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药理研究进展

吴飞

关键词:二甲双胍, 糖尿病, 药理研究, 肿瘤, 抗大血管疾病
摘要:目的 二甲双胍在近年临床研究中被证实效果优于诸多常用降糖药.本文总结近年该药治疗糖尿病的药理研究进展,为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进一步研究及推广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总结临床经验,整理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药理研究进展,发现除治疗糖尿病外,该药在糖尿病患者抗肿瘤、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防治机制上有突出进展,予以重点分析.结果 二甲双胍主要通过降糖、调脂肪、提高胰岛敏感性、抗炎、降低游离脂肪酸等机制发挥治疗糖尿病和抗糖尿病并发肿瘤、并发大血管病的效果;其中激活腺苷环磷酸蛋白激酶(AMPK)是作用关键链.结论 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癌症发生率和大血管疾病发生率,有利于并发症预防.
中国处方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耳穴贴压配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前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配合生活方式干预对痰瘀互结型高血压前期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纳入初诊为痰瘀互结型高血压前期患者共7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同时配合耳穴贴压,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治疗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理想血压恢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耳穴贴压同时配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可显著降低痰瘀互结型高血压前期患者血压水平,且在恢复理想血压、改善症状方面优于单纯干预生活方式.

    作者:赵鑫;刘振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的治疗价值探究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的治疗价值.方法 将2011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30例脑血栓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组.单一用药组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联合用药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脑血栓治疗总有效率;干预前后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自理能力;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用药组脑血栓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用药组;干预前两组颈动脉斑块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自理能力相近;干预后联合用药组颈动脉斑块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自理能力优于单一用药组.两组患者治疗过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均比较轻微,不影响治疗.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的治疗效果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可有效缩小颈动脉斑块面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高.

    作者:张海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地特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地特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疗效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从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GDM病例中选择90例,并随机等分成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5),分别采取地特胰岛素和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和母婴结局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血糖达标率(86.67%)高于对照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4.27±1.03)%、妊娠高血压发生率0.00%、剖宫产率8.89%、羊水过多发生率2.22%、新生儿低血糖率0.00%、早产率4.44%、红细胞增多率0.00%、巨大儿发生率2.22%、呼吸窘迫综合征罹患率0.00%,均低于对照组[(5.68±1.87)%、8.89%、28.89%、15.56%、15.56%、17.78%、11.11%、17.78%、11.11%、17.78%、8.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特胰岛素治疗有助于GDM患者的血糖控制,对GDM疾病有良好疗效,并能更显著改善母婴结局,值得应用.

    作者:陈晓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西药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西药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药治疗,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根据患者情况辨证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治疗周期为2个月.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蛋白排泄率(UAER)、尿微量白蛋白(UmAlb)、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BG、HbA1c、UAER、UmAlb、SCr、BUN指标较对照组相比水平明显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药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良好,对临床指标改善效果明显,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钟建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股骨颈骨折不愈合高危因素及治疗措施分析

    目的 对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并探究相关治疗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法对1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并随访,根据分析结果找出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相关高危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治疗评价.结果 180例患者中出现愈合例数155例(86.1%),出现骨折不愈合例数25例(13.9%).致使骨折不愈合的高危因素情况为:年龄、位移骨折、合并症等级.结论 影响到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高危因素有年龄、位移骨折以及合并症.除直接对股骨颈骨折愈合造成影响外,各因素间也存在着互相影响,针对这一情况,可以选择相适应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

    作者:欧文博;郭红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外周血尿酸水平对妊高征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IP)患者外周血尿酸(UA)水平变化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监测60例HDIP患者(分为高尿酸血症组30例和正常尿酸组30例)和30例同期健康孕妇的外周血UA水平,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高尿酸血症组外周血尿酸水平[(457.8±66.2)μmol/L]显著高于正常尿酸水平组[(402.6±54.5)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尿酸水平[(170.4±48.3)μmol/L]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中高尿酸血症组的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FGR、早产儿、剖宫产、1 min Apgar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尿酸血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组围生儿死亡1例,两组均无孕产妇死亡,围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除了1 min Apgar评分(4~7分)无显著性差异外,正常尿酸血症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其余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外周血尿酸增高可能在HDIP的疾病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及时对UA进行监测是有效判断孕产妇妊娠结局的一项重要方法.

    作者:张玉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保济丸粉辐照前后对家兔离体肠平滑肌运动作用的影响

    目的 探讨保济丸粉辐照前后对家兔离体肠平滑肌运动作用的影响.方法 制备家兔十二指肠离体肠段标本,采用常规离体肠平滑肌标本活动的实验方法,用生物机能分析系统记录用药前后对肠平滑肌自发收缩性活动及乙酰胆碱所致离体肠肌收缩的变化,观察辐照前保济丸粉和辐照后保济丸粉对肠管运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 辐照前和辐照后的保济丸粉对正常离体兔肠的作用无明显差异,均能明显促进其收缩,同时又明显拮抗乙酰胆碱致离体兔肠的痉挛,且辐照前后保济丸粉之间拮抗乙酰胆碱致离体兔肠的痉挛作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保济丸粉对正常离体兔肠具明显促进作用,均明显拮抗乙酰胆碱致离体兔肠的痉挛,且其作用不受辐照的影响.

