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
目的 研究分析采用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小儿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患者64例进行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实施分组,包括对照组(n=32)和试验组(n=32).将甲硝唑联合阿莫西林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而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给予试验组患者,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试验组96.87%、对照组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25%和对照组的9.3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患者采用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而且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低.
作者:张琳;赵煜;张书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念珠菌性阴道炎为临床妇科一种机会性黏膜感染疾病,由白色念珠菌感染诱导所致,以外阴瘙痒、豆腐渣样白带为主要临床表现,为女性阴道感染常见疾病类型.近年来,由于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等的滥用,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率显著上提升,临床采取全身或局部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的方式,但易引起黏膜屏障破坏,阴道微生态失调,在停药后,有极高复发风险,且上述药物长期应用,可增加真菌的耐受性,进一步增加了治疗难度.本文从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机制、耐药机制两方面展开探讨,旨在明确念珠菌性阴道炎诊治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刘长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对肺功能、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投掷硬币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予以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选择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肺功能水平以及血清PCT、CRP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水平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CT、CRP含量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显著地提升治疗效果,改善肺功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陈勇;秦铁林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本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合并有认知功能障碍的9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单纯经颅直流电刺激组(n=32)、单纯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康复训练组(n=32)和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康复训练的联合组(n=32),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案,积极控制好患者的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各组分别采用单纯经颅直流电刺激、单纯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和联合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对所有患者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三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 治疗6周后,三组患者MMSE评分及MoCA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联合组患者的MMSE评分及MoCA总分均明显优于单纯经颅直流电刺激组及单纯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康复训练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颅直流电刺激及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康复训练这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两者联合治疗效果更佳,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康复效果.
作者:罗卫欢;黄晓煌;凌水桥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在临床上,首个新型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物即为利奈唑胺(Linezolid).该药物具有高度抗菌活性,尤其针对各类革兰阳性球菌,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同时不良反应也相对较少,临床广泛使用.但由于一些患者需要长疗程使用,再加上临床使用患者数量的增多,导致了一些患者发生了严重的不良反应.为探讨利奈唑胺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作用机制、类型、特点及防治策略,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利奈唑胺的不良反应文献资料进行综述,以期为预防和减少患者不良反应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作者:覃燕玲;梁桂才;李肖肖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评价参麦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自2017年8月~2018年8月进行心力衰竭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式,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率、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情况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情况和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参麦注射液对心力衰竭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情况,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桃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通过膀胱尿压测定评定系统实施康复管理的效果.方法 监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顺应性、残余尿量以及膀胱安全容量,制定科学的膀胱管理措施,对比患者实施管理前后的情况.结果 实施管理后,疾病情况及参与尿量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 膀胱管理有效促使患者提升排尿和控尿的能力,恢复患者的膀胱功能.
作者:彭妤婕;葛梦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采用前瞻性随机临床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儿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确诊并治疗的126例喘息性肺炎患儿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63)和观察组(n=63).两组患儿均给予阿奇霉素治疗,静脉滴注,10 mg/(kg·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1~6岁患儿每天300 mg,7~12岁患儿每天500 mg.疗程为7 d,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儿中治疗总有效62例(98.4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57例(90.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发热消退时间、咳嗽消退时间、湿啰音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疗效确切,能够快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且不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谢一白;王海燕;杜钟珍;刘鑫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内接收的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分别接受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以及仅予甘精胰岛素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FBG、PBG、HbA1C水平以及MAGE、血糖平均值、血糖标准差、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效果确切,极大地改善了血糖水平,提高了血糖控制效果,并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君勇;罗莉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本文主要探究口服与静脉补铁治疗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52例,将之随机分为对照与观察两个组别,前者给予口服硫酸亚铁治疗,后者给予静脉滴注蔗糖铁治疗,两组患者均联合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均治疗12周,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予以比较分析,并对组间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予以观察.结果 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b、Hct、SF、TSAT水平均显著增高,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采用静脉补铁治疗的效果优于口服补铁治疗,且不良反应较少,有效性与安全性均较好.
作者:陈可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超早期强化降压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急性脑出血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强化组和普通组,每组68例.强化组给予超早期强化降压,普通组患者按照常规治疗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5 d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1、IL-6、TNF-α、MMP-9的水平.治疗前、治疗24 h后、治疗7 d后NIHSS评分.结果 强化组与普通组患者血清中IL-1、IL-6、TNF-α、MMP-9水平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强化组和普通组患者血清中IL-1、TNF-α水平均有降低,但强化组降低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两组患者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强化组患者治疗24 h、7 d后,评分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患者治疗24 h后,评分降低,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患者治疗7 d后,评分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早期降压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一定作用,并能够减少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释放,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刘未光;赵艳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孕期服用益生菌对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观察组200名孕妇在妊娠16~24周期间口服孕妇可食用益生菌,与对照组200名孕期未服用益生菌的孕妇进行对比,妊娠24周行OGTT检查,观察两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结果 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16~24周服用益生菌可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王丹;刘杰;刘建;赖庆馀;林佳;吴琦;罗小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肝静脉和肝门静脉的CT血管重建方法及对临床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有明确病理标本的肝癌患者为肝癌组.选择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肝静脉和肝门静脉的CT血管重建相关影像学信息.结果 肝癌组和对照组肝静脉直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和对照组肝门静脉系统血管直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静脉和肝门静脉的CT血管重建可以获得肝静脉和肝门静脉的三维重建图像,显示肝静脉与肝门静脉的空间关系,可为肝癌诊断观测提供影像学信息.
