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铨;周列民;朱丹
原子力显微镜(AFM)是目前新的生物成像技术之一.它具有分辨率高,制样简单,并可在多种环境条件下以原子分辨率三维成像的特点.目前AFM主要应用于生物的核酸、蛋白质、细胞和微生物纳米水平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我们相信AFM必将在生物医学研究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蔡颖谦;徐如祥;姜晓丹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9~2005年收治的41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并使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行预后判断.结果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常常继发于脑挫裂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有5个因素与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预后密切相关,分别为年龄、确诊时间、GCS评分、确诊时瞳孔变化以及基底受压程度.结论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预后和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和确诊时间密切相关,应早期诊断以改善预后.
作者:梁艺湖;黄志刚;张亦飞;陈德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要点及疗效.方法自2002年3月至2004年9月对32例经CT证实血肿量为30~70 mL且未出现脑疝症状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早期行翼点后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镜下清除血肿术.结果本组病人术后12 h内CT复查,血肿清除率80%以上的占84.4%,清除不足70%仅1例;术后再出血1例,出血量不足10 mL;随访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恢复良好率75%,死亡率9.4%.结论在合理选择病例的前提下,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具有创伤少,手术显露满意,清除血肿较彻底,有效降低颅内压,止血牢靠,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好,致残、致死率低等优点.
作者:何伟文;伍健伟;王翦;陆永建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患者海马硬化神经元脱失的亚群特点.方法颞叶癫痫患者中8例海马硬化和7例非海马硬化,以正常海马解剖为对照,观察两患者组海马各亚群神经元脱失情况.结果海马硬化组和非海马硬化组均有CA1、CA3锥体细胞和颗粒细胞脱失,海马硬化组明显.门区神经元脱失仅在海马硬化组可见.结论颞叶癫痫患者海马结构主要细胞脱失,门区神经元脱失是海马硬化的主要特点.海马硬化的形成与齿状回尤其是门区神经元的关系更为密切.
作者:周铨;周列民;朱丹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涉及的面神经段的显微解剖,为听神经瘤手术提供解剖学数据.方法利用福尔马林充分固定的15例成人尸头标本,对面神经的脑干端、桥小脑角段、内耳道段及其毗邻结构进行测量和拍照.结果面神经脑干端与周围解剖结构有恒定距离.桥小脑角段由面神经运动根、中间神经两个根组成,与前庭蜗神经走行关系恒定.内耳道段处面神经运动根在前庭蜗神经前上方,中间神经和面神经运动根在内耳道中部合成一干,近内耳道底处面神经在内耳道底的横嵴上,垂直嵴前走行.结论研究听神经瘤涉及的面神经段显微解剖,有助于听神经瘤的切除,保护面神经.
作者:王社军;杜长生;朱国俊;唐红;李钟铭;刘庆;于春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昏迷是一种急症,建立稳定的昏迷模型较为困难.本文对近些年来常见昏迷模型的动物选择、昏迷评定及制作方法进行了综述.
作者:贾晓军;胡志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在血管源性头痛如偏头痛涉及的伤害觉信息的传递中的作用.方法以雄性SD大鼠(体重为220~250 g)为实验对象,在手术暴露其上矢状窦(SSS)后电刺激SSS区硬脑膜制作血管性头痛的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中脑PAG原癌基因蛋白质c-fos(Fos)和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变化.结果F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和N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中脑PAG的腹外侧区,阳性细胞数头侧至尾侧逐渐增多.空白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刺激组每张切片的Fos阳性神经元数分别为7.2±4.2、13.6±4.3、76.0±12.3;NOS阳性神经元数分别为35.0±3.5、42.3±4.2、162.0±11.6.结论刺激大鼠SSS区硬脑膜可激活PAG,提示PAG不但参与对于伤害性感觉信息传入后的下行调节,还通过上行投射纤维与疼痛中枢丘脑发生联系.PAG可能参与血管源性头痛如偏头痛的痛觉中枢调控.
