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文博;郭红英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8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4例,治疗组患者实施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常规组实施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常规组的总有效率为54.54%,治疗组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黏稠度、24 h内尿蛋白定量以及血压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胎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实施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疗效较单独用药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胎儿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邱淑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半夏厚朴汤对失眠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2017年1月~3月广东省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的200只3月龄小鼠为实验对象,展开两个分项研究.其一为睡眠时间影响实验,将100只小鼠分为四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25只,分别给予同体积蒸馏水与不同剂量的半夏厚朴汤,展开睡眠潜伏时间及睡眠持续时间对比.其二为自主活动影响实验,将其他100只小鼠分为四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25只,分别给予同体积蒸馏水与不同剂量的半夏厚朴汤,在用药前后测定小鼠的活动次数.结果 半夏厚朴汤给药的三组小鼠在睡眠潜伏时间方面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小鼠睡眠维持时间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睡眠持续时间均明显长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随着剂量增加,小鼠睡眠持续时间延长的更为明显(P<0.05).在给药前各组小鼠活动次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活动次数均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随着剂量增加,小鼠活动次数减少的更为明显(P<0.05).结论 动物实验显示,半夏厚朴汤有镇静、催眠的效果,对于失眠症有一定治疗效果.
作者:王丽岩;罗志宏;张玉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多潘立酮联合其他药物用于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60例患者均为随机抽样方式选取,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多潘立酮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用铝碳酸镁配合治疗.治疗后统计评估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以及治疗后24 h胆汁反流情况.结果 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药物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 h胆汁指标检测水平、临床综合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多潘立酮药物单独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用于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其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袁溢苒;童明霞;周丽峰;王海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药材种类非常多,尤其是有不少中药材外形非常相似,为了保证临床药物使用的准确性,必须对这些外形相似的中药材进行有效鉴别,保证药物使用发挥其应有的效果.本文主要综合分析中药处方中几类外形相似药材的鉴别方法,为临床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赵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完善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用药对策.方法 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接受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与B,治疗组A(氯吡格雷口服片),治疗组B(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对比其治疗总有效性、血脂变化以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等数据.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A总有效率为78.08%,治疗组B总有效率为93.15%,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中,有53例的心电图得到有效改善,占总数的72.6%;治疗组B中,有69例的心电图得到有效改善,占总数的94.52%,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治疗组B中各项血脂数据与治疗组A对比,均得到有效好转,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具有积极的治疗效果,且治疗效果稳定,对老年患者机体不产生明显刺激.
作者:孙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前列地尔注射液在病毒性肝炎中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 研究参与对象为10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均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采用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50例,采取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对临床疗效、生化指标进行记录、比较.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血清学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对患者的病情症状改善以及血清学指标控制有积极意义,安全性高,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石岩;霍美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硫酸镁湿敷联合中药湿敷治疗下肢丹毒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接收的60例下肢丹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湿敷,观察组硫酸镁湿敷联合中药湿敷,观察治疗前后的疗效、局部症状体征以及炎症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半年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局部症状较对照组轻微,症状改善程度更高.观察组患者的血沉、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等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硫酸镁湿敷联合中药湿敷治疗下肢丹毒比单独使用硫酸镁湿敷疗效更佳,可显著减轻炎症和局部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晗旭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痰检,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别的结果,统计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并了解不同病原菌其对临床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 100例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中,共得到合格痰液标本100份,经培养结果呈阳性的标本93份,培养阳性率为93.0%,共分离得到病原菌10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8株,占56.86%,革兰阳性菌37株,占36.27%,真菌7株,占6.86%.耐药性监测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对多数临床常见抗生素都有较高的耐药率,相对而言,阿米卡星、替考拉宁是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类别,而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性均为0;真菌对灰黄霉素、制菌霉素的耐药率为0,敏感性好.结论 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分离培养得到的病原菌中都存在较为广泛的耐药性,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加强监测和治疗指导,结合耐药试验的应用合理用药,尽量减少新耐药菌株的形成,控制感染发生率.
作者:吴传湘;周康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中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共132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50例非肺结核性肺部疾病患者以及50例健康人血清标本,通过胶体金法进行IgG/IgM抗体检测.结果 132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菌阳59例,菌阴73例.菌阳肺结核检测敏感性为79.66%,菌阴肺结核检测敏感性为69.86%,诊断总敏感性为74.24%,特异性为92.00%.其中IgG抗体阳性89例,IgM阳性9例,5例患者呈现IgG抗体与IgM抗体同时阳性;血清中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阳性检出率74.24%,和细菌学阳性检测率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检测对肺结核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敏感性、特异性的特点.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鼻胃减压管治疗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4年1月~2017年1月选取100例腹部手术所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鼻胃减压管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而在治疗后,观察组的CRP、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奥曲肽与鼻胃减压管联合治疗腹部手术后炎症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黄亚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分析在血液疾病中应用骨髓细胞和血小板参数联合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73例患有血液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73例患者按照患病类型分为AL组、AA组、ITP组.同时选择此期间进行健康体检的43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记录并对比AL组、AA组、ITP组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人员的血小板(PLT)、血小板容积比(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以及骨髓涂片检查结果.结果 AL组、AA组、ITP组患者的PLT、PCT血液学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TP组患者的MPV血液学指标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A组、ITP组患者的PDW血液学指标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骨髓涂片检查结果显示,AL组、ITP组患者与对照组骨髓增生程度均显示为增生活跃,AA组患者则表现出增生程度显著下降的现象;对照组巨核细胞数大多数显示为成熟产板型,并且血小板数量及分布呈现出成堆式分布;AL组、AA组、ITP组患者巨核细胞数则大多数显示为幼稚型或颗粒型,并且血小板数量及分布则呈现出单个偶见的现象.结论 骨髓细胞和血小板参数联合检测有利于检测出血液疾病,并可以准确诊断患者患有何种血液疾病,有利于血液疾病患者的确诊与治疗.
