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感染的临床观察

贺鸿星

关键词:根尖诱导成形, 术治疗, 年轻恒牙, 根尖周病变, 根管感染, 现报告如下, 牙髓坏死, 停止发育, 临床治疗, 基本控制, 根尖周炎, 导的方法, 保留牙齿, 药物, 炎症, 牙根, 外伤, 龋病, 畸形, 患牙
摘要:年轻恒牙因外伤、畸形或龋病造成牙髓坏死、根尖周炎,致使牙根停止发育,临床治疗相当困难,预后较差,常常以拔牙而告终[1].为了达到有效的根尖诱导成形和保留牙齿的目的,作者近年来采用了基本控制根管感染(而不是待炎症完全消失至根尖周病变消除为止)及药物诱导的方法治疗该类患牙,效果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口腔疾病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四种根管预备法及效果评价

    根管预备是根管治疗术的重要步骤,尤其在后牙根管治疗中操作难度高,费时.其方法除比较熟悉的逐步后退法、逐步深入法外,还有平衡力法、超声法和SW器械法,此外还有近年来备受瞩目的ProFile机用器械法,现对后4种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莫清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884例先天性唇腭裂的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了解近7年先天性唇腭裂的发病情况并分析其发病因素.方法对1994年1月~2001年1月的884例先天性唇腭裂住院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唇裂合并腭裂、唇裂或伴牙槽裂、单纯腭裂分别占56.79%、22.06%和21.15%.男女比例为2.25∶1.结论多基因遗传和胚胎的环境因素包括感染、药物、精神因素是唇腭裂的重要病因.

    作者:陈伟良;叶华山;潘朝斌;李劲松;庚尧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根尖诱导成形药物的研究进展

    长期成功地保留无髓牙齿依赖于对其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而年轻恒牙根尖孔的闭合或者根尖屏障的形成又是进行根管治疗的前提.由此可见诱导无髓年轻恒牙根尖孔的闭合或者根尖屏障的形成即根尖诱导成形术(Apexification)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耀国;朱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两种根管工作长度测量法准确性的临床评价

    目的比较临床常用的X线片指感法与Root ZX测定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方法选取临床根管预备后拟作充填的患牙548颗,按就诊顺序分为单、双数两组,分别用X线片指感法和Root ZX电子根管定位仪测定根管工作长度,并依此长度行根管充填、拍X线片,测量根充材料至根尖的距离.结果 Root ZX距根尖1 mm内的准确率达94.2%,较X线片指感法(83.8%)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Root ZX测定根管工作长度准确、简便,建议作为X线片法的辅助工具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高燕;凌均棨;欧阳勇;付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nm23-H1基因对舌癌细胞株化疗敏感性的影响体外实验

    目的通过nm23-H1的转化及导入BcaCD885细胞株,观察nm23-H1对BcaCD885细胞株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完成细胞培养和基因转染后,MTT法观察nm23-H1对BcaCD885化疗敏感性影响.结果转染前BcaCD885细胞株对ADM、5-FU、MTX的化疗敏感性无显著差异.但转染后的BcaCD885细胞株对CDDP明显增敏.结论 nm23-H1可能通过特异性地影响细胞内的能量交换过程来达到对CDDP化疗增敏的效果.

    作者:陈绍维;李唐新;陈伟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三种材料制取根管印模间接制备桩核的临床比较

    目的对三种材料制取根管印模间接制备桩核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随机选择门诊病例68例,共108颗上前牙,分成3组,分别采用琼脂法、小木桩法、印模膏法制取根管印模,灌模,间接法制作铸造桩核.随访观察1~3年.结果三种方法中,以琼脂法取模间接制备桩核的效果好.采用该方法制作的桩核,与根管的适合性明显优于另外两种方法.小木桩法就位时较为困难,印模膏法制备的桩核易出现松动.结论利用间接法制作桩核,操作简便,方法简单,缩短了临床操作时间.采用琼脂法制取根管印模间接制备桩核的临床效果较好,因其成本较硅橡胶低,便于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宋冠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IL-8与牙周炎关系的探讨

    牙周炎是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性疾病,在菌斑细菌及其产物的刺激下,炎性浸润细胞和局部组织细胞合成和释放大量化学因子参与炎症反应过程.化学因子,为一结构相关的细胞因子家族,对特定类型白细胞表现为化学趋化性,分子结构具有四个半胱氨酸残基的保守序列,影响其三级结构.根据两两半胱氨酸间是否被其他类型氨基酸分隔,可分为CXC,CC,CX3C及C亚型.IL-8属于CXC亚型,主要趋化PMN[1,2].

    作者:郭永华;张蕴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颏下部软组织混合瘤1例报告

    混合瘤又称多形性腺瘤,是唾液腺常见的良性肿瘤.常好发于腮腺,其次为颌下腺,小涎腺以腭部多见.在颌面部,发生于除涎腺以外的软组织较少见.现将颏下部软组织混合瘤1例报告如下.

    作者:杨兵;徐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恒牙根形成状态与恒牙迟萌的处置时机选择

    目的寻找局部恒牙迟萌的佳治疗时机.方法治疗Ⅰ组的11例患儿在其迟萌恒牙根形成3/4以前拔除乳牙或切龈助萌;治疗Ⅱ组的8例患儿在其迟萌恒牙根完成3/4以上时拔除乳牙或切龈助萌.结果治疗Ⅰ组的迟萌恒牙均与对颌牙建立正常关系,而治疗Ⅱ组除2颗下颌第二双尖牙外,其余迟萌恒牙均未与对颌牙建立正常关系.结论建议在恒牙根完成3/4以前治疗局部恒牙迟萌.

