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EGFR-TKI与含铂双药化疗比较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 L858R突变阳性的疗效分析

张蕊;王艳萍

关键词:
摘要: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工作压力的增高,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也逐年升高. 2017 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中国新癌症数据,汇总了全国 347 家癌症登记点的数据.数据显示,全国每天约 1 万人确诊为癌症.目前肺癌为发病率、死亡率双率第一.且 40 岁之后,人群癌症的发病率快速提升,到 85 岁,一个人的患癌累积风险为36%.在城市地区肺癌在男性发病率中占据首位,女性人群中,肺癌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因早期肺癌隐匿性高,约 80%的患者就诊是已发展成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率不足 20%[1].目前晚期肺癌的治疗已化疗、放疗为主.但化疗药物对改善患者生存期的作用 十分有限[2].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个体化分子 靶向治疗已成为晚期 NSCLC 的重要治疗方法,表皮生 长因子受体—酪氨酸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EGFR-TKI)的应用显著改善了 EGFR 敏感突变患者的生存期.EGFR 基因的常见突变位点发生在 18、19、20 和 21 号外显子上,其中 19 号外显子的非移码缺失突变约占 45%,21 号外显子的 L858R点突变占 40-45%,这两种突变被称为常见突变.其他的突变被称为罕见突变.本研究旨在探讨对于 EGFR L858 R 基因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应用 EGFR-TKI治疗与含铂双药化疗治疗进行对比,以无进展生存期作为第一观测指标.治疗疗效、不良反应、生存质量等作为第二指标.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

    目的:探析和研究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挑选于本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74例,收治时间2017年3月—2018年2月,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组,参照组37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37例患者采取个体化延续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经护理效果对比,可知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生存质量要比参照组好,对比存在很大差异(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行个体化延续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血压情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在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洪宇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血气指标的影响价值体会

    目的:探讨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64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研究时间为2016年04月12日至2018年06月01日,按照抽签方式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各32例,且对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及血气指标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均低于对照组数据,P<0.05.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及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数据,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降低血清炎性因子的基础上改善血气指标,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孙立新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2016年微生物室间质控盲样考核结果分析

    引言:为提高微生物检验质量,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日常工作中做到质量控制是必须且必要的.质量控制包括室内控制和室间控制,室间质控是相互校正各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了解各实验室之间结果的差异,使结果具有可比性.

    作者:薛春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孕妇、0-6岁儿童健康档案的内容及其管理

    目的:分析孕妇、0-6岁儿童健康档案的内容,总结管理经验.方法:2016-2017年,新疆昭苏县74团医院对36例孕妇建档,对250例0-6岁儿童建档.回顾性分析,总结管理经验.结果:新生儿建档36例,其中1例早产出现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纠正孕周未见发育迟缓,出现新生儿黄疸11例(1例病理性黄疸),疫苗接种覆盖率达到99.4%,6例对象出现过接种时间推迟情况.非新生儿时期建档对象214例,2016年异常检出率30.00%、2017年30.77%,龋齿、贫血检出率较高,还检出少数几例视力异常、沙眼、肥胖.结论:辖区内孕产妇、儿童的健康档案管理水平尚可,但仍然存在问题,需要进行针对性质量改进.

    作者:彭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协同护理对血液透析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究

    目的:协同护理对血液透析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究.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2例患者(血液透析),收治时间为2015年7月7日至2016年7月8日,把患者分为两组(随机抽签),两组患者数量均为21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以及常规护理+协同护理(观察组)进行干预.结果:两组责任感评分、自我护理评分、依从性评分以及血液透析知识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两组身体评分、心理评分、社交评分、精神评分以及日常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对血液透析病人应用协同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布阿提干姆?麦麦提;李娜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延髓内侧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目的:探讨延髓内侧梗死(medial medul ary infarction,MMI)病因、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MMI的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7例急性MMI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结果:27例MMI患者中单侧MMI23例,双侧MMI4例(14.8%),发病年龄为60.2±11.5岁.病因包括: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栓形成或穿支动脉闭塞18例(66.7%),小动脉硬化所致的血管闭塞4例(14.8%),心源性栓塞3例(11.1%),椎动脉夹层2例(7.4%).临床特点:肢体运动障碍多见(24例/88.9%)、构音障碍(18例/66.7%)、眩晕(16例/59.3%)、感觉障碍(15例/55.6%).影像学显示病灶位置:MMI的病灶多位于延髓上段(21例/77.8%),延髓中段(5例/18.5%),延髓中段+下段(1例/3.7%).结论:MMI多见于椎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在延髓上段多见,主要表现为肢体运动障碍、构音障碍、眩晕,预后相对良好.

    作者:张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方案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科室治疗的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按照治疗的顺序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患者加入利拉鲁肽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胰岛素的敏感性均改善,研究组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改善,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研究组1例发生低血糖,对照组2例发生低血糖,发生率具无明显差异.结果: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安全系数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朱毅;冯美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焦虑症患者护理中亲情护理的干预效果

    目的 :焦虑症患者护理中亲情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科室选取2015年-2017年收治的焦虑症患者60例,分成2组进行护理干预的对比结果 经过2组护理结果的对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是40%(12例),较满意的有56.67%(17例),不满意3.33%(1例);对照组30例患者满意率是26.67%(8例),较满意的有43.33%(13例),不满意的有30%(9例),实验组的总满意率是96.67%,反观对照组只有70%,其对比效果明显,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此次对比研究中实验组的亲情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冬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疗效对比

    目的:总结并归纳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46例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使用计算机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两小组均持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患者出血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和出血控制率分别为91.04%(21/23)和95.65%(22/2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22%(15/23)和73.91%(17/23),研究组患者停止出血时间为(16.15±1.42)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7.06±2.61)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时,对于止血效果,泮托拉唑比奥美拉唑具有更显著的效果,可以被推广应用.

