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地尔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炎症 因子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徐磊先;宋信平

关键词:前列地尔, 慢性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 炎症因子, 血液流变学
摘要:目的:研究前列地尔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治疗1月后,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肾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尿素氮、肌酐、炎症因子水平、血细胞比容和血浆粘度均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降低的更为明显,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的肾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和改善血液流变学等相关.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益生菌联合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职工总医院在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美沙拉秦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益生菌联合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2.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6.17,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50%(3/4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0%(4/40);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显著(χ2=1.26,P>0.05).结论:对于溃疡性结肠炎使用益生菌联合美沙拉秦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雷慧涛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绵羊CD58分子基因与载体重组及大肠杆菌转化相关性研究

    目的:应用基因工程进行基因表达鉴定[1],为CD58分子辅助抗原递呈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绵羊CD58基因的基因序列设计所需引物,应用RT-PCR技术克隆绵羊CD58基因,经过克隆绵羊CD58基因与载体片段连接,制备大肠杆菌的感受态菌从而使载体片段转化至大肠杆菌中增殖培养,后分别涂布至含有IPTG、X-gal、Amp平板培养基[8].结果:未转化重组质粒的菌,不生长;未重组质粒的菌,长成蓝色菌落;转化了重组质粒的菌,长成白色菌落.结论:绵羊CD58分子基因与载体重组及大肠杆菌转化表达成功.

    作者:张炜玲;赵大荣;石慧慧;易军方;林春松;何玉林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浅析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和对策

    目的:分析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和应对措施.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外科患者2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对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方面展开研究.结果:在260例患者当中,出现风险事件的例数为44例,所占比例为16.9%,其中风险事件类型包括沟通问题、管道脱落、跌倒、坠床和术后感染几个方面.结论: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应进行细致分析,制定合理的防御对策,可以有效起到控制和降低风险的效果.

    作者:程凤霞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开腹手术,观察组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VAS得分、初次下床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均比对照组少,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徐从俊;赵克才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效果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的76例老年股骨胫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5.26%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21.05%(P<0.05).结论: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两种麻醉方式在老年患者股骨胫骨骨折手术麻醉中均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其中腰-硬膜外联合麻醉比全身麻醉的不良反应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俊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铁皮石斛中柚皮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铁皮石斛中柚皮素的含量;对铁皮石斛花、叶、根和茎各部位柚皮素的含量以及不同生长年限的铁皮石斛中柚皮素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结果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026~0.208μg,r=1(n=3),平均回收率为96.3%(RSD=1.8%),方法:的重现性和精密度良好.结论:测定结果准确、可靠,能满足质量控制要求.

    作者:邵红燕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TPRK手术治疗近视角膜像差的改变对视觉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TPRK手术治疗中低度近视患者角膜像差的变化对视力,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常规TPRK组:纳入行常规TPRK23例46眼.个性化TPRK组:纳入行波前像差引导的TPRK 19例37眼.随访记录患者术后视觉质量(有无夜间视力下降、光晕、眩光及视物发虚等症状,裸眼视力(UCVA).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主诉夜间视力下降、光晕、眩光及视物模糊等视觉质量下降者常规TPRK 11眼,发生率为23.9%;个性化TPRK组4眼,发生率为10.5%,个性化组略低于常规组.术后波前像差较术前各阶均有不同程度地增加,个体化组与常规组相比,1y时高阶像差、彗差、球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3y时两组慧差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球差及总高阶像差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与常规TPRK手术治疗中高度近视术后均能获得较好的视力,但是波前像差引导个体化切削可以减少术后高阶像差,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

    作者:梁娜;莫爱红;哈文静;徐惠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联合增强CT检查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索讨论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法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与增强CT检查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联合增强CT检查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81月消化内科住院治疗90人肝脏肿瘤的患者,经临床病理生化检测肝脏良性肿瘤50人,肝脏恶性肿瘤40人,根据研究需要分组肝脏良性肿瘤50人为对照组,肝脏恶性肿瘤40人为实验组,比较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确定实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增强CT检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与增强CT检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其中肝脏良性肿瘤的检出率为80.0%(40/50),肝脏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为85.0%(34/40),总检出率为82.2%(74/90),增强CT检查实验组和对照组,肝脏良性肿瘤的检出率为82.0%(41/50),肝脏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为87.5%(35/40),总检出率为84.4%(76/90),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与增强CT检查实验组和对照组,肝脏良性肿瘤的检出率为96.0%(48/50),肝脏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为97.5%(39/40),总检出率为96.6%(87/90),增强CT检查联合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均比单独一项检测高具有差异性,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联合增强CT检查可提高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应用于肝癌患者可以准确及时的检测出肝癌的良恶性,可以使患者及时治疗和预防,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尹永芳;陈志仁;梁研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基层医院妇产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相应对策分析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妇产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以及对应对策.方法 :对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妇产科手术的120例患者(对照组),分析其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并对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妇产科手术的120例患者(研究组)针对并发症原因实施对应护理,并比较不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出血、术后感染、术后会阴血肿、皮下气肿和膀胱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层医院妇产科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多,根据并发症采取对应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张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吞咽功能康复护理训练联合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行吞咽功能康复护理训练联合电刺激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选取54例参与本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2组,各27例.对参照组行吞咽功能康复护理训练,对实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之电刺激治疗.分析54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以及吞咽障碍程度等.结果:实验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障碍程度改善情况相比于参照组较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下降情况相比于参照组明显较大,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行吞咽功能康复护理训练联合电刺激治疗,其效果显著,患者吞咽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高雪芬;康淑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优质护理在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19日至2018年2月20日期间我院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分别给予优质护理、基础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治疗配合率、疾病知晓率、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配合率为100.00%、疾病知晓率为100.00%、护理满意度为93.33%,数据与对照组数据之间进行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而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中,2组数据之间并未出现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前列腺增生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罗晓庆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老年消化性溃疡35例全科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消化性溃疡中全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采取全科护理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35例作为试验组,同期采取常规护理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优于对照组77.1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8.75±4.8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7.44±5.3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护理中,采取全科护理的方式,可以提高患者病情恢复的有效率,增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作者:刘艳霞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治疗观察

