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余小萍教授治疗支气管扩张证的临床经验总结

何晓凤;余小萍

关键词:肺系疾病, 支气管扩张, 肺痈, 辨证, 医案, 余小萍
摘要:肺系疾病种类众多,其中为常见的便是支气管扩张症(中医称之为肺痈),它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支气管不能很好的维持自己的形态和收缩,从而导致支气管病理性改变和永久性扩张,终演变成反复化脓性感染的气道慢性炎症.余小萍教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从事肺系疾病临床研究20余年,擅长对肺系疾病的中医防治,疗效显著.本文通过二则余小萍教授医案的辩证分析,探究中医辨证治疗肺痈的理、法、方、药.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无效投诉的处理与防范措施的探讨

    医疗纠纷发生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一是患者的维权意识逐渐增强;二是处理投诉的机制有一定缺陷,其单一化成为降低投诉发生率的硬伤.笔者对我院投诉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期待能减少纠纷的发生,特别是对无效投诉的受理、解决办法,以期能保护医患双方的正当权益,维护医院的声誉和利益.

    作者:王晓蕾;王镇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脑血栓运用辛伐他汀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辛伐他汀在脑面栓治疗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200例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实施辛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HDL-C和TG、TC和LDL-C值.结果:治疗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HDL-C和TG、TC和LDL-C值等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对比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血栓的治疗中,实施辛伐他汀治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因此可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俊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miR-21、miR-31、RasGTP酶激活蛋白1 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和意义

    目的:探讨miR-21、miR-31、RasGTP酶激活蛋白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择皮肤鳞状细胞癌5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收集正常外科手术切缘正常皮肤5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RasGTP酶激活蛋白1(RASA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法检测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iR-21、miR-31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的RASA1无阴性表达,观察组RASA1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miR-21、miR-31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皮肤鳞状细胞癌中miR-21、miR-31均存在高表达情况,RASA1则呈低表达,其与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及进展有密切关系.

    作者:许晓春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阿奇霉素联合脂溶性维生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通过阿奇霉素联合脂溶性维生素方法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86例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根据患者的例数将小组进行划分,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基础,加用脂溶性维生素进行治疗,对两组其治疗后获得的总有效率以及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CRP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获得的治疗有效率为:97.7%,对照组患者获得的治疗有效率为:81.4%;观察组患者的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CRP情况分别为:3.4±1.5d,8.1±2.1d,4.1±0.9mg/l;对照组患者获得的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CRP情况分别为:7.1±2.0d,12.5±1.4d,8.1±1.1mg/l,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通过阿奇霉素联合脂溶性维生素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指标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葛映慧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调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我社区诊治的720例糖尿病患者资料,分成干预组360例,基线组360例,统计2组关于结核病信息的知晓率.结果:2组相较而言,干预组各条知识的知晓情况较优(p﹤0.05).2组相较而言,干预组总知晓情况较优(p﹤0.05).结论: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实施结核病健康教育,依托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并提升防范意识,因此可以大力实践与推广.

    作者:刘金平;赵群;王秀菊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开腹手术与腹腔镜联合手术方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

    目的:探究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本次在我院普外科收集7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均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入院,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7)与观察组(n=37),两组患者分别行开腹手术及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T管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取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预后,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雷延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辛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60例,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辛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记录并统计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和血脂水平,比较两组血压和血脂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各项血脂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伴高脂血症疗效理想,对血压和血脂的控制效果优于其他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群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12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对照组56例)及该基础上的健康教育(观察组56例),对比两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血压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降低,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例(98.2%)与对照组(85.7%)相比明显升高,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降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有积极作用,也有助于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红丽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211例临床分析讨论

    目的:对不孕症患者进行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并对其诊疗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211例不孕症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宫腔镜联合诊治.结果:本组211例患者,有部分患者合并2种疾病,经过积极的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后,均恢复良好,未发生切口愈合不良、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对不孕症患者进行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安全、可靠,能够直观的评估不孕症病因,并及时采取相应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忠利;李萍萍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析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74例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为主要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用中医内科疗法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慢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治疗上,采用中医内科疗法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且安全性高,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荣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分析研究特布他林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联合治疗急性 加重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特布他林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联合治疗急性加重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入选病例均来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取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气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6%)较对照组(75.7%)更高,PaO2较对照组更高,PaCO2较对照组更低,不良反应发生率(8.1%)较对照组(27.0%)更高,组间对比P<0.05.结论: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给予特布他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有保障.