作者:刘若卓;于生元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6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标准外伤大骨瓣组(治疗组)32例,常规骨瓣组(对照组)31例.全部病例术前均扫描证实颅内损伤情况,术后治疗方案基本相同.术后6个月临床随访进行格拉斯哥预后标准(GOS)评定.结果治疗组32例中,恢复良好15例,中残6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8例.对照组31例中,恢复良好7例,中残5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5例(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急性单侧幕上血肿、脑挫裂伤及单侧大脑半球肿胀有较确切疗效.
作者:陆超鹏;叶卫东;李玉如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僵人综合征的临床及电生理特点.方法分析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阐述该病的临床表现、电生理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僵人综合征以进行性波动的肌肉僵直和肌痉挛为特点,易由内外刺激诱发,醒时出现,入睡后减轻或消失.肌电图均特征性地表现为持续性运动单位发放.僵肢综合征为僵人综合征的变异型,多表现为肢体远端强直及痛性痉挛,躯干相对较少累及.僵人综合征患者血和脑脊液中存在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结论僵人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诊断僵人综合征需结合临床表现及特征性的肌电图改变.用丙种球蛋白及安定类药物治疗有效.
作者:石强;黄旭升;田成林;于生元;管维平;吴卫平;蒲传强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应用MTT比色法比较六种抗肿瘤药物对脑胶质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为临床化疗筛选药物、制定化疗方案提供指导.方法应用MTT比色法对62例脑胶质瘤新鲜标本进行化疗药物敏感性研究.结果六种药物敏感率经卡方检验有明显差别,由高至低依次为:Vm-26、Fotemustine、BCNU、CBP、DDP、Vp-16.病人性别对药物敏感率无影响,年龄、术前机能状态KPS评分对大多数药物敏感率无影响,肿瘤病理分级只对部分药物敏感率有影响.结论MTT比色法是一种快速、准确检测体外药物敏感性的方法.Vm-26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较强,优于Fotemustine、BCNU、CBP、DDP、Vp-16.
作者:于朝春;周范民;王宇倩;钟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评估中文版Stroop色词测验(CWT)在识别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与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D)中的作用.方法正常老人94名,遗忘型MCI组86名和轻度AD组51名完成包括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CWT在内的8种神经心理测验.正常老人、MCI和轻度AD组的MMSE总分分别为(28.2±1.5)分、(26.9±1.9)分和(20.1±2.5)分.CWT由3张卡片、每张50字、4种颜色组成.分析指标包括完成每张卡片的耗时数、正确阅读数和干扰量(SIE).结果SIE与反映执行功能的连线测验、言语流畅性测验有显著的相关性.不管是正常老人还是认知损害患者,读字(卡片A)均快于颜色命名(卡片B).以卡片C正确数39个为分界,识别轻度AD的敏感性为80.4%,特异性为86.2%.根据SIE指标发现轻度AD患者在处理速度和正确性的关系方面与MCI组的应答策略不同.结论中文版CWT适合在中国老人中应用,有助于早期识别AD,MCI患者和轻度AD患者针对干扰作用的不同表现.
作者:郭起浩;洪震;吕传真;周燕;陆骏超;丁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苏木对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乙酰胆碱受体(AChR)加等量福氏佐剂多次免疫小鼠,复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小鼠模型,将EAMG小鼠随机分为EAMG治疗组及EAMG对照组,治疗组胃内注入苏木醇提物,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小鼠体重、游泳时间和临床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及EAMG对照组小鼠较佐剂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小鼠体重减轻、游泳时间缩短、临床评分增高,其差异具有显著性,但EAMG治疗组与EAMG对照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EAMG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小鼠体重增加、游泳时间延长、临床评分降低,与EAMG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苏木能明显缓解EAMG小鼠的肌无力症状,促进其功能恢复,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药物.
作者:赖成虹;李作孝;荣本兵;李晓红;张仕善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好颅比在颅骨缺损修补中的应用.方法将相应大小、边缘已钻孔的好颅比嵌入缺损处.结果术后随访21例,头皮平整无松动,不影响美观,无任何并发症.结论好颅比具有高强度、质轻价廉、不导热、对影像学检查无干扰、有一定弯曲度等优点.