    目的:探析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其中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15例,其中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者13例,均治疗成功,2例广泛前壁心梗患者未行介入治疗,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失败,因心源性休克致死.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者15例,其中介入治疗的9例,症状缓解;对拒绝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患者经药物治疗心绞痛症状消失者3例,心绞痛由Ⅵ级转变为Ⅱ级者1例;1例症状无明显缓解;1例死亡.结论: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早期实施再灌注治疗,能缓解症状、改善预后;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应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亦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果.

    作者:郑虹;姜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静脉滴注加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对新生儿肺炎患儿采取雾化吸入+静脉滴注沐舒坦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新生儿肺炎患儿,例数合计为20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6.5.1日到2017.5.1日,将其依据信封随机原则分2组,10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静脉滴注沐舒坦为主治疗(称为:对照组),另一组再联合使用雾化吸入方式(称为:观察组),对比2组的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指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肺炎患儿在治疗后,其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较短,且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使用静脉滴注沐舒坦的基础上,针对新生儿肺炎患儿再联合实施雾化吸入的方案治疗,其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雷洋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PDCA循环法在终末病案质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终末病案质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1-2017.6实施常规终末病案质控的1500份病案数据纳入到对照组,将2017.7-2017.12实施PDCA循环法终末病案质控的1500份病案数据纳入到观察组,对比两种质控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终末病案达标率为99.3%,对照组终末病案达标率为9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终末病案出现的主要质量控制问题包括病案首页信息填写不全、错误或者无手工签名,入院病历书写前后矛盾,护理评估记录不全以及无执行者签名,病理诊断病理号未填写,无手术记录单以及无术者签名,患者入院前昏迷时间未填写等.结论:终末病案质控中PDCA循环法能够提高终末病案达标率,提高质控效果.

    作者:林新英;孜木来提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行腹腔镜手术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行腹腔镜手术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FTS组(n=50)与对照组(n=50),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常规处理,FTS组患者给予FTS干预,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FTS组患者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行腹腔镜手术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快患者恢复,有利于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孙仁平;张清印;张京;胡建英;陈国建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术后早期营养护理方式对胆管癌患者术后营养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总结术后早期营养护理方式对胆管癌患者术后营养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胆管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双盲随机原则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分析组则展开术后早期营养护理,比较两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分析组干预后白蛋白、血浆总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等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营养支持应用于胆管癌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态,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寇晓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目的:总结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相关原因,提出应对策略.方法:对我院2016年6月-2017年8月精神科出现的60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总结各类型事件构成比以及不同工作年限、不同职称护理人员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包括自伤、意外跌伤、安检不严、吞服异物、供应室差错、外跑等,其中自伤占比高于其他各类型事件占比,P<0.05.另外,护理人员工作年限越短、职称越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越高,P<0.05.结论:针对精神科,护理工作需要强化病房安全管理、规范工作流程、完善管理制度、重视工作人员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培训,保证精神科患者安全的同时提高护理人员工作安全性.

    作者:马顺姬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微量元素铁、锌联合红细胞4项参数在小儿缺铁性贫血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铁、锌联合红细胞4项参数在小儿缺铁性贫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缺铁性贫血患儿60例作为研究组,选组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6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微量元素铁、铜、锌、钙、镁以及红细胞参数MCH、MCV、RDW、MCHC水平.结果:研究组微量元素铁、锌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CV、MCHC、MC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DW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微量元素镁、钙、铜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微量元素铁、锌以及红细胞4项参数在小儿缺铁性贫血临床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熊军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产褥感染实施预防性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预防性护理措施在产褥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纳入的50例产妇均为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在入组后根据随机分组软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①实验组产妇产褥感染发生率8.0%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产褥感染发生率32.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产妇护理满意度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护理满意度64.0%,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预防性护理后有效的降低了产褥感染的发生几率,保障了产妇的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文金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