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超对宫内胎物残留的诊断价值

黄兵兵;李亮;杨霞

关键词:彩超检查, 子宫, 胎物残留
摘要:目的:讨论宫内胎物残留的彩超诊断价值.方法:彩超检查33例宫内胎物残留患者,并与人工流产、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33例宫内胎物残留的彩超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完全一致.结论:彩超检查简便、经济、无创伤,并可重复检查,应为首选方法.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相关文献
  • B超诊断甲状旁腺腺瘤1例

    患者,女性,61岁.3年前体检、生化检验时发现血清钙增高为3.02 mmol/L (正常:2.10~2.70 mmol/L),血清磷降低为0.58 mmol/L(正常:0.83~1.48 mmol/L).两年前外出旅游,先后二次跌倒摔伤, X线摄片诊断为:骨质疏松及右前臂尺骨骨折、腰椎1压缩性骨折.

    作者:鞠和;陈皓;林宏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高频超声对颌下腺涎石病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颌下腺涎石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探头对46例颌下腺炎患者进行颌下腺多角度扫查.结果:患有涎石病的颌下腺炎患者为31例.与手术后病理符合率为100%.结论:应用高频超声早期诊断颌下腺涎石病符合率高,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红;周卫东;杨凤菊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超声对非典型输卵管妊娠的观察与临床剖析

    目的:为提高对非典型输卵管妊娠的超声诊断水平,以减少漏误诊.方法:从223例宫外孕患者中,筛选出31例非典型输卵管妊娠病例,进行临床及超声声像图与手术病理的对照剖析.结果:不具备典型症状的31例,未扪及附件肿物的19例.31例中超声均无典型的输卵管妊娠结构,表现为囊肿2例,混合性肿块7例,实质均质3例,非均质8例,7例未见肿物,4例误为卵巢稍大;术中见输卵管增粗1.5~3 cm者27例,附件肿物大小为5~7 cm者4例.结论:非典型输卵管妊娠可无典型病史.体征及超声声像可疑时,应数日内行B超复查并结合血β-HCG检查.有条件者应尽量采用经阴道彩超检查,可获较准确的诊断.

    作者:郑宗英;林新霖;申玉萍;柯晓刚;刘新秀;陈玲;甘玲;陈树强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超声诊断双侧卵巢巨大粘液性囊腺瘤并自发破裂1例

    患者,女,27岁.已婚,生育1男1女,大者5岁,小者1岁半,均顺产.自诉发现腹部包块5年.近2月余感腹胀,纳差,尿频,一直未诊治;5天前曾因早孕45天,而行人工流产术,具体过程不详.今早感腹痛、腹胀而来我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尚可,腹部明显膨隆,叩诊为浊音,移动性浊音(±),心肺(-)、肝、脾触诊不满意,妇科检查因流血未做.

    作者:靳勇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彩超诊断幼儿膀胱横纹肌肉瘤1例

    患儿,男性,2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1月余,经当地医院诊断为膀胱结石包裹;抗炎治疗20多天,血尿仍间断出现来我院就诊.查体:发育正常,心肺未见异常,肝脾未触及.尿常规:红细胞满视野,白细胞少数.血常规:(一).

    作者:李薇;高露露;叶红;贺照忠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对肝脏肿瘤术后早期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强度超声聚焦(HIFU)治疗肝肿瘤对治疗前后早期肝功的影响.方法:采用同期肝肿瘤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患者做对照,共同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治疗前后血常规和肝生化指标.结果:手术组、介入组治疗前后均出现肝功酶等显著性改变.高强度超声聚焦组治疗前后没有肝功酶变化.结论: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肝肿瘤与手术或介入组相比,对正常肝细胞影响较小.

    作者:郑国强;姚丽华;郭峰;霍苓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超声导向长针麻醉肾活检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长针麻醉、穿刺自动肾活检的方法.方法:采用普通凸阵探头,可调式自动活检枪、18 G组织切割针、20 G PTC穿刺针,逐层麻醉自皮肤至肾被膜外,从探头侧端进针行穿刺活检.结果:37例中,穿刺活检一针次21例;穿刺切割标本长度平均1.5 cm;直径平均0.08 cm;每例检出肾小球平均15.65个,每针次8.9个.术后尿中红细胞数增加仅2例.结论:采用超声引导,长针麻醉、经皮自动活检枪肾穿活检,具有切取标本完整、取材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小等优点.

    作者:曾建新;林晨曦;陈樟;曾育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高频超声在眼外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眼外伤的声像图特点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高频探头直接扫查眼部,与手术或眼科检查结果对照.结果:685例(735只眼)眼外伤全部获得满意图像,外伤性白内障和玻璃体浑浊发病率相对较高,分别是46.6%、47.1%,眼外伤超声诊断总符合率96.5%.结论:超声诊断符合率较高,能为临床诊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可作为眼外伤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李建平;董学新;刘容;于绍梅;周晓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主肺动脉血栓1例

    患者,男,66岁.因胸闷,心悸4年,加重7天后就诊.查体:T:36.5 ℃,AR:75次/分,R:24次/分,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双肺底可闻及水泡音,二尖瓣区可闻及III/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功能III级,双下肢浮肿;心电图:左心房扩张,室内束支传导阻滞,偶发室性期前收缩.X线胸透:双肺纹理增强,心影向两侧扩大.

