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爱芳
目的:评价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心肌受损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小儿心肌受损患者,所有小儿心肌受损患者的收取时间(2015年1月2日-2016年2月10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45例小儿心肌受损患者)、对照组一组(45例小儿心肌受损患者),分别实施磷酸肌酸钠治疗以及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小儿心肌受损患者的总有效率95.56%(显效40例、有效3例、无效2例)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7.78%(P<0.05).结论:通过对小儿心肌受损患者实施磷酸肌酸钠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能促进患者较快康复.
作者:滕建举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中药运用到治疗扁平疣患者中的功效.方法:选出2015年11月到2017年11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接收并治疗的扁平疣患者104例,并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两个组别,组一52例患者施以西医,组二43例患者施以中药秦马四虫汤联合火针,比照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组二患者的治疗疗效好于组一患者,P<0.05.结论:中药秦马四虫汤联合火针运用到对扁平疣患者辅以治疗后,治疗的成效较优,耗时较短,痊愈的概率较大,值得医学领域的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作者:王钰成;燕丽勤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研究中药内外合用联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根据抽签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采用中药内外合用方法,实验组采用中药内外合用联合推拿按摩方法.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实验组较参照组有显著的效果,更有优势,数据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讨论:中药内外合用联合推拿按摩的方法可有效缓解腰椎骨质增生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勇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断指再植术病人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7年11月断指再植24例,经过精心治疗及制订合理的护理计划,23例均达到临床愈合,失败1例(因损伤太严重而无法修复神经血管).结果:24例断指再植术病人护理质量优良,优良率答95.8%.结论:术后精心护理,可促进断指再植术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顾宏鑫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了解胸腺法新对于肺结核复治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肺结核复治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常规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胸腺法新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痰菌阴转情况及胸片吸收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情况、痰菌阴转情况及胸片吸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胸腺法新能提高肺结核复治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奚志鹰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观察高压臭氧在治疗高脂血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高血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降血脂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高压臭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明显优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脂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使用高压血氧疗法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体内总胆固醇指标,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作者:彭芳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研究产科护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212例足月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6例.予以对照组产妇常规的护理,予以观察组产妇实行预见性护理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以及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产妇,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分别为4.71%和17.92%,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产妇对护理的总满意程度低于观察组产妇,两组产妇的护理总满意程度分别为80.18%和93.39%,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进行产前的预见性护理,能够降低产妇的产后出血率,提升护理效果,降低产妇的分娩风险,提升产妇对护理的总满意程度.
作者:李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新生儿脓毒症是一种极具威胁的新生儿疾病,致死率、致残率较高,是新生儿时期细菌侵入血液循环系统后造成的全身性感染.通常该病的发病率在0.1%-0.8%左右,但是该病的发病率与新生儿的体重呈反比关系,发病率高可达16%,病死率较高约在30%-50%左右,如果治愈并存活,致残率和后遗症发生率约在40%-60%左右.因此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新生儿脓毒症预后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就新生儿脓毒症的诊疗进展进行综述性研究.
作者:柳秋菊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分析研讨神经干细胞移植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线立体膜电位的变化.方法:将神经干细胞移植到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脑部,用分子生物学测定其海马线立体膜电位,用水迷宫实验观察其学习记忆能力.结果: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接受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其学习记忆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海马线立体膜电位增高.结论:阿尔茨海默病大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可改善其痴呆状态.
作者:孙爽;王喜春;祝鸿雁;付宏娟;黄月萍;武峙璇;魏成群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比较缺血性和出血两类不同卒中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的差异.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20例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按《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分类方法由中医专业医师按体质判断标准判断体质类型,根据体质分布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体质分布以气虚质、痰湿质和阴虚质为主,且两组体质分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体质分布以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为主;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体质类型不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气虚质为主,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体质以阴虚质为主,临床应采取个体化治疗和预防.
作者:高成森;任小斐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总结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下,行CBP治疗1例国内小年龄低体重肾移植受者小婴儿行2次肾移植期间的护理.方法:成立多学科协作的治疗小组,制定个性化的CBP治疗方案,实施精准化的婴儿血液透析护理,密切监测透析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监测婴儿CBP运转期间的参数观察及报警处理,指导落实个体化的饮食护理,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服务.结果:患儿顺利进行第2次肾移植,康复出院.结论: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下对患儿实施个性化的精准护理为患儿行第2次肾移植赢得了机会,为患儿的后期康复提供了正确的指导和有力的帮助.
