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张晶;文哲;岳云龙
目的 研究超声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分析60例临床诊断HIE患儿的超声表现,以病变累及程度进行超声分级,并与临床分级对照,动态随访评估其预后.结果 随着临床分级增加,超声异常率增加.超声诊断HIE轻度13例,脑室旁脑实质呈小片状回声增强,预后良好;中度27例,双侧脑半球呈弥漫性强回声,超过2个脑叶,灰、白质对比模糊,侧脑室受压变窄,多数预后良好,部分遗留功能障碍;重度10例脑实质内弥漫分布强回声区,部分呈无回声区,灰、白质界限消失,侧脑室受压,同时合并颅内出血,存活者均伴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结论 超声对HIE的分级诊断,可为临床判断脑组织受损伤程度、评估预后、指导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李颖嘉;文戈;陈翠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RA)肘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RA患者77例,健康对照者20例,应用高频超声分别对双侧肘关节进行扫查,观察滑膜、关节腔、骨表面及关节周围软组织.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病变区域血流情况.结果 24例(31.2%)RA患者共38个肘关节可见异常超声表现,主要为滑膜增生,其中68.4%(26/38)增生的滑膜内可见血流信号,其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为0.61±0.15.部分病例除滑膜增生外,尚可见关节积液(7例)和骨质破坏(6例).结论 高频超声可以清楚地观察到RA患者肘关节的主要病变,在诊断肘关节病变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拾林;吕国荣;肖进益;林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患者男,50岁.尿频尿少1周,伴排尿不畅,尿线分叉.相关检查示:CA-199、CEA、PSA均正常.核磁共振诊断:精囊区占位,来源以右侧精囊可能性大.B超所见:盆腔内偏右侧可见一大小为100 mm×76 mm的低回声区,呈圆形,边界清楚其内回声分布不均.其内及周边均可见血流信号,呈低阻型,阻力指数为0.45(图1).盆腔及髂血管周围未见局限性团块回声.B超诊断:盆腔内实质性占位性病变(来源于右精囊腺).手术所见:肿瘤呈椭圆形,表面基本光滑,约11 cm×6 cm×5 cm大小.位于膀胱后精囊部位,触感实质,质硬.周围无明显血管迂曲扩张,根部达盆底.该肿瘤位于盆底偏右处,未见肿大淋巴结.病理诊断:(精囊)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作者:张红;徐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喉部三维超声成像的可行性及其在喉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85例正常人进行喉部三维重建,所获图像由3人进行评议;对46例喉癌进行三维重建,并与术中所见比较,测得肿瘤血管指数(VI)与肿瘤N分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被评为优良的三维图像分别为92.9%、91.8%和90.6%,不同评议者之间的评议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33和0.794);3例喉癌三维超声提供了二维超声所未能提示的空间信息;VI与N分期呈正相关(r=0.603,P<0.001).结论 三维超声可在喉部应用,三维立体图像对喉癌与毗邻组织结构的关系能提供更丰富的信息,VI有望成为预测喉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参考因素.
作者:周军;朱尚勇;刘若川;骆峰;陈立宏;李庆芬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患儿女,6岁.因腹胀、腹痛、尿频、尿急、遗尿10 d,发热2 d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9 ℃,心肺(-),腹部稍膨隆,腹部可见皮疹,肝脾未扪及,移动性浊音阳性.血常规:白细胞22.8×109/L,中性细胞61%,淋巴细胞25%,嗜酸性细胞14%.尿常规:尿液微混浊,白细胞:3~5/HP,红细胞:2~4个/HP,尿蛋白(-).肝肾功能正常.超声检查:肝胆胰脾双肾未见明显异常回声,腹腔内可探及无回声区,大深度约51 mm.膀胱充盈差,内壁不均匀增厚,毛糙,厚3~4 mm,以等回声为主.超声诊断:腹水;膀胱内壁不均匀增厚.
作者:李亚雪;陈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定量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QTVI)技术评价正常小儿心肌同步性运动的规律.方法 获取标准心尖四腔观及两腔观,应用QTVI技术描记100例正常小儿左心室各节段及右心室侧壁基底段心肌的组织多普勒速度曲线,分别测量各节段心肌运动曲线上自QRS波起始至心肌收缩期峰值速度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的时限Ts和Te.结果 (1)正常小儿左心室4个壁同一壁内3个节段Ts测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后间隔及前壁与侧壁及下壁之间Ts测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余左室各壁间Ts测值差别无显著性(P>0.05);(2)右室侧壁基底段Ts测值较左室4个壁基底段Ts测值均值延迟(41.0±15.7)ms(P<0.01);(3)左心室壁各节段之间Te测值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正常小儿同一室壁内不同节段心肌的舒缩运动是同步的,但个别室壁之间在生理情况下同步性收缩存在有一定的差异,这可能是小儿的一个特点.