    作者:张兆英;边文华;刘雪峰;郭华;李雅琴;胡云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肝内局限性低回声区超声动态观察分析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随访对肝脏脂肪局限性低回声区的诊断价值.方法:动态观察32例中40个肝内低回声区之大小与回声变化.结果:32个肝内低回声区无明显变化,8个低回声区管道显示较前清晰.结论:不均匀性脂肪肝比较正常肝组织回声(肝岛),有其声像图特点,超声能做出诊断,为临床提供更多信息.

    作者:余晓琴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子宫穿孔并大网膜嵌顿宫腔的超声诊断和分析

    我院自1996年1月~2001年10月经超声诊断为子宫穿孔合并大网膜嵌顿宫腔的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现将其声像图表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虹;范斯萍;王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巨大子宫肌瘤伴胸腹水超声误诊为麦格综合征1例

    患者,女,46岁.发现子宫肌瘤5年,现腹痛住院.经妇科检查,初步诊断为子宫肌瘤.

    作者:郭静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超声对观察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的临床意义

    目的:应用超声观察剖宫产术后子宫愈合情况.方法:对89例剖宫产术后7~10天子宫大小、宫腔、切口及术后4~7月子宫瘢痕形成的切口进行观察.结果:术后7~10天子宫复旧良好,宫腔积血、或/和宫旁血肿,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分别为49.4%、30.3%、3.4%.术后4~7月子宫瘢痕缺陷易造成节育环放置困难,或节育环移位.结论:剖宫产术后超声检查能早期诊断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等并发症,可及时为临床处理提供依据.

    作者:金慧佩;朱世钗;王海;杨琰;吕夕明;黄品同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糖尿病患者冠脉血流储备功能的研究

    目的:应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价冠脉造影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其冠脉血流及冠脉血流储备功能(CFR).方法:对全部受检者静脉注射潘生丁,分别测量静息状态(rest)及注射潘生丁后(PDM)冠脉血流频谱,舒张期峰值流速(PDV)、平均流速(MPV)、时间流速积分(DVI);用药后(应激状态)与用药前(静息状态)测值之比(D/R)(即CFR).结果:糖尿病组其冠脉血流及冠脉血流储备功能均较正常组减低,与正常组间有明显差异.结论:糖尿病患者冠脉造影正常而CFR减低,可能是发生静息及劳力性心绞痛的主要机制.

    作者:丁萍;徐晓文;童鸿;田家玮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彩超诊断胫前动脉瘤合并周围组织感染1例

    患者,男,50岁.因胃寒、发热、全身乏力8个月,经多方治疗无效住入我院.查体:左下肢中段有触痛,局部性搏动,可闻及血管杂音.T 38.5 ℃,WBC 10.2×109/L.二维超声图像:左下肢胫前动脉中段前侧血管壁向外隆起形成囊状物,大小约37 mm×19 mm,其内部呈雾状回声.

    作者:欧阳贞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小儿肝门静脉自发性回声显影的超声表现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小儿肝门静脉自发性回声显影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儿科住院病例5例,对比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分析其内在联系.结果:凡是发现肝内门静脉自发性回声显影者,都有发热、腹泻病史.结论:门静脉自发性回声显影是一种小儿发热、腹泻的并发症,其本身不引起临床症状,因而临床医生不能发现.超声诊断中要与一些严重的肝病鉴别,避免误诊,并且避免对患者进行不必要的检查.

    作者:邹春鹏;潘尹;黄福光;焦岩;赵雅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超声诊断双胎小胎畸形大胎正常1例

    孕妇,31岁,孕2产1,妊娠24周.因头痛及下肢浮肿我来院就诊.查体:BP 27/14 kPa,双下肢浮肿.

    作者:田禾;王威;李培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超声诊断异位妊娠及误漏诊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异位妊娠的超声图像特征,探讨误、漏诊原因.方法:采用日立EUB 305型、东芝SSA 340A超声诊断仪对208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90.39%,误诊18例,漏诊2例.误漏诊率为9.61%.结论:超声作为异位妊娠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声像图表现有交叉重叠现象,在诊断时应综合分析,小心慎重.

    作者:马小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应用多普勒负荷超声心动图预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疗效

    目的:应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DSE)中主动脉血流频谱峰值加速度(ACC)增加幅度预测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室壁功能的恢复.方法:左室射血分数≤50%的患者44例,CABG术前1周内接受DSE检查,术后3个月随诊检查.计算DSE前、后ACC增加幅度.结果:ACC增加幅度≥80% 对于CABG术后室壁功能恢复的敏感性为83%,特异性75%.与二维超声心动图DSE的预测值相接近(87.5%,85.7%).结论:ACC增加幅度可能成为冠状动脉疾病患者预测室壁功能恢复的一项客观性强、简便有价值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边红;胡大一;朱天刚;汤楚忠;梅运青;王国宏;时光俊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超声诊断胰腺多发性巨大假性囊肿1例

    患者,男,61岁.因重症胰腺炎、胆囊切除术后半年,上腹饱胀10余天入院.患者半年来反复出现上腹疼痛,伴向腰背部放射,无恶心、呕吐、返酸、嗳气,近10余天持续上腹饱胀.查体:一般状态尚可,腹平,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肌软,右上腹见一长约12 cm手术疤痕,上腹部扪及一边界不清包块,质软、触痛(+),肝脾未扪及,移动性浊音(+).

    作者:邓青;温建中;龚琦;罗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诊断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