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包皮环切加电灼治疗包皮过长的尖锐湿疣102例

徐汉新;黄海

关键词:尖锐湿疣, 包皮环切术, 电灼
摘要:目的:探讨包皮环切术加电灼治疗男性包皮过长的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2例包皮过长合并尖锐湿疣的患者行包皮环切加电灼治疗.结果:应用包皮环切加电灼治疗包皮过长合并尖锐湿疣,一次性治愈85例(83.33%),复发17例(16.67%).结论:应用包皮环切加电灼治疗包皮过长合并尖锐湿疣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频电凝治疗男性尿道口尖锐湿疣23例

    2000年12月~2002年2月,我所应用高频电凝治疗男性尿道口尖锐湿疣23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繁斌;陈尧森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

    目的:报道1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女性,38岁,农民.双下肢、躯干进行性多发性溃疡、坏死1年,伴疼痛明显3个月,剧痛1周并有低热.组织病理可见真皮弥漫性细胞浸润,细胞较大、异形,核深染,见双核及核扭曲,有核丝分裂;免疫组化染色:LCA(+);CD30(+).

    作者:刁(钅监)兴;陈永锋;潘慧清;陈文静;王炽权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男性不育症精液的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情况的研究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精液的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情况及其对精液质量和精子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105例男性不育者的精液进行NG、CT、UU检测并做精液常规检查.结果:105例中,NG阳性2例(1.90%),CT阳性11例(10.48%),UU阳性46例(43.80%),NG、CT、UU阳性组与未检到病原体相比,精液液化时间延长(P<0.001),精子活动率低(P<0.005),活动力得分低(P<0.001).结论:NG、CT、UU感染是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刘跃高;张鑫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唑类抗真菌药物加尿素封包除甲治疗甲真菌病

    我们对唑类抗真菌药物加尿素粉封包一次性除甲法治疗甲真菌病进行了观察,并设计6种配方进行了对比,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敬泽;徐晓云;薛梅新;胡伟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盐酸异丙嗪局部注射治疗寻常疣跖疣31例疗效观察

    作者于2001年1月~2001年7月采用盐酸异丙嗪局部注射治疗寻常疣、跖疣共31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罗德喜;赵小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微囊肿性附属器癌1例

    1病历摘要患者女,25岁,因头部结节2年就诊.2年前发现左侧头顶部有一绿豆大肿物,质硬,无不适感,缓慢增大,未治疗.体检: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左侧头顶部见3 cm×3 cm正常皮色结节、质硬、活动、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在局麻下手术切除结节,病理检查发现切缘有肿瘤组织,手术后10天再次手术,切片观察切缘为正常组织.随访2年未复发.

    作者:江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恩纳和利多卡因局麻在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对照观察

    我中心在应用激光治疗外生殖器尖锐湿疣时,术前采用5%恩纳乳膏涂抹达到局麻效果,并设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晓霞;冯福娟;丁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广东省肇庆市1987年~2001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1987年~2001年肇庆市梅毒的流行趋势和病例特征,为今后制汀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全市梅毒疫情报表及个案资料,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目前肇庆市正处在梅毒疫情快速上升阶段;病例86.75%是20岁~49岁的青壮年,96.99%的学历在高中以下,30.12%是未婚者,84.34%是非婚性接触传播,非婚性接触与夫妻性接触发病的隐性梅毒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须加防治梅毒的力度,规范梅毒诊治,全面实施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等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邓仲明;张锡宝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广东省茂名市2001年性病疫情分析

    2001年茂名市报告性传播疾病3150例,比2000年增加了752例,同比上升了31.36%.年发病率为50.80/10万,同比上升了31.33%;是1986年建立性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以来发病率高的一年.现将有关流行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黄湘水;张凤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913名吸毒人员HIV感染的相关行为调查

    目的:分析广东省中山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的相关行为、态度、知识,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访谈、问卷调查和血清流行病学对吸毒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HIV感染率为5.37%.静脉注射吸毒占吸毒人员的49.9%;静脉注射吸毒共用针具率为64.19%;96.60%的人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全面.结论:针对该人群特点,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预防HIV在该人群中流行.

