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足部软组织缺损显微外科修复的临床分析

唐庆;庞水发;苏爱云;程钢;于国中

关键词:外科皮瓣, 移植, 足, 显微外科手术
摘要:目的分析各种皮瓣移植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8种类型的皮瓣移植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51例,其中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1例,股前外侧皮瓣10例,小腿内侧逆行皮瓣6例,足背皮瓣8例,脐胸皮瓣5例,肩胛皮瓣5例,跖底内侧皮瓣4例,小腿外侧皮瓣2例.吻合血管游离皮瓣移植修复23例,带血管蒂岛状皮瓣移植修复28例.结果皮瓣有3例失败,2例部分坏死,其余皮瓣全部成活,成功率90.2%.皮瓣外形及足部功能满意.结论应用皮瓣移植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有益于足部外观的改善的功能重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均可获得预期的良好效果.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报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吻合腓肠神经及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治疗小腿下段骨外露、踝周瘢痕、溃疡共12例.皮瓣切取面积8 cm×6 cm~15 cm×10cm.结果全部皮瓣成活良好,切口Ⅰ期愈合,术后经1~3年随访,皮瓣外观良好,恢复了触、温、痛觉,两点辨别觉为35mm左右,行走和体力劳动时皮肤无磨损.结论该皮瓣切取简便安全、吻合了小隐静脉及腓肠神经,静脉血回流通畅、感觉功能恢复快,可有效地修复小腿下段及踝周较大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明立功;明立德;明新月;明新杰;明新广;明新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骨间前血管前臂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报道改进前臂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腕背以远的皮肤缺损创面,设计以骨间前血管腕背支为血管蒂,沿前臂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轴切取皮瓣逆向转位修复.结果临床应用8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该皮瓣切取方便,血供可靠,不累及前臂主要血管,适于修复虎口、腕背及手背等处较大面积的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柴益民;林崇正;陈彦堃;邱勋永;王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腰椎间盘微创摘除手术的疗效评估

    目的分析与评估经小切口用内镜在荧屏监视下摘除腰椎间盘这一手术治疗方法的远期效果.方法随访全部手术41例,用Nakano标准测定术后状况,优良率为92.7%;分析再次手术原因,并与其它方法进行的椎间盘摘除手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术后患者症状和功能障碍均消失,术后3个月均恢复原工作(41例),有3例分别于术后12、16和52个月复发,经常规开窗术治疗后,皆恢复正常.结论微创荧屏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创伤小,恢复快,成本低,不破坏脊柱的生物力学结构,近、远期疗效满意,是一种新型的手术选择方法.

    作者:高伟;张明贵;章晔;黄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胸脐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严重损伤28例

    作者:吴波;吴景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目的报道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和体会.方法应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12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切取皮瓣面积大18 cm×10 cm.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8个月,皮瓣没有出现溃疡,10例获得保护性感觉.结论股前外侧皮瓣是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黄元龙;曾宪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报道听神经瘤经枕下-乙状窦后显微手术切除的临床经验.提高大型听神经瘤的全切除率和面、听神经的保留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39例经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大型听神经瘤,对影响肿瘤全切除的因素及手术中的关键技术点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34例(占87.2%),次全切5例.术中解剖保留面神经31例(79.5%),听神经解剖保留15例(38.5%),其功能保留率分别为56.4%、17.%.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是提高听神经瘤手术切除率和面、听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率的关键.术中诱发电位的应用可提高面、听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率.

    作者:陈立华;刘运生;袁贤瑞;马建荣;方加胜;秦天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膈神经为受区神经源的背阔肌游离移植治疗面瘫

    目的探讨以膈神经为受区神经源的肌肉移植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带神经及血管的背阔肌移植治疗面瘫3例.术中以同侧膈神经作为受区神经源,以同侧面动、静脉为受区血管.肌肉起点固定于颧弓,止点固定于鼻唇沟及口角处.结果3例于术后12~16周逐渐恢复肌肉运动功能,面部动态和静态表情得到明显改善.2例肌肉移植后术侧较饱满,其中1例作二期手术修薄肌肉和皮下脂肪后得到改善.结论与现有的肌肉移植治疗面瘫的术式相比,该术式可以1次完成.手术不需要在健侧面部寻找面神经颊支,不会造成健侧创伤和留下瘢痕;另外,受区的膈神经较长且易分离,移植肌肉上仅保留很短的神经就足够吻合,使神经再生距离短,肌肉恢复功能较快.

