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中堂
目的:分析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和应对措施.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外科患者2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对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方面展开研究.结果:在260例患者当中,出现风险事件的例数为44例,所占比例为16.9%,其中风险事件类型包括沟通问题、管道脱落、跌倒、坠床和术后感染几个方面.结论: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应进行细致分析,制定合理的防御对策,可以有效起到控制和降低风险的效果.
作者:程凤霞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研究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病的腹腔镜手术护理效果.方法:将于本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中抽出78例,将其以观察、对照两组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结合其手术和病症特点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SASSDS均较对照组对应值优,且P<0.05.结论:针对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全面落实其围术期护理工作,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的有效措施,以促进其手术流程的有序展开,值得推广.
作者:焦虹;陈凤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本文通过对一起向学校销售无卫生许可批件的涉水产品案件的分析和思考,探讨学校饮用水卫生行政执法过程中的法律适用、取证要点、违法所得计算并提出几点建议,以便为此类案件的监督执法提供参考.
作者:林柯杨;黄道海;林炳杰;陈伟基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地佐辛与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比较.方法:选取新疆库尔勒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全身麻醉患者,依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右美咪定麻醉,研究组使用地佐辛麻醉,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麻醉恢复情况.结果:在T0时,两组患者的DBP、SBP、MAP、HR比较差异无变化(P>0.05),在T1、T2时间点,两组的DBP、SBP、MAP、HR值均明显上升,且T2时间点的DBP、SBP、MAP、HR值均高于T1时间点(P<0.05);而研究组在T3时的DBP、SBP、MAP、HR值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呼吸恢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与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影响相比,地佐辛麻醉后的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但两者对于全麻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呼吸恢复时间方面比较无差异.
作者:杨东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合并慢阻肺患者术后呼吸系统的护理.方法:总结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共30例高龄食管癌合并慢阻肺手术病例呼吸道护理的护理经验.结果:经治疗及有效的护理干预后呼吸系统症状均得到控制.结论:加强高龄食管癌合并慢阻肺患者呼吸系统的护理干预,可缓解症状,提高手术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孔萍萍;张霞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对踝关节骨折脱位治疗中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8例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为研究案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复位外固定治疗,观察组29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对照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均分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踝关节疼痛评分均分明显大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优良率与观察组无明显差异,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有利于加快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踝关节恢复,缓解患者踝关节疼痛症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便秘是因大便滞留肠内时间过久,导致大便干燥、坚硬,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每周排便小于 3 次[1].颅脑损伤病人多有意识障碍且卧床时间长、治疗周期长,便秘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为减少颅脑损伤病人便秘的发生,笔者自 2016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应用自拟方郁蒌麻仁汤治疗及预防颅脑损伤便秘的发生,取得良好疗效,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作者:岳西刚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了解MecA基因的产生与临床常用消毒剂应用的关系.方法:用临床常用消毒剂对MSSA进行诱导,用纸片扩散法和E-test法进行药敏试验,用PCR技术检测与耐药性相关的mecA基因.结果:MSSA在低剂量临床常用消毒剂的诱导下变身为MRSA,经检测诱导后菌株的MIC都大于256ug/ml,且均检出了mecA基因.结论:不恰当使用化学消毒剂是导致MSSA获得耐药基因mecA变身为MRSA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晓云;向大伟;何毅刚;谢文龙;牛晓红;樊玉清;潘箐;王金凤;张新玲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锁骨钩并带线锚钉联合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采用锁骨钩并带线锚钉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36例,术后采用Karlsson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36例术后随访9月-24月,平均13月,肩外形正常,x线片复查肩锁关节解剖关系恢复.参照Karlsson标准评定:优20例,良15例,差1例,优良率97.2%,差2.8%.结论:锁骨钩板使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达早期复位和稳定,喙锁韧带重建和肩锁关节稳定结构的保留和修复,保证了远期稳定,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史会明;胡远军;王飞;任广铁;王盛海;盛杰鑫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在急诊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3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危重患者47例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2015年3月我院将人文关怀理念应用于急诊护理,并将2015年3月-2016年2月来院就诊的47例急诊危重患者作为观察组,在人文关怀理念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急诊护理满意度高达95.23%,满意度评分为(91.20±5.3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救治患者的过程中,除了争分对秒的抢救护理患者之外,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到急诊护理中,给予患者更多真诚的关心,在精神、文化及情感上为患者提供服务,使患者的健康需求得到满足.因此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应用实施人文关怀,使人文关怀体现在每一个环节,不仅可以提高急诊护理工作质量,还能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融洽护患关系,使患者能主动配合诊疗技术服务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急诊患者满意度,全面提高抢救患者的成功率和急诊护理质量.
作者:伍静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翼状胬肉联合使用翼状胬肉切除术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字母排序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角膜上皮愈合及不适感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给予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复发风险,值得推广.
作者:陶国琴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行互动式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88例UC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44例.A组给予互动式健康教育,B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对比护理效果.结果:A组的情感能力、肠道症状、社会能力与全身症状等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A组的健康知识掌握度为95.45%,B组为81.82%;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73%,B组为84.09%,对比均有差异(P<0.05).结论:为UC患者实施互动式健康教育可提高其生存质量,使其全面掌握健康知识,并可取得较佳的护理满意度,可推广.
