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霞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6月~2017年2月收治的84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吸氧、解痉和平喘药物治疗,并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每次400 mg;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控制率;咳嗽完全消失时间、干湿啰音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肺阴影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血清学炎症因子水甲;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咳嗽完全消失时间、干湿啰音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肺阴影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清学炎症因子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清学炎症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安全性高,治疗过程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应用价值高,可显著控制和减轻炎症,控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缩短疗程,安全性高...
作者:戴武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基于分子对接筛选出重楼属植物抗病毒活性成分群,根据活性成分群在重楼及重楼属植物中的栽培分析文献,说明重楼栽培优化的因素及资源开发.方法 采用文献查阅并结合相应化学、蛋白数据库,使用Quick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整合211个重楼属植物化合物,23个抗病毒靶蛋白.通过分子对接,得到45个抗病毒活性药效群.其中,薯蓣皂苷元,重楼皂苷Ⅲ,偏诺皂苷元是中药重楼的主要活性成分.结论 从抗病毒活性药理出发,栽培优化可以考虑优化土壤及生长环境因素.P.maieri,P.axialis,P.fargesii,P.quadrifolia可作为抗病毒活性药用植物的开发目标.
作者:尼里健军;徐燕;曾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在稽留流产术后的宫腔粘连预防中采用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片预防性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150例稽留流产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用药随机分成三组.分析各组患者术后发生宫腔粘连情况、术后出血时间与总出血量及子宫黏膜大厚度对照.结果 术后三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宫腔粘连,其几率由少至多依次为试验组、小剂量组及对照组.术后出血时间、总出血量由少至多依次为试验组、小剂量组与对照组,子宫黏膜大厚度由多到少依次为试验组、小剂量组与对照组,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稽留流产术后患者,应用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片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出血量,增加子宫黏膜大厚度,降低术后宫腔粘连几率,戊酸雌二醇2 mg联合地屈孕酮片治疗,效果较小剂量更理想.
作者:谢文玲;郑玫;黄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为规范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提供可行性借鉴.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1月收治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发病后治疗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所有患者直接行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片治疗,观察组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如果没有严重的出血转化,24h以后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及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90 d的Rankin评分改善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度神经缺损等级以上患者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ankin评分为(82.9±20.1)分,对照组为(70.8±3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NIHSS评分和90d的Rankin评分结果显示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
作者:韦仕荣;黄华生;高玉娟;韦晓阳;黄婵姿;闭珠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其管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期间的门诊西药用药处方428张,将428张处方按照是否实施西药合理用药管理分为两组,其中,西药合理用药管理措施实施前214张处方作为A组,西药合理用药管理措施实施后214张处方作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西药处方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及处方所属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西药处方中的重复用药、抗生素滥用、联合用药不当、用药方式不当等西药不合理应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B组西药处方所属患者的恶心、嗜睡、皮疹、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药临床用药过程中主要存在重复用药、滥用抗生素、联合用药不当、用药方式不当等不合理用药情况,只有从药品管理、用药管理和人员培训等措施入手加强西药合理用药管理,才能够提高西药的合理用药,降低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杨显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8例口腔正畸引起的慢性牙龈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儿给予牙周洁治术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康复新液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周.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疼痛程度和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Ⅰ级占75.00%,肿胀程度Ⅰ级占70.83%,对照组疼痛程度Ⅰ级占41.67%,肿胀程度Ⅰ级占37.50%,观察组疼痛程度Ⅰ级和肿胀程度Ⅰ级占比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 2=22.852 8、22.373 0,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2.50%,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减轻患儿牙龈肿胀及疼痛,促进预后.
作者:吴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华法林的出血风险,并给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7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1例心房颤动的老年患者,其中67例使用华法林,为观察组,34例使用阿司匹林,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以及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7例出血,出血发生率为10.44%,对照组患者有2例出血,出血发生率为5.8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卒中、外周动脉栓塞等血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华法林用于老年心房颤动治疗具有一定的出血风险,但是总体而言安全系数较高,在临床使用中应严密观察.
作者:冯薇;陈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2016年1月~2016年10月间的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与阿卡波糖组,两组均在口服贝那普利和皮下注射诺和灵30R的基础上分别给予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口服,随血糖水平调整剂量,控制血糖水平范围在4.4~8.0 mmol/L,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收缩压与舒张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48周的血压值、尿白蛋白排泄率、糖代谢指标均有明显变化,且二甲双胍组降低幅度较阿卡波糖组更加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而言,二甲双胍疗效更优于阿卡波糖.
