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肩关节上盂唇前后向损伤的关节镜治疗

于国胜;崔国庆;王健全;杨渝平;肖健;敖英芳;于长隆

关键词:肩关节, 关节镜检查, 上盂唇前后向损伤
摘要:目的 探讨关节镜治疗肩关节上盂唇前后向(SLAP)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0年1月垒2007年12月问肩关节镜下技术治疗的29例肩关节SLAP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男21例,女8例;左肩4例,右肩25例;优势肩27例,非优势肩2例.本组病例不包含合并肩峰下撞击征、肩袖撕裂、肩关节脱位为卡要表现的患者.手术前、后均采用ASES评分及UCLA评分埘患者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关节镜探查情况:将SLAP损伤分为九型,本组SLAPⅠ型2例,SLAPⅡ型17例.SLAPⅢ型1例,SLAPⅣ3例,SLAPV型1例,SLAPⅥ型1例,sLAPⅧ型4例.29例患者获平均26.1个月(9~89个月)随访.手术前、后肩关节评分ASES评分平均分别为(9.19±1.77)、(16.08±0.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9,P=0.000).手术前、后肩关节UCLA评分平均分别为(19.23±3.88)、(33.23±2.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54,P=0.000).25例达到伤前运动水平,症状完全解除;3例活动轻微受限;1例随访时疼痛症状较术前轻微缓解.13例运动员全部达到了伤前运动状态,平均力量训练时间为16.3周(3~30周),平均专项训练时间为19.1周(12~30周),平均比赛训练时间为27.3周(12~52周),正式比赛时问平均为28.1周(16~52周).无血管、神经损伤和感染患者.结论 肩关节镜技术治疗SLAP损伤安全、有效,尤其对运动员SLAP损伤更有意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大鼠损伤脊髓内异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后的存活、迁移及分化

    目的 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经局部微注射后在成年大鼠脊髓内存活、迁移及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情况.方法 成年大鼠脊髓半横断后,损伤部位脊髓内注射经Hoechst标记的异体大鼠BMSCs,存活2个月后损伤部位脊髓切片观察细胞局部存活、迁移情况,同时行甲基受体蛋白-2(MAP-2)及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注射点周围可见密集的Hoechst标记细胞存活,细胞迁移主要沿脊髓纵轴方向并跨过损伤区,迁移距离超过0.5 cm,同时可见少量细胞沿水平方向迁移到注射点周围远隔部位,有少量移植细胞(少于10%)表现为MAP-2或GFAP免疫反应阳性.结论 大鼠脊髓损伤后局部移植BMSCs,移植细胞可在局部良好存活、增殖,并向损伤区迁移,少量移植细胞可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

    作者:陈秉耀;赵旭红;侯树勋;史亚民;韦兴;赵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螺旋CT在肘关节周围复杂骨折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肘关节周围复杂骨折诊断治疗中的意义,以提高肘部骨折的诊疗水平.方法 2005年1月至2007年5月,对32例有移位的肘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术前进行常规x线片、CT平扫及螺旋CT检查,明确骨折类型,然后制定于术方案和选择佳的手术入路,术后随访并观察肘关节功能的康复情况.结果 32例肘关节周围骨折中,x线片可明确骨折诊断及分型者17例;CT平扫可明确骨折诊断及分型者30例;螺旋CT可明确诊断及分型者32例.通过螺旋CT对患者肘关节周围骨折明确的分型诊断,针对不同骨折类型,采用个性化手术治疗.32例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患肘关节的活动范围较术前好,屈曲平均125°;伸直差值平均24.5°;旋前平均80°;前臂旋后平均75°.X线榆查骨折愈合好,无骨化性肌炎,无一例发生伤几感染、术后关节不稳和明显疼痛等并发症.依据Mayo肘火节功能评定标准:优21例,良7例,可4例,优良率为87.5%.结论 术前行螺旋CT能够在三维空间直观、清晰地显示出肘关节周围复杂骨折的全部细节.有助于确定骨折分型,有利于临床医生在术前选择适当、合理的治疗方案、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法,从而提高肘部复杂骨折的诊疗水平.

