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艳;唐杰;吕发勤;罗渝昆;黎檀实;田万管;李冰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及其引导的介入止血治疗肝脾破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5例闭合性肝脾外伤患者,非手术治疗34例,主要治疗手段包括积极输液、止血、抗炎、保肝,同时结合超声造影引导介入止血治疗.结果 非手术治疗治愈32例,其中超声造影引导介入止血治疗26例,中转手术治疗2例,成功率94.1%(32/34).结论 非手术治疗肝脾外伤需在重症监护条件下严密观察,如出现手术指征及时中转手术.超声造影引导介入止血治疗在扩大非手术治疗适应证、预防再出血等并发症的同时,可提高非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李志艳;唐杰;吕发勤;罗渝昆;黎檀实;田万管;李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英文摘要就是沟通的工具.目前英文摘要都采取结构式写法,即分为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现分述于下:摘要是一篇论文的概括和精华,使读者了解到作者的科研思路、方法、手段、结论以及应用价值.
作者:张佩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口服葡萄糖溶液提高超声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检出率的价值.方法 对45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患者,先行常规超声(未服药)检查,嗣后口服50%葡萄糖溶液40 ml,待30 min,加饮水300~500 ml,待15~20 min后再施行超声检查,并将两组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回顾性分析声像图特征,评估其诊断效果.结果 45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未服药组超声检出率75.6%(34/45),服药组超声检出率95.6%(43/45).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论 口服50%葡萄糖溶液,能祛除胃肠道气体的干扰,使肾脏图像清晰,且直观性较好,能明显提高超声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检出率,可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郑红;宋玲;龚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载多西紫杉醇脂质超声微泡造影剂对兔VX2肝癌的作用.方法 建立兔VX2肝癌动物模型,将实验兔30只随机分为6组,比较各组的肿瘤生长率、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治疗后载药微泡+超声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其肿瘤生长率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载药微泡+超声组的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载药微泡+超声组的肿瘤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其增殖指数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 载多西紫杉醇脂质超声微泡造影剂在超声作用下能延缓兔VX2肝癌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对VX2肝癌具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
作者:康娟;吴小翎;张勇;许川山;汪朝霞;朱叶锋;王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患者女,25岁.孕7个月,孕1产0多囊肾病、未治.孕期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见:胎头位于脐上,胎儿双顶径:69 mm,股骨长:46 mm,胎儿脊柱连续完整,胎心及胎动良好,胎盘位于子宫前壁,成熟度Ⅰ级,羊水深度大前后径:31 mm,羊水暗区内充满点状回声,膀胱未显示.于胎儿脊柱旁探查:胎儿双肾体积增大,双肾内可探及多个无回声区,大:15 mm×13 mm,未见正常集合系统,双肾皮髓质分界不清,实质回声增强(图1).超声诊断:(1)中孕单活胎妊娠;(2)胎儿双肾改变(考虑胎儿型多囊肾).引产后经尸检证实.
作者:石洪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成像技术定量测定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CHD)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应用RT-3DE技术对64例CHD患者及34例正常人定量测定其右心室(RV)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及射血分数(EF),同时与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测定的右室功能相比较.结果 (1)RT-3DE所测右心室容积及SV与2DE超声所测值相关性良好(r=0.815~0.970,P<0.01),且高于2DE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射血分数2DE与RT-3DE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300);(2)RT-3DE所测的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右室ESV、EDV及SV较正常对照组增大且有统计学差别(P<0.05),右室EF较正常对照组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3)RT-3DE所测的室间隔缺损和/或动脉导管未闭(VSD/PDA)患者右室EDV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右室ESV较正常对照组增大,EF及SV则较正常对照组降低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RT-3DE成像技术及Qlab软件分析,可为CHD患者右心室容积的测量及发现心室功能的变化情况,提供一种方便、无创而有效的新方法,是对2DE测定心功能的有效的补充.
作者:覃诗耘;郭盛兰;陈敏华;计慧敏;邓燕;吴棘;黄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制备携尿激酶及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RGDS)的靶向溶栓造影剂,并研究其对体外血栓的溶解作用.方法 通过直接连接法将尿激酶、RGDS连接到造影剂声诺维上.制备血块,分为4组,分别注入生理盐水、声诺维、尿激酶及所制备的造影剂,计算处理前后的血块质量差,算出溶栓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均显示,声诺维成功携带了尿激酶及RGDS,携带率分别为(72.3±9.4)%、(64.6±10.2)%.加入所制备的携药造影剂组溶栓前后血块质量改变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栓溶解率(18.4±3.2)%.结论 携尿激酶及RGDS的靶向溶栓造影剂成功制备.所制备的造影剂在体外具有血栓溶解作用.
