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
目的 研究Rho激酶抑制剂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诊治的AIS患者94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Rho激酶抑制剂(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Rho激酶抑制剂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比较治疗前后NIHSS、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变化及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49% (43/47)较对照组72.34% (34/4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BI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o激酶抑制剂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AIS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NIHSS评分,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张东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活血化瘀中药汤剂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效果.方法 2015年5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共11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接受西医基础治疗,B组患者接受西医+活血化瘀中药汤剂治疗,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效果.结果 与A组脑出血急性患者的总有效率76.79%相比,B组总有效率(92.86%)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后与A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0.21±17.24)分相比,B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13.59±12.74)分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71.35±8.24)分相比,B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85.38±10.42)分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化瘀中药汤剂可有效提高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神经缺损,同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白艳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价值与意义.方法 选取社区内收治的患者88例,其中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管理方法,观察组采取健康教育辅助常规治疗的管理办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1年内入院治疗次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年内入院治疗次数方面,观察组患者则要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社区慢性病管理活动中,开展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愈率,促进其更快地康复.
作者:马雄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解毒醒脑合剂对急性脑梗死合并急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合并SIRS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解毒醒脑合剂.观察患者TNF-α、IL-6、NIHSS评分变化.结果 两组3d后TNF-α、IL-6达到顶峰,1周后出现下降,治疗组更明显(P<0.05);2周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恢复要优于对照组.结论 解毒醒脑合剂能更早、更好地抑制急性脑梗死合并SIRS患者外周血的炎症因子表达,促进神经功能修复.
作者:吴宗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分析生物反馈治疗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老年精神科收治的100例焦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90项症状自我评估表各项指标如敌对性因子、恐惧、抑郁、焦虑症状等评分均显著减少,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抑郁、焦虑等自我评估评分均显著减少,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反馈治疗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既能显著改善患者各种症状,又能有效缓解或消除其焦虑、抑郁等.
作者:张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人参是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其属于孑遗植物根茎,是一种名贵药材,我国有悠久的人参制作和食用历史.人参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抵御多种疾病和病毒侵害,其产地主要分布在我国长白山地区.本文对人参理化成分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药材本身的物理性状及含量的提取测定进行了概述,并对其药效功能进行了深入阐述,为开发人参资源,提高人参经济价值和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岳晓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华法林抗凝疗法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收治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56例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10月~2017年3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28例患者实施华法林抗凝疗法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栓栓塞发生率、显效率、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 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实施华法林抗凝疗法,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军军;王立君;邵荟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家庭医生随访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的老年患者200例进行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对症治疗方法,观察组则予以家庭医生健康服务.对两组患者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跟踪调查,分析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在干预后6个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降幅明显,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家庭医生随访服务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杜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随着信息时代步伐的加快,当下各行各业均在提高信息化建设以顺应时代的发展.医院是社会事业发展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信息化的建设将决定着医院医护人员工作的效率,为患者提供服务的水平以及能否有效节省人力资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的几率.现就住院药房信息化与自动化模式建设的可行性展开探讨.
作者:陈卫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采用纳洛酮治疗的效果.方法 从2015年4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中选取6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33)和对照组(n=33).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 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纳洛酮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对比两组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动脉血氧分压(PO2).结果 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PCO2、PO2、FEV1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CO2、PO2、EEV1均有所改善,并且试验组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低于试验组(75.76% vs.93.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纳洛酮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气功能和肺功能得以明显改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解力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克氏针与微型外固定架加克氏针有限固定治疗近节指骨基底部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并分析2015年1月~2016年6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近节指骨基底部骨折63例,根据固定材料不同分为克氏针组(38例45处)及微型外固定架加克氏针有限固定组(25例31处).术后患者出院后门诊复查系列X线片,了解两组骨折经过固定后在不同阶段的稳定性,并指导功能锻炼.结果 克氏针固定组优良率为71.1%,微型外固定架加克氏针有限固定组优良率为90.3%,两组TAF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骨折愈合时间上、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及感染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在关节僵硬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型外固定架加克氏针有限固定允许手部关节做早期主动或被动的功能锻炼,防止韧带挛缩,避免关节僵硬,有利于患者手指功能康复.
