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治疗对外伤性肝破裂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

罗轩明;兰志恒;李亚彬;柯美玲;蒋育斌;周小东;潘存英;卫鑫;池祥杰

关键词:手术治疗, 外伤性肝破裂, 并发症, 治愈率, 相关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对外伤性肝破裂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87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针对性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分析其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在手术治疗的87例患者中,终治愈83例,死亡4例,治愈率为95.40%,并发症发生率为13.79%,其中肝脓肿2例,胆汁外漏8例,膈下感染2例.损伤分级、伤后手术时间、出血量及脉搏均为外伤性肝破裂预后的影响因素,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穿凝血情况对外伤性肝破裂预后无明显影响.结论:患者入院后应根据病史及具体病情及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选择准确术式进行治疗,以大限度的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青光眼患者出院随访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究对青光眼患者出院随访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随机纳入81例在我院接受药物以及手术治疗的青光眼患者,将所选对象依据其应用护理方式的差异分为常规干预组和延续护理组,2组患者均接受合理用药指导、患眼保护、饮食指导等常规护理,延续护理组患者同时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结果:2组患者护理前精神心理、社会活动、身体机能以及视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延续护理组患者各项观察项目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光眼患者出院后进行认知护理干预、行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提升其机体素质和生活品质.

    作者:张静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自闭症男童的症状与其父母情绪异常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自闭症男童临床症状的严重性与其父母的抑郁和焦虑状态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自闭症儿童的防治提供帮助.方法:随机选取自闭症男童35例,自闭症严重程度的评分采用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同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其父母分别进行抑郁及焦虑状态评分,并随机选取同一区域内年龄与教育水平相匹配的35对健康夫妻作为对照组.结果:自闭症儿童父亲或母亲的HAMD及HAMA评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的父亲或母亲,同时发现自闭症儿童父亲和母亲的HAMD评分与其患儿的CARS评分呈正相关;但自闭症儿童父母的HAMA评分与其患儿的CARS评分相关性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对自闭症患儿的治疗中,需要关注其父母的抑郁症状,应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全方位的治疗.

    作者:曹杨;李成蹊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连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连续康复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取我科室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的连续康复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董春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胃肠肿瘤术后化疗病人的营养状况及对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胃肠肿瘤术后化疗病人的营养状况及对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调查分析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接收的90例胃肠肿瘤术后化疗病人的营养状况,并对不同营养状况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调查显示,90例病人中术后化疗营养状况良好的有27例,占据30.00%,轻度营养不良的有43例,占据47.78%,重度营养不良的有20例,占据22.22%,营养不良发生率为70.00%;两组病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营养不良组病人的恶心呕吐、骨髓抑制不良反应显著高于营养良好组,P<0.05,但两组病人的肝损伤比较差异不大,P>0.05.结论:胃肠肿瘤术后化疗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且营养状况与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需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进一步加强对病人的营养管理,降低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宋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及原因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及原因.方法:收集我院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定义为研究组.收集我院健康人群且未诊断为糖尿病、高血压的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一般临床资料、生化资料;两组同型半胱氨酸.结果:两组一般临床资料、生化资料(收缩压、舒张压、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同型半胱氨酸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造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的原因与血糖增高、糖代谢及血压升高有关.

    作者:洪占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肿瘤标志物检验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观察肿瘤标志物检验运用到肺癌诊断中的功效.方法:选出2015年7月到2017年7月这一时间段到我院开展健康身体检测的健康体检者总共31例当作组一,选出肺癌确定患者总共31例当作组二,比照两组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组二血清中的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的水平都高于组一,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即对肺癌予以诊断的关键凭据,对于肺癌诊断的灵敏程度较大,对于早期肺癌的确定来说尤为关键.

    作者:玛依拉·热合曼;白素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牙体牙髓病患者心理特征及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实施价值评价

    目的:观察牙体牙髓患者的心理特征,并评价其实施针对性护理的干预成效.方法:本次的68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5月-2017年12月期间接收的牙体牙髓患者,对全部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并依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方式,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方式,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并发症状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成立(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相比对照组的38.24%,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牙体牙髓患者的心理特征,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方式,可有效改善其心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成效十分显著,可进一步推广采纳.

    作者:张萌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浅析肠内营养液温度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影响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液温度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低温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实施肠内营养后的胃液PH值.结果:实施肠内营养后低温组的胃液P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液温度是影响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重要因素,采用低温肠内营养液实施肠内营养能够有效保护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胃粘膜,降低应激性溃疡发生的几率.