作者:滑少华;秦石成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在冠状动脉瘘(CAF)封堵术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CDE选择10例CAF实施封堵,封堵术后应用CDE判定疗效.结果 根据CDE选择10例CAF,9例成功实施封堵.其中8例首次封堵术后CDE复查瘘口处分流束血流信号消失,1例首次封堵术后CDE复查瘘口处显示少量残余分流束血流信号,再次封堵术后CDE复查瘘口处分流束血流信号消失.另外1例因瘘口直径过大封堵失败又行开胸手术治疗.结论 CDE在CAF封堵术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封堵术前CDE明确指出哪一支冠状动脉瘘至哪个心腔、瘘口直径及除外合并畸形是成功实施封堵的关键;封堵术后CDE判断疗效重点观察封堵器位置及瘘口处是否有残余分流束血流信号.
作者:侯传举;邓东安;朱鲜阳;盛晓棠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应用经胸冠脉血流显像(TCFDI)技术定量评价梗死前心绞痛(PA)对冠脉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有无PA将首次急性心肌梗死(AMI)的31例患者分为两组,有PA组和无PA组.患者入院当天行常规心脏超声检查记录室壁运动记分指数(WMSI).住院期间行TCFDI,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LDSE).AMI后3个月再次行心脏超声检查评价WMSI.结果 无PA组15例中12例(80%)CFR减低(≤2.5),而PA组16例中仅有3例CFR减低(19%,P<0.05).CFR值无PA组显著低于PA组(P<0.0001).AMI初诊当天WMSI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然而LDSE结果及AMI3个月后常规超声显示PA组WMSI改善程度优于无PA组.结论 梗死前心绞痛能够保护心肌的冠脉循环功能,利于再血管化后左室功能恢复.
作者:陈昕;任卫东;唐力;马春燕;李楠;王立建;富维强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彩超综合筛查法在诊断胎儿畸形中的价值.方法 总结常规超声产前检查的妊娠18~40周连续病例5 335例中疑诊有胎儿畸形,要求采用彩超筛查法,后确定诊断的一组产前胎儿畸形声像图特征.结果 5 335例胎儿中,经引产或出生后证实的各种畸形73例,彩超综合筛查法检出70例,漏诊3例.结论 彩超筛查法是显示胎儿形态结构及产前筛查胎儿畸形的重要影像诊断方法.
作者:李国杰;周永昌;朱向明;江峰;许立龙;杨丽;耿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瘤内注射高温蒸馏水及干扰素治疗肝癌的安全性、疗效及免疫学变化.方法 对36例肝癌患者57个肿瘤,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肿瘤穿刺注射高温蒸馏水(90 ℃)加干扰素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免疫学变化,并与CT、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实验室检查情况相对照.结果 超声见肿瘤缩小32个(56.1%);彩色多普勒超声肿瘤内血流消失46个(80.7%);肿瘤内血流明显减少8个(14%);57个肿瘤均行超声引导下活检,病理结果为大片状坏死组织,肿瘤完全坏死49个(86.0%),肿瘤不完全坏死8个(14%).36例治疗后1个月行CT检查,肿瘤体积缩小31个(54.4%),增强CT显示肿瘤区内无明显强化,呈低密度;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C4及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均有明显升高.结论 应用超声引导下高温蒸馏水加干扰素瘤内注射治疗肝癌效果显著,安全性高,能提高免疫功能,是一种值得深入探讨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进;李文伦;王会东;张永庆;张华民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聚焦超声对兔肝和唇-齿龈组织的损伤效应,为其治疗变应性鼻炎提供依据.方法 用超声波辐照24只兔肝脏及39只兔唇-齿龈,观察其辐照后不同剂量不同时间点肉眼、光镜、电镜的改变.结果 聚焦超声能定点损伤兔肝脏;兔唇-齿龈辐照后,黏膜下靶区组织发生病理变化,而黏膜表皮正常.结论 聚焦超声能够按设计要求选择性损伤兔肝脏和唇-齿龈组织.为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王丽洪;张全保;龚晓波;杜永洪;赵纯亮;陈文直;王智彪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3D-CDU)成像技术对兔VX2肿瘤血管形态学观察的价值.方法 选用新西兰大白兔10只,用VX2瘤株种植于兔大腿股外侧浅肌层,2~3周后应用TomTec三维超声工作站采集肿瘤及其血管的三维超声数据,建立肿瘤的三维灰阶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并与离体肿瘤血管铸型标本进行形态学对比观察.结果 10只模型兔16个肿瘤病灶获得了满意的三维彩色多普勒声像图,3D-CDU可以从不同角度和方位清晰地显示肿瘤血管的多少、分布、空间走向以及与周围血管之间的关系,与离体的肿瘤血管铸型标本在立体形态学上非常相似.结论 3D-CDU能够较为敏感、客观、真实地反映肿瘤血管的多少、空间分布和走向,为在体无创性评价肿瘤血管及其灌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和方法.
作者:马小五;朱向明;李国杰;鲁柯兵;宣家文;刘表虎;叶圣其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患者男,68岁.近1年来出现胸闷、胸骨后疼痛加重1个月入院.查体:皮肤黏膜无黄染,体温、呼吸、脉搏正常,血压160/90 mm Hg(1 mm Hg=0.133 kPa).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连续性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肢体导联低电压,心肌缺血.心脏彩超:左房50 mm,左室60 mm,室间隔及左室后壁13 mm,少量心包积液.于大动脉短轴切面内可见自主肺动脉左侧壁指向右下方的以蓝色为主的花色血流束,宽度约5 mm,流速3 m/s,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内径正常,冠状窦无膨出,主动脉肺动脉隔无缺损.