    作者:许扬滨;刘均墀;李平;徐晖;赖伟文;朱家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右前臂玻璃割伤并发气性坏疽抢救成功一例

    作者:张宏勋;刘亚平;张云飞;汤海萍;何旭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桡神经自发性断裂一例

    患者男,37岁.因左上肢伸腕、伸指受限1.5个月就诊.自诉1.5个月前在搅拌水泥时,其左上肢突发剧痛、麻木,腕关节及手指不能背伸.经当地医院诊治无效后住我院治疗.查体示:左上肢三垂征阳征,伸腕、伸指、伸拇及肱挠肌肌力0级,虎口区皮肤浅感觉减弱,左上臂中下1/3桡神经走行区有压痛,Tinel's征阳性.

    作者:赵学文;张欣;钱万永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急诊肩胛侧胸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儿童上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一例

    患儿男,12岁,左上肢棉花机压砸伤8 h急诊入院.查:左上肢屈侧自肱骨中段到腕关节皮肤缺损达45 cm×15 cm,自桡骨颈平面以下屈侧全长外露,屈肌群仅剩环、小指屈、伸深肌及尺侧腕屈肌存在,尺神经血管鞘外露,尺动脉搏动弱,诸手指皮温低,中、环小指毛细血管反应微弱存在.

    作者:林立;谭雄进;陈国奋;林昂如;顾立强;裴国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超长指背动脉蒂逆行掌背皮瓣的临床应用

    我院自1999年10月至2001年3月采用指背动脉蒂逆行掌背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8例,术后恢复满意,现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男5例,女3例.年龄25~60岁.病因:砸压伤2例,切削伤4例,机器绞伤2例.部位:食指1例,中指4例,环指3例.指端皮肤脱套2例,指腹缺损4例,指端缺损2例.创面大小:2.0 cm~4.0 cm×1.5 cm~2.5 cm,皮瓣面积3.0 cm~4.5 cm×2.0 cm~3.0 cm,血管蒂长6.0 cm~9.0 cm.

    作者:娄宏亮;杨连根;安小刚;韩守江;葛海岩;王晖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窄蒂侧颌颈部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目的为窄蒂侧颌颈部皮瓣的血供提供解剖学依据,并探讨其成活机制,以期指导临床应用.方法2例新鲜成人尸体头颈部标本,分别灌注红色乳胶及明胶墨汁,前者解剖剔除表皮以显示真皮下血管网,后者制成透明标本;10例头颈部铸型标本上,观察面部和颈部血管分布.临床应用窄蒂侧颌颈部皮瓣修复各种面额部组织缺损29例,皮瓣大面积11cm×10 cm,小面积5 cm×6 cm,蒂宽1 cm~1.5 cm,蒂长2 cm~8 cm.结果侧颌颈部皮肤血供主要来源于面动脉、颞浅动脉的分支、枕动脉及甲状腺上动脉亦发出分支营养颈上部皮肤,各动脉逐级发出分支,在面颈部各层形成稠密吻合的血管网.蒂部血供主要来源于颞浅动脉的小穿支形成的真皮下血管网及皮下血管网.29例皮瓣,26例全部成活,2例静脉淤血、皮瓣远端坏死,1例皮瓣大部分坏死.结论窄蒂侧颌颈皮瓣的成活主要依赖于蒂部稠密吻合血管网及高灌注压供血,创基创缘的营养及适当的加压促进静脉回流对皮瓣的成活亦起重要作用.该皮瓣是一种超常规的任意型皮瓣.