作者:郭群;张晓乐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对三种麻醉方法在椎管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收治得5000例下腹部手术椎管内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腰椎麻醉组和连续硬脊膜外麻醉组3组,观察3组患者治疗的麻醉起效时间、局麻药用量、麻醉优良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从麻醉效果来看,腰硬联合麻醉组与腰椎麻醉组结果基本无差异,但明显低于连续腰膜外麻醉组.从不良反应发生率来看,腰硬联合麻醉组为61.65%,连续硬膜外麻醉组为36.67%,腰椎麻醉组为83.27%.结论:在椎管内麻醉的治疗中,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效果好,不仅阻滞完善,见效快,而且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高效的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开来.
作者:滕建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伴低血糖患者的临床内科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选用2017年我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伴低血糖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基于患者病情和身体情况选用合理的治疗方案与护理措施,在治疗后对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96例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改善,其中24例患者在经过摄入多糖水果与食物后改善了低血糖症状,其余72例患者经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后改善了低血糖症状.结论:糖尿病伴低血糖患者的临床内科治疗方法需要结合患者的健康状况与病情发展情况,才能改善病情,控制病情.
作者:曹振杰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析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其中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15例,其中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者13例,均治疗成功,2例广泛前壁心梗患者未行介入治疗,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失败,因心源性休克致死.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者15例,其中介入治疗的9例,症状缓解;对拒绝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患者经药物治疗心绞痛症状消失者3例,心绞痛由Ⅵ级转变为Ⅱ级者1例;1例症状无明显缓解;1例死亡.结论: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早期实施再灌注治疗,能缓解症状、改善预后;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应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亦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果.
作者:郑虹;姜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通过结合针灸治疗,观察对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科有血管性痴呆诊断的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都给予康复科常规控制血压血糖、促智、疏通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治疗组加用电针针灸治疗,两组患者在入组时以及治疗后分别用MMSE、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的智力、ADL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3月后,两组患者分别与入组时比较,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MMSE与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灸治疗有助于血管性痴呆恢复.
作者:李华;唐中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研究比较不同光疗方法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清间接胆红素的影响.方法:将柳州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入院的431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成3组,持续光疗组139例,间断光疗组167例,强化光疗组125例,比较3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4、24小时血清间接胆红素变化.结果:3组患儿治疗前血清间接胆红素组间比较无差异;治疗后24小时血清间接胆红素含量降低,其中强化光疗组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持续光疗组和间断光疗组(P<0.001).持续光疗组与间断光疗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强化光疗可以快速有效的降低新生儿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
作者:韦英裕;黄雪美;蒋永江;韦拔;吕彦兴;甘源;韦华清;陈继昌 刊期: 2018年第26期
探析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急性皮炎湿疹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4月-2017年10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的急性皮炎湿疹患者中选出10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组,对照组选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涂抹,观察组选用他克莫司软膏涂抹,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2.35%,P<0.05;治疗4周后,两组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的改善,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他克莫司软膏涂抹患侧有助于调节急性皮炎湿疹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张东岭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致痛性操作不同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6月在我科住院的120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A组、观察B组,每组各40例,致痛操作时,对照组未予干预,观察A组予配方奶联合非营养性吮吸进行干预,观察B组采用综合干预,比较三组的疗效.结果:观察A组疼痛评分3.15±0.51,舒适度75.00%,观察B组疼痛评分2.28±0.37,舒适度82.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组干预均可有效减轻新生儿静(动)脉穿刺所致的疼痛,综合干预组效果更优于单一干预组,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阮贤桂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讨论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50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支持与对症治疗方案,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依达拉奉与吡拉西坦,持续治疗2周,评价患者神经系统康复功能,并于出院后3个月随访调查患者的恢复与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实验组25名患者经治疗后评分为痊愈者1人,明显进步者19人,进步者3人,无明显进步或恶化者2人.对照组评分为痊愈者0人,明显进步者10人,进步者8人,无明显进步或恶化者7人.分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随访结果显示,实验组25名患者1人出现了再次梗塞,无脑出血、严重感染等并发症出现,对照组4人出现再次感染,1人出现脑出血.两组预后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依达拉奉与吡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塞时,可以有效保护患者受损区域神经元的功能,促进受损神经元的恢复.能够起到一定程度提升预后水平的作用,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欧燕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的疗效.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医治的脊柱骨折患者(120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60例.此次研究乙组是常规内固定,研究甲组是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总结JOA评分、VAS评分、疗效、椎后凸Cobb角以及椎体前缘压缩比.结果:甲组的JOA评分、VAS评分、治疗的总有效率、椎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比都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的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疼痛,并改善神经功能、椎后凸Cobb角以及椎体前缘压缩比.
作者:李云虎 刊期: 2018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