    作者:黎健伟;豆勇刚;魏宽海;裴国献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成人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钛制弹性髓内钉(TEN)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2月至2007年2月收治41例移位的成人锁骨中段骨折,均在伤后1周内行有限切开复位,自锁骨胸骨端插入TEN内固定.结果 41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4.5个月(7~24个月)随访.所有骨折均获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8个月.术后3 d的主观疼痛较术前有显著降低(t=3.26,P<0.01).肩关节活动度:术前前屈平均25.6°,术后2周前埔平均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P<0.01);术前外展平均23.5°,术后2周外展平均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P<0.01).平均7.2个月(5.4~9.5个月)后取出TEN,没有出现再骨折.后随访时,肩关节的Constant评分平均为95.2分(86.5~97.0分),DASH评分平均为2.5分(0.5~8.0分),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平均155°,外展平均160°.1例出现TEN远端穿出骨皮质.结论 TEN治疗成人锁骨中段明显移位骨折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手术方法.

    作者:陈云丰;敖荣广;陈宇杰;罗从风;王磊;邹剑;曾炳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与血管壁中主要促血管生长因子生理活性关系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与受激素影响的血管内膜层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生理活性及血管内皮生长凶子(VEGF)mRNA表达发生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中同火白兔40只,随机分成三组,A组:15只,为模型组,静脉内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及肌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B组:15只,单纯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C组:10只,为健康对照组.取支配股骨头血运的主要血管(旋股内侧动脉、股静脉)及股骨头,制成标本.应用组织学、免疫组化、原位杂交进行观察检测.结果 A组动、静脉内膜层中PDGF-A+B/PDGF-α+B表达分别为0.4341±0.0397、0.3505±0.0407,A组动、静脉内膜层中VEGF mRNA表达分别为0.2550±0.0297、0.2061±0.0371.A组动、静血管内膜层中PDGF生理活性及VEGF mRNA表达与股骨头发生坏死的程度呈明显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动脉中r=-0.808,P<0.01;r=-0.312,P<0.01.静脉中r=-0.842,P<0.01;r=-0.825,P<0.01);B、C组则不存在上述统计学结果.结论 激素可导致PDGF生理活性相对下降以及VEGFmRNA转录下调,进而影响PDGF与VEGF对血管生成的正常调节,是激素导致股骨头坏死的重要病理学基础.

    作者:冯卫;刘万林;苏秀兰;郝廷;白志刚;黄健;吴一民;托娅;白锐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三言两语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缝合锚重建喙锁韧带治疗Tossy Ⅲ度肩锁关节脱位

    目的 评估使用缝合锚治疗Tossy 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3月至2006年12月,使用缝合锚治疗25例TossyⅢ度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男18例,女7例;年龄17-53岁,平均29.3岁.所有患者均使用缝合锚重建断裂的喙锁韧带,恢复喙突及锁骨的解剖对位关系.术后采用Constant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术后1年x线片评价治疗结果.结果 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5个月.术后3周肩关节可恢复活动,3~4个月后上肢可进行非负重体育活动,4~6个月上肢活动基本恢复正常.按Constant疗效评定标准:肩关节功能评分为94.5分,主观评分为1.3分.术后1年x线片示肩锁关节无再脱位及缝合锚断裂现象.结论 缝合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创伤小,复位同定、确实,术后功能恢复好.

    作者:王文良;李杨;靳立巾;吕丹;王彦鹏;王琪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德法三科学家分享2008年诺贝尔医学奖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10月6日定量布,将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及两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西-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

    作者:《中华创伤骨科杂导》编辑部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高能量开放性Pilon骨折的急诊显微外科修复

    严重开放性Pilon骨折往往由高能量外伤所致,常存在严重污染、十骺端压缩及骨质丢失,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较重,并发症发牛较多,如伤口裂开、不愈合、皮肤坏死、浅部感染等,导致骨外露,进而演变成严重的深部感染(2%~30%),终导致早期的关节融合或截肢[1],处理棘手,截肢率或踝关节融合率通常较高.针对开放性高能量Pilon骨折的软组织问题,自1998年1月至2006年10月,我院应用多种显微外科方法对24例开放性Pilon骨折患者进行一期修复固定,取得r较好疗效.

