm,羊水深约为160 mm,羊水指数380 mm,透声欠佳.下颌后缩,口呈微张状态.心胸比例正常,双侧胸腔未见积液回声,胎心律整,胎儿四腔心切面二尖瓣、三尖瓣及室间隔可显示.脊柱排列整齐,双上唇、前臂、双侧大腿、小腿及长骨可显示,长时间动态观察胃泡未显示.超声提示:晚孕,单活胎,胎儿胃泡未显示(考虑食管闭锁),胎儿下颌后缩或小下颌(图1),羊水量过多.染色体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黄小平;聂红莲;李开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患儿女,29 d.因“腹胀15 d,加重1d”人院.出生体质量3 1 50 g,否认产伤、窒息史,生后第10天出现腹胀,吃奶可,无呕吐.查体:下颌角可见1.5 cm×1.5 cm肿块,可见青紫血管纹,右脚内侧可见1圆形0.3 cm×0.3 cm青紫肿块,患儿外阴水肿,下肢水肿,B超示:肝脏明显增大,右肝斜径127 mm,肋下30 mm,表面平,肝缘变钝,未见明显正常肝组织回声,内可见大量无回声区,未见明显实质占位性病变.肝内血管显示欠清晰,肝内胆管未见扩张(图1).超声提示:巨肝伴回声改变,占位性病变可能,建议活检.临床根据患儿下颌角及脚内侧青紫肿块,首先考虑该疾病引起,腹部MRI提示:肝弥漫性占位.患儿出现恶病质,家属放弃治疗,致死亡,死亡诊断:新生儿肝肿大(重度):肝占位性病变;多发性血管瘤;低钠血症;新生儿重度贫血.
作者:张海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二维应变成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伴有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节段与不伴有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节段其收缩功能是否有差异.方法 对39例临床确诊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记录其心尖位3个切面的二维图像,应用二维应变成像技术,测量左室各节段心肌的纵向应变.通过造影超声心动图判断相应各心肌节段是否伴有心肌致密化不全,比较伴有心肌致密化不全的心尖节段与不伴有心肌致密化不全的心尖节段的纵向应变的差异.结果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伴有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节段其纵向应变较不伴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节段明显减低(P<0.001).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伴有心肌致密化不全的心尖节段其收缩功能较不伴有心肌致密化不全的心尖节段明显减低.
作者:王纯;邓又斌;朱英;孙杰;黄润青;刘娅妮;刘红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在非哺乳期乳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2例经穿刺抽吸或穿刺活检诊断为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女性患者,在超声引导下使用麦默通行乳腺炎病灶微创清除术.结果 32例患者共旋切36处病灶,超声均能清晰显示病灶微创旋切及脓液抽吸全过程.术后复查有2例2个病灶未被完整切除,完整切除率94.4%,1例患者创面血肿形成.32例患者病理结果 阳性率100%.结论超声引导麦默通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具有定位切除准确、病理诊断率高、创伤小、疗效好、操作简单、安全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李征毅;刘瑾琨;张家庭;李泉水;贡雪灏;刘伟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患者男,39岁.以“突发下腹痛、呕吐半天”就诊我院,腹痛无明显诱因,近期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否认有外伤、手术史.B超见:肝、脾未见明显异常,肝周、脾周、肠周及盆底等腹膜腔内均探及多量游离液性无回声区,深处约6.5cm(盆腔),膀胱充盈佳,膀胱右侧壁连续性中断,长约2.8 cm,于膀胱右侧壁偏顶部探及一低回声团块(图1中M2),大小约8.5 cm×5.7 cm,改变体位,团块未见明显移动,此团块与右下腹盆腔内一较低回声团块(图1中M1,大小约6.7 cm×5.3 cm)经膀胱裂口处相延续,膀胱形态大致正常,底部另可见少量堆积状强回声团块,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超声提示:(1)膀胱壁连续性中断(考虑膀胱破裂);(2)膀胱内、盆腔内低回声团块(考虑血块);(3)腹水(大量).术中探查见膀胱顶后壁一10 cm长裂口,腹腔内大量暗红色液体,证实超声诊断.
