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军
目的 比较奥美拉唑、雷贝拉唑钠在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治疗方面的疗效.方法 将在我院治疗的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应用雷贝拉唑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患者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雷贝拉唑钠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食道癌根治术的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10月期间25例食道癌患者进行研究,在患者术前准备与术后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护理减少了食道癌患者焦虑、恐惧、抑郁等消极情绪,增强患者及家属对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 食道癌根治术在术前准备与术后给予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治疗时间,改善患者心里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治愈率得到提高,同时提高患者满意程度.
作者:吕海欧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早期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20例烧伤创面为深Ⅱ度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选取同期收治的20例接受常规治疗方法的深Ⅱ度烧伤创面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和愈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肉芽形成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短,疼痛减轻.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范建勇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儿童维生素A、D、E缺乏现状及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自2015年12月——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560名儿童为研究对象,对血清25羟维生素D、A、E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受检儿童中,维生素A平均水平为0.23±0.06mg/L,总体缺乏率为45.32%;维生素D平均水平为18.12±7.35ng/ml,总体缺乏率为30.51%;维生素E平均水平为4.94±1.63mg/L,总体缺乏率为51.09%.从城乡角度,维生素A、D、E缺乏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明显差异.结论 儿童维生素水平缺乏情况,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以防止儿童维生素缺乏症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国英;吴善姬;于彩春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并研究缬沙坦对于心血管疾病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以便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行参考.方法 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8月到2017年12月,选择其中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患者均为39例.为本研究对照组患者选择采用常规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采用缬沙坦进行治疗,评价本研究两种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 对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以后的总有效率情况进行评价并作比较,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之间存在差异性,而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增高,经统计学软件检验和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为患者选择采用缬沙坦进行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可以促进患者较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长德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矢状窦旁及大脑镰旁脑膜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矢状窦旁及大脑镰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探讨术后疗效.结果 按Simpson脑膜瘤切除分级标准评价:Ⅰ级12例,Ⅱ级9例,Ⅲ级5例,Ⅳ级4例.病理分型结果显示内皮细胞型13例,纤维型10例,砂砾型5例,血管型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11例癫痫患者中10例患者术后癫痫未再发作,1例术后发生癫痫,予以苯妥英钠治疗后未再发作.结论 综上所述,显微镜治疗矢状窦旁和大脑镰旁脑膜瘤应力争达到Simpson I级切除,良好的手术操作和显微技术的掌握是提高手术全切率和疗效的主要因素.
作者:王秉尧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在宫外孕患者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的价值研究.方法 收集我院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所收治的150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资料,采用随机原则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 就患者抑郁程度以及焦虑程度而言,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此结果经统计方法处理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宫外孕患者,为其采取人文关怀护理模式,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同时能够提高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使用.
作者:王小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探讨对伤寒使用头孢他啶和氨苄西林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伤寒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头孢他啶治疗,对照组采用氨苄西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采用氨苄西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伤寒患者采用头孢他啶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龚建容;李贤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不同时间给产妇的乳房进行按摩对产妇自身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产后康复中心进行乳房按摩的产妇100名,随机分成2组,常规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名,常规组采用产后24小时候进行乳房按摩,对照组则在产妇产后1小时后进行乳房按摩.观察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及产妇首次开奶的时间.结果 两组产妇的开奶时间比较,常规组的开奶时间明显大于对照组,相互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和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两组数据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尽早的给产妇进行乳房按摩,促进了患者开奶时间的缩短,减少了患者乳房肿胀的发生,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有利于在护理临床实践中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
作者:孙艳;蒋丽娟;邓安民 刊期: 2018年第21期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以及新医改政策落实,为推动妇幼卫生工作的发展,应根据妇幼保健现有工作详情提出建议,并着眼于长远发展,以推动妇幼保健工作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作者:刘拥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全身感染期使用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重症胰腺炎全身感染期的患者55例,分为对照组22例,实验组23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抑酶、胃肠减压引流等非手术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采用手术清除坏死病灶等外科处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愈20例,总有效率86.96%;对照组患者治愈17例,总治愈率77.27%,实验组患者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消化道出血、感染性休克、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腹腔间隔室综合征(IAP)等情况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结论 重症胰腺炎全身感染期患者使用手术治疗效果明确,并发症少,有利于预后,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刘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手术室麻醉患者临床护理采用预见性护理与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所收治的手术患者3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15例,实验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参照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满意度93.3%,参照组患者86.7%,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前2组生活质量对比无显著性差异,护理后2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有显著改善,认知功能以及社会功能均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肢体功能与总体健康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手术麻醉患者当中,可将2种护理方式相互结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孙凯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4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和肝胺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TBi L、GGT均下降,且实验组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PCⅢ、Ⅳ-C均下降,且实验组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硬化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各项生理指标水平.
作者:赵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优质服务情景剧表演比赛在医护行为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时间为界限,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60名医护作为培训对象,医生20人,护士4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培训模式进行培训,2014-6——2015-6观察组融入优质服务情景剧表演比赛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培训,培训后进行比赛,分别统计两组人员投诉、纠纷发生次数,并向医护和患者发放问卷调查.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医护纠纷投诉,患者满意度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情景剧表演有利于规范医护服务行为,提高医护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谢月娥;何学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了优质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肺功能情况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对其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另一组实施优质护理.结果 研究发现,实施了优质护理的观察组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及肺功能情况FEVIFVI值、FEVI、FEVI%预测值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肺功能情况,适合大力推广.
作者:李丽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肱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术后运动康复模式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肱骨远端骨折患者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17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模式,实验组采用运动康复治疗模式,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肱骨远端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临床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24%)明显高于参照组(47.06%),实验组感染、静脉血栓、愈合延迟及固定松脱等不良反应发生比例(11.76%)低于参照组(58.8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肱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运动康复疗法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效果,从而保障患者骨骼功能得以迅速恢复,提升肱骨远端骨折患者生活质量,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石裕;姜晓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胆囊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36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4%;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4.6±1.6)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6.8±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胆囊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春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胃癌手术患者中应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0月接诊治疗的92例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46例实验组(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与46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健康知识知晓程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65%、健康知识知晓率为86.95%,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6.09%、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0.86%,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癌手术患者中应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推广并应用.
作者:杨云君;丁孝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对半髋关节置换以及内固定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近期疗效中的比较进行探讨.方法 研究参与对象为72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均为我院收治.采用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实施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实验组36例,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手术情况,并分析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相仿,检验显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仿,检验显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Harris分值变化情况理想,检验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手术,相比内固定治疗,更为适用.
作者:王自刚;盛文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3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18例,非常满意13例,满意4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4.4%;对照组患者18例,非常满意10例,满意4例,不满意4例,护理满意度为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皮下积液,1例上肢水肿;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对照组出现2例皮下积液,1例上肢水肿,2例皮下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2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晶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