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绵羊CD58分子基因与载体重组及大肠杆菌转化相关性研究

张炜玲;赵大荣;石慧慧;易军方;林春松;何玉林

关键词:绵羊CD58, 基因重组, 细菌转化, 蓝白斑筛选
摘要:目的:应用基因工程进行基因表达鉴定[1],为CD58分子辅助抗原递呈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绵羊CD58基因的基因序列设计所需引物,应用RT-PCR技术克隆绵羊CD58基因,经过克隆绵羊CD58基因与载体片段连接,制备大肠杆菌的感受态菌从而使载体片段转化至大肠杆菌中增殖培养,后分别涂布至含有IPTG、X-gal、Amp平板培养基[8].结果:未转化重组质粒的菌,不生长;未重组质粒的菌,长成蓝色菌落;转化了重组质粒的菌,长成白色菌落.结论:绵羊CD58分子基因与载体重组及大肠杆菌转化表达成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在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2例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接受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总胆红素(TBIL)水平、空腹血糖(FPG)水平餐后2h血糖(2h PBG)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相对更低(P<0.05),而水平白蛋白(ALB)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相对更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于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吕秀琼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溶栓前肝素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在用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疾病之前,使用抗凝药物肝素的辅助治疗方法,旨在观察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这些老年患者被我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所选例数为90例.将他们随机分开为两组,这两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例数相等,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用溶栓治疗之前使用肝素进行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溶栓后面积前壁、后壁、溶栓后未通范围、血管再通率、血管再通范围变化、心肌梗死范围变化前壁以及后壁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使用抗凝药物肝素的辅助治疗方法,可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不仅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心肌梗死的面积,而且能够提高血管通畅率,并且能够极大地减小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宝忠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三种检测痰结核杆菌方法的评价

    目的:三种检测痰结核杆菌方法的评价.方法:从2015年的6月到2017年的12月这个时间段中取材并开展本次研究,所选取结核病患者总计80例,采集患者的痰标本并分别使用荧光染色、萋-尼抗酸染色以及酸性罗氏培养三种方法进行检测,统计检测结果综合分析三种检测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荧光染色检测下18例痰标本呈阳性,所占比例为22.50%,萋-尼抗酸染色检测下17例痰标本呈阳性,所占比例为21.25%,酸性罗氏培养检测下27例痰标本呈阳性,所占比例为33.75%,荧光染色法完成整个检测工作所需时间为23.8分钟,萋-尼抗酸染色法完成整个检测工作所需时间为18.4分钟,酸性罗氏培养法完成整个检测工作所需时间为21.7天.结论:三种检测方法的检测准确性进行比较,酸性罗氏培养法的准确性具有明显优势,但是酸性罗氏培养法完成整个检测所需时间过长,临床上应当结合患者情况合理选择使用.

    作者:徐凤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口腔修复门诊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占口腔修复科临床接诊病人的很大部分,本文从做好心理护理入手对门诊老年病人的心理进行分析,做好相应措施,以寻求临床上医患更好地合作.建议主要包括:①尊重病人,满足老年病人的合理要求.②消除恐惧心理.③开导、鼓励患者.

    作者:金莲淑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138例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138例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38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69例和观察组6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以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评价临床疗效,以切口感染、肠梗阻、肠粘连、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手术安全性,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肠梗阻、肠粘连、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的优点,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福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咪达唑仑和芬太尼联合应用在危重患者机械通气镇静、镇痛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评价咪达唑仑和芬太尼联合应用在危重患者机械通气镇静、镇痛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机械通气危重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镇静、镇痛治疗中,对照组单独应用咪达唑仑,观察组则联合应用咪达唑仑与芬太尼,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并统计患者不良反应.结果:①观察组起效时间及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且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患者机械通气镇静、镇痛治疗过程中,相比单独给予咪达唑仑,联合应用咪达唑仑与芬太尼的疗效更理想,安全性高.

    作者:赵斌;刘长江;吴笛;赵佳媛;佟鑫;苏华田;李艳玲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进展

    随着近几年磁共振成像和超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胰腺癌的诊断提供了更加精确的临床诊断资料.对于胰腺癌手术治疗方式是仅有的根治手段,吉西他滨也是胰腺癌晚期的标准治疗方式,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同分子靶向因子联合治疗更加的有前景,放射治疗也越来越多的被用于临床.为了更好的了解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式,本文就其在其诊断和治疗的进展展开阐述.

    作者:侯振宇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的控制价值分析

    目的:探析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控制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后感染率为5.0%,对照组为18.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7.0%,明显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管理,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同时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花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整体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实施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几年收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将实施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整体护理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98%,对照组总满意率70%,p<0.05;观察组复发率4%,对照组复发率26%,P<0.05;组间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实施,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复发率,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深入分析.