    作者:李庆喜;何正;范启申;孔祥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不同比例激活富血小板血浆对其生长因子浓度及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确定激活剂凝血酶与富血小板血浆(PRP)混合的适比例,并探讨凝血酶与PRP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B(PDGF.AB)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对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s)增殖的联合作用.方法 按1000 U凝血酶溶于1 mL质量百分比为10%的CaCl2配制激活剂.按PRP与激活剂混合比例为1:1、5:1、10:1、20:1、40:1分为A、B、C、D、E 5组.ELISA法测定各组0、1、8、24、120 h后PRP凝胶中PDGF-AB、TGF-β1的浓度;MTT法评价各组PRP凝胶上清对hBMSCs增殖的影响.结果 PRP与凝血酶混合后,PDGF-AB、TGF-β1浓度立即升高,在激活1 h后达到高峰.B、C、D组PRP凝胶中PDGF-AB、TGF-β1的浓度高,并明显促进hBMSCs的增殖;而A组则抑制hBMSCs的增殖.结论 PRP对hBMSCs增殖的作用与其所含有PDGF-AB、TGF-β1存在浓度依赖性,而凝血酶可能在一定浓度范尉内主要通过对PRP中生长因子浓度的调控来影响hBMSCs的增殖,但是当凝血酶浓度过高时则抑制hBMSCs的增殖.

    作者:黄谦;吴涛;金丹;黄爱文;江汕;裴国献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新生儿臂丛上半椎韧带的组织学与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 研究新生儿臂丛根部上半椎韧带的组织学和生物力学特性,以了解产瘫损伤机制的特殊性并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①在6具新鲜新生儿尸体标本上取双侧C5-7神经根的上半椎韧带,行HE及Mallory胶原三色染色观察,并计算胶原纤维面积比.②在4具新鲜新生儿尸体标本中检测双侧C<5-7神经根上半椎韧带的断裂强度.结果 ①C7神经根上半椎韧带内胶原纤维面积比(41.5%±10.0%)小于C5(51.1%±10.5%)、C<6(50.7%±1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2和0.039).在G<5、C6上半椎韧带与横突附着处有大量Sharpey纤维而C7上半椎韧带Sharpey纤维稀少.②C7神经根上半椎韧带的断裂强度[(5.03±1.05)N]明显低于C5(6.47±1.12)N]、C6[(6.23±1.21)N](P值分别为0.019和0.046),C5、C6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8).结论 新生儿C7上半椎韧带薄弱造成的抗张强度较低,是产瘫患儿C7神经根容易发生撕脱性损伤的主要原因.

    作者:黄轶刚;陈亮;顾玉东;李继峰;俞光荣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研究

    胸腰椎爆裂骨折是常见外伤,常伴有脊髓马尾神经损伤,手术复位后是否切除椎板行椎管探查减压存在争议.1999年1月至2008年1月,我们手术治疗37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105例仪行后路复位内同定植骨融合术,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世平;何健飞;徐谦;李俊岐;唐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急性锁骨中段骨折——钢板固定与保守治疗比较

    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显示,对于急性、移位的锁骨中段骨折患者采用钢板固定,患者自我测评与医生测评肩部功能评分结果较好,并可减少骨不连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少需要另外进行治疗的可能,而且比行保守治疗患者愈合快.钢板固定的患者比未行手术治疗者更易表现出对肩部外观的高满意度.

    作者:Ladislav Nagy;Rodrigo F Pesantez;杜浩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肩关节损伤的治疗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已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同时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以及体育运动职业化的不断深入,肩关节损伤患者的数量在迅速增加.肩关节损伤由于概念混淆和诊断模糊、损伤机制复杂以及治疗效果差等原因,其诊治一直是骨科领域中的难点之一.