作者:李玲;穆玉明;关丽娜;郭朝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64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手术治疗后的心脏解剖结构与血流进行评估.结果 在64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术后的二维彩色多普勒检查中,见多数患儿(60例)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2例动脉转位术后主动脉瓣少中量反流,2例Rastelli术后出现左室流出道狭窄.结论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对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手术疗效随访观察和准确判断.
作者:张波;陈明;刘怡;郑建华;苗爱雨;张宇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患者女,35岁.右背部包块3年,近半年渐增大并伴有胀痛感.查体:右背部3~4腰椎体旁见一直径约15 cm质软包块,无明显压痛,皮肤颜色无异常.腰椎正侧X线位片显示未见异常.超声检查仅见右侧背部有约7 cm×9 cm大小的无回声区,边界欠清晰,内可见多个分隔,似有双层壁改变(图1).超声提示:右背部囊性占位(考虑为包虫).术中所见包囊块位于腰大肌上诊为包虫.后经病理证实.
作者:罗梅;刘思怡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曲张射频闭合术后随访过程中二维及彩色血流显像的声像图特点及其价值.方法 38例(共45条患肢)大隐静脉曲张行射频闭合术的患者,于术前1周内,术后1周、1、3、6、12个月行彩色超声检查.观察其二维图像及血流信号的随时间的演变规律.结果 术后3个月96%~98%的患者大隐静脉可基本闭合,无血流显示,6个月后有7%的再通.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大隐静脉曲张射频闭合术后的随访中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陆永萍;骆志玲;杨镛;李国剑;于飞;黄燕玲;张华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评价恶性滋养细胞肿瘤(MTT)患者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2例患者进行检测,观察其子宫动脉血流情况,检测子宫动脉PI值和RI值.结果 MTT患者的子宫动脉PI 0.25~3.08(中位数0.97),RI 0.25~0.90(中位数0.61),与对照组相比,血流参数有显著的差异(P<0.01).若子宫动脉PI≤1,其诊断MTT敏感性是69%,特异性是61%;RI≤0.5,其诊断MTT的敏感性是88%,特异性是60%.42例MTT患者子宫病灶血流PI:0.24~2.09(中位数0.47),RI:0.21~0.85(中位数0.33).化疗后,37例MTT患者异常血流逐渐减少,RI呈逐渐升高趋势.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评估MTT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首选方法.
作者:罗红;唐英;叶璐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常用辐照参数(频率、声强、辐照时间)下的声通道近场对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优化适辐照参数.方法 采用不同辐照频率(10.1、11.2 MHz)、功率(4.3、5 W)下的聚焦超声近场分别对体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辐照5、10、15、20、25和30 s,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24 h后其生长增殖情况.结果 数据分析显示,10.1 MHz、4.3 W,11.2 MHz、4.3 W辐照10 s,10.1 MHz、5.0 W,11.2 MHz、5.0 W辐照15 s时,内皮细胞相对成活比分别较对照组大(均有P<0.05).其中,11.2 MHz、4.3 W辐照10 s时,内皮细胞相对成活值大,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频率11.2 MHz、功率4.3 W、辐照时间10 s为聚焦超声近场促进内皮细胞增殖活性适辐照参数.
作者:刘毅;李成志;陈丽萍;范秀芳;王智彪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患者女,11岁.幼年发病,自幼发现心脏杂音,病情逐渐加重就诊.查体:血压110/85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界增大,心律85次/min,律齐.超声心动图多切面探查右冠状动脉开口部位正常,管腔明显增宽,走行迂曲,起始部及心尖部见2处呈瘤样扩张,一处位于起始部,另一处位于右室小梁部,起始部瘤体宽处之直径为1.5 cm,长度为2.5 cm,瘘口位于瘤体部与右室腔相通(图1),瘘口直径为0.5 cm.另一段瘤体位于右室小梁部,宽处直径为1.1 cm,长度2.2 cm,瘤体部见瘘口与右室腔相通(图2),瘘口直径为0.4 cm.