    作者:王晓鸣;王花兰;车妍妮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噻托溴铵对慢阻肺稳定期的治疗效果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噻托溴铵对慢阻肺(COPD)稳定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40例.A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噻托溴铵治疗,B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单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B组为77.5%,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用力肺活量)和FEV1%等肺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A组优于B组,组间与组内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行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噻托溴铵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蒲周祥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离子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亚氯酸盐和氯酸盐

    目的:建立了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亚氯酸盐和氯酸盐含量的方法.方法:水样经0.22μm滤膜过滤后,DionexIonpac As23色谱柱、碳酸钠、碳酸氢钠淋洗液,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50μL、抑制器电流25mA.结果:0.1—1.0 mg/L范围内,特测物线性关系良好(r>0.999),检出限低(0.005—0.008 mg/L),加标回收率在89.0—101.7%间.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准确适于饮用水中亚氯酸盐、氯酸盐同时测定.

    作者:王朝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眼科白内障临床手术诊治分析

    目的:探究眼科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手术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接受白内障复明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非超声乳化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与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两种术式联合治疗,对比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纳入研究的68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完全脱盲者61例(89.71%),脱残者58例(85.29%),3例患者手术治疗期间出现后囊膜破裂,导人工晶体失败等并发症,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4.41%;术后出现短暂性高眼压、炎症、眼角膜水平、前房积血等并发症者共8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结论:白内障导致失明患者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温冬岩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内部审计在现代医院管理内部控制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推行,医院管理模式已由宏观粗放型向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转变.内部控制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能保证医疗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内部审计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为适应现代医院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合理正常运行,需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改革工作模式.

    作者:汤清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成人扁桃体 肥大合并鼾症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成人扁桃体肥大合并鼾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成人扁桃体肥大合并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两组患者临床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成人扁桃体肥大合并鼾症,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出血量少,疼痛轻,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舒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多元化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元化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0月儿科护理实习生76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多元化教学法进行临床带教,出科前比较两组实习生理论与技能操作成绩,评估多元化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儿科护理实习生理论与技能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儿科护理实习生的带教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元化教学法运用于儿科护理实习生带教,可增强实习护生综合能力,从而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

    作者:夏莉;石应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大黄赤芍汤对肝硬化患者内毒素血症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在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患者同时接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与大黄赤芍汤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时间段内收治的76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相关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成为常规组及结合组,常规组患者接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结合组患者则在上述基础上服用大黄赤芍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主要指标.结果:结合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针对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患者接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与大黄赤芍汤治疗的效果较好,其内毒素血症与肠黏膜屏障功能会得到较好改善,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路慎国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失禁性相关性皮炎的护理对策

    失禁性相关性皮炎(IAD)是由于暴露于大小便中而引起的一种刺激性皮炎,在长期的护理单元中,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年化,中风的发病率逐建上升,IAD发病慨率也不断的增加.其主要表现形式有红斑、水肿、浸渍、剥脱、破损、丘疹和水泡的形成,伤口的边界不清晰、呈弥散装,伴有瘙痒或疼痛及继发性真菌感染.此病不易防范,特别是监护室发生 IAD 不但失去家属的信任,而且对病人也造成痛苦,给自己也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以下是本病护理对策.

    作者:蒲小平;王琼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基底节区中小型血肿微创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1 对象与分组手术治疗组:我科自 2006 年 11 月至 2008 年 4 月采用局部穿刺置管血肿排空术,治疗中小型基底节出血 30 例,其中,男 18 例,女 12 例,平均年龄 60 岁,均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 CT显示出血量 30ml(根据多田公式计算)以下.保守治疗组:选择2006 年 11 月之前经保守治疗的基底节区中小型血肿30 例,血肿量小于30ml,其中,男 20 例,女 10 例,平均年龄 59、4 岁,均有高血压病史.两组病例有可比性.

    作者:魏连波;李健;刘永杰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及皮肤瘙痒的影响

    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发展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近年来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据美国卫生系统统计显示美国慢性肾脏病患者已达 14.5%,而我国这一发病率也达 10%以上.在尿毒症患病的同时其所引起的并发症也会加重患者的痛苦及负担,皮肤瘙痒是尿毒症的常见并发症,约有40%的患者会有皮肤瘙痒.尿毒症的治疗以血液透析为主,而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引发钙磷代谢紊乱,引发其他疾病的发生,如何改善这一情况临床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在本项研究中,通过血流灌注联合血液透析作用于尿毒症患者,观察其对钙磷代谢及皮肤瘙痒的影响.

    作者:吕慧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在门诊输液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1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62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选取2016年12月至5月期间收治的62例患者为观察组,应用护患沟通技巧.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方法,能够实现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降低了护理纠纷事件,可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光会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