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分析

赵勇来

关键词:切开挂线术, 切开引流术, 肛周脓肿
摘要:目的 分析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84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各42例.甲组患者接受肛周脓肿切开挂线术、乙组患者接受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随访12个月的复发率和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甲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术后肛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乙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随访12个月的复发率低于乙组,患者的总满意度高于乙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肛周脓肿患者应用切开挂线术的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极大地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中国处方药杂志相关文献
  • 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研讨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层黏连蛋白(LN)在肝硬化中的诊断价值,为今后临床创建简单、无创的诊断肝硬化的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4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4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将肝活检作为肝纤维化的诊断标准,同时检测所有入选者血清HA、PCⅢ、CⅣ、LN,经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诊断方程.结果 轻度、中度、重度慢性肝炎患者以及肝硬化患者的H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PCⅢ、LN、CⅣ水平均显著提高;回归方程诊断的肝纤维化的灵敏度91.89%(34/37),特异度为83.33%.结论 HA、PCⅢ、CⅣ、LN是诊断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的活动水平以及程度的敏感指标,四项指标定量联检有助于预测诊断.

    作者:熊钻;梅玉峰;王春阳;魏宝珍;刘萍;沈利华;余亦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股骨颈骨折不愈合高危因素及治疗措施分析

    目的 对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并探究相关治疗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法对1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并随访,根据分析结果找出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相关高危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治疗评价.结果 180例患者中出现愈合例数155例(86.1%),出现骨折不愈合例数25例(13.9%).致使骨折不愈合的高危因素情况为:年龄、位移骨折、合并症等级.结论 影响到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高危因素有年龄、位移骨折以及合并症.除直接对股骨颈骨折愈合造成影响外,各因素间也存在着互相影响,针对这一情况,可以选择相适应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

    作者:欧文博;郭红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蒙脱石散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蒙脱石散联合左氧氟沙星对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4例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按照完全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予以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应用蒙脱石散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炎症细胞(TNF-α、CRP)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8.46%(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3 d、10 d时分别为(54.83±5.29)ng/L、(21.74±6.83)ng/L,治疗后CRP在3 d、10 d时分别为(30.74±6.84)mg/L、(8.17±1.85)mg/L,对照组治疗后TNF-α3 d、10 d时分别为(65.83±6.29)ng/L、(30.28±5.58)ng/L,治疗后CRP在3 d、10 d时分别为(43.86±7.37)mg/L、(11.87±3.72)mg/L,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蒙脱石散联合左氧氟沙星对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李建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微创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意义探究

    目的 探究微创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6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4例,根据方法不同分对照组、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肿量、ADL评分;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比对照组好(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肿量、AD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肿量、ADL评分比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死亡率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微创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确切,可更好清除血肿,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作者:石敬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药处方中外形相似药材的鉴别方法探讨

    中药材种类非常多,尤其是有不少中药材外形非常相似,为了保证临床药物使用的准确性,必须对这些外形相似的中药材进行有效鉴别,保证药物使用发挥其应有的效果.本文主要综合分析中药处方中几类外形相似药材的鉴别方法,为临床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赵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云南白药胶囊在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云南白药胶囊在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云南白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3.48%,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6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2.68±0.73)d,对照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4.82±1.07)d,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之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云南白药胶囊在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刘建文;何永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月季花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月季花又名月月红,属蔷薇科植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生长,全年可采收,本品有通达气血、调经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我国古方中常将其与当归、益母草合用治疗月经不调;也可与金银花、连翘合用治疗痈肿疔毒.现阶段对月季花的研究发现,月季花的花、叶和根均可入药[1],经成分提取发现月季花中含有大量黄酮和酚酸类物质,还有部分鞣质、色素、芳香油等成分[2-3],对其提取物进行研究发现,这些提取物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抗病毒和抗氧化的功效,进一步研究发现,其在抗癌方面也有其独到的作用.本文作者通过查阅文献,发现月季花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经现代技术提取出的月季花成分也在现代医学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下面就月季花的主要成分及其对应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并对月季花可能的应用方向作简要的介绍.

    作者:刘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对比分析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300例患者进行观察,其中150例患者采用阿立哌唑加常规方法治疗作为治疗组,另150例患者采用利培酮加常规方法治疗作为对照组,疗程均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效果上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比较,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治疗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可采用阿立哌唑治疗,与使用利培酮对比,两者均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但阿立哌唑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在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上具有较大优势.

    作者:毕见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与临床合理应用研究

    目的 对中药注射液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探讨,保证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使用中药注射液治疗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组比较,未进行处方审核者设定为对照组,按照药品使用说明对中药注射液处方进行严格审核者设定为观察组,每组51例患者,比较两组用药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了保证中药注射液的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建议对症用药并单独使用中药注射液.

    作者:沈玉亭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电视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外伤性血气胸的效果比较

    目的 分析比较传统开胸手术与电视胸腔镜术治疗外伤性血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外伤性血气胸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使用电视胸腔镜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指数、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8.88%(4/45)低于对照组的26.67%(12/45)(P<0.05).结论 外伤性血气胸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电视胸腔镜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饶飞飞;徐宗祥;钱菊生;王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广州某院麻醉一区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本院麻醉一区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方法 收集麻醉一区2016年1月~2016年6月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消耗数据,计算各药物用量、金额和DDDs进行用药分析.结果 在总用量中用药频度从大到小依次是瑞芬太尼、舒芬太尼、麻黄碱、氢吗啡酮、芬太尼(0.5 mg)、吗啡、羟考酮,芬太尼(0.1 mg).在术后镇痛方面,氢吗啡酮用药频度大,舒芬太尼位居第二,吗啡第三.氢吗啡酮和吗啡主要用于术后镇痛,比例分别高达62.9%、78.2%.结论 该院麻醉一区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加强管理.

