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宗生;顾玉东;朱建华;李光武;胡勇;华兴一
目的报道应用肌皮瓣转移修复臀骶部褥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臀大肌皮瓣、臀中肌皮瓣、()绳肌皮瓣和阔筋膜张肌皮瓣转移修复臀骶部褥疮23例33处.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结果术后28处肌皮瓣全部成活.3处肌皮瓣边缘坏死,2处肌皮瓣边缘裂开,经换药及缝合后痊愈.全部病例均有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8年,均无褥疮复发.结论臀骶部褥疮病史长,合并症多,应用肌皮瓣修复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董书雄;陈仁春;殷圣银;李贵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杨硕望;韦文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男,37岁.因左上肢伸腕、伸指受限1.5个月就诊.自诉1.5个月前在搅拌水泥时,其左上肢突发剧痛、麻木,腕关节及手指不能背伸.经当地医院诊治无效后住我院治疗.查体示:左上肢三垂征阳征,伸腕、伸指、伸拇及肱挠肌肌力0级,虎口区皮肤浅感觉减弱,左上臂中下1/3桡神经走行区有压痛,Tinel's征阳性.
作者:赵学文;张欣;钱万永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指动脉损伤常见于手指开放性外伤,而闭合性损伤较少见,如果对其潜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可导致严重后果.1995年以来,我们共处理指动脉闭合性损伤11例,现将诊治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康庆林;田万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动脉端侧吻合在游离组织瓣移植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在46例47个游离组织瓣移植术中,将游离组织瓣动脉蒂断端修剪成90度截面13个,45度斜面26个,鱼口状8个.应用两定点间断、两定点连续和四定点连续缝合法分别吻合28、10和9个动脉吻合口.结果2例术中发生吻合口脱落微血栓堵塞皮瓣惟一皮支,经逆行推出血栓解除危象.三种端口之间及三种端侧吻合方法之间,栓塞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46个组织瓣成活,1例皮瓣因静脉栓塞部分坏死.结论应用动脉端侧吻合技术移植组织瓣安全可靠.
作者:李小军;庄永青;童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儿男,12岁,左上肢棉花机压砸伤8 h急诊入院.查:左上肢屈侧自肱骨中段到腕关节皮肤缺损达45 cm×15 cm,自桡骨颈平面以下屈侧全长外露,屈肌群仅剩环、小指屈、伸深肌及尺侧腕屈肌存在,尺神经血管鞘外露,尺动脉搏动弱,诸手指皮温低,中、环小指毛细血管反应微弱存在.
作者:林立;谭雄进;陈国奋;林昂如;顾立强;裴国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张积礼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足跟部创面的修复方法.方法临床应用带神经血管蒂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创面15例.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4年,皮瓣感觉良好,外形满意,质韧耐磨,无溃疡现象,足及足趾活动功能良好.结论带神经血管蒂足底内侧皮瓣是修复足跟部创面的良好方法.
作者:岑海洋;林锎;梁胜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管长段桥接加健侧腓骨骨皮瓣移植修复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血管长段桥接腓骨骨皮瓣移植术一次修复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缺损8例,其中4例伴有胫前血管和腓血管同时损伤,4例仅伴有胫前血管损伤,骨皮瓣血管蒂腓动脉长段桥接后与股动脉端侧吻合或与股动脉分支端端吻合,腓静脉与大隐静脉直接端端吻合或血管桥接后端端吻合.结果8例全部成活,随访半年~2年4个月,骨皮瓣质地良好,X线片复查示移植腓骨与胫骨一期愈合且不同程度增粗,患者可从事轻体力劳动.结论血管长段桥接腓骨骨皮瓣移植修复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缺损,疗程短,效果好,是解决受区无可供血管吻合时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刘敏;崔忠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报道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吻合浅静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吻合头静脉的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背部软组织缺损4例,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胫前区、踝周及足背部软组织缺损8例.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超声多普勒检查显示静脉通畅.随访3~26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良好.结论吻合浅静脉的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转移范围大,切取容易,损伤小,不牺牲主干动脉,较好地解决了同类皮瓣静脉回流障碍的问题,是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作者:罗志平;边子虎;饶海群;谢建军;黄大江;曾剑文;廖洪跃;刘思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报道海绵窦外侧壁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年来收治的7例海绵窦外侧壁肿瘤的临床资料,7例临床均表现为海绵窦综合征,MRI检查显示一侧海绵窦外侧壁边界清楚的占位病变,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向内侧移位,颈内动脉无狭窄或肿瘤包绕,全部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手术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1例,无死亡病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1例,动眼神经麻痹1例.结论海绵窦外侧壁肿瘤的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及MRI检查,采用合理的手术入路,施行显微手术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林佳平;黄正松;吴新建;刘金龙;陈晓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各种皮瓣移植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8种类型的皮瓣移植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51例,其中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1例,股前外侧皮瓣10例,小腿内侧逆行皮瓣6例,足背皮瓣8例,脐胸皮瓣5例,肩胛皮瓣5例,跖底内侧皮瓣4例,小腿外侧皮瓣2例.吻合血管游离皮瓣移植修复23例,带血管蒂岛状皮瓣移植修复28例.结果皮瓣有3例失败,2例部分坏死,其余皮瓣全部成活,成功率90.2%.皮瓣外形及足部功能满意.结论应用皮瓣移植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有益于足部外观的改善的功能重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均可获得预期的良好效果.