作者:刘英杰;黄涛;刘武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索原子力显微镜(AFM)在观察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表面超微结构方面的优势,为进一步探讨DC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利用AFm对体外诱导培养的DC进行扫描成像,并对其结构大小及表面粗糙度等指标进行测量.结果AFM能对DC清晰成像,发现DC直径约15~25 μm,表面粗糙,周围有大量的树枝状突起及直径约200nm的丝状伪足.结论AFM能对DC表面超微结构更清晰地成像及提供更多更确切的表面信息.
作者:蔡颖谦;潘春华;姜晓丹;郁毅刚 刊期: 2005年第07期
自觉减少睡眠时间现象是现代社会日益突出的特点.以往大多数研究针对的是短期内完全不睡眠,而不是在一个阶段内的把每天的睡眠时间限制在低于正常的水平上.已有的关于睡眠限制的研究提示,它会对机体的神经行为机能、生理、生化、代谢和内分泌等功能造成显著影响,还可能与糖尿病、心脏病、肥胖症等的发生相关.
作者:窦伟;赵忠新;黄流清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β-内啡肽水平的影响.方法使用放免法测定纳洛酮治疗组、对照组和正常组患者的血浆β-内啡肽水平,并观察纳洛酮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纳洛酮治疗组治疗后血浆β-内啡肽水平比治疗前显著降低(t=10.394,P=0.000),而对照组治疗后血浆β-内啡肽水平无明显变化(t=1.183,P=0.241);治疗后盐酸纳洛酮治疗组血浆β-内啡肽水平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t=1.135,P=0.262),对照组患者的血浆β-内啡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t=10.718,P=0.000).结论盐酸纳洛酮能有效降低血浆β-内啡肽的水平,是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梁建忠;黄国柱;谢裕达;苏毅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腹伤的救治与护理经验,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方法我院自1994年10月至2004年10月收治367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腹伤病人,其中合并胸外伤201例,合并腹外伤105例,合并胸腹伤61例.结果本组病人367例,治愈319例,死亡48例,死亡率13.1%.结论快速准确诊断是病人生存的关键;手术要分轻重缓急;正确的综合治疗与护理是救治的重要环节.
作者:李旭;潘锋;李娜;赵晓利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应用高压氧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按照开始治疗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其余治疗措施相同,出院时评定预后.结果早期治疗组(ETG):恢复良好82(74.5%),轻残14(12.7%),重残8(7.3%),死亡6(5.5%);晚期治疗组(LTG):恢复良好40(44.9%),轻残21(23.6%),重残15(16.9%),死亡13(14.6%),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TG疗效较LTG明显提高,提示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时间越早,预后越好.
作者:杨海贵;高树旺;张维涛;高永开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对心肌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肌酶和心电图(EKG)的变化特点.结果210例急性脑血管患者均有心肌酶升高及EKG的缺血性变化.脑出血组(A组)与脑梗死组(B组)患者所测心肌酶与正常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B组之间心肌酶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意识障碍的病人EKG缺血性变化与心肌酶的增高与无意识障碍的病人比较其变化程度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酶值升高与EKG变化的程度与病变部位有关,与年龄无关.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可以引起心脏的损害,病情越重,心肌酶升高幅度和EKG缺血性变化越大.
作者:吴冶夫;谭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结合笔者临床经验,探讨翼点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方法.方法本组150例鞍区肿瘤,术前根据CT、MR及脑血管造影确定肿瘤与周围的关系,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经翼点入路手术,经4个不同的间隙切除肿瘤.结果本组94例全切,42例近全切,14例大部切除.近期明显好转103例,改善35例,无变化10例,死亡2例.半年以上随访109例,其中能正常工作(学习)68例,能做轻工作等22例,生活能自理10例,生活不能自理8例,死于心脏病1例.结论采用翼点入路多能满足鞍区不同类型肿瘤的显露,如结合翼点改良入路能提高鞍区肿瘤全切率及治愈率.
作者:邵彤;陈德勤;聂振明;任宪军;颜世清;张浩;程启龙 刊期: 200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