    作者:刘石带;黄洁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静脉配置中心药师对医院病区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分析与干预

    目的 回顾性调查住院辅助药物的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静脉配置中心药师干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住院辅助药物专项检查工作中抽查的4404份病历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统计不合理样本数、涉及药物种类及科室分布等.结果 4404份样本病历共检查出不合理样本838份(19.03%),主要涉及药物为复合辅酶、康艾、左卡尼汀注射液、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氨溴索注射液(兰苏)、核糖核酸Ⅱ(小).不合格样本以适应证、单次剂量、用药疗程超说明书为常见,构成比依次为37.71%、20.53%和25.17%.结论 超说明书用药在病区较为常见,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静脉配置中心药师应充分发挥审方职责,减少无适应证用药及无正当理由的超说明书用药,以进一步促进临床用药合理性.

    作者:汤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均为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70.00%)明显低于观察组患心电图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心绞痛总有效率(72.50%)明显低于观察组心绞痛总有效率(9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以提高总有效率,减轻病情,且患者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作者:苏建宏;甘学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短期复发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短期复发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肺炎患儿82例,按入院顺序编号后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1例,分别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常规西医加服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啰音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气促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记录其治疗后3个月短期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75.61%(P<0.05);观察组啰音消失时间(5.13±1.71)d、哮鸣音消失时间(3.91±1.21)d、气促缓解时间(2.41±0.62)d、咳嗽消失时间(5.14±1.43)d,与对照组的比较明显较短(P<0.05);观察组短期复发率0,较对照组9.76%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8%、2.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是治疗小儿肺炎的一种安全、有效药物,可提高单纯西药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邸顺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HBV感染合并ALD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及预后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合并酒精性肝病(ALD)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及预后状况.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间在院治疗的HBV感染合并ALD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0例,设为观察组;80例单纯HBV感染患者,设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肝功能检测指标、临床症状及预后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43.75%,胰腺炎发生率为27.50%,肝性脑病发生率为21.25%和肝癌发生率为20.00%,而对照组的分别依次为20.00%、8.75%、6.25%和5.0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四项肝功能检测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CT)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愈率为38.75%,好转率为53.75%,无效率为7.50%;对照组的治愈率为55.00%,无效率为1.25%,两组治愈率和无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D合并HBV感染的患者预后较单纯HBV感染导致肝硬化患者更差.肝硬化患者的致病因素较多,对于失代偿期患者诊断较易,需尽早明确致病因素,可有效减轻病情,同时强调患病期间杜绝饮酒,值得广大患者注意.

    作者:曹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血浆U-Ⅱ、AQP2水平表达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分析

    目的 针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U-Ⅱ)、尿水通道蛋白-2(AQP2)水平表达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不同心功能等级慢性心衰患者80例,以及进行健康检查人员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作为观察组.针对所有研究对象实施血浆U-Ⅱ、AQP2水平检测,并分析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U-Ⅱ、AQP2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2水平随着心功能等级的增加而升高,呈现正相关性,U-Ⅱ水平随着心功能的等级增加而降低,与心功能等级呈现负相关性.结论 血浆U-Ⅱ、AQP2水平表达与患者的心功能等级存在着相关性,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进行U-Ⅱ、AQP2水平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作者:曹庭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某院病区药房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目的 对病区药房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的使用、管理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分析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 根据相关法规的规定,对各病区药房的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进行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当场告知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各病区药房的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管理规范,未出现因使用管理不善而导致的医疗安全事故及隐患,但部分病区仍存在有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处方管理意识不强、药品批号概念模糊、药品过期等不良现象,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了相关法规制度的学习、专人负责、加强药品有效期管理、进行处方管理、定期检查及考核等措施.结论 医护人员应提高思想觉悟,遵循国家相关法规的规定,注重细节化管理,科学严谨的对待药品使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做好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规范化管理,避免药品的滥用及流失,杜绝其流入非法渠道.

    作者:顾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84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各42例.甲组患者接受肛周脓肿切开挂线术、乙组患者接受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随访12个月的复发率和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甲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术后肛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乙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随访12个月的复发率低于乙组,患者的总满意度高于乙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肛周脓肿患者应用切开挂线术的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极大地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赵勇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的治疗价值探究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的治疗价值.方法 将2011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30例脑血栓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组.单一用药组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联合用药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脑血栓治疗总有效率;干预前后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自理能力;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用药组脑血栓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用药组;干预前两组颈动脉斑块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自理能力相近;干预后联合用药组颈动脉斑块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自理能力优于单一用药组.两组患者治疗过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均比较轻微,不影响治疗.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的治疗效果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可有效缩小颈动脉斑块面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高.

    作者:张海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常规使用阿莫西林治疗,研究组(50例)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跟踪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疾病症状消退时间以及用药安全性,研究结束后作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并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研究组的疾病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效果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向贵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主办: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