作者:董雪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173例行肾穿刺活检术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统计分析年龄、性别、血压、肾功能、穿刺次数、穿刺针型以及穿刺肾别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173例患者肾穿刺活检术后出现并发症的20例(11.56 %),其中肉眼血尿3例(1.73 %),肾周血肿17例(9.83%).7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3例在穿刺术后出现了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急性肾功能衰竭可能是影响肾活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作者:蒋珺;陈亚青;周永昌;张惠箴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患者男,50岁.无诱因左侧腰部不适2个月,活动后加剧,无血尿或尿频、尿痛、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外院B超提示:左肾积水,CT诊断左肾恶性占位可能,故来我院就诊.入院查体:血压15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体温脉搏正常,左肾区不隆起,无压痛、扣击痛,尿液涂片见少量移性上皮细胞.B超所见:左肾门偏下方横断面扫查,肾窦内见40 mm×27 mm的液性暗区,形态欠规则,边界清楚,囊壁光滑,内有光带分隔,肾盂肾盏不扩张.结论:左肾窦内囊性包块,左肾内动脉瘤可能(图1).
作者:陈焕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门静脉的血流情况,受累静脉的形态、血流性质和方向.结果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二维超声具有特征性声像,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更加明确诊断.结论 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首选的无创检查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文伟;马桂英;彭雪亮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B型血流成像(B-flow) 技术诊断颈动脉狭窄及在内膜切除术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 对32例接受颈动脉血管造影(DSA)的病例进行彩色能量多普勒(PDI)和B-flow技术超声检查,并对术后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DSA结果显示54条颈动脉可见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轻度20条,中度11条,重度18条,闭塞5条).以阴性和阳性为判断点时,B-flow 技术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8.1 %、100 %、98.4 %,PDI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8.1%、90.9 %、96.9%;以重度狭窄为判断点时,B-flow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性为95.7%、97.6 %、96.9%,PDI分别为95.2 % 、95.0 %、95.3%.结论 B-flow技术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准确性较高,它是一种更具先进性的无创检查方法.B-flow和PDI结合使用能够在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及术后随访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刘勇;张晶;文哲;岳云龙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移植肝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评估移植肝状况及对其并发症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利用CDFI检测75例原位肝移植者不同时期肝动、静脉及门静脉峰值血流速度(PS)、时间平均血流速度(TAV)、阻力指数(RI)、肝动脉血流灌注指数(DPI),并与3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利用静脉超声造影检测7例肝移植者造影声像图.结果 (1)移植术后23例无明显并发症者血流动力学基本变化是15 d内门静脉TAV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术后肝动脉PS、DPI 7 d之内显著低于7 d之后(P<0.05),RI在7 d之内显著高于7 d之后(P<0.05);(2)肝动脉血栓形成时,肝动脉PS明显降低直至消失,门静脉TAV明显增高呈锯齿波,DPI明显降低;(3)排异反应时,门静脉TAV降低、肝动脉PS降低、RI增高、肝静脉三相波消失呈锯齿波或类门静脉平稳波等;(4)移植肝DPI降低时,移植肝胆道并发症容易发生;(5)超声造影显示 7例肝移植术后5例肝癌复发者显示动脉期快速增强,门脉期及实质相呈相对低回声.结论 CDFI检测移植肝脏门静脉、肝动脉及肝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可以用来评估正常及有并发症的移植肝脏.
作者:黄道中;张青萍;陈云超;周元媛;朱蔚;张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分析15例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并计算血流参数.结果 15例肿块均为低回声,13例形态不规则,14例回声不均匀,9例伴有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二维声像图类似乳腺癌的恶性征象.CDFI:共11例肿块检出血流信号,检出率73.3%(11/15),但血供相对较少,多为0~Ⅰ级,以周边部为主,血流参数多为低速低阻.结论 二维声像图对肉芽肿性乳腺炎与乳腺癌鉴别难度大,彩超对肉芽肿性乳腺炎虽不能作出明确的诊断,但多能提示为良性病变,可大大降低误诊率.
作者:刘秉彦;符少清;李龙浩;覃伶伶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反应性充血前后肱动脉内径扩张百分率评价肱动脉内皮功能.方法 对27例病程6周的AMI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分为重构组和非重构组)和20例正常人应用高频超声测量静息状态、反应性充血后及舌下含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计算反应性充血和硝酸甘油诱发的肱动脉内径扩张百分率.结果 重构组和非重构组反应性充血诱发的肱动脉内径扩张百分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重构组反应性充血诱发的肱动脉内径扩张百分率低于非重构组(P<0.05);重构组和非重构组间及两组与对照组间含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扩张百分率均无差异(P>0.05).结论 AMI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减低,AMI后早期左室重构与内皮功能障碍有关.
作者:刘佳;汪浩;岳庆雄;贾黎丹;智永超 刊期: 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