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药药房投药差错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曾浩博;张静

关键词:西药药房, 预防对策, 投药差错, 原因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西药药房投药差错原因分析和预防对策。方法将我院西药药房作为研究分析对象,相关人员认真记录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期间投药差错状况,并分析其原因,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期间采取相应预防对策进行干预,并记录此期间发生投药差错状况,比较采用措施干预前后投药差错状况发生率和患者对此方面的满意度状况,并分析其原因。结果干预前后投药差错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状况存在明显差异,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投药差错原因,包含书写错误、剂量错误、标签错误、剂型差错、服药差错、数量差错,以及其他几个方面,干预前后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西药药房出现投药差错的原因具有多样性,对此,医院需积极面对,分析其原因,并采用相应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以取得满意结果。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健康教育在小儿康复训练中的作用

    目的 评价家长自主参与的康复训练对小儿脑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脑瘫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给予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疗法、心理护理、中医针灸、药物等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对家长每周进行4-6次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 治疗90d后,2组粗大运动及精细运动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提高,2组间比较,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康教育使家长乐于参与家庭康复,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余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针刺结合天宗刺络拔罐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找到一种更有效的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方法。方法 30例乳腺增生患者均与针刺结合天宗穴刺络拔罐的治疗方法,治疗周期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 显效9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 针刺结合天宗刺络拔罐法治疗乳腺增生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作者:张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鉴别诊断及治疗措施

    支气管哮喘的影响是不小的。支气管哮喘疾病在严重的时候会给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生命带来很多的伤害,哮喘的转归和预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更重要的是与正确的治疗方案有关。从临床的角度来看,不规范和不积极的治疗,使哮喘长期反复发作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多数患者经过积极系统的治疗后,能够达到长期稳定。尤其是儿童哮喘,通过积极而规范的治疗后,临床控制率可达95%。

    作者:马国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CT机的维护保养与简单故障的处理

    在医院各种仪器设备不断增多的情况下,CT机是非常重要的诊断仪器之一,特别是螺旋CT机有着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等多种特点,在很多医疗机构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CT机的维护与保养进行全面分析,提出CT机简单故障的处理,以有效保障CT机的整体性能,从而延长 CT机的使用寿命。

    作者:姚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库尔勒市普惠地区在校小学生氟斑牙检查结果分析

    氟斑牙是机体在牙齿发育矿化过程中摄入过量的氟而引起的牙釉质发育不全,是地方性慢性氟中毒的早期突出表现。鉴于库尔勒市普惠地区地下水中氟化物含量较高,为了了解普惠地区在校1-6年级学生受地下水中氟的影响水平,科学的评价氟斑牙严重程度,我们对普惠地区在校小学生进行氟斑牙的检测。

    作者:巴哈古丽·热合曼;周建军;张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快速心律失常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选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油美托洛尔治疗。对比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治疗前后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刘基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基于经产妇难产因素及产时产后并发症临床分析

    目的:深入探讨经产妇难产的因素以及产时产后并发症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经产妇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一时间段的6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照,就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资料整合,两组产妇在年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妊娠合并糖尿病发生率、巨大儿及低体重儿发生率比较,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比较,两组产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加强对经产妇围产期和分娩期的管理,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冯燕;牛志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特征及其与典型哮喘的关系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表征,分析其与典型哮喘之间的联系。方法于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选取我院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68例,详细记录患者的资料、临床表征,对患者采取肺功能、支气管激发实验、诱导痰细胞检测、皮试等各项综合检查。随后对所有患者给予中等剂量布地奈德或等小伎俩的吸入急速,连续治疗8周以上,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临床试验数据检查分型,CVA组患者48例,其中36例咳嗽时间为夜间或清晨为主,20例会伴随变应性鼻炎病史,35例患者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百分比高于2.5%。剩余20例患者发展成为典型哮喘。 CVA组患者吸入激素时间明显长于典型哮喘组(P <0.05),典型哮喘组中仅有1例患者规律吸入激素达到12周以上,而CVA组中有42例规律吸入激素大于12周。结论 CVA患者咳嗽主要在夜间或凌晨,绝大部分患者有过敏性鼻炎病史,长期规律性吸入布地奈德或激素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病症,并减少发展为典型哮喘的概率。

    作者:石凌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诊救治方法救治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急诊救治方法救治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64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救治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性急诊救治方法,科学评估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88%,高于对照组81.2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中,系统性急诊救治方法有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超;任孝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试析眼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新误区

    护理工作在病人的诊疗与康复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目前眼科门诊的护理工作中却存在诸多的新误区值得研究者关注。因此,本文拟在重新审视护理工作中“新误区”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眼科护理工作的分类,从护理实践与护理理论研究两个层面上详细解析了这些误区的表现及解决方法。