作者:王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为规范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提供可行性借鉴.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1月收治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发病后治疗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所有患者直接行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片治疗,观察组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如果没有严重的出血转化,24h以后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及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90 d的Rankin评分改善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度神经缺损等级以上患者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ankin评分为(82.9±20.1)分,对照组为(70.8±3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NIHSS评分和90d的Rankin评分结果显示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
作者:韦仕荣;黄华生;高玉娟;韦晓阳;黄婵姿;闭珠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对比足月妊娠引产孕妇应用米索前列醇和催产素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诊治结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接收诊治的足月妊娠引产孕妇78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妊娠37~41周且符合相关引产规定的孕妇,收集78例足月妊娠引产孕妇临床诊治相关资料并对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催产素与生理盐水的混合溶液实施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3d,观察组采取米索前列醇促进引产.观察并比较两组孕妇宫颈成熟度对应评分、引产成功率、产后2h内出血量、应用药物至出现规律性宫缩时间间隔及分娩时间.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孕妇引产成功率为94.87%,相较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孕妇宫颈成熟度对应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治疗后,两组孕妇宫颈成熟度对应评分相较于治疗前,均表现为显著提升趋势,且观察组提升趋势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产后2h内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应用药物至出现规律性宫缩时间间隔、分娩时间相较于对照组,均呈现显著缩短趋势(P<0.05).结论 对足月妊娠引产孕妇应用米索前列醇实行引产操作,相较于催产素引产手段,临床结果显著,对引产成功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有助于提升孕妇宫颈成熟度,有效缩短宫缩时间及分娩时间,且孕妇接受度较高,引产过程中安全性更佳.
作者:曹国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依托咪酯、芬太尼两种药物不同方式在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探寻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佳麻醉方式.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8例心脏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分别接受依托咪酯单独麻醉和依托咪酯、芬太尼联合麻醉方式.结果 通过不同麻醉方案麻醉后,两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均有所改变,观察组HR、MAP、SpO2平缓程度更优,入睡时间、苏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各级医院应学习联合麻醉方法,并尝试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作者:任培银;谢小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阿卡波糖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间于我院诊治的12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在给予糖尿病教育、饮食及运动等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盐酸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阿卡波糖,对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值为(7.75±3.13)mmol/L,餐后2h血糖值为(11.07±4.36)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值为(8.95±3.39) mmol/L,餐后2h血糖值为(13.33±4.68) mmol/L;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后两组血糖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腹胀、恶心、排气增多等不良反应共6例,对照组共3例,均较轻微,予对症处理后缓解,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阿卡波糖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较少而轻微,值得推广.
作者:高嘉蔓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小柴胡汤病谱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 主要通过筛选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中有关小柴胡汤治疗疾病的文献,对使用小柴胡汤治疗有效的疾病进行频次统计.结果 通过检索,共获得相关文献1 678篇,符合条件文献1 218篇.对文献报道中治疗有效疾病的频次进行统计,共得到15类小柴胡汤病谱262种.结论 小柴胡汤病谱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统病谱.考虑到文献质量及临床试验设计科学性等原因,本次病谱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缺陷.未来研究中可进一步严格研究方法以期获得更为科学的结论.
作者:李佳莘;曹云;张耀巍;杨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治疗急性阑尾炎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联合左氧氟沙星的疗效以及该治疗方案预防围术期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2月18日~2017年8月18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成对照组(开腹阑尾切除术+头孢噻肟钠)、观察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左氧氟沙星).对比两组的疼痛情况、各项术后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3d的疼痛评分(3.11±0.31)分、术后进食时间(1.36±0.68)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7.56±2.28)h、术后排气时间(23.36±4.64)h以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都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左氧氟沙星联合应用在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中,疗效可靠,可有效预防围术期感染..
作者:毕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替硝唑与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7月~2016年12月期间随州市曾都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从中选取92例,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分别给予甲硝唑和替硝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细菌性阴道病而言,与甲硝唑相比,替硝唑临床疗效更佳,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作者:龚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对米非司酮在妇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60例,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为对照组患者提供激素内膜脱落法、雌激素以及内膜萎缩法治疗,为观察组患者提供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各项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提供米非司酮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邹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对急性脑出血患者使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96例,两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通过静脉滴注方式注射醒脑静注射液,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经过治疗,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92%,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5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在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化酶,中枢神经特异蛋白测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指标方面,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出血患者使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降低炎症因子和神经功能评分,确保患者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健康,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
作者:张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