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及解决对策研究

颜路生

关键词:中药制剂, 不良反应, 解决对策
摘要:目的 分析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研究解决对策.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1月接受中药制剂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200例患者参与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总结不良反应出现的原因,探究解决对策.结果 老年人、儿童是使用中药制剂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群体,静脉滴注方式是导致中药制剂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不良反应的具体表现主要包括皮肤系统反应以及消化系统反应.结论 中药制剂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大,临床必须做好管理,保证药物的合理使用,选择安全途径给药,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
中国处方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9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甘露醇治疗,观察组给予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 经治疗,对照组患者的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97.8%)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采用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修复,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周晓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多西紫杉醇单用或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下咽癌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单用多西紫杉醇或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结合同步放疗对下咽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下咽癌104例,均给予同步放化疗,放疗采用常规方案,化疗有单用多西紫杉醇或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采用Log-rank和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同步放化疗后近期疗效、3年生存率、肿瘤复发率及毒副反应.结果 两方案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3年生存率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优于多西紫杉醇单用方案(χ2=4.331,P<0.05),而3年肿瘤复发率低于多西紫杉醇单用方案(χ2=4.451,P<0.05),患者出现的毒副反应无明显差别.结论 使用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下咽癌时,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优于多西紫杉醇单用方案.

    作者:罗宁;郭汝元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芬吗通片治疗月经失调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针对口服芬吗通片治疗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治疗月经失调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来院就诊顺序分成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克龄蒙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芬吗通片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及药物安全性.结果 与口服克龄蒙片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相比,口服芬吗通片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内分泌功能指标与免疫功能指标更好(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口服芬吗通片治疗月经失调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并且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作者:孟凡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水飞蓟宾葡甲胺片治疗抗精神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害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水飞蓟宾葡甲胺片治疗抗精神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害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牡丹江市神经精神病院服用抗精神药物出现肝功能异常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水飞蓟宾葡甲胺片150 m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给予复方益肝灵,1次4片,每日3次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周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8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药物均能有效治疗抗精神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伤,治疗6周和治疗12周后治疗组肝功能ALT、AST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水飞蓟宾葡甲胺片用于治疗抗精神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害疗效显著.

    作者:李献斌;张洪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治疗儿童哮喘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价值

    目的 探讨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治疗儿童哮喘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价值.方法 选取哮喘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基础治疗方案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治疗,研究组加用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尿白三烯、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免疫球蛋白水平和服用药物期间哮喘急性发作次数.观察两组哮喘并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尿白三烯、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服用药物期间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分别为(1.6±0.5)次、(3.9±1.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哮喘并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0%、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治疗儿童哮喘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肯定,能够减少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提高机体抵抗力.

    作者:肖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siRNA靶向沉默CXCR4基因对骨肉瘤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siRNA靶向沉默CXCR4基因对骨肉瘤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慢病毒将CXCR4-pIRES2-EGFP重组质粒转染给Balb/c-nu小鼠骨肉瘤细胞株细胞,选取CXCR4 mRNA表达高的细胞株作为后续实验的对象,siRNA靶向沉默CXCR4基因,将不做任何处理的Balb/c-nu小鼠骨肉瘤细胞株细胞归为正常对照组,将转染空质粒的CXCR4基因高表达Balb/c-nu小鼠骨肉瘤细胞株细胞归为空白对照组,将转染siRNA质粒的含有CXCR4基因Balb/c-nu小鼠骨肉瘤细胞株细胞归为干扰组;比较三组细胞CXCR4基因表达蛋白的能力、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结果 成功获得了含转染CXCR4基因的Balb/c-nu小鼠骨肉瘤细胞株细胞,挑选A2株作为下一步的研究对象;成功获得了含干扰CXCR4基因表达的Balb/c-nu小鼠骨肉瘤细胞株细胞,三组细胞CXCR4基因表达水平、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从低到高的顺序均为干扰组、正常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RNA靶向沉默CXCR4基因可抑制骨肉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

    作者:梁鼎天;李泉旺;黄金兰;张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乙酰胆碱酶抑制剂类药物联合盐酸美金刚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在老年痴呆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乙酰胆碱酶抑制剂联合盐酸美金刚在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8例老年痴呆患者,根据药物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28例患者经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一定的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MOCA评分(25.75±2.06)分,生活能力ADL评分(23.17±3.14)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盐酸美金刚具有保护脑部神经、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在老年痴呆治疗中与乙酰胆碱酶抑制剂联用有效抑制患者脑功能减退,改善脑组织生理性病变,用药简单、安全、稳定,有效提高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作者:何皖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老年内科收治的重症肺炎老年患者3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本组患者中出现好转的患者共25例,总有效率为80.65%,且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前后的心率,呼吸频率以及PaO2、PaO2/FiO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李兴帼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地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用于老年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地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应用于老年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的安全性以及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0月确诊并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患者60例,根据手术麻醉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与观察组(采用地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两组各30例患者,监测和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2 min(T1)、二氧化碳气腹后10 min(T2)、30 min(T3)及麻醉苏醒拔管后10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观察患者术后停药即刻四个成串刺激(TOF)恢复至0.9的患者例数;观察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期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麻醉过程均平稳、顺利,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MAP、HR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停药即刻TOF≥0.9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在老年腹腔镜阴式全子宫切术中可控性好,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平稳,镇痛效果良好,达到的术中镇静更为满意,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缩短,苏醒后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低,麻醉效果安全可靠.

