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有臣
目的 对寻常型银屑病以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展开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依据治疗用药,入选的9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45例以卡泊三醇软膏展开治疗为卡泊组,53例通过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展开治疗为钙泊组,对比皮损分布面积和严重指数(PASI)评分变化情况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1周、4周两组PASI评分均有下降,组间对比,钙泊组显著较低,且钙泊组总有效率是96.23%,与卡泊组的77.7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5%、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可使PASI评分显著下降,且不良反应未见增多.
作者:张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为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对癌因性疲乏的临床治疗效果,笔者收集了近年来国内一些关于中医针灸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学习研究.同时结合笔者对中医理论知识和癌因性疲乏相关病理知识的了解与笔者长期的工作经验,对当下中医针灸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其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医针灸在治疗癌因性疲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临床可通过针灸治疗方式可通过对肿瘤直接作用、肿瘤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以及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等方面来有效改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症状,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建涛;孙永康;郭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倍他乐克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患者均为40例,对照组单独给予倍他乐克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心电图结果、总体临床疗效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动态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明显低于治疗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进行统计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倍他乐克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室性早搏频率,防止心血管事件.
作者:赵殿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临床应用的中药注射液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使用中药注射液的患者98例,对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合理分析.结果 临床中使用的药物大多数是运用较多的药物,分别为双黄连、清开灵、复方丹参、参麦、生脉等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12例,发生率为12.24%,其中药物使用不合理导致发生不良反应4例,其余为8例.结论 合理使用中药注射液较为关键,降低临床不合理配伍,并增加输液监护,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陈凯迪;张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分析武汉地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需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冠心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以指导临床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方法 收集2015年8月~2016年8月武汉市武昌医院心内科行PCI术后、需服用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的冠心病汉族患者186例,用PCR荧光法对该类患者CYP2C19基因进行检测,计算基因多态性分布的频率,比较不同性别基因多态性的区别.结果 男性109例患者中,CYP2C19*2野生型为51例(46.79%),突变杂合型44例(40.37%),突变纯合型14例(12.84%),CYP2C19*3野生型为103例(94.49%),突变杂合型6例(5.51%),无突变纯合型.女性77例患者,CYP2C19*2野生型为38例(49.35%),突变杂合型30例(38.96%),突变纯合型9例(11.69%);CYP2C19*3野生型为74例(96.10%),突变杂合型3例(3.90%),无突变纯合型.结论 该地区男女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刘超;卢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预防性治疗脑梗死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6月~2016年12月间来院就诊的2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性脑梗死后治疗,试验组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对照组患者仅使用阿司匹林.经过12个月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胆固醇水平、脑梗死复发情况、脑缺血发生情况、患者及其家属治疗满意情况等.结果 经一段时间的调查后可以发现,试验组患者胆固醇平均值为3.27 mmol/L,脑梗死复发0例,脑缺血事件发生2例,患者及其家属满意例数12例.对照组患者胆固醇平均值为4.56 mmol/L,脑梗死复发1例,脑缺血事件发生4例,患者及其家属满意人数11例.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阿司匹林用于预防脑梗死后复发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文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多潘立酮联合其他药物用于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60例患者均为随机抽样方式选取,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多潘立酮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用铝碳酸镁配合治疗.治疗后统计评估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以及治疗后24 h胆汁反流情况.结果 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药物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 h胆汁指标检测水平、临床综合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多潘立酮药物单独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用于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其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袁溢苒;童明霞;周丽峰;王海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的6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治疗方案为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对照组治疗方案为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相关指标、两组治疗前后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前肺功能相关指标、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协调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时,可以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及相关临床指标.
作者:徐刚;何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8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4例,治疗组患者实施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常规组实施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常规组的总有效率为54.54%,治疗组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黏稠度、24 h内尿蛋白定量以及血压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胎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实施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疗效较单独用药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胎儿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邱淑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84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各42例.甲组患者接受肛周脓肿切开挂线术、乙组患者接受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随访12个月的复发率和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甲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术后肛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乙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随访12个月的复发率低于乙组,患者的总满意度高于乙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肛周脓肿患者应用切开挂线术的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极大地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赵勇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出血性胃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出血性胃炎患者80例进行研究,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4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患者的住院时间、出血量等.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分级情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优于治疗后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出血性胃炎的患者,采取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对其进行治疗,不但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出血量等,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秦卫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地特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疗效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从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GDM病例中选择90例,并随机等分成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5),分别采取地特胰岛素和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和母婴结局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血糖达标率(86.67%)高于对照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4.27±1.03)%、妊娠高血压发生率0.00%、剖宫产率8.89%、羊水过多发生率2.22%、新生儿低血糖率0.00%、早产率4.44%、红细胞增多率0.00%、巨大儿发生率2.22%、呼吸窘迫综合征罹患率0.00%,均低于对照组[(5.68±1.87)%、8.89%、28.89%、15.56%、15.56%、17.78%、11.11%、17.78%、11.11%、17.78%、8.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特胰岛素治疗有助于GDM患者的血糖控制,对GDM疾病有良好疗效,并能更显著改善母婴结局,值得应用.