作者:唐庆;庞水发;苏爱云;程钢;于国中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报道4种吻合浅静脉的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位术及应用效果.方法用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7例)、头静脉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皮瓣(4例)、贵要静脉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3例)和头静脉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2例)修复手及腕部软组织缺损,皮瓣面积大24cm×12 cm,小4 cm×3 cm.结果15例皮瓣均顺利成活,1例因静脉栓塞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结论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位后,吻合1~2条浅静脉对皮瓣的顺利成活、肢体的静脉回流及皮瓣的超大面积切取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柳昊;叶澄宇;魏立坤;潘哲尔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异体手指复合组织与自体第二足趾同时移植再造拇、手指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自体()甲皮瓣包绕冷冻异体手指复合组织并连第二足趾游离移植为多指缺失者24例(25手)再造出拇、手指50指.采用信访填表、拍片、门诊复查15例(16手)进行疗效分析.平均随访时间4年.结果再造手指的触、痛及温度觉恢复,对掌功能优良,供足能胜任步行,但4例植皮区易磨损,3例(4足)()趾外翻,2例前足底产生胼胝.冷冻或冻干的异体手指移植后无排斥反应,供、受体骨与肌腱连接愈合.结论异体手指复合组织与自体第二足趾联合移植可减少足趾数丧失,多造手指,保持供足步行功能.移植物经过冷冻或冻干处理后,抗原性很弱,无须应用抗排斥反应药物.
作者:侯明钟;黄燮青;贾万新;沈尊理;蔡燕娴;王岚;黄一雄;章开衡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张朝阳;赵德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报道采用带血管胎胰胸腺联合移植治疗I型糖尿病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对1989年开始接受胎胰胸腺联合移植10年以上的10例,进行移植前后临床效果观察及各种免疫生化指标的比较,为评价远期移植效果提供可靠依据.结果10例显效4例,胰岛素平均减量77.5%.有效6例,胰岛素平均减量58.5%.与移植后1年及5年比较,显效率下降,但仍然有效.移植前有并发症的5例,移植后病情缓解.结论胎胰胸腺联合移植治疗I型糖尿病,远期效果较好,能够延缓及预防I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维娜;陆光生;方惠民;邵广州;薛勤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与评估经小切口用内镜在荧屏监视下摘除腰椎间盘这一手术治疗方法的远期效果.方法随访全部手术41例,用Nakano标准测定术后状况,优良率为92.7%;分析再次手术原因,并与其它方法进行的椎间盘摘除手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术后患者症状和功能障碍均消失,术后3个月均恢复原工作(41例),有3例分别于术后12、16和52个月复发,经常规开窗术治疗后,皆恢复正常.结论微创荧屏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创伤小,恢复快,成本低,不破坏脊柱的生物力学结构,近、远期疗效满意,是一种新型的手术选择方法.
作者:高伟;张明贵;章晔;黄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报道改进前臂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腕背以远的皮肤缺损创面,设计以骨间前血管腕背支为血管蒂,沿前臂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轴切取皮瓣逆向转位修复.结果临床应用8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该皮瓣切取方便,血供可靠,不累及前臂主要血管,适于修复虎口、腕背及手背等处较大面积的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柴益民;林崇正;陈彦堃;邱勋永;王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采用质谱技术研究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蛋白(SDNP)的分子结构.方法将纯化后保持活性的SDNP,用TPCK-胰蛋白酶酶解,行激光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测定肽质量指纹质谱,以及碎片结构分析测序列,然后在相应的质谱数据库中检索.结果(1)激光飞行时间质谱测得完整样品中SDNP的分子量;(2)同时测得酶解样品中几十个肽段的质谱图,各肽段的分子量亦相应测出,检测8个肽段参数,通过蛋白质谱数据库MS-Fit检索未发现有蛋白100%吻合,Hypothetical protein有5个肽段符合(吻合率62%);(3)取酶解质谱中的2 305 Da片段经质谱碎片分析得到若干碎片离子类型图谱,从获得的参数通过蛋白质谱数据库MS-Tag检索得出该片段的氨基酸序列.结论通过质谱检测,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6×103,部分片段的氨基酸序列为EPVKKVTNSRRAKP-TKPNGHIAN.
作者:邬江;朱家恺;许扬滨;李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为窄蒂侧颌颈部皮瓣的血供提供解剖学依据,并探讨其成活机制,以期指导临床应用.方法2例新鲜成人尸体头颈部标本,分别灌注红色乳胶及明胶墨汁,前者解剖剔除表皮以显示真皮下血管网,后者制成透明标本;10例头颈部铸型标本上,观察面部和颈部血管分布.临床应用窄蒂侧颌颈部皮瓣修复各种面额部组织缺损29例,皮瓣大面积11cm×10 cm,小面积5 cm×6 cm,蒂宽1 cm~1.5 cm,蒂长2 cm~8 cm.结果侧颌颈部皮肤血供主要来源于面动脉、颞浅动脉的分支、枕动脉及甲状腺上动脉亦发出分支营养颈上部皮肤,各动脉逐级发出分支,在面颈部各层形成稠密吻合的血管网.蒂部血供主要来源于颞浅动脉的小穿支形成的真皮下血管网及皮下血管网.29例皮瓣,26例全部成活,2例静脉淤血、皮瓣远端坏死,1例皮瓣大部分坏死.结论窄蒂侧颌颈皮瓣的成活主要依赖于蒂部稠密吻合血管网及高灌注压供血,创基创缘的营养及适当的加压促进静脉回流对皮瓣的成活亦起重要作用.该皮瓣是一种超常规的任意型皮瓣.
作者:赵天兰;程新德;熊绍虎;徐达传;李光早;徐静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