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莉
目的:研究与分析电视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采取回顾分析法对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自发性气胸的27例患者(2016年10月-2017年10月)的治疗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患者的手术过程均十分顺利,没有出现死亡等意外情况,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3min,所有的患者在手术之后痊愈出院,经过长达6个月的随访发现,所有的患者均没有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效果显著.结论:电视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吾米提?吾夏尔;古力巴哈尔?阿不力米提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分析动态心电图检查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后接收的4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心电图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检出情况.结果:动态心电图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出率(91.1%VS60.0%),动态心电图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出率(84.4%VS55.6%),动态心电图患者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测有利于医师了解个体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病情发展情况,提高疾病检出率.
作者:张语昕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调查和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儿童肺炎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肺炎儿童50例,并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通过对比两组的临床恢复效果、护理效果以及家长满意度获得结论.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恢复效果、护理效果和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炎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儿康复,提高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于小青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研究产科护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212例足月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6例.予以对照组产妇常规的护理,予以观察组产妇实行预见性护理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以及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产妇,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分别为4.71%和17.92%,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产妇对护理的总满意程度低于观察组产妇,两组产妇的护理总满意程度分别为80.18%和93.39%,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进行产前的预见性护理,能够降低产妇的产后出血率,提升护理效果,降低产妇的分娩风险,提升产妇对护理的总满意程度.
作者:李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山药薏仁粳米粥治疗小儿风寒夹滞型泄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本院门诊及住院的风寒夹滞型泄泻患儿共2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分别予以山药薏仁粳米粥口服、中药穴位超声波外治法以及腹泻推拿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一般治疗,观察记录第1天、第3天、第5天中医主症及次症积分,统计比较总积分.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积分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组之间积分比较稍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山药薏仁粳米粥口服治疗小儿风寒夹滞型泄泻疗效显著,与其他治疗方法比较,小儿更容易接受,家长更易掌握,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缪春节;刘云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采取跟踪护理,对其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6年10月起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86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取43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前者基础上联合跟踪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的治疗依从性,然后做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漏服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复查项目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向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开展跟踪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其对于治疗的依从性,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颜娉婷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施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焦虑抑郁及生存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96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SMS、HADS及SAQ对患者进行随访问卷调查,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和其生活质量之间具有正相关性,而焦虑抑郁情绪的轻重与生存质量之间具有负相关性,而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的强弱与其焦虑抑郁轻重有着负相关性,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会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产生影响,应增强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教育,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孙巧丽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超声刀联合百克钳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现将本院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随机各取88例分为超声刀联合百克钳组即参照组及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组即对照组;对两组术中、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超声刀组联合双极电凝组及超声刀联合百克钳组均手术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当中均未出现损伤情况.超声刀联合百克钳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无术后并发症发生,两组间手术时间差异及出血量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恢复好,术后拔尿管,拔引流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淋巴囊肿形成,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刀超声刀联合百克钳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可明显缩短,减少出血量,减少麻醉时间,对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有明显推广价值.
作者:金丽媛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对电子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急腹症中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2例普外科急腹症患者为研究案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开腹探查治疗,观察组26例,采用电子腹腔镜技术治疗.对两组临床诊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确诊率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急腹症中诊疗效果较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翔飞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建立了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亚氯酸盐和氯酸盐含量的方法.方法:水样经0.22μm滤膜过滤后,DionexIonpac As23色谱柱、碳酸钠、碳酸氢钠淋洗液,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50μL、抑制器电流25mA.结果:0.1—1.0 mg/L范围内,特测物线性关系良好(r>0.999),检出限低(0.005—0.008 mg/L),加标回收率在89.0—101.7%间.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准确适于饮用水中亚氯酸盐、氯酸盐同时测定.