    作者:杨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6月———2015年6月在我市进行输血治疗的5000例患者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5000例患者中,一共检出20例为抗体阳性,阳性率为0.4%。不规则阳性患者筛查中非特异性抗体1例,占5%,特异性抗体19例,占95%。特异性分布情况:抗-M 高,其次为抗-D、抗-E、抗-C等。结论筛查不规则抗体能够为临床输血的研究提供大量的事实依据,能够极大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能降低输血过程中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鞠久鑫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多层螺旋CT在经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在经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40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其多层螺旋CT检查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多层螺旋CT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与探讨。结果诊断结束后,37例患者的病情的得到了确诊,准确率为92.50%,其余3例患者误诊为肾癌,误诊率为7.50%;共计发现56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其中左肾为19个,右肾为30个,肾上极为17个,肾下极为26个,肾中部为10个。病灶的直径为0.5至6.4cm,平均直径为(2.4±1.2)cm。其病症多以圆形肿块或类似圆形肿块的形式呈现,皮质期的肿块均以均匀或者不均匀的形式呈现,脂肪以及囊变基本以坏死形式呈现,结论:多层螺旋CT在经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张世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晶状体植入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晶体状体植入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周边虹膜切除术,观察组患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晶体状植入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眼压。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12%(P<0.05);且眼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晶体状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不仅疗效明显较高,而且能够降低患者的眼压,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郝文文;毕华婷;李爱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不同类型胆石性胰腺炎患者的手术处理方式的选择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胆石性胰腺炎患者的手术处理方式的选择。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胆石性胰腺炎患者3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214例患者行早期手术,8例患者行延期手术,78例患者行非手术治疗,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4例行早期手术的患者除8例Ⅲ型患者病死外均全部治愈;8例Ⅰ型患者行延期手术治疗后,4例继发性感染,2例病死,2例治愈;78例患者通过非手术方法治愈,其中28例Ⅲ型患者经后期随访显示,复发2例,4例住院后期行胆囊切除术,22例患者再次回院行胆囊切除术,但有4例未进行胆囊切除。结论胆石性胰腺炎Ⅰ型与Ⅱ型患者适合进行早期手术治疗,Ⅰ型与Ⅱ型患者在病变后期应当延期手术,Ⅲ型患者不适合实施早期手术,Ⅳ型患者可选择早期手术亦可选择恢复期手术治疗。

    作者:王书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腹腔镜切除术125例临床思路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腹腔镜切除术的临床思路。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腔镜切除术治疗的125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腹腔镜切除术的关键内容,观察患者的治疗预后。结果所选12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行腹腔镜切除术成功者100例,成功率80.0%,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术者20例,发生率为16.0%,5例患者中转开腹,发生率为4.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0%(15/125)。结论为确保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患者的腹腔镜切除术成功,手术医师需要准确的解剖Calot三角,认清三管一壶腹,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术后防治引流管。

    作者:杨华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早期妊娠性激素水平与先兆流产的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妊娠性激素水平与先兆流产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先兆流产产妇80例,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孕妇血清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和雌二醇(E2)水平。结果在孕周为4-6周时,观察组HCG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不具有差异性(P 均>0.05),在孕周≥7周时,两组差异性较显著(P=0.0067<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E2水平在孕周4-7周时与对照组相比具有差异性(P均<0.05),在孕周≥8周时两者不具有差异性(P =0.6203>0.05);两组孕妇血清中P激素在各孕周中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P均<0.05)。结论血清 HCG、P 和 E2水平是维持早孕的重要指标,联合检测可及早发现先兆流产并预测其预后。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部外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腹部外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所收治的腹部外伤失血性休克病人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限制性液体复苏组(试验组)和充分液体复苏组(对照组),各25例,均给予休克快速反应流程抢救。分析比较两组病人的病死率、凝血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限制性液体复苏组病人病死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显著低于充分液体复苏组(P<0.05);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显著短于充分液体复苏组(P<0.05);两组病人在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休克快速反应流程辅以限制性液体复苏可以有效降低腹部外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死亡率,改善生命体征,值得推广。

    作者:岳凤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65例糖尿病患者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解析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上肢或下肢神经传导和 F 波的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5例患者共检查神经396条,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各198条,运动神经异常51条,感觉神经异常82条,感觉神经受累多于运动神经(P<0.05)。198条运动神经中潜伏期异常的有30条,波幅异常的有34条,波幅异常率与潜伏期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198条感觉神经中波幅异常的有65条,传导速度异常的有59条,波幅异常率与传导速度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运动神经传导异常率上肢与下肢差异无显著性(P>0.05);感觉神经传导异常率下肢多于上肢(P<0.05)。运动神经异常率与 F 波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感觉神经异常率和F波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神经传导和 F波有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

    作者:刘振丽;王宝军;崇奕;韩春风;贺佳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从我院随机抽取8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成两组,对照组仅给予糖尿病常规基础知识教育。实验组除给予对照组措施外。还对其心理、饮食、运动和并发症等方面实施综合强化干预措施,对每位病人进行个体化的指导,观察3个月,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人在实施治疗与护理后,实验组病人的血压控制效果及血糖控制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生命。

    作者:段如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口腔颌面部锥形束CT在口腔内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根管充填不严密、超充、遗漏根管、器械断入等是牙体牙髓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而普通口内牙片摄影常因采用的是角平分线投照原理,往往使图像相互重叠,不能清晰显示牙根走向、细小根管弯曲程度,对临床医生有误导作用,致使根管治疗后仍有症状。造成根管充填不严、超充、遗漏根管。

    作者:司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