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董静;宋珊;苏鹏

关键词:连续护理, 社区服务, 老年慢性病
摘要:目的:观察连续护理模式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老年慢性病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入常规组和干预组.两组均接受基础护理,干预组实施连续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与常规组慢性病保健知识掌握评分分别为(83.72±4.68)分和(72.90±5.41)分,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分别为(88.78±5.26)分和(74.85±4.56)分,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59%(35/37)和75.68%(28/37),两组比较,干预组均呈明显优势(P<0.05).结论:应用连续护理模式能够改善老年患者慢性病知识匮乏、自我护理能力偏弱的现状,有利于拉近护患关系,有利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远发展.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情绪评估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情绪评估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选取2015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患者,分成实验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作为此次观察研究对象结果:经过此次的研究结果对比,实验组的情绪评估护理满意度是13例(32.5%),较满意25例(62.5%),不满意的有2例(5.00%);对照组的满意度是9例(22.5%),较满意20例(50.00%),不满意11例(27.5%),其结果明显,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此次研究对比结果后,医务人员对实验组患者的情绪评估护理效果显著,具有临床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占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中药处处方分析及其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中药处方的应用情况,并分析其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7年1月至12月我院的810份中药处方进行分析,观察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不合理的应用情况.结果:810份处方中应用前三的药物分布为黄芪、丹参、当归,不合理应用中用药量不当以及重复给药等占比较大.结论:在临床用药中,药师应该认真的核对医师的处方,防止用药不合理事件发生,大程度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尹守丽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来我院进行尿毒症治疗的67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与抑郁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85.32±1.6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6.32±2.31)分,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应用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方式护理,其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与抑郁程度,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作者:何花;赵林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评价并分析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原因,同时总结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收入我院在2015年8月到2017年8月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本研究选择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工作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同时评价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便于为临床干预工作提供有价值的指导.结果:通过总结和调查本研究的4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患者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因为夜间患者分娩导致夜间宫缩疼痛,使得患者精神体力的大大消耗,使产程延长导致患者出现宫缩乏力;其次因为精神因素,分娩过程中因产妇对于分娩认识不够,对于分娩阵痛感耐受较差,使得产妇心情紧张恐惧,导致宫缩乏力情况发生;第三因为高血压疾病等导致产妇出现子宫水肿,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子宫下段收缩欠佳,使宫缩乏力情况出现.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指导,本研究所有患者护理干预结束后,产妇出血量得到控制,患者的满意度通过我院自制的满意度量表评分,为(92.7±4.1)分.结论:临床导致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表现在多个方面,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应该总结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为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指导,可以达到降低调出去的目的.

    作者:廖桂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亲环素A及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与股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稳定性的研究

    目的:比较亲环素A(CyPA)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2)在正常动脉壁和股动脉AS斑块内表达的差异,探索其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收集人股动脉AS标本及正常人脾动脉标本分为对照组、斑块组,免疫组化测定CyPA及AngPt2的分布及表达.结果:不稳定斑块组内膜中CyPA及Angpt2蛋白表达高,稳定斑块组次之,对照组表达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A和Angpt2在股动脉内膜中的高表达有可能导致AS斑块形成并促进斑块失稳定.

    作者:蔡亚征;刘贞;朱瑞;周志强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小针刀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小针刀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CSE)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NLBP患者92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小针刀疗法,观察组同时配合核心稳定性训练.于治疗前、治疗2周及6周时分别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定2组患者疼痛程度,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定患者生活质量;治疗结束1年后随访,统计两组复发率.结果:治疗2周、6周后,两组患者VAS、SF-36评分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但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VAS、SF-36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者VAS、SF-36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1).治疗结束1年后随访,观察组复发4例,复发率8.70%;对照组复发13例,复发率2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疗法可迅速缓解NLBP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结合CSE训练能进一步提高疗效,减少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红霞;张国辉;倪爱荣;张英杰;刘元梅;唐树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探讨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

    目的:探究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以我院患者为例,主要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的住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共有患者80人,每组40人.其中,实验组采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手术入路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中患者的瘢痕宽度的厚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评分,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6.32±0.97)d,而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7.56±1.23)d,实验组的手术恢复速度快速对照组.对其比较结果进行统计,显示为P<0.05,两组对比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针对乳腺纤维腺瘤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歇手术入路方式的治疗方法更为显著,具有较强的美容效果.

    作者:高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连续缓慢超滤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顽固性心力衰竭应用连续缓慢超滤进行治疗.方法:此次48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连续缓慢超滤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观察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以及各项指标.结果:患者治疗后的HR、舒张压、收缩压、血肌酐、NT-proBNP全部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83%.结论:顽固性心力衰竭应用连续缓慢超滤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其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宗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剖宫产产妇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剖宫产产妇护理的效果.方法:将94例剖宫产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以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平均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91.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59%(P<0.05).结论:为剖宫产产妇以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可缩短产妇康复时间,提高母乳喂养率,且有助于减轻产妇经济压力.

