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婵;吴宝燕;李桂娇;周海;叶世南;舒波
2001年茂名市报告性传播疾病3150例,比2000年增加了752例,同比上升了31.36%.年发病率为50.80/10万,同比上升了31.33%;是1986年建立性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以来发病率高的一年.现将有关流行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黄湘水;张凤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包皮环切术加电灼治疗男性包皮过长的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2例包皮过长合并尖锐湿疣的患者行包皮环切加电灼治疗.结果:应用包皮环切加电灼治疗包皮过长合并尖锐湿疣,一次性治愈85例(83.33%),复发17例(16.67%).结论:应用包皮环切加电灼治疗包皮过长合并尖锐湿疣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作者:徐汉新;黄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生殖器疱疹是目前世界上以及我国沿海地区常见性病之一,而且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生殖器疱疹病毒(HSV)不但引起原发感染,还会产生潜伏和复发感染.无论是有临床表现的生殖器疱疹或是无症状的潜伏感染,都可以传染给性伴侣,妊娠的妇女还可垂直传染给胎儿.
作者:陈木开;韩建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们对唑类抗真菌药物加尿素粉封包一次性除甲法治疗甲真菌病进行了观察,并设计6种配方进行了对比,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敬泽;徐晓云;薛梅新;胡伟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病历摘要患者女,74岁,因左侧小腿结节伴疼痛4月余.就诊前左侧小腿伸侧出现2个黄豆至蚕豆大的硬结,近1个月加重,其面积增大约为3 cm×4cm大小,有触痛感,双小腿颜色呈咖啡色样改变.实验室检查:超声显示,下肢左侧深静脉静脉瓣功能不全;右侧深静脉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杨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的诱因、常规药物的疗效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住院GP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结果:感染及不规则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是GPP诱发或加重的重要因素.11例院外已系统应用激素者,入院后联合应用Tigason(银屑灵)(0.9mg~1 mg/kg/d)或CSA(环孢菌素A)(4 mg~5 mg/kg/d)具有协同的疗效,1 w~2 w内总有效率达90%;但随访发现3年内复发4例,其中1例继发类固醇性糖尿病合并青光眼,1例发生骨质疏松.3例GPP患者单独应用Tigason(0.7 mg~1 mg/kg/d),7 d~14 d脓疱消退,3例GPP患者单独应用CSA(3 mg~4mg/kg/d),3 d~7 d脓疱消失.结论:皮质类固醇激素不被推荐作为常规一线治疗药物.药物对个体的疗效及副作用受年龄、病程、既往用药情况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区别.建议采用顺序疗法或联合疗法.
作者:周晖;卢念祖;高谦;佟菊贞;黄家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精液的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情况及其对精液质量和精子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105例男性不育者的精液进行NG、CT、UU检测并做精液常规检查.结果:105例中,NG阳性2例(1.90%),CT阳性11例(10.48%),UU阳性46例(43.80%),NG、CT、UU阳性组与未检到病原体相比,精液液化时间延长(P<0.001),精子活动率低(P<0.005),活动力得分低(P<0.001).结论:NG、CT、UU感染是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刘跃高;张鑫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们自1999年10月起应用0.1%丁酸氢化可的松霜(来可得脂霜)治疗126例湿疹皮炎类皮肤病,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文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用盐酸万乃洛韦治疔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阿昔洛韦比较.方法:应用盐酸万乃洛韦每次300mg,每日2次,连服9天;阿昔洛韦每次200mg,每日5次,连服9天.结果:盐酸万乃洛韦在起效时间、结痂时间及痊愈时间上均较阿昔洛韦明显缩短,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万乃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明显优于阿昔洛书,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徐佩红;袁定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科在1998年~2001年发现3例孢子丝菌病,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雅洁;张桂梅;郭棱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激光联合白介素-2皮下注射及干扰素外用治疗尖锐湿疣(CA)的疗效.方法:用CO2激光碳化疣体并联合白介素-2皮下注射及干扰素局部外用并与单一激光治疗比较.结果:激光联合白介素-2皮下注射及干扰素外用能提高CA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徐晓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们从1990年起对本所确诊的麻风患者进行联合化疗(MDT)的同时实施无痛性神经炎防治方案.现将37例患者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曹正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们应用丁酸氢化可的松(来可得脂霜)治疗4种皮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患者男,48岁.颈部反复出现浸润性深红色斑块拌毛细血管扩张二十年.组织病理检查:真皮中、下层血管周围较多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结合临床所见可符合面部肉芽肿诊断.
作者:林路洋;张锡宝;马瑞琼;黄振明;邓建华;刘福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皮肌炎与其各种并发症的关系及特点.方法:收集近20年来广东各地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住院治疗的223例皮肌炎患者资料相关数据输入计算机,用数据库软件Microsoft Visual FoxPro version 5.0进行统计处理.结果:223例患者中并发心电图异常者80/178例(44.9%),肺部病变44例(19.7%),食道功能异常44例(19.7%),恶性肿瘤26例(11.7%),糖尿病13例(5.8%),与系统性红斑狼疮重叠8例(3.6%),高血压及血管炎各6例(2.7%),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1.8%),红皮病3例(1.3%),肾功能衰竭1例.结论:广东地区皮肌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发生率比北京地区高,以鼻咽癌为主,年龄偏低.间质性肺炎发生率相对较低;心电图异常及食道功能异常两地相近.
作者:莫略;郭俊华;朱晓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报告一例发生于腰股部,多次复发,病期长达13年之久的血管内皮细胞瘤,经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染色CD34阳性.
作者:潘慧清;谷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报道1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女性,38岁,农民.双下肢、躯干进行性多发性溃疡、坏死1年,伴疼痛明显3个月,剧痛1周并有低热.组织病理可见真皮弥漫性细胞浸润,细胞较大、异形,核深染,见双核及核扭曲,有核丝分裂;免疫组化染色:LCA(+);CD30(+).
作者:刁(钅监)兴;陈永锋;潘慧清;陈文静;王炽权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索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感染特征及药敏情况.方法:用Microscan微生物鉴定药敏测试系统对100例标本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4种60株CNS,总分离率为60%.其中溶血葡萄球菌分离率为71.67%,表皮葡萄球菌20%,模仿葡萄球菌5%,松鼠葡萄球菌3.33%.药物敏感率较高的抗生素为:万古霉素、氯林可霉素、利福平.药物敏感率低的为:青霉素类、头孢唑林、红霉素、庆大霉素.结论: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中CNS感染应引起重视,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合理选择抗生素.
作者:张杰;朱邦勇;黄耿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咪唑斯汀(皿治林)治疗急、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对急性荨麻疹40例患者给予口服皿治林10mg,2 h后观察疗效;慢性荨麻疹30例患者给予口服皿治林10mg,每日1次,治疗14d.结果:急性荨麻疹患者70%在2 h内起效,1 h内88%患者瘙痒开始减轻,86%患者风团数开始减少,83%患者红晕程度开始减轻;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1 w临床总有效率为86.6%,2 w总有效率100%.结论:使用皿治林口服治疗急、慢性荨麻疹快速起效、持续时间长、安全有效.
作者:何雯;宦秉瑜;徐大云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