作者:李丽娜;李叶阔;罗国新;王莎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常规超声和对比超声在监测肝脾外伤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并对两者进行比较.方法 81例确诊肝脾外伤患者,对其中58例非手术治疗及17例保脾(或保肝)手术的患者进行常规超声结合对比超声动态监测.结果 75例肝脾外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7%(11/75),病变包括迟发性出血2例,肝内假性动脉瘤2例,脾内假性动脉瘤3例,非结石性坏疽性胆囊炎2例,脾梗死2例.结论 常规超声与对比超声互为补充,有利于提高肝脾外伤并发症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梁彤;任杰;梁峭嵘;黄春燕;石星;陈君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超声表现与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36例超声检查拟诊为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或行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超声检查拟诊为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患者,超声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及手术结果对照,符合者为33例,占91.67%;误诊3例,误诊率8.33%,误诊病例包括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窦瘤破裂、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各1例.结论 超声检查对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作者:张华;倪显达;胡元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患者女,38岁.停经52 d,阴道不规则少量出血15 d,下腹痛1 d就诊.化验:血HCG 56 633 mIU/ml.超声检查:子宫腔内未见孕囊,双侧卵巢及左侧输卵管未见异常.右侧附件见大小约为36 mm×28 mm中等强度回声块物,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并见多个小的无回声区,大直径为3 mm(图1),块物内未见胚芽回声;CDFI示块物内见稍丰富的血流信号.作者单位:325802 浙江省苍南县,苍南县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陈苏兰、吕新校、李新新),妇产科(孙爱宣),病理科(孙蕾蕾)
作者:陈苏兰;吕新校;李新新;孙爱宣;孙蕾蕾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超声不同切面在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中的意义以期提高超声对胎儿室间隔缺损的检出率.方法 对62例胎儿室间隔缺损的超声资料进行分析.对受检胎儿进行胃泡水平横切面、心尖四腔心切面、心尖五腔心切面、右室流出道长轴切面及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扫查,观察室间隔缺损的位置及大小.结果 产前超声正确诊断60例,漏诊2例.其中四腔心对称的占87.1%.五腔心切面对室间隔缺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四腔心切面,联合应用四腔心、五腔心及右室流出道切面不但对室间隔缺损的检出率显著提高,还可明显提高对大动脉水平畸形的检出率.对于室上嵴下型缺损的诊断,心尖五腔心切面优于心尖四腔心切面;右室流出道长轴切面是诊断室上嵴上型缺损佳检查切面.结论 单纯应用四腔心切面在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上有局限性,联合应用四腔心切面、五腔心切面和右室流出道长轴切面可显著提高对各型室间隔缺损的检出率,并且在诊断室间隔缺损合并的大动脉水平的畸形上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颖;蔡爱露;姜克新;韩冰;赵一理;李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应用超声探查和定位腹壁下动脉穿支血管,探讨其有效性和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术前超声检查行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再造术女性患者36例,重点为探查腹壁下动脉穿支血管穿出肌肉进入腹壁脂肪层的精确位置,并在该处作标记.结果 36例患者腹壁下动脉穿支血管均能显示,较为粗大的穿支血管数量每侧约有1~3支,另一侧往往与对侧呈对称性出现,这些穿支血管主要分布于脐下9 cm为半径的范围内,其中以脐下外侧3~7 cm处为常见,管径为(0.7±0.2)mm,血流峰速为7~42 cm/s,阻力指数为0.62~0.96.结论 超声能清晰显示和定位腹壁下动脉穿支血管,是目前影像学中唯一精确有效的检查方法,能在皮瓣血管检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陆林国;徐秋华;燕山;董佳生;徐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患者女,25岁.主诉3年前人工流产终止妊娠术中因胚囊较大,曾用钳夹取过胚胎,术后未行超声检查.术后月经周期规则,但至今未孕,要求检查原因.
作者:王敏;胡国瑞;王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小儿肺动脉异常起源的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明确诊断为肺动脉异常起源的10例患者资料,分析所有患者的经胸超声心动图表现,并将其与心血管造影和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0例患者中,右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6例,左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2例,左肺动脉缺如2例.其超声心动图表现为:肺动脉主干远端均无分叉结构显示,肺动脉主干与左(右)肺动脉延续,而另1支为盲端.⑴如在升主动脉近端或无名动脉处见到右(左)肺动脉,则为右(左)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⑵如综合各切面始终无法找到另一侧肺动脉,则为右(左)肺动脉缺如.结论 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早期诊断肺动脉起源异常,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该病提供丰富的信息.
作者:郁怡;倪金洪;高玲玲;吴力军;孙锟;陈树宝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