    作者:茹丽;郭起岳;李其凤;张首亚;袁征;徐勤;宋健平;王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完善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用药对策.方法 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接受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与B,治疗组A(氯吡格雷口服片),治疗组B(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对比其治疗总有效性、血脂变化以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等数据.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A总有效率为78.08%,治疗组B总有效率为93.15%,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中,有53例的心电图得到有效改善,占总数的72.6%;治疗组B中,有69例的心电图得到有效改善,占总数的94.52%,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治疗组B中各项血脂数据与治疗组A对比,均得到有效好转,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具有积极的治疗效果,且治疗效果稳定,对老年患者机体不产生明显刺激.

    作者:孙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麝香保心丸联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及健康教育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麝香保心丸联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及健康教育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9月~2016年4月收治的9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采用随机双盲法进行分组,试验组患者应用麝香保心丸联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及健康教育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则进行临床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血压情况、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治疗后3个月)、血脂水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高于对照组85.7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及血压情况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压情况及血脂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取麝香保心丸联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及健康教育方案治疗效果显著,患者血压稳定,心绞痛改善,血脂水平正常,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较好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徐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草药敷贴联合川芎泽泻汤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究中草药敷贴联合川芎泽泻汤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择高血压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1例,分别给予川芎泽泻汤治疗和中草药敷贴联合川芎泽泻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70.49%;试验组患者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草药敷贴联合川芎泽泻汤治疗高血压,疗效优越,可更好地控制血压.

    作者:崔红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是影响患者预后重要因素.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相关危险因素涉及人口统计学、功能结局、慢性病以及神经学等诸多因素,本文就PSD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王慧;常焕显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析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6月48例在我院进行检查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为试验组,再选取同一时期48例进行检查的非原发性肝癌患者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CKAX-Ⅱ)检测以及甲胎蛋白(AFP)检测,观察各组人员的各项指标变化及诊断准确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PICKAX-Ⅱ以及AFP指标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此外,PICKAX-Ⅱ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准确性及敏感性较AFP高(P<0.05).结论 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PICKAX-Ⅱ指标检测的准确性高于AFP,PICKAX-Ⅱ可以作为诊断原发性肝癌的肿瘤标志物,为临床该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作者:黄斌;古善智;黄满平;熊正平;李国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益生菌联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感染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益生菌联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感染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74例感染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复方谷氨酰胺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益生菌联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腹痛、腹泻、腹胀评分分别为(1.18±0.05)分、(1.26±0.06)分、(1.12±0.04)分,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26±0.07)分、(2.18±0.08)分、(2.25±0.0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显效27例,有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6%(35/37),对照组治疗后,患者显效18例,有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5.7%(28/3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感染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治疗时加用益生菌后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曹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糖尿病乳酸酸中毒采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救治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糖尿病乳酸酸中毒采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救治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5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144例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的血乳酸水平、血pH值及死亡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乳酸及pH值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12 h、24 h、48 h,研究组血乳酸水平及血pH值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乳酸酸中毒采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乳酸水平,纠正酸中毒,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黄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短期复发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短期复发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肺炎患儿82例,按入院顺序编号后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1例,分别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常规西医加服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啰音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气促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记录其治疗后3个月短期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75.61%(P<0.05);观察组啰音消失时间(5.13±1.71)d、哮鸣音消失时间(3.91±1.21)d、气促缓解时间(2.41±0.62)d、咳嗽消失时间(5.14±1.43)d,与对照组的比较明显较短(P<0.05);观察组短期复发率0,较对照组9.76%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8%、2.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是治疗小儿肺炎的一种安全、有效药物,可提高单纯西药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邸顺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中风偏瘫的效果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中风偏瘫的效果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脑中风偏瘫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FIM和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促使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作者:张维保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川归胶囊治疗颈椎病疗效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究川归胶囊治疗颈椎病的应用效果情况.方法 从2014年7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颈椎病患者中选取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按摩推拿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采用川归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情况,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归胶囊治疗颈椎病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提升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麒;王雄心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奥美拉唑结合硫糖铝治疗出血性胃炎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出血性胃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出血性胃炎患者80例进行研究,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4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患者的住院时间、出血量等.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分级情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优于治疗后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出血性胃炎的患者,采取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对其进行治疗,不但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出血量等,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秦卫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甲状腺癌的相关基因标记物及治疗药物分析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大量甲状腺癌相关的分子标志物相继被发现.这些标志物可以应用于肿瘤疾病诊断中,也可以对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还可以当作治疗靶点,对临床具有重要意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也逐渐关注该领域.

    作者:陈素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人工流产术后即刻给予宫内节育器置入的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人工流产术后即刻给予宫内节育器置入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某院进行人工流产术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宫内节育器的置入时间将患者分为即时组和延时组.即时组在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放置宫内节育器.延时组在人工流产术后月经复潮1个月后放置宫内节育器(6个月内放置完毕).观察在术后1个月内、术后2~3个月、术后4~6个月两组女性的妊娠率,及术后6个月内两组女性节育器脱落、因症取出节育器、宫腔感染、腹部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节育器脱落率、因症取出节育器率、宫腔感染率、术后1个月内妊娠率、术后2~3个月妊娠率、术后4~6个月妊娠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时组腹部疼痛的发生率低于延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放置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安全、简便、可行高且易被女性接受的长效避孕方法.可减低反复流产率、非意愿妊娠率,避免女性多次承受手术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杨艳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主办: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