作者:刘慧;王玉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留置Foley球囊尿管宫腔内并注射几丁聚糖对宫腔粘连的预防效果.方法 两组均实施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对照组术后单纯给予戊酸雌二醇片口服,研究组术后给予Foley球囊尿管宫腔内留置辅以几丁聚糖宫腔内注射.对比两组术后1个月的宫腔粘连发生率,对比两组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宫腔粘连发生率为0.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给予Foley球囊尿管宫腔内留置并几丁聚糖注射可有效地避免术后发生宫腔粘连.
作者:宁瑶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华法林抗凝疗法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收治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56例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10月~2017年3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28例患者实施华法林抗凝疗法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栓栓塞发生率、显效率、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 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实施华法林抗凝疗法,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军军;王立君;邵荟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LEEP刀联合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8月收治的70例宫颈糜烂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LEEP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术前3d应用复方甲硝唑阴道栓进行治疗后,再进行LEEP刀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和阴道流液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糜烂患者单一使用LEEP刀切除糜烂组织会引起较多的不良反应,不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在患者行LEEP刀手术前3d使用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能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改善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李洪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期待疗法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应用及临床有效性.方法 将于2015年4月~2017年10月期间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88例,根据孕周的差异进行分组,对照组孕周28~34周,观察组孕周35~36周,均采用期待疗法治疗.就两组患者期待治疗时间、产褥感染以及宫内感染发生率、胎儿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期待治疗时间(4.14±0.15)d,明显短于对照组(12.24±1.91)d(P< 0.05).两组的产褥感染发生率均为4.54%,两组的宫内感染发生率均为9.09%,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胎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期待疗法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应用及临床有效性高,可促进胎肺成熟,延长孕周,降低围生儿感染、死亡率,改善围生儿结局.
作者:徐祗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替硝唑与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7月~2016年12月期间随州市曾都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从中选取92例,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分别给予甲硝唑和替硝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细菌性阴道病而言,与甲硝唑相比,替硝唑临床疗效更佳,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作者:龚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研究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传统开胸手术医治初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把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开胸手术,研究组接受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研究两组患者的胸腔引流大小、术中出血量、治疗时间、术后24 h疼痛程度数字评分(NRS)与术后并发症状况.结果 术后24小时疼痛程度数字评分研究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出现率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周期研究组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疼痛NRS评分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传统开胸手术.
作者:田明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人参是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其属于孑遗植物根茎,是一种名贵药材,我国有悠久的人参制作和食用历史.人参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抵御多种疾病和病毒侵害,其产地主要分布在我国长白山地区.本文对人参理化成分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药材本身的物理性状及含量的提取测定进行了概述,并对其药效功能进行了深入阐述,为开发人参资源,提高人参经济价值和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岳晓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根据中药特色技术传承学习,对某院门诊中药汤剂处方规范性调查结果 进行分析、研究和总结.方法 以《处方管理办法》为依据,调查分析某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2 815张门诊中药汤剂处方的书写规范性和组方药味情况.结果 不规范处方占总处方数量的39.9%.结论 医院应不断完善处方管理制度,实施管理措施,规范医师的自身行为;医师应不断学习《处方管理办法》,提高专业知识技能;药师应提高审方能力,尽量避免中药汤剂处方的不规范性用药,提高用药合理性,保障用药安全.
作者:李洪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泼尼松和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治疗系膜增生性IgA肾小球肾炎(MsPGN)的效果.方法 在2014年5月~2017年2月肾病内科收治的系膜增生性IgA肾小球肾炎患者中选出10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疗法和泼尼松,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吗替麦考酚酯,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肾功能指标等.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的尿蛋白、血肌酐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系膜增生性IgA肾小球肾炎疗效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肾功能改善,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孙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通过文献检索知网、万方、重庆维普等数据库,分析2007~2017年复方丹参制剂相关的文献,对复方丹参制剂的药理作用、临床研究及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为今后复方丹参制剂的研究提供一个科学的指导和参考.
作者:刁宇;陆敏灵;谭红声;彭思禹;周注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长久以来,天麻是中药研究的热点话题,研究领域涵盖天麻的化学成分、栽培技术、药理作用以及成分提取等方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笔者通过研究相关文献,就天麻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韩大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4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8例,对其临床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必要者内镜下止血.结果 68例患者,经针对性治疗后,痊愈出院66例,占97.06%,死亡2例,占2.94%.结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致病因素较多,要提高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以及死亡率,除采取常规治疗以外,还应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用特殊检查方法联合诊治.
作者:曾鸿英;李信健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