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波
目的:观察 Auto CPAP无创呼吸机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OSA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已确诊的90例 OSAS 病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进行一般治疗同时以Auto CPAP进行治疗,对照组只进行一般治疗,两组治疗前后进行多导睡眠图检查并观察患者打鼾、喘憋及胸闷的缓解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呼吸暂停次数、低血氧饱和度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打鼾、喘憋及胸闷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结论 Auto CPAP 无创呼吸机对 OSAS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
作者:李大鹏;卢冠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统计妇科宫颈疾病患者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 oma virus,HR-HPV)感染率,及HR-HPV 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及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963例首诊妇科宫颈疾病患者HR-HPV检测结果。结果2963例宫颈疾病患者,≤35岁HR-HPV 阳性率为38.61%,>35岁阳性率为24.81%;另外诊断为宫颈炎的≤35岁人群中,HR-HPV阳性率为43.52%,>35岁的为23.09%;≤35岁人群中诊断为宫颈恶性肿15例,恶变率为1.65%,HR -HPV 阳性率为53.33%;>35岁人群中诊断为宫颈癌633例,恶变率为30.76%,HR-HPV 阳性率为46.13%。结论 HR-HPV感染的筛检对于临床及时干预≤35岁患者 HR-HPV 引发的炎症,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宫颈疾病患者,预防疾病恶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邓开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临床庆大霉素使用的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方法简述庆大霉素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分析其不良反应与用药注意事项。结果庆大霉素会对第八对脑神经、肾脏造成损伤,也会出现过敏反应与肌松作用;庆大霉素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肺炎杆菌均已产生耐受性。结论为了确保合理用药,必须了解庆大霉素抗菌的作用与不良反应。
作者:魏爱红;何大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析针对性护理运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针对性护理,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并且无1例患者死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针对性护理,能够使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挽救患者性命,值得推广。
作者:王建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宫腔因素不孕不育诊治中宫腔镜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从2014年2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疑为宫腔内因素不孕不育者行宫腔镜检查结果中抽取5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15例宫腔粘连、13例子宫内膜息肉、2例异物残留、10例输卵管近端阻塞、8例子宫畸形、2例正常宫腔。结论宫腔镜在宫腔内疾患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优点,如准确、直观、简便,可在镜下同时开展简单的手术,费用低,效果佳,值得临床的大力推广。
作者:刘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腹围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其腹围均有缩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围缩小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阻断或防止病情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院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及胃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年龄大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年龄在60岁以下者38例,分为对照组,年龄在60岁及以上者47例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及胃镜特点。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症状中,食欲减退、呕血或黑便等症状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的节律性上腹痛比例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胃溃疡发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复合型溃疡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胃体部及胃角部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的胃窦部发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出血及癌变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生穿孔、幽门梗阻等并发症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通常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易发生误诊、漏诊,且胃溃疡发病率高于青年患者,多伴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因此临床上要对老年引起充分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高世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评价序贯性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1年12月至2015年3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60例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序贯性通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后的血气分析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0.00%)显著高于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67%);两组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后的血气分析指标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序贯性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值得推广。
作者:葛国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膝痹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9月接收的80例膝痹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常规骨科护理)和观察组(中医特色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疼痛程度:观察组的疼痛程度:(3.52±0.81)分,对照组的疼痛程度:(5.21±1.12)分。两组对比,观察组的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t=7.73);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中38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满意率为95.00%,对照组中29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满意率为72.5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X2=7.43)。结论采取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措施,更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加速患者的健康恢复。
作者:李林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讨腹腔镜在胃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2月收集的胃肠手术病例中选取84例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2例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42例于腹腔镜技术下实施手术,评估两组的手术治疗情况,包括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日及其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与平均住院日相比对照组均显著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的对比,观察组平均(42.8±11.3)mL,显著比对照组的(105.6±23.9) mL有所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期间,两组均可见并发症发生,观察组发生率占2.4%,显著比对照组的16.7%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腹腔镜技术下实施胃肠手术具有较好的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荐使用。
作者:臧家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晶体状体植入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周边虹膜切除术,观察组患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晶体状植入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眼压。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12%(P<0.05);且眼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晶体状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不仅疗效明显较高,而且能够降低患者的眼压,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郝文文;毕华婷;李爱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乳腺炎采用静脉导管留置针脓腔闭式引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96例,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48例观察组患者与48例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切口引流,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导管留置针脓腔闭式引流,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引流时间、抗生素服用时间、治疗费用、治愈时间。结果观察组48例患者瘢痕率和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引流时间、抗生素服用时间、治疗费用、治愈时间均相较于对照组更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静脉导管留置针脓腔闭式引流的方式可以有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郑本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在本院确诊收治的15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并分析讨论,对照组病人给予普通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实施护理组干预后,实验组的肺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 见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方案护理,可有效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当前,我国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日益增加。医患关系紧张不仅影响到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也严重干扰了医疗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加重了医疗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和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降低了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在社会上的声誉形象。重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成为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项严峻的课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以改善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构建和谐社会。
作者:段新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合理均衡膳食对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学龄儿童营养配餐工作提供参考建议。方法本次调查分析选择本市5所幼儿园685例3-5岁学龄前儿童为观察研究对象。在这685例3-5岁学龄前儿童中推行合理营养配餐,以1年为限。对比合理营养配餐推行前后,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结果合理营养配餐推广后,学龄前儿童体重合格率由原来的80.00%上升到现在的91.09%;身高的合格率由原来的80.58%上升到现在的93.14%;前后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低体重、发育迟缓、轻度贫血、肥胖等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显著下降,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在学龄前儿童中推行合理营养配餐,能够提高儿童体质,促进生长发育;降低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促进学龄前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李瑜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急性传染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对急性传染病进行预防和控制工作十分重要也非常艰巨。本文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作者:赵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本文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头孢他啶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革兰阴性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比较,旨在探讨慢性支气管炎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48例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所有患者都经痰培养确定为革兰阴性菌感染48例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头孢哌酮组与头孢他定组,每组24例,两组患者都以1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细菌清除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头孢哌酮组痊愈14例,显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21/24(87.5%),头孢他啶组痊愈7例,显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15/24(62.5%),头孢哌酮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头孢他啶组,X2=10.1912,P <0.01,有统计学意义。头孢哌酮组的细菌清除率为23/24(95.83%),头孢他啶组的细菌清除率为18/24(75%),头孢哌酮组的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头孢他啶组(P<0.01),X2=13.9321, P<0.01,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都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相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革兰阴性菌感染临床疗效更明显,细菌清除率更高,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优先选择。
作者:孟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氨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儿科收治的88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资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补液及氨茶碱等解痉药物等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布地奈德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明显好转,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快速缓解哮喘症状、改善患儿的肺功能。
作者:翁秀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消效果和肺功能的药理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90例COPD 患者,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5)及对照组(n=45),对照组患者采用噻托溴胺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CRP和Borg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COPD患者,采用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温正英;孙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在我院皮肤科应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白疕(寻常性银屑病)”中医护理方案,验证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4年4月———12月在我院皮肤科住院治疗的白疕病住院患者60例,所有患者的护理均严格按照“白疕”中医护理方案进行实施落实。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医生进行治疗,负责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的护士,均接受统一的培训和考核。收集患者住院期间主要症状、实施主要的辨证施护和中医护理技术,以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针对患者皮损潮红、鳞屑、瘙痒三大主要症状,落实辨证施护100%,应用5种中医护理技术,可以较好地改善患者皮肤潮红、鳞屑和瘙痒情况。结论白疕病中医护理方案能有效的推进中医辨证施护的临床开展,更好的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夏蕊;王家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