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朱英

关键词:手术室, 细节护理, 手术护理安全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300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与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每组各150例.观察对比两组护理质量安全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设备管理、配合技能、器械准备与消毒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92.67%(P<0.05).结论 细节护理在手术室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不仅提高了手术护理安全,同时增强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适于临床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88例慢性咳嗽的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接诊的88例慢性咳嗽患者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将他们按照治疗办法不同,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患者各44例,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A组44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3.18%,临床控制22例,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3例.B组44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72.73%,临床控制16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12例.两组患者的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咳嗽临床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刘兴茂;尚红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72例胸腔积液实施闭式引流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全面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引流时间、平均日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明显优于对照组8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杨冰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24例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作为研究治疗,分析其病历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 经抗惊厥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达满意效果,未长期使用抗癫痫类药物,随访6个月后,1例出现复发,占比4.17%,但未见脑电图异常,所有患儿精神运动发育正常.结论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临床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样、发热与脱水等症状,但无持续惊厥癫痫,意识清晰正常,治疗上可采用常规的肠胃炎治疗方式和抗癫痫类药物,但无需长期使用,复发率也比较低.

    作者:阚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浅谈儿童误服毒物导致的急性中毒

    目的 探讨儿童误服毒物中毒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治及预防.方法 对儿童容易误服毒物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治及预防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 提高医护人员及家长对急性中毒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有效指导如何预防误服毒物引起的急性中毒.结论 毒物种类多种多样,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加强预防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作者:张豹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乳腺钼靶X线影像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将钼靶X线影像检查应用于乳腺疾病患者的诊断中,分析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入并开展诊断及治疗的32例乳腺疾病患者用作研究资料,对32例乳腺疾病患者均开展钼靶X线影像检查,统计检查结果.结果 32例乳腺疾病患者中,致密型患者、中间混合型患者、退化型患者依次占据21.88%、53.13%、25.00%;钼靶X线检查中,依据BI-RADS分类后0类、I类、II类、III类、IV类、V类的患者依次占据8.75%、9.38%、6.25%、3.13%、37.50%、25.00%;和病理学相关检查结果对比,0类到V类的诊断准确合计率依次是75.00%、66.67%、100.00%、100.00%、91.67%、100.00%;有6例患者存在钙化现象.结论 在乳腺疾病患者的诊断中采取钼靶X线影像检查获得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王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7月——2017年10月期间接诊的35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研究组)及同期入院健康体检的35例正常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研究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颈动脉都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脑血管疾病患者检出颈内动脉斑块总概率及硬斑率、混合斑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脑血管疾病患者检出颈动脉狭窄总概率及中、重度狭窄率均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5).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检出颈动脉狭窄,而且可清晰显示动脉狭窄程度及粥样斑块情况,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关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食管癌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食管癌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92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46例),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结果 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量评分(6.44±1.44)分和抑郁量评分(5.68±1.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量评分(12.28±3.33)分和抑郁量评分(11.14±3.21)分(P<0.05).结论 将人文关怀护理措施运用于食管癌患者的护理工作之中,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着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冯琼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评价血流变检测在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流变检测在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针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1血栓性疾病患者以及收取同时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2例受试者,将63例受试者按有无血栓性疾病分别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比较血流变指标.观察结果.结果 观察组31例患者各项血流变指标均高于对照组32例受试者.结论 利用血流变检测指标与鉴别正常健康者与血栓性疾病者,血流变检测可为临床尽早干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诊断价值以及预防风险价值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巍巍;刘丽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扶正抗癌中药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抗癌中药扶正法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8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药抗癌扶正疗法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34例(85.0%),无效6例,对照组总有效18例(45.0%),无效22例,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抗癌中药扶正疗法结合常规抗癌治疗对于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卢言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输血检验流程及质量控制对策分析

    目的 探索输血检验流程及质量控制对策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3日至2017年11月23日期间我院输血100例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常规质量控制,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全面性质量控制.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输血申请单不完善(0.00%)、血液入库核对遗漏率(2.00%)、血液标本不合格(2.00%)、对服务态度满意度(98.00%)、溶血反应(2.00%)、交叉感染(2.00%)、医疗纠纷率(0.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输血患者加强全面性质量控制,能够完善检验流程,提高输血安全性,保证输血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徐全民;匡建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西咪替丁+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西咪替丁+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清炎性因子、复发率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咪替丁+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效果显著,有利于患儿病情的快速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惠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评价并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对于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以便为临床干预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 本研究的调查方法为分组对照研究,本研究调查时间为2016年8月到2017年12月,本研究选择期间进行血液透析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患者均为51例,在血液透析基础之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则选择采用协同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评价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并作出比较.结果 对于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优越,两组经过统计软件的检验,具有差异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在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能够更好的接受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不同心内分流行剖宫产的转归

    目的 研究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产妇行剖宫产术不同心内分流情况下的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麻醉科2013年至2017年期间66例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产妇的临床资料.按患者心脏超声所示分为无分流者35例,有分流者31例.有分流者中左向右分流者17例,右向左分流者14例.结果 无分流组术后住院时间、ICU入住率、ICU入住时间、产妇死亡率、低体重儿率、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转儿科率均小于有分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向右分流组术后产妇及新生儿相关上述转归均优于右向左分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内分流对于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预后有着显著的影响,尤其是存在右向左分流的患者.