    作者:孟阳;程然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5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患者治愈3例,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7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阿木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观察

    目的:探究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法选取在我院检验科行微生物检验患者600例,回顾分析患者检测报告,探究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临床微生物检验报告准确率80.5%,其中以尿液检验准确性高,占85.98%,病原菌培养及血液培养准确性较低,分别为74.26%、77.19%,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微生物检验报告准确性比较(P>0.05);检验人员自身因素,标本因素、操作规范是影响微生物检验质量的主要因素.病原菌培养中革兰阴性菌占52.19%,革兰阳性菌占37.13%,真菌占10.68%;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药物有较高耐药性;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药物耐药性较高.结论:检验人员素质、检验仪器、试剂、标本留取时间与留取方式会影响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临床应规范检验人员操作步骤,提高检验人员综合素质,以此增强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

    作者:柳海丽;宋晓利;王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对象为我院肝硬化疾病患者54例(观察组)和健康体检者54例(对照组),选至2014年9月-2017年2月,于清晨空腹取静脉血检验生化指标,并统计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白蛋白、总蛋白、胆碱酯酶含量低于对照组,统计有意义(P<0.05);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含量高于对照组,统计有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疾病患者进行生化指标检验,能了解肝功能状况,为疾病诊治提供依据,值得借鉴.

    作者:杜小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延伸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保健康复当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保健康复当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13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67)及对照组(n=67),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延伸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FBG、2hPG以及HbA1c水平均存在一定幅度下降,但研究组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实施延伸护理有利于稳定糖尿病患者病情,可进一步控制其血糖水平.

    作者:朱玉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

    目的: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对自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中风后遗症诊治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104例患者并将其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患者应用西药治疗,中药治疗组患者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中药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4.23%,西药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78.85%,中药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西药治疗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Bathel指数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以及治疗3个月后中药治疗组40分以上Bathel指数明显高于西药治疗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能够提升临床疗效并使患者的生存能力得到改善.

    作者:谭峻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低分子肝素预防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组,给予常规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2/50(4.00%),对照组为12/50(24.00%),(P<0.05).术后10天,观察组血D2-二聚体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术后1d、术后10d的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比较理想,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故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吴金超;丰艳;齐红哲;樊佳奇;周家宁;周雪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舒适护理对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围术期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8月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患者90例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进行围术期常规的护理服务,实验组开展围术期舒适的护理服务.比较效果.结果:实验组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手术治疗配合度、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的天数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负性心理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切口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围术期的应用价值高.

    作者:陈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高血压危象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高血压危象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44例经院前急救的高血压危象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对高血压危象患者实施院前急救的措施及护理要点.结果:44例患者中,安全快速转入医院42例,运转途中发生病情恶化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给予高血压危象患者正确有效的急救及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降低患者死亡率与致残率,提高救治成功率,对高血压危象患者具有积极意义,可推广应用.

    作者:聂子轩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舒适护理在手外伤皮瓣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明确在手外伤皮瓣移植术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从2015.04——2017.04期间来本院行手外伤皮瓣移植术患者中随机选择6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投硬币正反面分组的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和平均分为常规组和舒适组.两组患者均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舒适组患者加用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舒适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舒适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更高,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十分显著.结论:在手外伤皮瓣移植术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具有显著的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运用.

    作者:苏宣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对控制院内感染的临床意义

    目的:综合分析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对控制院内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8月-2017年8月)科室的10名医护工作人员应用多模式手卫生方法实验组(100例患者),再在2013年8月-2015年7月将科室的10名医护工作人员未应用多模式手卫生方法作为对照组(100例患者).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医护工作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不同指征手卫生依从性变化(操作前与操作后指征出现次数、实际执行次数).结果:实验组医护工作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指征出现次数、实际执行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操作前(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的指征出现次数、实际执行次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接触患者后、接触体液等污物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的指征出现次数、实际执行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式手卫生应用在控制院内感染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能够显著提高医护工作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

    作者:白海顺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脑出血患者临床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对脑出血患者的综合护理方法进行探讨,观察综合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的作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将6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从1号到66号进行随机排序,序号为双数的患者划分为护理研究组,单数的患者划分为护理对照组,每组患者33例.对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结果:分组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卒中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评分基本保持一致,分组护理2个月后,护理研究组患者的卒中量表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以更加显著的改善患者病情预后,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作者:张伯娜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浅谈新生儿坏死性肠炎的诊治方法

    目的:讨论新生儿坏死性肠炎的诊治方法.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对新生儿坏死性肠炎进行诊治分析.结果:新生儿坏死性肠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胃肠道急症,对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的影响.结论:从新生儿坏死性肠炎的发病机制、预防、诊断及治疗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为降低患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杜全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