作者:石新放;孙双凤;刘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辐照对离体兔全血黏度的影响及安全性,为临床应用超声辐照改善血液流变状态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2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每只取全血50 ml,随机分为5组,1组为对照组,其余4组均以频率0.87 MHz的超声波连续辐照,声强及辐照时间分别为2 W/cm2×1 min、3 W/cm2×1 min、4 W/cm2×1 min、4 W/cm2×3 min,随后对5组血样行血细胞计数,血黏度检测及白细胞吞墨试验.结果 3 W/cm2组与对照组比较血细胞计数及粒细胞吞墨率无差异,低切全血表观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分别下降7.76%,6.24% (P<0.05);4 W/cm2×1 min组与对照组比较血小板下降8.24% (P<0.05),粒细胞吞墨率下降明显,血黏度进一步下降(P<0.05);2 W/cm2组及4 W/cm2×3 min组与对照组比较血黏度无显著差异.结论超声辐照能改善离体兔全血的流变特性,选择3 W/cm2×1 min超声辐照,可在不影响血细胞形态及功能的前提下改善离体血液流变状态.
作者:王燕;朱悫;赵纯亮;徐婷;邓昌明;刘地川;黄晶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声脉冲辐射力成像( ARFI)技术在评估IgA肾病(IgAN)患者肾脏弹性硬度中的作用.方法 65例肾脏组织活检病理证实为IgAN患者和35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常规二维超声和ARFI弹性成像检查.结果 健康志愿者组和IgAN病理Iee氏分级弹性指数中位数分别为1.57 m/s; Lee I~Ⅱ级:2.06 m/s,Ⅲ级:2.52 m/s,Ⅳ:2.53 m/s,V级:2.84m/s;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Lee氏分级程度加重,弹性指数数值不断增加.结论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可无创反映肾脏组织弹性硬度,对评估肾脏纤维化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萍;顾莉红;李凤华;张时君;张敏芳;王琴;倪兆慧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浅表软组织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48例患者共67个浅表软组织肿块进行检查,对弹性图进行分析并分级,将弹性图分级结果 与手术病理结果 作对比.结果 浅表软组织良性肿块的弹性分级以0~Ⅱ级多见,而恶性肿块的弹性分级以Ⅲ~Ⅳ级多见,良恶性肿块之间弹性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Ⅲ级作为鉴别浅表软组织良恶性肿块的诊断界点,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诊断浅表软组织良恶性肿块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5.71%、86.96%和86.57%.结论超声弹性成像为鉴别诊断浅表软组织良恶性肿块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有助于浅表软组织肿块良恶性的鉴别.
作者:谢萍;肖萤;刘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乳腺纤维腺瘤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评分结果 与其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14个病理诊断为纤维腺瘤的乳腺病灶的UE评分情况,与其病理特点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乳腺纤维腺瘤弹性评分与病理类型之间有一定相关性(P<0.05);广泛黏液样变或透明样变可以使管周型纤维腺瘤的硬度减低(P<0.05);间质增生丰富的管内型以及管周型合并管内型的纤维腺瘤,弹性评分与相应病理类型的间质增生不丰富的相比,两者之间弹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纤维腺瘤的UE评分与病理类型相关,不同情况的病理改变可能导致乳腺纤维腺瘤硬度的变化.
作者:江琼超;曾弘;罗葆明;肖晓云;智慧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针灸”作用于足三里穴治疗胃黏膜损伤的有效性.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超声针灸组、毫针组、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用无水乙醇按1 ml/kg灌胃,建立胃黏膜损伤模型.测量各组兔胃液、胃黏膜中前列腺素E2的含量,并观察其胃黏膜损伤指数.结果 兔胃液、胃黏膜中前列腺素E2的含量,超声针灸组、毫针组均较模型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超声针灸组与毫针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兔胃黏膜损伤指数,超声针灸组、毫针组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超声针灸组与毫针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针灸”作用于胃黏膜损伤兔的双侧足三里穴,能有效治疗胃黏膜损伤,且可达到与毫针相同的效果.
作者:李泞珊;邹建中;丁霞娟;高艳;张璇;熊春艳;赵骏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