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娟
目前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是有些医生迫于压力和利益的诱惑,破坏了医生的良好形象.其次,多数医生依赖高科技检验及检查手段,而忽视了人文关怀与病人的交流沟通,缺少细致的问诊,缺乏基本的查体、物理检查,导致对病人重视不够.而部分病人,对自己所得疾病认识不足,对疾病预后期望过高,对医生不信任,导致医患之间信托关系失衡.故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该文旨在探讨如何做好一名门诊医生,为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建立良好的信托关系,对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稳定社会意义重大.
作者:张永刚;高伟;王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所有研究对象采用PICC置管术护理前后的临床疗效和感染率,总结PICC置管术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表明PICC置管术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不仅成功率高,而且可以显著的降低患者的痛苦,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当前肿瘤疾病的护理中,通过PICC置管术的利用能够显著的提升肿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感染率,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文娟;徐明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丙酮酸乙酯(EP)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小鼠高迁移率簇蛋白1(HMGB1)分泌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ALI组和EP干预组.ALI组和EP干预组小鼠通过腹腔注射LPS(10mg/kg)来复制小鼠ALI,其中EP干预组于造模前30min腹腔注射EP(40mg/kg).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12h后处死小鼠,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形态改变;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中HMGB1蛋白含量;real-timePCR检测肺组织HMGB1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LI组小鼠肺组织结构损伤明显,BALF和血清中HMGB1蛋白含量显著增加,肺组织HMGB1mRNA显著升高;EP干预组上述各种改变均显著减轻.结论:EP可降低ALI小鼠HMGB1的分泌,可能是其减轻ALI的机制之一.
作者:董良;陈永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1 病例患者,女,56 岁,因上腹部饱胀不适 7 天,伴皮肤黄染、小便明显黄染、恶心、呕吐、畏寒,入院以求进一步治疗.我院肝胆超声检查所见:胆囊轮廓显示不清,胆囊区可见范围约 5.9cm×4.0cm 的低回声,边界不清,内可见多个强回声团,后伴声影,大一范围约 1.8cm×0.8cm,上述胆囊区低回声与肝脏分界不清(图 1).胆总管上段内径约 0.9cm,管壁增厚毛糙,中下段隐约可见一范围约 5.5cm×5.1cm 的低回声,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图 2).
作者:李雯静;张强;何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在子内膜炎的治疗中,使用妇科千金片与常规抗生素联合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4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2例子宫内膜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主要使用传统抗生素联合孕激素治疗的方法,观察组则使用妇科千金片联合抗生素治疗的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70.73%的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明显要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3个月月经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炎的治疗中,使用妇科千金片联合抗生素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对子宫内膜有修复加厚作用,有效改善患者月经状况.
作者:杜芬林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通过总结手术室临床带教经验,提高手术室护生带教质量.方法:根据手术室的工作性质及实习大纲要求,制定有特色的带教计划,使护生掌握手术室相关操作.结果:护生顺利完成手术室实习任务.
作者:黄睿;羊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患者应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我院接诊的76例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38例服用氨氯地平作为对照组;另外38例同时服用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作为研究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服用药物后血压变化情况和肾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服用药物后,研究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服用药物后血压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服用药物后,研究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和尿β2微球蛋白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服用药物后肾功能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应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患者明显降低了患者的血压,提高了患者的肾功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聂忠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手术室护士在高级创伤生命支持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重症急诊手术的基本原则,首先抢救生命,减少死亡率;抗休克,防止器官功能衰竭;保护器官肢体正常,减少伤残.护士在手术抢救过程中,有效快速的护理抢救措施,熟练高效的护理配合抢救流程,高度的责任感、合理的管理分工是提高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作者:袁松;潘慧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公共卫生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发展,疾病预防控制也会越来越受到重视.而食品安全一直是我国在努力解决的重要问题,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以运用在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方面的专业知识,更好地帮助查找原因,消除隐患,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本文就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调查和处理食源性疾病工作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于海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研究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应用于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对照组(59例)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研究组(59例)设置无痛病房、改进传统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疼痛缓解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3.22%,比对照组(72.88%)高了20.34%,研究组患者在无痛病房中护理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疼痛缓解率分别是86.44%和40.67%,差异均较显著(P均<0.05).结论:无痛病房管理对患者的满意度以及疼痛缓解度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潘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胰腺癌发病隐匿,早期诊断率低,病情进展迅速,肿瘤侵袭能力强,手 术 难 度 大、对化疗不敏感,是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胰腺癌发病率、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在我国胰腺癌是所有癌症死 因 的 第 6 位,而 在 美 国 居 第 4 位[1].手 术 是 胰腺癌唯 一 有 效 的 治 疗 手 段,而 胰 腺 癌 诊 断 时,只 有 15 - - 20% 的 患 者 拥 有 手 术 机会[2].因此早期诊断胰腺癌才是治疗 胰 腺 癌 的 关 键. 本 文 就 目 前 胰 腺 癌 早 期 肿 瘤标志物的蛋白质组学方面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宋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回顾总结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期不同年龄段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发生率,以期指导临床,达到尽早干预,提高长期无病生存率.方法:收集自2012年9月至2016年8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儿科病房住院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年龄在1周岁至12周岁之间).按不同年龄将76名儿童分为三组:A组幼儿期(1周岁~3周岁),B组学龄前期(4周岁~6周岁),C组学龄期(7周岁~12周岁).定期复查抽取脑脊液,离心瑞氏吉姆萨染色,油镜观查有无白血病细胞,随访18个月,选取能够采取依从性治疗儿童.结果:(1)先对三组入选结果进行组间单因素分析,看三组之间是否匹配.先对3组患儿的基本特征性别构成比做R×C列联表的c2检验,各组间无差异(x2=1.3057,p=0.5206);其次对实验室检查结果做R×C列联表的c2检验各组间WBC、HBG、PLT都无差异.血常规中淋巴细胞和骨髓中原幼淋巴细胞百分比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1),骨髓无差异;然后再对3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做做c2检验显示:肝、脾、纵隔包块、免疫分型都无差异;后对不同年龄段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发病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1.4396,p=0.4869),各年龄组患儿脑白发生率无差异.(2)多因素分析:儿童脑白的影响因素分析:多变量逻辑回归没有变量进入模型.结论:年龄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没有影响,虽然年龄是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危险因素,但对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在缓解期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无影响.
