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松兰;吴轻;黄仁芬;梁毅;陈燕虹
目的:探讨在子内膜炎的治疗中,使用妇科千金片与常规抗生素联合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4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2例子宫内膜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主要使用传统抗生素联合孕激素治疗的方法,观察组则使用妇科千金片联合抗生素治疗的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70.73%的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明显要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3个月月经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炎的治疗中,使用妇科千金片联合抗生素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对子宫内膜有修复加厚作用,有效改善患者月经状况.
作者:杜芬林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炎症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将其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头孢他啶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各30例,头孢他啶组行头孢他啶静脉滴注,2次/d,持续7d;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静脉滴注,2次/d,持续7d;并将2组抗生素行静脉滴注方案干预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对比.结果: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经静脉滴注干预的总好转率为93.33%,高于头孢他啶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为第III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可起迅速抑菌,强效杀菌作用,临床中应依据患者的基础病情控制药物剂量,以此降低药物的副反应.
作者:陈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分析内镜联合DSA置入气道Y型自膨胀式金属支架治疗气道复合性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1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28例复合性气道狭窄患者,作为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2组,即对照组(n=10)与实验组(n=18).对照组,给予单个或多个管状支架置入治疗,实验组,给予支气管镜联合DSA置入气道倒Y型一体化自膨胀式金属支架治疗,对比分析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58.2±10.39)min,对照组,手术时间(67.8±8.72)min,经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2/18),对照组为30%(3/1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1年随访,实验组,生存期为(8.9±2.13)个月,对照组为(7.3±1.05)个月,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联合DSA置入气道Y型自膨胀式金属支架术,治疗气道复合性狭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丁健;周昕;陈宝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检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4年1月我院的检验科的质量管理中开始施行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本次研究选择制止日期为2016年12月,总结这三年在检验科质量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结果:近3年来,我院的患者满意情况、检验者的质量管理效果、质量改进效果均逐年增高.结论:在检验科的质量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可提高患者满意情况、检验者的质量管理效果以及检验质量,应推广使用.
作者:董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研究手术室消毒灭菌物品管理的方法.方法:结合手术室消毒灭菌物品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明确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改善与发展建议.结果:当前手术室消毒灭菌物品管理中主要存在着灭菌物品管理方式不当,管理人员能力有待提升等方面问题,可以针对性的方式加以解决.结论:手术室消毒灭菌物品管理的方式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对患者手术治疗活动的开展也会产生重要影响.需要在全面提升手术室消毒灭菌物品管理重视程度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手术室消毒管理的综合效果.
作者:王丽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评价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在神经内科规培护士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名规陪护士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学生,实验组采取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通过考核和问卷调查分析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随机提问及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验组学生问卷调查显示90.00%学生对模拟情景教学方法满意.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神经内科规陪护士教学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强化层流病房在病员移植术后的管理,建立完善的护理组织规范.方法:依据随机原则选取层流室的46名病员,将其均分为2组,一组进行普通的移植护理,为普通组;另一组通过规范的组织程序进行护理,为规范组.对2组病员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别从术后并发率、护理满意率进行.结果:实施规范护理的规范组,其病员对层流室的环境适应情况较好,经规范护理后术后病发率大大降低,与普通组的情况相比具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对层流室病员实施规范的护理组织,能较好满足病员术后调理的要求,护理工作的不稳定因素减少,规范的护理组织,能保证层流室护理的安全性,对病员的恢复具有较好的影响.
作者:祁仕环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鼻窦手术鼻腔冲洗患者依从性低的原因,积累临床护理经验,总结原因并提出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鼻窦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00)与对照组(n=100),其中对照组由医护人员出院前进行集中宣教,一个月后进行随访;观察组患者给予出院宣教以及电话回访,并定时到患者家中随访,一个月后统一总结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鼻腔冲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患者做出院宣传教育,并督促患者按时复诊,按时做好电话回访等都大大提高了鼻窦手术的治疗效果及鼻腔冲洗的依从性.
作者:熊松 刊期: 2017年第20期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也呈快速增长趋势.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与其疾病转归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效的健康管理可以很好地延缓其并发症的发生.健康管理是对个人或群体进行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我科2017年4月走进社区,开展糖尿病及并发症筛查基层行义诊活动.此次活动不仅扩大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美誉及知名度,同时也树立了社区基层良好的社会形象,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和好评.
作者:孙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传统中药饮片与中药免煎颗粒治疗多类型感冒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多类型感冒患者2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1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中药饮片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免煎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风寒感冒、阴虚感冒、风热感冒患者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传统中药饮片与中药免煎颗粒治疗多类型感冒的效果以及安全性相当,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林莺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自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5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7例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患者半年后的康复效果和自理能力.结果:半年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以及自理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于术后的恢复效果具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洪亮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总结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在妇女孕前所存在的作用,为临床筛查孕前甲状腺功能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孕前检查女性患者100例,所选取的100例患者全部接受固相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甲状腺功能,针对甲状腺功能处于正常范围之外的患者,继续检测其FT4以及FT3.结果:100例患者中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9例,发生几率为9.0%,存在不良孕产史女性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妊娠女性,两者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体重指数比较高的女性患者产生甲状腺功能异常几率显著高于体重指数比较低的女性.结论:在妇女孕前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非常重要,甲状腺功能异常和不良孕产史之间存在明显关联.
