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合并精神科疾病产妇剖宫产的麻醉管理

王亚慧

关键词:剖宫产, 精神科疾病产妇, 麻醉管理
摘要:目的 :对妊娠合并精神科疾病产妇剖宫产的麻醉管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 :对我院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之间收治的74例妊娠合并精神科疾病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这些产妇在生产的过程中使用的都是剖宫产手术,急诊手术出现了50例,择期手术出现了24例.分析产妇的配合状态、麻醉方式、新生儿的Apgar评分.结果 :74例新生儿当中Apgar评分全部超过7分,他们的呼吸功能都处于正常状态,身体健康.结论 :加强手术之前的常规检查工作,在麻醉的时候,要依照妊娠情况以及精神疾病的实际状态对麻醉方法进行选择,如果产妇具有较高的配合度,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腰硬联合麻醉或者是硬膜外麻醉,如果无法配合,就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全麻.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比较宫廷两剂成药大方论风湿骨病的成因与治疗

    风湿骨病是由一种特殊蛋白质即特殊痰湿沉浸在关节腔的关节液中而形成的,但这个形成是有条件的,风寒是外部因素是外部的特殊条件,痰湿是内部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就是风寒湿气合而为痹的形成过程.如果人的体内不存在这种特殊的痰湿,不论受到怎样的风寒潮湿侵袭也不会生成风湿骨病类的疾病.治疗风湿骨病的要点就是通过相应的药物采取相应的办法清除掉关节液中的特殊痰湿才能达到治疗效果.对于伴有细菌类复合型风湿骨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刘誉洲;刘建新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PHILOS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PHILOS钢板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方法:自2016年3月~2017年10月我科应用PHILOS钢板共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6例,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9例,三部分骨折17例,四部分骨折10例.病例纳入标准为:骨折移位程度,移位>1cm或成角畸形>45°,排除严重粉碎骨折、开放骨折及外展崁插骨折.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定.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63.2±4.1岁,平均手术时间为62±10.5分钟,术后随访平均13.6±5.5个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2±4.8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优18例,良14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8.9%.结论:PHILOS钢板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熟练掌握肱骨近端解剖及生物力学原则.

    作者:张绪斌;周建波;张琰冰;郑铁刚;马林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8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护理干预对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将患者划分组别,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判断两组患者的冠心病心绞痛疾病缓解效果,抑郁症状缓解效果.分析两组患者ADL、MMSE评分量表数据差异.结果: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4.54%,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6.36%,观察组患者ADL、MMSE评分量表数据变化更加明显,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合并抑郁症患者有着良性影响,可以缓解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病症症状,平复患者的治疗心理,提升患者治愈率.

    作者:史菲菲;王晓琼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协同护理对血液透析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究

    目的:协同护理对血液透析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究.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2例患者(血液透析),收治时间为2015年7月7日至2016年7月8日,把患者分为两组(随机抽签),两组患者数量均为21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以及常规护理+协同护理(观察组)进行干预.结果:两组责任感评分、自我护理评分、依从性评分以及血液透析知识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两组身体评分、心理评分、社交评分、精神评分以及日常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对血液透析病人应用协同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布阿提干姆?麦麦提;李娜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中医护理模式对消化内科消化不良患者护理效果与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中医护理模式对消化内科消化不良患者护理效果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诊治的52例消化不良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模式分为中医组和常规组各26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中医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模式,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和效果.结果: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92.30%高于常规组8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护理满意度(94.34±3.80)分高于常规组(79.70±4.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消化不良患者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美丽;田静;王娜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对于神经内科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细节管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各5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其护理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92.59%>79.63%)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相对更高(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3.70%<9.26%)和护理差错发生率(0<3.70%)相对更低(P<0.05).结论:细节管理是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进而为神经内科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李燕;杜丽丽;杨秀花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欣母沛与宫腔填纱共同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接受治疗的6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目标,采用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欣母沛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出血量,两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选用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要比单用欣母沛治疗效果好,可以有效止血,降低出血量,该治疗方法在临床价值比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石艳萍;叶芸芸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探究小儿肺炎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该项研究选择2017年3月份—2018年2月份收治的40例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组2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经过临床不同护理,其护理效果明显不同,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在小儿肺炎护理中采取针对性护理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体温恢复时间,效果显著,可推荐应用.

    作者:李晓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1例特重度大面积烧伤患儿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分析探讨大面积特重度烧伤患儿的护理措施,积累护理经验,促进患儿的恢复,本科室通过收治一例大面积特重度烧伤患儿,取得满意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莹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徒手旋转胎头术处理头位难产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娩第二产程施行徒手旋转胎头术处理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80例单胎足月初产妇,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于分娩第二产程施行徒手旋转胎头术至枕前位,维持有效宫缩直至顺利分娩;对照组按分娩常规处理.对比分析两组顺娩率、剖宫产率、第二产程时间、分娩出血量、胎儿窘迫的发生及母婴并发症.结果:两组在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顺娩率、缩短第二产程方面的比较在5%的置信度水平以下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分娩出血量、胎儿窘迫方面的比较则在10%的置信度水平以下具有显著性差异(P《0.1);而在会阴撕裂伤、阴道血肿、产褥感染、胎儿损伤方面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1).结论:徒手旋转胎头术处理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可明显缩短第二产程,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分娩出血量及胎儿窘迫的发生,手术创伤少,易操作,对母儿安全.