    作者:曹雅静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人文疗养护理干预对老干部心理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人文疗养护理干预对老干部心理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498例住院疗养老干部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和B组,均为249例.A组给予人文疗养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其心理状况、社会功能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A组的各项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CL-90)心理状况评分均低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评分高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99%,B组为91.57%,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住院老干部行人文疗养护理可改善其心理状况,提高其社会功能,且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杨慧;蒋学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

    目的 :对踝关节骨折脱位治疗中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8例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为研究案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复位外固定治疗,观察组29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对照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均分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踝关节疼痛评分均分明显大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优良率与观察组无明显差异,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有利于加快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踝关节恢复,缓解患者踝关节疼痛症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彩超检查诊断年轻女性乳腺疾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年轻女性乳腺疾病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1月就诊的156例女性乳房疾病患者,行彩超检查,与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彩色超声的总诊断率为94.23%(147/156),与病理确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超声能够较准确的诊断出年轻女性各种乳腺疾病,其诊出率较高,无创且经济实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萍;罗颖;邱代菁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恩替卡韦与异甘草酸镁联合治疗肝硬化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与异甘草酸镁应用于肝硬化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异甘草酸镁治疗;实验组采用恩替卡韦与异甘草酸镁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LN,HA水平均显著降低;实验组LN,H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P>0.05).结论 :恩替卡韦与异甘草酸镁联合治疗肝硬化临床疗效佳,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刘正金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对于神经内科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细节管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各5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其护理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92.59%>79.63%)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相对更高(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3.70%<9.26%)和护理差错发生率(0<3.70%)相对更低(P<0.05).结论:细节管理是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进而为神经内科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李燕;杜丽丽;杨秀花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老年精神分裂症 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分析论述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在PDCA循环管理系统成立前后的8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在这些患者分为两组进行试验,分别是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正常护理组进行精神科病房的正常护理干预而护理干预组要进行PDCA循环管理系统中的护理干预,后对两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跌倒事件的频率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率(1%)低于正常护理组(10%),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比正常护理组(82%)高,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降低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频率,使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

    作者:金树影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过程中实施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选取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急诊全程优化护理,观察患者急救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急救时间比对照组少,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抢救的全过程,给予优化护理服务,能减少患者抢救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作者:杜丽丽;杨秀花;李燕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食管癌术后营养支持研究进展

    快速康复方案有效地优化围手术期护理,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食管癌切除术中,目前已成功地引进了快速康复的若干组成部分.然而,术后进食的时机和方式仍然是一个争论的问题.充分的营养支持对于食管癌切除术后的患者至关重要.这些患者经常出现体重减轻,而且饮食方式由于手术和消化道重建而有很大改变.全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 nutrition,TPN)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脓毒症并发症,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则不会增加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因此,食管癌术后早期EN优于TPN.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使用肠内营养管,经常会发生轻微的并发症(13%-38%),这可能妨碍患者的恢复.根据其他类型的上消化道手术的经验,早期开始经口进食可以改善术后机体功能恢复的时间.在4项前瞻性研究中,早期经口进食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6-12比8-13天).然而,缺乏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食管癌手术后早期经口进食的潜在益处仍然不明.EN是目前食管切除术后的佳营养途径.在EN属禁忌的情况下,可以使用TPN.早期开始经口进食虽然展现出广阔的前景,可以改善术后恢复,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这些结果.

    作者:鲁一帆;谢宇杰;王茂生;林万里;张海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房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和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房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05月至2018年01月我院老年房颤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法均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其中A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B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不同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结果 :护理后A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优于B组(P<0.05).B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低于A组,不满意的情况高于A组(P<0.05).B组患者护理有效率(84%)明显低于A组(96%),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老年房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有效率,缓解其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作者:方小丽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