    作者:姜春岩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Gustilo Ⅲ型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随着高能量损伤的日益增加,股骨远端骨折病例不断增多,伤情也越来越复杂.股骨远端骨折常存在软组织损伤严重、骨折粉碎、骨折延伸到膝关节等而导致多数病例治疗效果不满意,尤其是GustiloⅢ型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难度更大.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35例Gustilo Ⅲ型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不包括截肢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官正茂;张秋林;纪方;王秋根;唐昊;汤旭日;汪方;王万宗;吴剑宏;谢杨;王谦;曹磊;杨长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一票的重要性/珍惜生命中的10种人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肘关节后脱位伴尺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研究

    肘关节后脱位常合并尺侧副韧带损伤,尤其以前束损伤为常见,约占93%,尺侧副韧带损伤后会导致肘关节内侧疼痛和外翻不稳定,临床上对其采用保守治疗还是手术修复存在较大争议[1-5].我们通过比较手术与非手术两种方法治疗肘关节后脱位伴尺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王友华;吴加东;马江川;吴菊;韩领炎;刘璠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超声检查在肩部的应用进展

    超声在肩部的应用至今已超过20年,初只限于对肩袖的检杳,随着超声仪器性能的改进,以及检查技术和超声下解剖结构认识的提高,超声在肩部其他部位的检查中也得到开益广泛的应用.超声下可以看到肩袖改变、肩部骨折、滑囊和关节腔积液,同时作为一种动态性检查,超声还可以辨别肱二头肌长头腱半脱位、肩峰撞击等病变.

    作者:张川;庄澄宇;王蕾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Herbert-Whipple骨螺钉系统关节镜下骨软骨剥脱症或骨折的固定术

    切口暴露及骨折复位需在关节镜下观察骨折片的位置并确定它能重新植入.先确定骨折片关节软骨下的骨晦容量,然后试行复位来确定它是否能回复到原先的位置中.

    作者:钱不凡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开放性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撞击征合并肩袖损伤

    目的 探讨开放性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撞击征合并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 2004年3月至2007年8月,对收治的20例术前明确诊断为肩峰撞击征合并肩袖损伤的患者采用开放性肩峰成形术治疗,同时修复肩袖,对肩袖全层撕裂患者以锚钉固定的方法行止点重建.术后进行系统功能康复.按照ASES评分评价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8例患者术后获6~13个月(平均11个月)随访.患者ASES评分术前平均为36.5分,术后为9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65,P<0.01).4例行因上肌腱直接修复患者术前ASES评分平均为53.4分,术后平均为9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7,P<0.05).14例行止点重建锚钉固定术患者术前ASES评分平均为33.4分,术后为8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2,P<0.05).结论 开放性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撞击征合并肩袖损伤可获得满意的疗效,易于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马利武;张继源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习惯性肩关节前下脱位的比较

    目的 对比研究小切口改良Bristow手术和关节镜下带线锚钉修复Bankart损伤治疗肩关节习惯性前下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6月至2008年1月对20例习惯性肩关节前下脱位患者根据其经济状况进行分组,11例采用小切口改良Bristow手术,为小切13组;9例采用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垂直褥式缝合修复Bankart损伤,为关节镜组.回顾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Rowe肩关节功能修正评分;观察两组的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小切口组平均为45 min,关节镜组平均为51min.术后Rowe肩关节修正评分:小切口组为80~95分,关节镜组为75~94分.小切口组11例患者术后获6~48个月(平均15.8个月)随访.关节镜组9例患者术后获18~38个月(平均26个月)随访.两组结果全为优,优良率为100%,随访期间均无复发及并发症发牛.结论 小切口改良Bristow手术与关节镜下Bankart损伤修复手术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别,均较满意,且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前者手术易于临床普及.

    作者:唐康来;徐格;吴雪晖;谭晓康;龚继承;汪华清;杨会峰;周建波;许建中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