    作者:麦玉玲;黄泳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分析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研究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应用中医内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内科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5.6%和77.8%),组间差异较为显著(P<0.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7%和24.4%),组间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安全性比较高,应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贺宇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方案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科室治疗的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按照治疗的顺序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患者加入利拉鲁肽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胰岛素的敏感性均改善,研究组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改善,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研究组1例发生低血糖,对照组2例发生低血糖,发生率具无明显差异.结果: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安全系数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朱毅;冯美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动态心电图检查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动态心电图检查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后接收的4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心电图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检出情况.结果:动态心电图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出率(91.1%VS60.0%),动态心电图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出率(84.4%VS55.6%),动态心电图患者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测有利于医师了解个体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病情发展情况,提高疾病检出率.

    作者:张语昕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使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分析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低血糖的发生情况、血糖达标时间及并发症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治疗后两组的以上指标均下降,且研究组的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低血糖的发生率为5.0%;对照组的低血糖的发生率为2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6.17,P<0.05);研究组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t=3.91,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改善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5.0%(χ2=6.03,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及并发症患者进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使患者的血糖控制较好,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缩短血糖达标时间,提高并发症的改善情况.

    作者:斯琴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共情在门诊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共情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核心价值,是医患和谐融恰的精髓.本文阐述了共情的基本含义、临床作用、面临困境和培育实践,以便不断地探索和增强共情的认知、觉察、体验、启迪及运用水平,提升门诊整体服务品质.

    作者:董佳;吴彩中;李野;徐璐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关于来氟米特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果.方法:本研究研究对象均来自于2016年10年-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共100例,随机分组,各组为50例,对照组采用醋酸泼尼松进行单独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联合来氟米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皮损消退时间与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采用SF-36评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结果:(1)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数据差异明显,P<0.05.(2)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皮损消退时间明显更短,数据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F-36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果明显,可促进皮损加快消退,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陈永恒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小儿惊厥患儿实施循证护理干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对小儿惊厥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采用接收的92例小儿惊厥患者,通过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46例,采用常规护理手段,研究组为46例,予以小儿惊厥,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分析,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83%),高于参照组护理总有效率(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65%),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惊厥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手段,护理效果显著,于临床中推广的价值较高.

    作者:徐霞;王晓容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肾内科老年患者治疗中的策略分析

    目的:探析护理风险管理在肾内科老年患者治疗过程中实际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2017年6-12月半年期间在医院住院治疗的65岁以上共有718例老年患者,选取其中100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从入院到出院全程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度相对应的护理风险管理策略并将护理风险对策应用于临床老年患者中.结果: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策略,在评估中发现患者满意度由82.5%上升到95.4%、患者护理差错发生率6.4%下降到0.0%、获得一定的临床效果.结论:结合老年肾病患者的护理特殊性,通过各项因素分析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并应用于临床实际工作中,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为临床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王红红;王莉;梁雪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食管癌术后营养支持研究进展

    快速康复方案有效地优化围手术期护理,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食管癌切除术中,目前已成功地引进了快速康复的若干组成部分.然而,术后进食的时机和方式仍然是一个争论的问题.充分的营养支持对于食管癌切除术后的患者至关重要.这些患者经常出现体重减轻,而且饮食方式由于手术和消化道重建而有很大改变.全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 nutrition,TPN)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脓毒症并发症,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则不会增加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因此,食管癌术后早期EN优于TPN.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使用肠内营养管,经常会发生轻微的并发症(13%-38%),这可能妨碍患者的恢复.根据其他类型的上消化道手术的经验,早期开始经口进食可以改善术后机体功能恢复的时间.在4项前瞻性研究中,早期经口进食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6-12比8-13天).然而,缺乏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食管癌手术后早期经口进食的潜在益处仍然不明.EN是目前食管切除术后的佳营养途径.在EN属禁忌的情况下,可以使用TPN.早期开始经口进食虽然展现出广阔的前景,可以改善术后恢复,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这些结果.

    作者:鲁一帆;谢宇杰;王茂生;林万里;张海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临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1-2017/1的4000张药物处方,统计抗菌药物处方数目及其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在4000张药物处方当中有1400张为抗菌药物处方,占到总数的35%;1400张抗菌药物处方当中,有420张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占到总数的30%;统计显示临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用药主要体现在选药不合理、给药不恰当、理化禁忌,溶媒选用不当,无指征滥用药物等方面.结论:临床上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较为突出,需要得到临床的普遍重视和加强管理,从而有效发现和解决不合理用药问题,提高用药的规范性以及合理性.

    作者:何建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