    作者:李玉坤;王存斌;刘晓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右佐匹克隆治疗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更进一步对右佐匹克隆在治疗焦虑障碍方面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探究.方法 择取康复科接受治疗的140例焦虑障碍患者进行分析.依据随机数字表法以及对每位焦虑障碍患者的用药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至艾司唑仑治疗的对照组与采取右佐匹克隆治疗的观察组.对比分析不同用药方案下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较之艾司唑仑治疗的对照组,服用右佐匹克隆的观察组不仅临床效果佳,而且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 采用右佐匹克隆对焦虑障碍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见效快、效果佳,而且安全性高.

    作者:刘宁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与临床分型的关系

    目的 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实施鼻内镜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分型和手术效果的关系.方法 对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院接受鼻内镜术治疗的103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比分析不同分型的临床效果和随访复发率.结果 本组103例患者中,治愈75例(72.8%),好转21例(20.4%),无效7例(6.8%);按照临床分型,Ⅰ型和Ⅱ型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Ⅲ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治愈率均高于Ⅱ型、Ⅲ型(P<0.05);随访6~12个月,Ⅰ型、Ⅱ型无复发,Ⅲ型有4例复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鼻窦炎患者采取鼻内镜手术效果良好,复发率较低,但和临床分型存在密切关系,所以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手术.

    作者:陈小平;杨丰;瞿光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血清尿酸水平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21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观察其血清尿酸水平;根据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将血清尿酸水平异常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血清尿酸水平为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和病死率.结果 所有患者中,共有52例患者出现了血清尿酸水平的升高,占患者总数的23.9%.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4.23±5.23)分,高于对照组的(10.21±7.52)分,观察组患者共有8例病死,病死率为15.3%,对照组患者共有7例病死,病死率为4.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尿酸水平升高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呈负相关,应该将其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一个重要观察指标.

    作者:刘雅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及解决对策研究

    目的 分析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研究解决对策.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1月接受中药制剂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200例患者参与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总结不良反应出现的原因,探究解决对策.结果 老年人、儿童是使用中药制剂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群体,静脉滴注方式是导致中药制剂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不良反应的具体表现主要包括皮肤系统反应以及消化系统反应.结论 中药制剂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大,临床必须做好管理,保证药物的合理使用,选择安全途径给药,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颜路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早期宫颈癌根治性宫颈切除术治疗及其新进展

    近些年,早期宫颈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临床治疗中,对患者行早期宫颈癌手术切除病灶的同时,如何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作为当前主要研究的重点,对于此问题,众多学者存在争议,本文就早期宫颈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进行讨论,对比分析手术方式,评估手术方式治疗后的效果.

    作者:朱素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差异化营销+互联网 ——互联网时代下连锁药店的发展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给各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为了探索零售连锁药店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更好地发展,笔者对广州地区主要的连锁药店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笔者认为药店走电商之路是必然,但目前条件尚未成熟.连锁药店应该在实行差异化营销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网络营销,为互联网+医药电子商务发展之路做充分准备.

    作者:伍雪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诱导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诱导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准备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82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诱导时脑电双频指数降到60以内的用时显著少于对照组,试验组在插入喉罩时的七氟烷浓度明显小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具有药效快、副作用小、术后容易苏醒、可控制麻醉深度等特点,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白香花;张生茂;段伟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3例动脉瘤患者分为两组,开颅夹闭组采用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治疗;血管栓塞组则给予血管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观察时间、动脉瘤治疗效果、术后肺部感染、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血管栓塞组动脉瘤治疗效果和开颅夹闭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栓塞组术后肺部感染、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开颅夹闭组,血管栓塞组患者术后住院观察时间均明显优于开颅夹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的应用及临床效果确切,但创伤比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康复时间延长,在术中细心操作和术后强化护理的情况下仍可作为动脉瘤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进行应用.

    作者:苏松;罗选荣;杨云川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断指再植临床效果的观察

    目的 探究断指再植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断指成活再生的因素.方法 收集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接受断指再植治疗的5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分析不同断指部位、断指时间以及断指保存情况下的断指再植的临床效果和成功率.结果 55例患者(67只断指),断指成活57只,总成活率为85.1%.远节断指再植成活率较中节、近节断指高,断指后6 h内进行再植的患者其断指成活率高于6 h以上再植的患者,手指离断后受到低温保存的患者其断指再植成活率高于未受低温保存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断指后应尽早(6 h内)接受治疗,且断指应低温下保存,再植手术中注意肌腱、血管及神经的接合,从而保证术后断指的成活和功能恢复.

    作者:彭显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婴儿分泌性中耳炎声导抗检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声导抗检测在婴儿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收治的30例(56耳)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经鼓膜检查为正常的30例(60耳)健康婴儿为对照组,均行声导抗检测并对检测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鼓室导抗图异常型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声反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6耳中有34耳记录到鼓室压、声导纳值及中耳共振频率,其中鼓室压≤-150 daPa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导纳值及中耳共振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声导抗检测中,对鼓室导抗图、声反射、鼓室压、声导纳值等客观指标进行多角度综合性分析,有利于婴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早期诊断,对降低漏诊、误诊率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英来;逯素艳;高永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排石颗粒联合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研究

    目的 观察排石颗粒联合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80例予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消炎、利尿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药物基础上联合口服排石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相近.结论 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应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术后加用排石颗粒口服的治疗方式简便、高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主办: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