    作者:张挺;郭秀娟;王春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高龄慢性心衰伴心律失常实施胺碘酮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 了解对合并心律失常的高龄慢性心衰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胺碘酮治疗对病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所在医院2017年1月——12月间收治年龄在70岁以上并确诊为慢性心衰伴心律失常患者120例相关数据为分析对象,数字编序后用计算机各组6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慢性心衰伴心律失常对症治疗、联合胺碘酮治疗.通过数据归纳以了解胺碘酮在此类患者中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种治疗方案下患者心脏事件、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及复律时间进行对比,提示观察组更具优越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年龄偏高且合并有心律失常的慢性心衰患者在进行救治过程,除常规对症治疗手段,可联合胺碘酮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炳路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浅析生活技能训练对精神病人的重要性

    目的 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常导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直接影响到生存质量.生活技能是指保证日常生活中包括饮食、排泄、卫生、修饰及角色转换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因此,做好精神病人的生活技能训练是系统化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病人恢复社会功能的必要保证.近年来,我们已将生活技能训练纳入精神病人健康教育之列.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病期较短的康复期患者和病期较长的慢性衰退期患者.共同采取讲解、典型示范、观摩、督促、培养和心理护理等方面进行训练与管理.结果 病期较短的康复期患者通过以上训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对疾病康复提高信心.病期较长的慢性衰退期患者通过以上训练,提高患者处理应激情况的能力,有效缩短疾病的衰退期,大限度地恢复病人的自理能力.结论 需增强护理人员责任感和护患沟通,重点落实患者生活技能训练,大限度地恢复病人的自理能力,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莹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与临床合理用药

    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探究临床合理用药的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8例采用中药注射剂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基本资料、用药情况,总结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并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临床合理用药措施.结果 多发性、普遍性、不可预知性、多样性为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特点;注射用双黄连易导致不良反应.临床在应用中药注射剂时,应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用药前详细评估患者身体情况,做到有针对性给药,以保证临床合理用药.结论 临床在用药前,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做到规范用药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刘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分析VSD在Ⅲ型胫骨开放性骨折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VSD在Ⅲ型胫骨开放性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间我院接治的98例Ⅲ型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前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术后缝合伤口,跟骨牵引,若皮肤缺损,则待多次扩创软组织条件好转后行植皮,或转移皮瓣手术治疗;后者在前者基础上再行负压封闭引流术.分析两组疗效、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88%、10.2%,骨折愈合率为95.92%,骨折愈合时间为(9.39±0.94)个月,相比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在Ⅲ型胫骨开放性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志荣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疼痛采用鲑鱼降钙素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疼痛采用鲑鱼降钙素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采用钙尔奇D+常规镇痛药物治疗,为对照组,一组则采用钙尔奇D+鲑鱼降钙素治疗,为治疗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自发性痛评分为(2.1±0.2)分,前屈后伸疼痛评分为(1.8±0.4)分,翻身痛评分为(2.3±0.3)分,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自发性痛评分为(3.2±0.3)分,前屈后伸疼痛评分为(2.6±0.5)分,翻身痛评分为(3.3±0.4)分,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4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6例),两组不良反应数据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患者经改良用药方式后不良反应逐渐消失.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疼痛采用鲑鱼降钙素治疗可显著缓解躯体疼痛,治疗效果明显,合理的用药方式可有效控制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庆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门诊部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总结门诊部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同时并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探讨针对性护理方案在临床上起到的作用.方法 选择随机实验的方法,根据2016——2017年度和2017——2018年度所接受的管理方案的不同把这两个时间段内的患者随机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 在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这两项指标上,实验组的数值较高,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别很大,存在临床上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门诊部运用针对性护理管理方案,可以很好的解决护理不良事件,使得医院整体的护理质量有所上升,患者也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临床上的推广意义很广泛.

    作者:潘利萍;姚江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预防性护理流程在ICU失禁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流程在降低失禁性皮炎发生的应用效果分析分析.方法 纳入我院ICU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42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分析原因,制定预防性护理流程,运用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另42例ICU患者为预防组.将两组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及发生程度、疼痛VAS评分、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分析.结果 预防组患者发生失禁性皮炎几率为2.38%,多为轻度且无重度,而对照组为26.18%,且以重度患者居多,预防组VAS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对于ICU患者而言,采取预防性护理流程,可明显降低患者发生失禁性皮炎的几率,减轻皮炎的严重程度,降低患者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拉近护患距离,效果理想.

    作者:刘春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