    作者:古有婵;吴宝燕;李桂娇;周海;叶世南;舒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咪唑斯汀治疗急、慢性荨麻疹7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咪唑斯汀(皿治林)治疗急、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对急性荨麻疹40例患者给予口服皿治林10mg,2 h后观察疗效;慢性荨麻疹30例患者给予口服皿治林10mg,每日1次,治疗14d.结果:急性荨麻疹患者70%在2 h内起效,1 h内88%患者瘙痒开始减轻,86%患者风团数开始减少,83%患者红晕程度开始减轻;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1 w临床总有效率为86.6%,2 w总有效率100%.结论:使用皿治林口服治疗急、慢性荨麻疹快速起效、持续时间长、安全有效.

    作者:何雯;宦秉瑜;徐大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85例

    我们用内服中药、外用西药的方法治疗扁平疣8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仁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皮肤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

    目的:报告一例发生于腰股部,多次复发,病期长达13年之久的血管内皮细胞瘤,经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染色CD34阳性.

    作者:潘慧清;谷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阿昔洛韦与万乃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与万乃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带状疱疹随机分为2组.A组用阿昔洛韦,B组用万乃洛韦治疗.分别观察其起效时间,皮损清除时间,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ZAP)缓解率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等临床指标;结果:在两组中万乃洛韦显示出比阿昔洛韦更好的临床疗效.在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程度方面,万乃洛韦明显优于阿昔洛韦;结论:与阿昔洛韦相比,万乃洛韦在带状疱疹方面显示出更好的临床疗效.使用万乃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在改善带状疱疹的相关性痛及后遗神经疼痛方面显著优于阿昔洛韦,尤其是对老年带状疱疹患者.

    作者:温炬;刘世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0.1%丁酸氢化可的松霜治疗126例湿疹皮炎疗效观察

    我们自1999年10月起应用0.1%丁酸氢化可的松霜(来可得脂霜)治疗126例湿疹皮炎类皮肤病,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文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142例药疹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近2年142例药疹患者致敏原因和临床类型.方法:收集142例药疹患者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致敏药物主要为抗生素类,占71.8%,其次为解热镇痛类,占19.7%;药疹类型以麻疹型或猩红热型多见,占49.3%,其次为荨麻疹型,占15.4%,光敏性皮炎,占7.8%.结论: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种类的不断增多和使用频率增加,是引起药疹患者增多的原因之一.

    作者:欧阳烈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21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的诱因、常规药物的疗效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住院GP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结果:感染及不规则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是GPP诱发或加重的重要因素.11例院外已系统应用激素者,入院后联合应用Tigason(银屑灵)(0.9mg~1 mg/kg/d)或CSA(环孢菌素A)(4 mg~5 mg/kg/d)具有协同的疗效,1 w~2 w内总有效率达90%;但随访发现3年内复发4例,其中1例继发类固醇性糖尿病合并青光眼,1例发生骨质疏松.3例GPP患者单独应用Tigason(0.7 mg~1 mg/kg/d),7 d~14 d脓疱消退,3例GPP患者单独应用CSA(3 mg~4mg/kg/d),3 d~7 d脓疱消失.结论:皮质类固醇激素不被推荐作为常规一线治疗药物.药物对个体的疗效及副作用受年龄、病程、既往用药情况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区别.建议采用顺序疗法或联合疗法.

    作者:周晖;卢念祖;高谦;佟菊贞;黄家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自体表皮移植术加磨削术治疗白癜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表皮移植术加磨削术对白癜风的疗效.方法:对126例白癜风患者采用自体表皮移植术加磨削术,其中局限型80例,节段型41例,泛发型5例,共移植白斑区386个,每皮瓣植入直径0.8 cm~1 cm,共植入皮瓣4632处.结果:皮瓣成活率95.12%,其中治愈119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41%.所有患者观察随访半年以上,移植后10天左右色素形成,1个月左右色素基本恢复正常,3个月左右色素完全恢复.结论:该法效果好、副作用少.

    作者:李金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阴茎多发性淋菌性脓肿1例

    1病历摘要 患者男,17岁,中学生.因阴茎部肿痛近40天而就诊.患者于非婚性交3 d后出现尿道疼痛溢脓,因怕羞未行任何诊治.约7 d后,尿道溢脓自行停止,继而阴茎腹侧出现2个圆形隆起肿块,包皮亦发生肿胀,疼痛显著,影响行走.30余天后被其父发现而带来我科诊治.

    作者:常功贤;张红兵;刘玲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广东省兴宁市1956年~1995年麻风病流行病学分析

    广东省兴宁市地处粤东山区,地形南北狭长,四周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属半丘陵地带,面积2104.8 km2.总人口107.7996万人.现将我市1958年~1995年麻风病流行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今后的麻风防治策略.

    作者:林锡光;谢东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广东省皮肤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