作者:白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随机从2015年8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接受中药饮片治疗的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并需要使用参苓白术散治疗的患者中,抽取90例纳入研究.根据白术饮片炮制方式不同分为三组,即A组、B组、C组,每组30例,土炒白术为A组,炙白术为B组,焦白术为C组,对比三种炮制方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 对比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A组(93.33%)高于B组(70%)、C组(73.33%),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70%)与C组(73.33%)对比,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炮制中药饮片前,需要对患者的症状分型进行严格的观察和分析,根据其病情选择不同的饮片炮制方法,以期取得更好治疗效果.
作者:景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为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对癌因性疲乏的临床治疗效果,笔者收集了近年来国内一些关于中医针灸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学习研究.同时结合笔者对中医理论知识和癌因性疲乏相关病理知识的了解与笔者长期的工作经验,对当下中医针灸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其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医针灸在治疗癌因性疲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临床可通过针灸治疗方式可通过对肿瘤直接作用、肿瘤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以及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等方面来有效改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症状,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建涛;孙永康;郭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大量甲状腺癌相关的分子标志物相继被发现.这些标志物可以应用于肿瘤疾病诊断中,也可以对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还可以当作治疗靶点,对临床具有重要意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也逐渐关注该领域.
作者:陈素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妇产科临床中阴道出血的病因进行分析,对诊疗过程提出有效建议.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出现阴道出血症状的患者120例,对其阴道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对后续治疗提出建议.结果 对120例患者阴道流血的病因分析发现,造成阴道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由于子宫肌瘤导致的有26例(21.67%),子宫肥大11例(9.17%),外源性性早熟3例(2.5%),宫颈息肉8例(6.67%),先兆流产22例(18.33%),更年期功血不足11例(9.17%),前置胎盘15例(12.5%),其他因素造成的有24例(20.00%).结论 阴道流血病因的多样性为临床治疗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临床治疗之前需要进行有效的诊断,结合诊断以及病因分析设计临床治疗方案,采用针对性的措施全面减少患者的痛苦,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
作者:马金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析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6月48例在我院进行检查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为试验组,再选取同一时期48例进行检查的非原发性肝癌患者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CKAX-Ⅱ)检测以及甲胎蛋白(AFP)检测,观察各组人员的各项指标变化及诊断准确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PICKAX-Ⅱ以及AFP指标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此外,PICKAX-Ⅱ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准确性及敏感性较AFP高(P<0.05).结论 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PICKAX-Ⅱ指标检测的准确性高于AFP,PICKAX-Ⅱ可以作为诊断原发性肝癌的肿瘤标志物,为临床该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作者:黄斌;古善智;黄满平;熊正平;李国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近些年,心血管疾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且发病率有所上升.急性心力衰竭为心内科常见疾病,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严重时可致死.脑利钠肽(BNP)是心脏血流动力学障碍的主要标志物之一,对心力衰竭的诊治具有指导作用,而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不仅可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改善心功能,而且可减轻心脏负荷,扩张动脉,疗效显著.然而,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确切疗效,还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讨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层黏连蛋白(LN)在肝硬化中的诊断价值,为今后临床创建简单、无创的诊断肝硬化的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4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4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将肝活检作为肝纤维化的诊断标准,同时检测所有入选者血清HA、PCⅢ、CⅣ、LN,经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诊断方程.结果 轻度、中度、重度慢性肝炎患者以及肝硬化患者的H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PCⅢ、LN、CⅣ水平均显著提高;回归方程诊断的肝纤维化的灵敏度91.89%(34/37),特异度为83.33%.结论 HA、PCⅢ、CⅣ、LN是诊断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的活动水平以及程度的敏感指标,四项指标定量联检有助于预测诊断.
作者:熊钻;梅玉峰;王春阳;魏宝珍;刘萍;沈利华;余亦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取酚妥拉明联合丹红注射液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016年期间接受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9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单纯应用酚妥拉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98例设为对照组,另采取酚妥拉明、丹红注射液联合方案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98例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采取不同干预方案后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经相关疗效标准评估后观察组有3例判定无效,对照组有15例患者判定无效,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记录患者于接受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喘息、喘鸣音、湿啰音、咳嗽)等消失所需时间,观察组患者数据差异明显更具优势(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应用酚妥拉明联合丹红注射液可取得相对突出的治疗效果,确保临床预后和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爱萍;王生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保济丸粉辐照前后对家兔离体肠平滑肌运动作用的影响.方法 制备家兔十二指肠离体肠段标本,采用常规离体肠平滑肌标本活动的实验方法,用生物机能分析系统记录用药前后对肠平滑肌自发收缩性活动及乙酰胆碱所致离体肠肌收缩的变化,观察辐照前保济丸粉和辐照后保济丸粉对肠管运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 辐照前和辐照后的保济丸粉对正常离体兔肠的作用无明显差异,均能明显促进其收缩,同时又明显拮抗乙酰胆碱致离体兔肠的痉挛,且辐照前后保济丸粉之间拮抗乙酰胆碱致离体兔肠的痉挛作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保济丸粉对正常离体兔肠具明显促进作用,均明显拮抗乙酰胆碱致离体兔肠的痉挛,且其作用不受辐照的影响.
作者:茹丽;郭起岳;李其凤;张首亚;袁征;徐勤;宋健平;王琪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