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莹
目的 探讨猴头健胃灵片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统计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消化内科就诊10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胃康灵片治疗,试验组实施猴头健胃灵片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胃镜及胃黏膜活检证实总有效率为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胃镜及胃黏膜活检证实总有效率为4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胃炎患者接受猴头健胃灵片治疗,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且患者治疗后胃镜检查结果较为理想,胃黏膜功能明显改善,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作者:毕超;陈仕武;刘祥;戴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比较传统开胸手术与电视胸腔镜术治疗外伤性血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外伤性血气胸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使用电视胸腔镜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指数、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8.88%(4/45)低于对照组的26.67%(12/45)(P<0.05).结论 外伤性血气胸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电视胸腔镜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饶飞飞;徐宗祥;钱菊生;王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预防性治疗脑梗死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6月~2016年12月间来院就诊的2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性脑梗死后治疗,试验组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对照组患者仅使用阿司匹林.经过12个月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胆固醇水平、脑梗死复发情况、脑缺血发生情况、患者及其家属治疗满意情况等.结果 经一段时间的调查后可以发现,试验组患者胆固醇平均值为3.27 mmol/L,脑梗死复发0例,脑缺血事件发生2例,患者及其家属满意例数12例.对照组患者胆固醇平均值为4.56 mmol/L,脑梗死复发1例,脑缺血事件发生4例,患者及其家属满意人数11例.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阿司匹林用于预防脑梗死后复发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文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的术后并发症,并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6年12月行ERCP的患者215例,就其临床资料、ERCP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总结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结果 215例行ERCP的患者资料中,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44%,其中主要的并发症为高淀粉酶血症(23例)和急性胰腺炎(21例),发生率分别为10.70%和9.77%,另外,急性胆管炎(5例)、急性胆囊炎(2例)、消化道出血(3例)、乳头切口出血(3例)、十二指肠穿孔(2例)等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依次为2.33%、0.93%、1.40%、1.40%、0.93%;术后患者的死亡例数为0例,死亡率为0%.结论 ERCP用于治疗胆胰疾病是安全且有效的,但需重视术后并发症.术前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了解患者基础病况,严密监测病情变化;术中熟练手术操作技术及进行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预防ER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光恺;秦荣;朱淑军;廖信茜;邓淦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地特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疗效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从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GDM病例中选择90例,并随机等分成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5),分别采取地特胰岛素和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和母婴结局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血糖达标率(86.67%)高于对照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4.27±1.03)%、妊娠高血压发生率0.00%、剖宫产率8.89%、羊水过多发生率2.22%、新生儿低血糖率0.00%、早产率4.44%、红细胞增多率0.00%、巨大儿发生率2.22%、呼吸窘迫综合征罹患率0.00%,均低于对照组[(5.68±1.87)%、8.89%、28.89%、15.56%、15.56%、17.78%、11.11%、17.78%、11.11%、17.78%、8.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特胰岛素治疗有助于GDM患者的血糖控制,对GDM疾病有良好疗效,并能更显著改善母婴结局,值得应用.
作者:陈晓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分析益生菌联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感染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74例感染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复方谷氨酰胺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益生菌联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腹痛、腹泻、腹胀评分分别为(1.18±0.05)分、(1.26±0.06)分、(1.12±0.04)分,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26±0.07)分、(2.18±0.08)分、(2.25±0.0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显效27例,有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6%(35/37),对照组治疗后,患者显效18例,有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5.7%(28/3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感染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治疗时加用益生菌后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曹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消胀膏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肝郁脾虚型鼓胀(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72例肝硬化腹水肝郁脾虚型鼓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低盐高蛋白饮食;复方氨基酸15AA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螺内酯口服,呋噻米口服;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疏肝健脾消胀膏穴位贴敷疗法.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5%,对照组为5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肝健脾消胀膏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肝郁脾虚型鼓胀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具有简便验廉的优点,有很好的临床发展前景.
作者:王安娜;李敏;代英;高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临床应用的中药注射液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使用中药注射液的患者98例,对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合理分析.结果 临床中使用的药物大多数是运用较多的药物,分别为双黄连、清开灵、复方丹参、参麦、生脉等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12例,发生率为12.24%,其中药物使用不合理导致发生不良反应4例,其余为8例.结论 合理使用中药注射液较为关键,降低临床不合理配伍,并增加输液监护,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陈凯迪;张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术中罗哌卡因麻醉中毒反应的特点和原因.方法 选取收治的术中罗哌卡因麻醉中毒患者142例,根据年龄分成两组,年龄≥60岁作为老年组(n=62),年龄<60岁作为对照组(n=80),比较两组患者麻醉中毒反应的特点,并分析原因.结果 老年组麻醉中毒Ⅲ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耐受力弱占比高于对照组,用药剂量大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术中罗哌卡因麻醉中毒反应程度比较严重,其中患者耐受能力低下,药物使用剂量过大是主要的中毒反应引发原因.