    作者:赵静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社区产褥期妇女中医药综合保健管理模式分析

    目的:分析为社区产褥期妇女行中医药综合保健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将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74例产褥期女性根据居委分组,对照组36例行常规管理,观察组38例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加中医药综合保健管理,比较两组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子宫大小、抑郁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母婴发病率2.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结论:为社区产褥期女性实施中医药综合保健管理,可促进子宫复旧,改善产妇不良情绪,且可降低母婴发病率.

    作者:康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冠心病康复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冠心病康复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功能受损患者,所有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收取时间(2015年1月2日-2016年2月1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43例患者)、对照组一组(43例患者),对照组按指南推荐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冠心病康复治疗.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后的LVEF(48.61±0.31)%、LVEDV(36.31±1.21)mm、LVESD(45.12±2.31)mm指标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结论:尽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功能受损患者实施冠心病康复治疗,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滕钒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盲插法鼻空肠管置入在ICU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观察及研究

    目的:探讨在重症监护室(ICU)重症胰腺炎患者鼻空肠管置入中盲插法的应用.方法:选取106例ICU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在介入手术室通过机子投影下操作,优化组采用盲插法鼻空肠管置入.对比一次置管成功率、平均费用,患者满意度.结果:优化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平均费用明显低于后者(P<0.05);2组患者满意度分布与总满意率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ICU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盲插法鼻空肠管置入能够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减少费用,提升满意度.

    作者:梁飞;董天菊;乔国谨;皮建华;吴小青;汤柳;董燕;吴德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护理分析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总结相关护理方法和体会.方法:择取从2016年3月到2017年1月在我们医院剖宫产术后产妇80例,其中42例接受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其余38例肌内注射哌替啶镇痛是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后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开奶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还有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展开了综述.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小于对照组,开奶的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病人控制静脉镇痛的镇痛效果非常理想,可以缩短开药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它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益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查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将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显微镜检测法应用在尿常规检查中,分析应用价值.方法:本文相关数据资料是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本医院收入的32例尿常规检查患者,对32例患者均予以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显微镜检测、尿干化学检测,计算32例患者采取不同检测方法的白细胞阳性合计率、红细胞阳性合计率.结果: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法、显微镜检测法的白细胞阳性合计率、红细胞阳性合计率比较于尿干化学检测法更高,P<0.05,表明数据检测以及计算的统计学意义,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法的白细胞阳性合计率、红细胞阳性合计率比较于显微镜检测法,P>0.05,未表明数据检测以及计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尿常规检查中采取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显微镜检测法均得到良好效果.

    作者:王洪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对比外科手术、保守治疗肠梗阻(粘连性)的临床价值

    目的:观察粘连性肠梗阻采取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的应用成效.方法:本次的6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接收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手术疗法,观察组采取保守治疗,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疗效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其成效明显高于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腹痛、腹胀等症状,具有显著价值意义,可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建金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浅析健康管理中心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与影响因素

    目的:研究健康管理中心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与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医院健康中心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方法:选取我院健康管理中心护理人员15名,对所有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品质进行评分,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的工作时间、同事的关怀程度、聘用方式以及工作满意度是影响健康管理中心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的因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的独立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对于自身工作的满意度与同事的关怀程度.结论:健康管理中心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与自身工作的满意度和同事的关怀程度相关性非常大,所以医院在对健康管理中心护理人员进行管理时,要采取措施加强同事之间的关怀程度,努力提升护理人员对于自身工作的满意度,促进其人文关怀品质的快速提升.

    作者:高晓玲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胺碘酮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护理

    目的:分析和研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的临床护理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恶性心律失常患者92例,对他们进行胺碘酮治疗,并将其随机分组分方法护理,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临床分析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65%)和护理总满意度(93.4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6.09%,73.91%),组间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的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时,其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是一种有效、理想的临床护理方法.

    作者:王常荣;任维菊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胸外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护理

    目的:观察胸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风险,总结其防范对策.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胸外科手术治疗者50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发展过程,并以此总结护理风险与干预对策.结果:本组患者护理期间共发生并发症9例(以主要的一项计入),其中肺部感染3例,严重心率失调、肺膨胀不全、急性左心衰、液气胸、支气管痉挛、支气管胸膜瘘各1例.结论:在胸外科的护理过程中,存在许多风险环节,从而导致了许多并发症的产生,所以有必要对护理分析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防范策略.

    作者:蔡建颖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略谈信息化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逐渐在医院手术室管理中有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管理效率,而且对增强手术室工作效果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信息化管理手段在手术室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并提出有效的建议.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现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为卫生行政部门相关政策的编制提供有效参照.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方法调查某市204名2~6岁儿童疫苗接种情况.结果:卡介苗和乙肝疫苗首针均高于98.0%,其他几种疫苗接种率均高达90.0%,但是不同性别儿童免疫接种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几种疫苗接种率比较上小龄组介苗和乙肝疫苗首针接诊率高于大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疫苗第2、第3针接种率显著低于首针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第2、第3、第4针接种率显著低于首针接种率(P<0.05),特别是第4针接种率低.结论:本市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相对较高,但依然需持续进行免疫规划有关知识的宣育工作,以提升免疫接种率与接种完全率,降低相关传染病的发生率.

    作者:高伟;杨蒙蒙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