作者:李勇琴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查找产后出血影响因素,找出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多例产后出血患者的症状及原因分析,找出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科学的产前护理、分娩期护理、分娩后护理,都获得了显著的效果,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产后出血的关键的影响因素是宫缩无力,针对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作者:王书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调查二胎剖宫产产妇服务需求现状,满足其服务需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咨询临床护理人员和专家、专题小组讨论,确定研究对象和调查工具,采用便利抽样法,于术前一天运用自行设计的二胎剖宫产产妇一般情况问卷和二胎孕产妇服务需求调查问卷,对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25名二胎剖宫产产妇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所有数据运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6%的二胎剖宫产产妇孕期服务需求程度高,78.50%的二胎剖宫产孕妇对营养相关知识讲解及饮食指导需求强烈,希望通过专家咨询、健康教育手册及网络咨询得到解惑;85.51%孕妇认为在孕期中适度的身体锻炼非常有必要,对于锻炼方法、强度、时间、频次方面的能够得到正确指导及建议;81.31%的孕妇需要孕友间的交流;88.78%的孕妇希望了解妊娠晚期常见并发症的症状、注意事项,以及如何进行自我观察与预防;88.79%的孕妇表示在孕晚期需要丈夫的陪伴;83.64%的孕妇倾向于音乐作为胎教的方式.结论:二胎剖宫产产妇对服务需求高,主要包括:营养相关知识讲解及饮食指导、孕妇之间经验交流、适度身体锻炼、个性化胎教、各项辅助检查结果解读、妊娠晚期常见并发症观察及自我预防、丈夫陪伴、褥期观察要点及自我护理、新生儿正确的喂养方法、疼痛相关知识及疼痛控制的方法、新生儿正常生理现象的介绍.
作者:吴波;刘静;赵体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以便于预防大血管病变的发生.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5例的资料,以ABI<0.9作为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依据进行分组,其中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有40例,未合并下肢血管病变者45例.分别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各项指标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统计方法:计量资料两组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行χ2检验.结果:ABI异常组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体重指数(BMI)、舒张压、收缩压、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年龄较正常组高,且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述指标越高,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下肢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彭程;翁孝刚;魏祎;杜玮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对我科25例退变性腰4、5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进行4年随访,观察其术后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5例退变性腰4、5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狭窄类型,对中央管狭窄采用PLIF术式,对神经根管狭窄采用TLIF术式,在术后及4年随访中,分别观察:1.不同术式在术后第2天及第5天VAS评分(腿);术后15天VAS评分(腰、腿);术后3月ODI;术后1、2、4年的VAS评分(腰、腿)、ODI.2.对术前、术后15天VAS评分(腰、腿);术前和术后3月ODI进行对比;术前及术后1、2、4年VAS评分(腰、腿)、ODI进行对比.结果:1.两种不同方式在术后第2天、15天、第1、2、4年VAS评分(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两种术式在术后第5天VAS评分(腿)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即TLIF优于PLIF).4.两种术式在术后15天VAS评分(腰)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即TLIF优于PLIF).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在远期腰痛缓解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5.术后3月、6月椎间融合见骨密度大于-2.5融合更快.6.腰和腿的术前、术后VAS评分、ODI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1.TLIF手术对神经根干扰更少,术后腰部疼痛缓解更快,恢复更好;2.两种不同手术方式远期疗效均能达到满意效果;3.在同等条件处理植骨床情况下,骨密度越好,椎间融合越快.
作者:刘杰;龙浩;张洋;徐燕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分析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2月至2017年10月,病例数为114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后的效果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要高(P<0.05),而护理后的SDS、SAS分数均显著优于护理前(P<0.05),同时护理后阶段观察组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的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吴云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的疗效.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医治的脊柱骨折患者(120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60例.此次研究乙组是常规内固定,研究甲组是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总结JOA评分、VAS评分、疗效、椎后凸Cobb角以及椎体前缘压缩比.结果:甲组的JOA评分、VAS评分、治疗的总有效率、椎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比都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的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疼痛,并改善神经功能、椎后凸Cobb角以及椎体前缘压缩比.
作者:李云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通过阿奇霉素联合脂溶性维生素方法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86例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根据患者的例数将小组进行划分,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基础,加用脂溶性维生素进行治疗,对两组其治疗后获得的总有效率以及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CRP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获得的治疗有效率为:97.7%,对照组患者获得的治疗有效率为:81.4%;观察组患者的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CRP情况分别为:3.4±1.5d,8.1±2.1d,4.1±0.9mg/l;对照组患者获得的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CRP情况分别为:7.1±2.0d,12.5±1.4d,8.1±1.1mg/l,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通过阿奇霉素联合脂溶性维生素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指标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葛映慧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于本院接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的110例患儿作为调查对象,将其按照随机编号法纳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55).参照组应用红霉素治疗,实验组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改善率、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症状消失的时间.结果:参照组患儿的症状改善率为81.82%,实验组患儿的症状改善率为98.18%,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参照组患儿,实验组患儿的肺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相对较短,数值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参照组患儿出现8例不良反应,实验组中出现2例不良反应,组间差异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均为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有效药物,但是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效果更加理想.药物治疗后患儿症状恢复效果较高,药物应用安全性价值突出.
作者:刘宁 刊期: 2018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