作者:郭伟彬;梁立柱;孙立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徐州地区汉族人群中CD3G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rs150376137)和大肠癌(CRC)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基因测序法检测524例EC患者和607例正常对照者rs150376137基因型频率,经统计分析探讨其与CRC的关联性.结果:受试两组人群的性别和年龄分布无统计学差别.基因分型结果显示CRC患者缺失型纯合子,杂合子和插入型纯合子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46,0.519和0.235,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316,0.506和0.178.基因型为杂合子和插入型纯合子的个体CRC患病风险升高(OR=1.33,95%C.I.1.01-1.72,P=0.049;OR=1.69,95%C.I.1.18-2.67,P=0.017).结论:CD3基因rs150376137与CRC发病风险明显关联,该发现对CRC精准医疗和早期预测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占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患者慢病管理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社区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社区门诊糖尿病慢病管理方案,研究组加用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实验室指标;两组患者血糖恢复正常时间;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对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血糖恢复时间分别为4.25±1.22天、6.95±1.57天(t=5.22,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改善社区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改善血糖指标,延缓疾病的发展.
作者:杜晓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科NICU宝宝入院时对家属作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12月上、下午(非急诊)入住我科NICU的80例宝宝家属为研究对象,通过入NICU时(医嘱处置前专人主动及时)对家属开展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前后家属焦虑程度的变化.结果:健康教育前后宝宝家属焦虑程度从86.25%下降至53.7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入院时及时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可减少家长紧张、焦虑、绝望、自责、无助等负面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增加对医务人员的理解、信任,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改善;促进医患关系的亲密与和谐.
作者:何涛;王浩;周碧琼;唐泽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对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措施的开展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选择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护理人员给予手术室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人员给予人性化护理措施,在手术室住院期间均按照这一原则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出院前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对患者住院期间的配合度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进行对比评估的三个方面均有更好的表现,且两组表现出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该重视人性化护理的积极效果,在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更多的融入人性化护理的成分.努力做好针对手术室患者的人性化护理工作.
作者:郑春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对结核病患者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多重感染现象分析.方法:在山东省胸科医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1月的临床患者中,挑选同一患者存在2个或2个以上分离株,且一线药物(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药敏结果耐药表型不同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MIRU-VNTR方法对25例患者共53个分离株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25例患者中,6例患者的分离株存在不同基因型.结论:本研究中证实山东省胸科医院存在结核分枝杆菌多重感染现象,了解多重感染对于药敏结果的判断和治疗方案的评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医师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田鹏;王俊玲;黄海燕;凌晓洁;张真金;鹿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某骨科医院2015-2016年临床发生的62例药品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该院近两年临床上报的62例ADR报告,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药物类别、ADR发生时间、ADR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和处理结果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ADR的药物包括6个类别19个品种,其中,骨折愈合促进剂的ADR发生率为35.48%,用药风险高;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和呼吸系统损害等;男性患者(64.51%)多于女性(35.49%);未出现严重的和新的ADR,所有患者均好转或治愈.结论:临床医生应严格加强骨折愈合促进剂的规范使用,关注男性患者用药情况,有效降低ADR的发生.
作者:崔鸿江;刘文辉;吴晓忠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本文通过1例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药物热临床实践介绍,分析其致药物热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中准确的判断药物热,避免过度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介绍了1例急性膀胱炎、急性前列腺炎患者使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病情好转后再次出现发热的治疗实践.实施药学监护,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处理方式等终达成对药物热的分析和判定,协助医师为患者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为患者的安全用药提供支持.结果:通过观察患者症状、实验室检查及查阅相关文献,初步判定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致药物热,该患者停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后未再发热.经过10余日的治疗,该患者一般状态较前明显好转,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康复出院.结论:药物热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不易被临床医生所重视,这恰恰是临床药师发挥作用,促进合理用药的切入点.虽然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目前没有致药物热的特异性诊断标准,但其发生仍有一定的规律.临床药师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对患者发热时间及症状与用药时间、单位累积量的相关性分析,结合血常规、CRP等实验室指标综合考虑,帮助医师对药物热做出鉴别诊断并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避免误诊造成抗菌药物的滥用.
作者:杨冬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了解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成都市金堂县2015年10月1日到2016年9月30日已生产的,且有剖宫产史并再次妊娠的产妇1397例产妇进行分析.结果: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率为22.33%;阴道分娩和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新生儿体重以及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大于30岁,前次剖宫产术式为子宫体部,距离上次剖宫产时间小于2年,有2次及以上剖宫产史以及体重指数≥28是影响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的因素.结论:对于日益增多的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考虑其高危因素,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以提高产妇及新生儿的分娩安全.
作者:陈华蓉;李春荣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