作者:王朝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淋巴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5例颈部淋巴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淋巴门型在淋巴瘤血管模式中占12.50%(5/40);混和型在转移性淋巴结血管模式中占31.71%(13/40);边沿型在结核性淋巴结血管模式中占33.33%(5/15);淋巴门型在反应性淋巴结血管模式中占70.37%(19/27).转移性淋巴结和结核性淋巴结血流血流频率显著低于淋巴瘤淋巴和反应性淋巴结(P<0.05);转移性的中心血流频率较高;淋巴瘤和转移性、结核性的淋巴门血流无明显差异(P>0.05);反应性淋巴结边沿血液频率显著低于淋巴瘤、转移性淋巴结、结核性(P<0.05).结论:淋巴结边沿和中心血流分布可作为淋巴结恶性病变的特点,但不是排除结核性淋巴结的方法,淋巴门血流分布不是排除淋巴瘤的方法,是判断良性淋巴结的手段.
作者:崔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介入栓塞及开颅瘤颈夹闭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诊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共计90例为研究样本,对照组患者行开颅夹闭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介入动脉瘤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良好率是86.67%,对照组患者的恢复良好率是6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更优,可显著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并降低术后并发症,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徐振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电隔离为基础联合其他消融术式观察并分析术后的成功率.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房颤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环肺静脉电隔离为基础联合其他消融术式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应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低于对照组同时消融后完成电隔离、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房颤患者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进行环肺静脉电隔离为基础联合其他消融术治疗,有利于提高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聂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总结观察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心理干预的临床经验.方法:选取80例在院RA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两组RA患者均给予传统抗风湿药物治疗同时,干预组另给予积极心理干预及饮食指导.所有入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干预治疗3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患者的焦虑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量表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评分虽然对照组SAS评分干预后比干预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大(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入院时,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RA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焦虑状态,提高常规药物治疗的疗效,从而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赵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LRG)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执行LRG术后常规护理干预,分析组基于LRG术后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展开预见性护理方案,比对两组预防效果.结果:分析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9.09%(4/44)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11/44)(P<0.05,χ2=7.861).结论:LRG术后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并发症风险,基于此展开的预见性护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机率,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吉霞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究直针刺配合手法与肌肉力量技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1-2018.1收治的梨状肌综合征患者96例,按照随机表发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直针刺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肌肉力量技术结合治疗,观察对比患者SF-36评分及VAS评分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SF-36评分及VA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为(80.9±12.3)分,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为(3.3±1.7)分,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直针刺配合手法与肌肉力量技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可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振峰 刊期: 2018年第26期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及交通工具的普及运用和老龄化人口的增加,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升高,给临床护理工作也带来了挑战性,是护理的重要部分[1].股骨粗隆间骨折指股骨颈基底以下至粗隆水平以上部分发生骨折,多发生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2].近年来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已成为首先方法[3],目的避免长期卧床、利于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通过收集2017年7-12月我院1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住院并手术老年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褚舒君;陆庆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手术认知的作用.方法:观察13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进行不同护理方案的疗效.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满意度96.92%,远较对照组61.54%高;且观察组认知率98.46%,高于对照组的83.0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对提高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手术认知意义重大.
作者:芮晓芸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对北京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2017年度孕产妇保健服务结果分析,探讨社区妇幼保健现状,总结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该社区及同等类型社区孕产妇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9月在北京市朝阳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建档的1449名孕产妇资料.结果:1449名孕产妇平均年龄31.23岁;90.96%的胎儿出生后体重在2500~3500g,94.69%的胎儿于足月出生.1318名正常体重儿中,936位母亲有高危因素.孕早、中、晚建册情况分别为80.88%、14.91%、4.21%.727名产妇(50.17%)接受了至少2次产后访视,但产后7天之内接受首访的仅有547人(37.75%).结论:关注高危孕产妇,针对该类人群建立特定的管理方案;加强孕产期保健知识宣传;优化产后访视服务,提高社区孕产妇健康管理水平.
作者:张桂芳;孙翠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的患者中护理对满意度产生的影响.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医治的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80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40例.此次研究均常规护理,研究甲组加综合护理,对患者的肺功能、满意度、复发率、满意度进行总结.结果:甲组FEV1/FVC、FEV1都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总满意率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住院时间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复发率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的患者中,综合护理可明显改善其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同时还能增加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何艳红;石晓庆 刊期: 2018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