    作者:柏宁;朱维建;王志军;沈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140例颈侧部肿块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颈部肿块的临床特征,提高颈部肿块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140例颈部肿块临床与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颈部肿块中有53例临床与病理诊断相一致,符合率37.9%,其余均以颈部肿块为临床诊断.恶性淋巴瘤及淋巴转移癌在临床上明确诊断较困难.结论颈部肿块的鉴别诊断尤其对转移性癌的及时诊断,可尽早发现原发灶挽救病人的生命.

    作者:谢旺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Br(a。)nemark种植系统修复单个上前牙缺损报告

    目的评价Br(a。)nemark种植系统修复单个上前牙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Br(a。)nemrk种植系统的常规操作方法Ⅰ期植入198枚种植体(其中即刻种植17例),6个月后进行Ⅱ期手术,用烤瓷修复体修复.结果 Br(a。)nemark种植体修复后随访3年,累计成功率为93.6%.结论 Br(a。)nemark种植系统修复单个上前牙缺失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辉;支清惠;罗智斌;邓飞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封闭牙釉质表面的抗剪粘接强度研究

    目的研究Single bond与牙釉质表面的抗剪粘接强度.方法 30颗离体前磨牙随机均分为3组,牙釉质上分别粘接不同的测试材料,检测各组材料的抗剪粘接强度,并观察断裂发生的部位.结果断裂均发生在粘接材料与牙釉质之间,Single bond的抗剪粘接强度达13 Mpa.与牙釉质粘接前,牙面预涂京津釉质粘接剂涂剂,Single bond的抗剪强度没有出现显著性变化.这两组分别与京津釉质粘接剂组比较,抗剪强度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Single bond与牙釉质的抗剪粘接强度满足正畸临床要求,京津釉质粘接剂涂剂不影响Single bond的临床应用.

    作者:兰青;程祥荣;贺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异体冻干骨在齿槽裂修复中的应用

    唇腭裂术后上颌齿槽突裂的整复是唇腭裂序列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整复材料有多种,如自体骨、羟基磷灰石、珊瑚人工骨、生物陶瓷和粉状蛋壳等,各有其优缺点.我科从1999年10月至今,应用异体冻干骨充填齿槽裂27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一雷;陈伟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感染的临床观察

    年轻恒牙因外伤、畸形或龋病造成牙髓坏死、根尖周炎,致使牙根停止发育,临床治疗相当困难,预后较差,常常以拔牙而告终[1].为了达到有效的根尖诱导成形和保留牙齿的目的,作者近年来采用了基本控制根管感染(而不是待炎症完全消失至根尖周病变消除为止)及药物诱导的方法治疗该类患牙,效果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贺鸿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甲状舌管囊肿(瘘)172例临床病理研究

    目的研究甲状舌管囊肿(瘘)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172例甲状舌管囊肿(瘘)的临床资料,光镜下观察其组织学表现.结果 172例中,10岁以下儿童91例(52.9%),男女之比为1.8∶1,发生于舌骨下部位106例(61.2%),复发30例(17.4%);囊肿衬里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54例(31.4%)、复层鳞状上皮40例(23.3%)、单层上皮8例(4.7%)、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伴有复层鳞状上皮7例(4.1%)和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伴有单层上皮7例(4.1%).结论甲状舌管囊肿(瘘)好发于10岁以下男性,且舌骨下多见,组织学表现具有多样性.

    作者:崔淑霞;刘进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固定修复牙体制备前患者心理初探

    目的探讨固定修复牙体预备前患者的心理情况.方法在固定修复牙体制备前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对169例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比较了两组患者在有无心理准备下的畏惧心理,合作行为及对修复效果的满意程度.结果心理有准备组较之对照组的畏惧程度低,能更好地与医生配合,对修复效果满意.结论在固定修复牙体制备前应适时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对获得医患双方都满意的修复体是很必要的.

    作者:钟爱喜;潘小波;彭利辉;何培侠;黄燕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无抗生素预防感染的牙种植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无抗生素预防的牙种植效果,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牙种植患者154名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3名(196枚种植体)给予口服青霉素V(PC-V)预防处理,实验组71名(167枚种植种)术前、术后均不给予抗生素治疗.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术后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上颌骨与下颌骨种植体的存留率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常规牙种植外科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是无意义的.

    作者:王文红;范群;徐中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颌面部急性蜂窝织炎并发败血症死亡1例

    我科曾收治1例因颌面部急性蜂窝织炎并发败血症、休克,经治无效死亡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繁胜;张利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论口腔预防保健的职业道德

    现代医学模式的建立,对口腔预防保健提出了更高的职业道德要求.本文阐述了口腔预防保健职业道德的基本含义和作用,强调口腔预防保健职业道德的特点是它的社会性和群体性,提出口腔预防保健职业道德要求是:①对社会负责的精神,②为事业奉献的精神,③做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④团结协作的精神.

    作者:沈家平;吴友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种植义齿15例体会

    种植义齿是一项先进的临床应用技术,作者自1994年起,开展延期二段式种植义齿技术,共15例患者,18颗种植体,经过5~7年观察,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黄伟明;孔繁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口腔疾病防治杂志

口腔疾病防治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广东省口腔医院,广东省牙病防治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