作者:王勇;史盈盈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糖皮质激素抵抗性慢性鼻-鼻窦炎属于常见疾病,其主要是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经过规范化的糖皮质激素治疗,且持续时间在3个月以上,患者的病情未得到良好控制,仍然伴随存在面部不适、头痛、流脓涕、鼻塞等症状,且各项症状严重程度和治疗前不存在差异.对糖皮质激素抵抗性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实施鼻内镜检查可见,患者的鼻黏膜存在充血水肿现象,其息肉组织仍然可见,且患者存在窦口闭锁或狭窄现象,有黏性或脓性的分泌物流出.目前,临床对于糖皮质激素抵抗性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病机制尚未作出明确阐述,因此难以提出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案,此时只能针对糖皮质激素抵抗性慢性鼻-鼻窦炎的可能性发病机制进行探究和分析,进而以其发病机制为基础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和系统化的治疗.本次研究即主要分析糖皮质激素抵抗性慢性鼻-鼻窦炎的相关进展情况,并做出综述.
作者:罗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尿道注入利多卡因及地塞米松在前列腺增生导尿困难患者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入选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试验A组(A组)、试验B组(B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30例.A组尿道注入2%利多卡因5 mL+石蜡油5 mL,B组尿道注入0.25%地塞米松4 mL+石蜡油5 mL,C组尿道口注入石蜡油10 mL.比较三组的平均导尿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不良反应(尿道刺激及出血等)发生率,及置管过程中患者疼痛程度等指标.结果 A组与B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无明显差异,C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显著低于A组与B组(P<0.05);A组与B组的平均置管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平均置管时间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与B组(P<0.05);A组患者疼痛反应轻,B组次之,C组疼痛反应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客观指标方面A组与B组无显著差异,但是在主观指标患者疼痛程度方面,A组疼痛反应低于B组,利多卡因在前列腺增生导尿困难患者中效果更好.
作者:郑海涛;冯光日;孙世宏;邱晓蓉;赵岩岩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瘀血证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1日~2018年6月21日期间冠心病心绞痛瘀血证100例患者,实施奇偶数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舒血宁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丹红注射液治疗.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次数(1.42±0.33)次/周、心绞痛频率(2.71±1.27)分/次、总有效率96.00%、LDL-C(3.19±0.22)mmol/L、HDL-C(1.89±0.51)mmol/L、TG(1.25±0.22)mmol/L、TC(5.32±0.92)mmol/L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瘀血证患者实施丹红注射液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赵国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RNA新类别的发现及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开发RNA靶向药物提供更多方向.RNA药物主要分为ASO、双链siRNAs、miRNA模拟物、RNAi、基因编辑工具引导的RNA(sgRNA).本文从这几类药物出发,阐述RNA药物研发的现状与RNA药物研发存在的难点.
作者:郭岱昀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替格瑞洛+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所选研究病例均为我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共70例,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7月~2018年7月;根据治疗方法划分为对照组(施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施予替格瑞洛+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的LVEF、SV、CO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cTnT、BNP、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总有效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对比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替格瑞洛+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英争;吴祎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全麻过程中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7月行全麻手术老年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1)及对照组(n=41),全部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联合右美托咪定持续静脉注射,0.3μg/(kg·h),术毕前半小时停止,对照组全麻术后予以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观察指标包括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麻醉药物用量、术后认知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应用丙泊酚总量(234.22±35.63)mg、芬太尼总量(0.35±0.11)mg、恢复自主呼吸(6.12±2.88)min、拔管时间(19.86±3.69)min均少于对照组(378.29±67.21)mg、(0.46±0.14)mg、(9.80±3.12)min、(26.34±4.05)min(P<0.05);观察组术后1 d MMSE(24.60±1.22)、3 d(26.98±1.03)高于对照组的(22.87±1.08)、(26.15±1.03)(P<0.05);术后认知功能障碍7.32%低于对照组19.51%(P
作者:顾文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孟鲁司特钠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表达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儿94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仅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0.5 mg/2 mL雾化吸入治疗,每次1吸,每天1次,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5 mg,1次/天,睡前口服,连用4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儿血清干扰素(IFN-γ)及血清白介素5(IL-5)水平,并进行日间、夜间症状评分,评价肺功能.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D4+CD25+Tregs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FVC、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日间、夜间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IFN-γ水平较治疗前升高,IL-5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4+CD25+Tregs比例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能改善患儿肺功能及患儿哮喘日间、夜间症状评分,并通过上调CD4+CD25+Tregs比例,进而促进IFN-γ分泌表达,减少IL-5的分泌,达到抑制哮喘炎症反应的效果,是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哮喘的有效药物.
作者:莫运喜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