作者:陈晓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二甲双胍在近年临床研究中被证实效果优于诸多常用降糖药.本文总结近年该药治疗糖尿病的药理研究进展,为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进一步研究及推广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总结临床经验,整理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药理研究进展,发现除治疗糖尿病外,该药在糖尿病患者抗肿瘤、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防治机制上有突出进展,予以重点分析.结果 二甲双胍主要通过降糖、调脂肪、提高胰岛敏感性、抗炎、降低游离脂肪酸等机制发挥治疗糖尿病和抗糖尿病并发肿瘤、并发大血管病的效果;其中激活腺苷环磷酸蛋白激酶(AMPK)是作用关键链.结论 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癌症发生率和大血管疾病发生率,有利于并发症预防.
作者:吴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人工流产术后即刻给予宫内节育器置入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某院进行人工流产术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宫内节育器的置入时间将患者分为即时组和延时组.即时组在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放置宫内节育器.延时组在人工流产术后月经复潮1个月后放置宫内节育器(6个月内放置完毕).观察在术后1个月内、术后2~3个月、术后4~6个月两组女性的妊娠率,及术后6个月内两组女性节育器脱落、因症取出节育器、宫腔感染、腹部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节育器脱落率、因症取出节育器率、宫腔感染率、术后1个月内妊娠率、术后2~3个月妊娠率、术后4~6个月妊娠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时组腹部疼痛的发生率低于延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放置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安全、简便、可行高且易被女性接受的长效避孕方法.可减低反复流产率、非意愿妊娠率,避免女性多次承受手术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杨艳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可导致迟发性脑缺血,被认为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出现的脑血管痉挛进行及时诊断、积极治疗,意义重大.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防治方法包括口服或经静脉注射血管舒张剂、3-H疗法(扩充血容量、提高血压、血液稀释联合治疗法)、血管内治疗以及针对病因的治疗等.
作者:李思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盐酸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之间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24例,分为两组,各62例,试验组予以盐酸罗哌卡因15 mg;对照组予以盐酸罗哌卡因10 mg,比较不同剂量盐酸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完善时间以及运动阻滞完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术的产妇,盐酸罗哌卡因15 mg的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善时间更佳.
作者:包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云南白药胶囊在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云南白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3.48%,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6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2.68±0.73)d,对照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4.82±1.07)d,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之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云南白药胶囊在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刘建文;何永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川归胶囊治疗颈椎病的应用效果情况.方法 从2014年7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颈椎病患者中选取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按摩推拿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采用川归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情况,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归胶囊治疗颈椎病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提升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麒;王雄心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的术后并发症,并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6年12月行ERCP的患者215例,就其临床资料、ERCP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总结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结果 215例行ERCP的患者资料中,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44%,其中主要的并发症为高淀粉酶血症(23例)和急性胰腺炎(21例),发生率分别为10.70%和9.77%,另外,急性胆管炎(5例)、急性胆囊炎(2例)、消化道出血(3例)、乳头切口出血(3例)、十二指肠穿孔(2例)等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依次为2.33%、0.93%、1.40%、1.40%、0.93%;术后患者的死亡例数为0例,死亡率为0%.结论 ERCP用于治疗胆胰疾病是安全且有效的,但需重视术后并发症.术前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了解患者基础病况,严密监测病情变化;术中熟练手术操作技术及进行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预防ER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光恺;秦荣;朱淑军;廖信茜;邓淦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预防性应用临时起搏器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行PCI术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2月10日~2016年3月4日急诊接受PCI治疗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128例,采用单盲、随机实验设计,将患者均分为起搏器组和阿托品组,观察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术后生活质量以及住院花销和住院时间.结果 起搏器组患者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4.4%(22/64)显著低于阿托品组67.2%(4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搏器组在自理能力(28.7±2.9)、活动能力(33.4±3.6)、精神状态(34.9±2.4)和睡眠质量(35.0±3.3)方面评分显著高于阿托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搏器组患者住院时间(11.3±1.4)d、住院花费(20124.8±834.2)元、并发症发生率1.6%显著低于阿托品组(15.6±2.5)d、(23312.9±894.9)元、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搏器组患者满意度93.8%显著高于阿托品组患者满意度7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心脏起搏器的置入能够有效降低术后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同时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和经济负担.
作者:赵春良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