作者:吴秋红;周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管理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100例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双盲法将入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急救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护理流程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护理满意度及抢救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医疗纠纷发生率及抢救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干预后研究组及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00%、7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抢救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中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率,改善患者抢救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行应用推广.
作者:张云;代光秀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医院后勤工作是整个医院工作的基础,但是与我国医院的发展、进步相比,后勤管理是滞后的,特别是成本控制方面存在许多不足.本文首先概述了公立医院后勤管理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公立医院后勤管理成本控制存在问题的成因,提出了成本控制的措施:实施公立医院后勤社会化管理、加强公立医院成本控制信息化管理和建立后勤成本控制专业化管理.
作者:崔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血糖在预测和评估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资料,分别统计轻中度急性腺炎组、重度急性胰腺炎组的入院时血糖水平、两组中血糖>7.0mmol/L、血糖>11.2mmol/L的比例、BISAP评分、治疗1周后复查的血糖水平、治疗1周后复查的两组中血糖>7.0mmol/L、血糖>11.2mmol/L的比例、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两组中出现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比例.结果:轻中度急性胰腺炎组患者入院血糖水平及血糖>7.0mmol/L、血糖>11.2mmol/L的比例、BISAP评分、经过积极治疗1周后血糖水平及血糖>11.2mmol/L的比例、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重度急性胰腺炎组,经两样本t检验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积极治疗后血糖>7.0mmol/L的比例两组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随着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时血糖的升高,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有愈来愈重的倾向,入院时的血糖水平可以为预测急性胰腺炎病情程度提供一个新思路.
作者:刘京运;金世禄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病历档案是医院日常医疗工作的历史记录,也是主要的信息来源渠道,真实可靠的病历档案信息是开展信息统计工作的重要前提.针对当前存在的病案内容不完善、日常记录不全、不真实,以及病案遗失、外流等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
作者:王乐雨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进一步观察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常见的病发症;分析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4例颅内动脉瘤病人,观察44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常见病发症,分析患者治疗手术期的护理资料,认真仔细观察患者病情,有效预防病发症,分析探讨护理措施是否完善.结果:44例患者中,治疗术后常见的病发症9例,其中脑血管痉挛4例,动脉瘤破裂出血2例,大面积脑梗死3例.出现这种情况后,医护工作人员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经过有效的治疗和细心护理,2例患者死亡,剩余的42例患者全部恢复健康,终康复出院.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得出,在治疗颅内动脉瘤时,术前准备必须充分,在手术过程中积极配合至关重要,治疗术后认真仔细观察患者病情,有效预防病发症,上述因素都是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成功的关键.
作者:文先敔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手法松解枕下肌治疗颈型失眠临床疗效.方法:用手法松解枕下肌12例颈型失眠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疗效,并随访1个月.结果:12例颈型失眠患者中,4例痊愈,8例好转,总有效率100%,1个月后随访,结果显示无复发病例.结论:手法松解枕下肌对颈型失眠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吴怡芳;张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索中医治疗流泪症的新方法.方法:应用中药二妙散加味治疗冲洗泪道通畅但仍流泪的流泪症.结果:本方法治疗36例(41眼)治愈26例,占72.22%,有效7例,占19.44%,无效3例,占8.33%,总有效率91.66%.结论:应用中药二妙散加味治疗冲洗泪道通畅但仍流泪的流泪症疗效显著.
作者:梁国庆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食管胸膜瘘患者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术前评估患者一般状态、静脉营养支持情况、皮肤、呼吸、咳痰、发热等症状及胸腔引流颜色、性质、量.术后给予完善的护理措施,主要为口腔护理、鼻饲管护理、引流管路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经过十日的治疗及护理后,患者口服造影剂,见食管瘘封堵尚满意,仍给予鼻饲饮食,一般状态尚可,胸腔闭式引流通畅、穿刺口无红肿,无发热,阵发性呼吸困难、胸痛症状减轻,心理状况良好.结论:食管胸膜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食管胸膜瘘行食管覆膜支架植入术的介入治疗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范钰晨;李敏;曲艳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