    作者:李宏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PICC置管过程中利多卡因过敏个案报告

    PICC(peripheral 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长导管,主要用于7天以上中期或长期静脉输液治疗或用于静脉输注高渗性、刺激性药物[1],导管留置时间可长达一年.因其具有操作简单、危险性小、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等特点而日益受到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欢迎[2].但同时它又是临床操作难度较大的一项护理技术且存在相关并发症,其中PICC置管过程中发生利多卡因过敏案例未见报道,但在其他操作中有文献报道,包括牙科局麻时、清创缝合局麻时、硬膜外麻醉时等[3-6].2016年,我院1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在行PICC置管过程中,使用2%盐酸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后发生全身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静;钱火红;甘丽芬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介入疗法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影响价值,为急性脑梗塞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住院治疗的7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3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接受支架置入取栓治疗.对比2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同介入治疗时间疗效.结果:观察组(94.44%)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5%),且观察组取栓时间<6h患者治疗效率高于6-24h,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采取介入疗法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实施价值.

    作者:高爱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电石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调查

    乌兰察布市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低廉,电力供应充裕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几年来随着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的需求,电石作为一种基础的化工原料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了,加上内陆省份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电石厂在乌兰察布大量投入生产.电石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由于一些电石厂规模小、设备简陋、生产工艺落后、管理粗放,且大多数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节约成本,相应的职业病危害防护配套设施不完善.有些企业得防护设备失于维护效果很差,还有些企业的防护设备,在日常生产中不使用,只是为应付检查,只在各级管理部门检查时才会使用.我们对乌兰察布市某县6家小型电石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了调查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付炜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目的:总结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相关原因,提出应对策略.方法:对我院2016年6月-2017年8月精神科出现的60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总结各类型事件构成比以及不同工作年限、不同职称护理人员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包括自伤、意外跌伤、安检不严、吞服异物、供应室差错、外跑等,其中自伤占比高于其他各类型事件占比,P<0.05.另外,护理人员工作年限越短、职称越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越高,P<0.05.结论:针对精神科,护理工作需要强化病房安全管理、规范工作流程、完善管理制度、重视工作人员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培训,保证精神科患者安全的同时提高护理人员工作安全性.

    作者:马顺姬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术前心理干预护理对甲状腺癌手术效果的探讨

    目的:观察术前心理干预护理对甲状腺手术效果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2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术前心理干预护理.结果:两组手术护理后的SAS和SDS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护理总满意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术前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刘桂林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浅析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和对策

    目的:分析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和应对措施.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外科患者2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对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方面展开研究.结果:在260例患者当中,出现风险事件的例数为44例,所占比例为16.9%,其中风险事件类型包括沟通问题、管道脱落、跌倒、坠床和术后感染几个方面.结论: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应进行细致分析,制定合理的防御对策,可以有效起到控制和降低风险的效果.

    作者:程凤霞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行互动式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行互动式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88例UC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44例.A组给予互动式健康教育,B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对比护理效果.结果:A组的情感能力、肠道症状、社会能力与全身症状等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A组的健康知识掌握度为95.45%,B组为81.82%;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73%,B组为84.09%,对比均有差异(P<0.05).结论:为UC患者实施互动式健康教育可提高其生存质量,使其全面掌握健康知识,并可取得较佳的护理满意度,可推广.

    作者:李勇琴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运用于ICU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ICU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及意义.方法:研究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集52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入院先后时间为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实施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投诉发生率、患者ICU停留时间,同时通过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评定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投诉发生率、ICU停留时间、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患者实施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缩短其ICU停留时间,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提升护理满意度的同时降低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因此可在临床中针对该种护理模式进行推广.

    作者:吕应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自由体位联合水针镇痛对产妇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联合水针镇痛对产妇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7年7月422例住院分娩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分别为211例,对照组采用自由体位,观察组采用自由体位联合水针镇痛,比较分析两组产妇心理及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无痛率、轻度疼痛率和重度疼痛率分别为5.21%、92.89%和1.90%,与对照组的0.00%、63.03%和36.97%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和自然分娩率分别为94.79%和84.36%,均高于对照组的73.93%和47.8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与水针镇痛联合应用于产程中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淑英;陈云荣;邱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泮托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阿莫西林治疗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预后探讨

    目的:探究泮托拉唑联合硫酸铝凝胶、阿莫西林治疗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CAG)的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消化科收治的相关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泮托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阿莫西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HP转阴率、证候和胃镜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有效率和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胃镜和症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阿莫西林可有效治疗HP相关CAG,患者预后效果较好、HP根除率较高,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陈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 焦虑抑郁及生存质量的关系分析

    目的:分析施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焦虑抑郁及生存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96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SMS、HADS及SAQ对患者进行随访问卷调查,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和其生活质量之间具有正相关性,而焦虑抑郁情绪的轻重与生存质量之间具有负相关性,而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的强弱与其焦虑抑郁轻重有着负相关性,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会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产生影响,应增强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教育,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孙巧丽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