    作者:赵天兰;程新德;熊绍虎;徐达传;李光早;徐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带血管蒂肋骨移位治疗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弯

    目的评价采用带血管蒂肋骨移位治疗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弯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16例均获满意的治疗效果,全部6个月融合.结论应用带血管蒂肋骨移位是治疗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弯的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振宇;姜鸿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中青年股骨头坏死

    作者:俞汝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血管长段桥接腓骨皮瓣修复小腿皮肤软组织及骨缺损

    目的探讨血管长段桥接加健侧腓骨骨皮瓣移植修复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血管长段桥接腓骨骨皮瓣移植术一次修复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缺损8例,其中4例伴有胫前血管和腓血管同时损伤,4例仅伴有胫前血管损伤,骨皮瓣血管蒂腓动脉长段桥接后与股动脉端侧吻合或与股动脉分支端端吻合,腓静脉与大隐静脉直接端端吻合或血管桥接后端端吻合.结果8例全部成活,随访半年~2年4个月,骨皮瓣质地良好,X线片复查示移植腓骨与胫骨一期愈合且不同程度增粗,患者可从事轻体力劳动.结论血管长段桥接腓骨骨皮瓣移植修复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缺损,疗程短,效果好,是解决受区无可供血管吻合时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刘敏;崔忠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海绵窦外侧壁肿瘤的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报道海绵窦外侧壁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年来收治的7例海绵窦外侧壁肿瘤的临床资料,7例临床均表现为海绵窦综合征,MRI检查显示一侧海绵窦外侧壁边界清楚的占位病变,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向内侧移位,颈内动脉无狭窄或肿瘤包绕,全部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手术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1例,无死亡病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1例,动眼神经麻痹1例.结论海绵窦外侧壁肿瘤的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及MRI检查,采用合理的手术入路,施行显微手术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林佳平;黄正松;吴新建;刘金龙;陈晓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吻合血管的带蒂空肠移植重建小儿食管10例

    目的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施行带蒂吻合血管的空肠移植食管重建治疗小儿良性食管狭窄及闭锁.方法距蔡氏韧带15 cm处截取一段空肠,解剖出第二直支血管备吻合用,结扎第三直支、第四直支为空肠的血管蒂,第二直支动脉与颈横动脉吻合后再行消化道重建.结果吻合动、静脉各10对全部成活,未发生食管吻合瘘及狭窄,出院前均恢复正常饮食.结论该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痛苦小,使大而复杂的手术小型化,一期愈合,是治疗小儿良性食管狭窄及闭锁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安富;徐培冲;张华;孙春亮;张勤;傅廷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足母)趾甲联合足背皮瓣修复拇指和手部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拇指和手部软组织缺损显微修复的效果.方法应用吻合血管的(足母)趾甲联合足背皮瓣修复拇指脱套伤和手部皮肤缺损5例.足部创面采用整块中厚皮修复.结果1例足背皮瓣边缘部分皮肤坏死,其余各例皮瓣完全成活,拇指和手部外观良好、功能满意.结论(足母)趾甲联合足背皮瓣移植可为拇指和手部皮肤撕脱伤提供一种可选择的良好修复方法.

    作者:郑文忠;刘爱刚;陈超;陈昆;黄令坚;艾建国;马国埭;赵枫;李志彬;许世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前臂骨间后动脉皮瓣切取的改进及临床应用

    目的总结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切取方法的改进及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对15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病例,应用该皮瓣进行修复,大面积12 cm×7 cm,小面积4 cm×6 cm.结果皮瓣1例坏死,14例成活,其中2例术中发现血管变异,改用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术后随访5~24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满意.结论应用改进的方法切取皮瓣,术中如遇血管损伤或变异,可改用筋膜蒂皮瓣代替.蒂长8 cm以内,面积12 cm×7 cm以内的皮瓣应用较为安全.

    作者:李文庆;宫云霞;王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动脉端侧吻合在游离组织瓣移植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动脉端侧吻合在游离组织瓣移植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在46例47个游离组织瓣移植术中,将游离组织瓣动脉蒂断端修剪成90度截面13个,45度斜面26个,鱼口状8个.应用两定点间断、两定点连续和四定点连续缝合法分别吻合28、10和9个动脉吻合口.结果2例术中发生吻合口脱落微血栓堵塞皮瓣惟一皮支,经逆行推出血栓解除危象.三种端口之间及三种端侧吻合方法之间,栓塞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46个组织瓣成活,1例皮瓣因静脉栓塞部分坏死.结论应用动脉端侧吻合技术移植组织瓣安全可靠.

    作者:李小军;庄永青;童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