作者:梁仁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卵巢是女性第二性特征的体现,是女性身体极为重要的生殖器官,但是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对女性生活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强,使得卵巢早衰患者越来越多,本文从卵巢早衰的原因入手,深度分析了我国目前卵巢早衰治疗的现状,同时也对我院卵巢早衰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作者:张瑞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人工流产术后即刻给予宫内节育器置入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某院进行人工流产术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宫内节育器的置入时间将患者分为即时组和延时组.即时组在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放置宫内节育器.延时组在人工流产术后月经复潮1个月后放置宫内节育器(6个月内放置完毕).观察在术后1个月内、术后2~3个月、术后4~6个月两组女性的妊娠率,及术后6个月内两组女性节育器脱落、因症取出节育器、宫腔感染、腹部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节育器脱落率、因症取出节育器率、宫腔感染率、术后1个月内妊娠率、术后2~3个月妊娠率、术后4~6个月妊娠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时组腹部疼痛的发生率低于延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放置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安全、简便、可行高且易被女性接受的长效避孕方法.可减低反复流产率、非意愿妊娠率,避免女性多次承受手术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杨艳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前列地尔注射液在病毒性肝炎中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 研究参与对象为10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均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采用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50例,采取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对临床疗效、生化指标进行记录、比较.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血清学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对患者的病情症状改善以及血清学指标控制有积极意义,安全性高,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石岩;霍美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川归胶囊治疗颈椎病的应用效果情况.方法 从2014年7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颈椎病患者中选取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按摩推拿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采用川归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情况,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归胶囊治疗颈椎病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提升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麒;王雄心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74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麻醉前处理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n=37)与对照组(n=37).对照组行咪达唑仑麻醉前滴鼻,研究组行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比较两组患儿麻醉过程中脉压差(P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等指标的变化状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儿滴鼻后10 min、手术前10 min以及手术过程中10 min的心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脉压差和血氧饱和度未见明显区别.结论 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效果显著,可以稳定患儿心率,有利于麻醉工作的开展.
作者:黄婧;吴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保济丸粉辐照前后对家兔离体肠平滑肌运动作用的影响.方法 制备家兔十二指肠离体肠段标本,采用常规离体肠平滑肌标本活动的实验方法,用生物机能分析系统记录用药前后对肠平滑肌自发收缩性活动及乙酰胆碱所致离体肠肌收缩的变化,观察辐照前保济丸粉和辐照后保济丸粉对肠管运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 辐照前和辐照后的保济丸粉对正常离体兔肠的作用无明显差异,均能明显促进其收缩,同时又明显拮抗乙酰胆碱致离体兔肠的痉挛,且辐照前后保济丸粉之间拮抗乙酰胆碱致离体兔肠的痉挛作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保济丸粉对正常离体兔肠具明显促进作用,均明显拮抗乙酰胆碱致离体兔肠的痉挛,且其作用不受辐照的影响.
作者:茹丽;郭起岳;李其凤;张首亚;袁征;徐勤;宋健平;王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应用蒙脱石散联合左氧氟沙星对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4例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按照完全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予以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应用蒙脱石散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炎症细胞(TNF-α、CRP)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8.46%(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3 d、10 d时分别为(54.83±5.29)ng/L、(21.74±6.83)ng/L,治疗后CRP在3 d、10 d时分别为(30.74±6.84)mg/L、(8.17±1.85)mg/L,对照组治疗后TNF-α3 d、10 d时分别为(65.83±6.29)ng/L、(30.28±5.58)ng/L,治疗后CRP在3 d、10 d时分别为(43.86±7.37)mg/L、(11.87±3.72)mg/L,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蒙脱石散联合左氧氟沙星对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李建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中风偏瘫的效果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脑中风偏瘫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FIM和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促使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作者:张维保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妇产科临床中阴道出血的病因进行分析,对诊疗过程提出有效建议.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出现阴道出血症状的患者120例,对其阴道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对后续治疗提出建议.结果 对120例患者阴道流血的病因分析发现,造成阴道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由于子宫肌瘤导致的有26例(21.67%),子宫肥大11例(9.17%),外源性性早熟3例(2.5%),宫颈息肉8例(6.67%),先兆流产22例(18.33%),更年期功血不足11例(9.17%),前置胎盘15例(12.5%),其他因素造成的有24例(20.00%).结论 阴道流血病因的多样性为临床治疗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临床治疗之前需要进行有效的诊断,结合诊断以及病因分析设计临床治疗方案,采用针对性的措施全面减少患者的痛苦,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
作者:马金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为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对癌因性疲乏的临床治疗效果,笔者收集了近年来国内一些关于中医针灸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学习研究.同时结合笔者对中医理论知识和癌因性疲乏相关病理知识的了解与笔者长期的工作经验,对当下中医针灸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其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医针灸在治疗癌因性疲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临床可通过针灸治疗方式可通过对肿瘤直接作用、肿瘤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以及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等方面来有效改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症状,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建涛;孙永康;郭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二甲双胍在近年临床研究中被证实效果优于诸多常用降糖药.本文总结近年该药治疗糖尿病的药理研究进展,为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进一步研究及推广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总结临床经验,整理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药理研究进展,发现除治疗糖尿病外,该药在糖尿病患者抗肿瘤、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防治机制上有突出进展,予以重点分析.结果 二甲双胍主要通过降糖、调脂肪、提高胰岛敏感性、抗炎、降低游离脂肪酸等机制发挥治疗糖尿病和抗糖尿病并发肿瘤、并发大血管病的效果;其中激活腺苷环磷酸蛋白激酶(AMPK)是作用关键链.结论 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癌症发生率和大血管疾病发生率,有利于并发症预防.
作者:吴飞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