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迪;周悌强
目的 研究降压药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治疗的临床药学效果.方法 选用2015年6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200例,并对患者所使用的降压药物类型以及应用后血压的控制情况,包括患者使用降压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服用缬沙坦73例,血压达标52例(71.23%);使用卡托普利49例,血压控制较好者35例(71.43%);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者43例,血压达标31例(72.09%);使用贝那普利者11例,血压达标6例(54.55%).使用美托洛尔12例,达标7例(58.33%).吲达帕胺7例,达标5例(71.43%).使用呋塞米4例,达标3例(75.0%).患者的舒张压达标率明显高于收缩压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降压药能够改善其血压水平,舒张压的控制效果优于收缩压.
作者:杨绍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凉草粉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本实验采用水回流提取方法.首先确定以溶媒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主要考察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分析各因素对凉粉草总黄酮提取效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L9(34)正交试验,测定凉粉草水提取液中槲皮苷含量作为评价指标,从而优化槲皮苷的佳水提工艺.结果 佳水提取工艺的条件为:溶媒量15倍量的水(除去吸水率),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1 h.此佳水提取工艺所得到的槲皮苷的含量为3.241 g.结论 槲皮苷的提取率较高,可行性较好,提取工艺稳定.
作者:丘亮日;欧能奉;陈钟扬;郭晓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门诊药房作为医院为广大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同时也是体现医院整体服务水平的关键,并且承担着各个门诊与科室药品供应与患者药品处方调配的重任.门诊药房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知识水平及管理水准无一不关系到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因此,门诊药房药品安全管理工作非常重要,药品安全与患者健康息息相关,做好门诊药房药品监督,减少药品差错至关重要.基于此,针对医院门诊药房中药品差错出现的诱发因素进行积极探讨,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维护患者健康与医院声誉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张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闭合复位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在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根据患者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钢板,观察组30例患者闭合复位腕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93.3%,对照组优良率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尺偏角、掌倾角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闭合复位腕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确切,能促进患者功能更好恢复.
作者:顾署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50例,其中首发急性胰腺炎患者97例(初发组),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53例(复发组).分别对两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发病原因及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复发性急性胰腺患者的复发病因以及临床特点.结果 复发组在年龄、腹痛缓解时间、黄疸以及发热症状上与初发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中,复发组中比例低于初发组的为饮食因素(酗酒、暴饮暴食)和肠道疾病(P值分别为0.027、0.005);在高血脂症和胆道疾病中复发组比例均高于初发组(P值分别为0.003、0.001).结论 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尽早寻出确定病因且有针对性的治疗,以有效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复发.
作者:贾国青;李春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及成本.方法 以2014年1月~2016年6月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要求,累计纳入93例.A组治疗药物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B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胶囊.观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与药物费用.结果 治疗3个周期后,A组患者显效、有效与无效的例数分别为28例、17例与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8%;B组患者显效、有效与无效的例数分别19例、14例与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3%.A组患者治疗3个周期药物费用为611.4元,B组为508.5元.A组与B组患者成本效果(C/E)的比值分别为6.52与6.93,A组成本效果比值相对较低.结论 本次研究显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综合优势更加突出.
作者:玛尔江·巴哈提别克;王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丹红注射液与消栓通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患者对其NIHSS评分、BI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进行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消栓通络胶囊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I评分和NIHSS评分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与消栓通络胶囊治疗,疗效显著,对其NIHSS评分、BI评分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张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5年9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4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①在心绞痛症状疗效方面,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心电图疗效方面,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高于对照组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可改善其临床症状,疗效相比于单纯的西医治疗更为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周春和;纪中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采取伊马替尼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92例于2011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CML患者,分为加速期12例,慢性期65例,急变期15例,均给予伊马替尼治疗,观察治疗疗效.结果 三组患者CHR、MCyR、CCy以及CMoR,以慢性期高,急性期低,组间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各临床分期患者1、3、5年OS率、PFS率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其中以慢性期高,其次为加速期、急变期.结论 对于CML慢性期患者,伊马替尼治疗能使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获得较高的细胞遗传学和血液学缓解率,但对于急变期和加速期患者疗效较差.
作者:师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处方点评在我院2016年度住院患者使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中的应用价值,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2016年度在我院治疗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抽查2015年12月26日~2016年12月25日中心药站使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的医嘱,共计391例患者,均给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中心药站2016年度使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的医嘱进行检查,诊断中未提及神经损伤或以上适应证以外的视为不合理医嘱.结果 经治疗后本组患者显效235例,有效117例,无效39例,总有效率为90%,无头晕、发热、头痛、眼压高等不良反应.点评患者数391例,不合理医嘱2例,均为超说明书使用,没有相应的诊断及检查.结论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外伤性神经损伤、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和急性脑血管性中枢神经损伤疗效显著,可促进损伤神经恢复;实施处方点评可规范临床用药,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熊应权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思南县孕妇叶酸代谢障碍关键酶基因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A1298C及甲硫氨酸还原酶(MTRR)A66G位点基因检测情况,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级评估,研究遗传因素与出生缺陷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3年12月~2016年6月思南县3147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对MTHFR C677T、A1298C及MTRR A66G基因位点进行评估其遗传风险,在10个月后对每例进行追踪回访,了解基因检测评估结果 与出生缺陷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对3147例孕妇叶酸代谢障碍基因进行检测,其评估结果:未发现风险1268例,占40.3%;低度风险261例,占8.3%;中度风险1075例,占34.2%;高度风险543例,占17.2%.每例均在妊娠终止或分娩后进行追踪回访,总的出生缺陷率为3.53%.结论 思南县孕期女性MTHFR与MTRR基因检测各级风险不一;基因检测评估结果与出生缺陷无相关性.
作者:毛万成;田敏;李丽;张羽霞;陈燕;陈绍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排石颗粒联合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80例予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消炎、利尿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药物基础上联合口服排石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相近.结论 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应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术后加用排石颗粒口服的治疗方式简便、高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分析红霉素在治疗小儿重症哮喘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就诊的重症哮喘患儿112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两组均为56例;A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B组患儿给予常规结合红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患儿的VC、FVC、FEV1、V50、V25均显著优于A组(P<0.05);A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7.14%与B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8.93%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红霉素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重症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而不良反应无显著升高,安全性高,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陈静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与药学干预方法 .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月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菌药物应用指导;药学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药学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依从性评分、药物费用和用药干预满意度、用药方法不当、重复用药、无指征用药等不良现象发生率.结果 药学干预组用药干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药学干预组用药方法不当、重复用药、无指征用药等不良现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药学干预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依从性评分、药物费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师药学干预可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满意度,减少药物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玉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容易引起氧化应激,近年来研究数据表明,氧化应激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一项重要因素.因此,临床将控制氧化应激作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工作.本文旨在对氧化应激进行概述,并探讨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从而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
作者:吴利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干预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注射剂,提高中成药注射剂应用水平,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抽取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干预前后的医嘱300份,比较分析干预前后临床用药的情况.结果 2016年8月前抽取中成药注射剂处方医嘱150份,其中成药注射剂处方不合理60份,占40.0%(60/150);2016年8月成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经药师干预后,抽取中成药注射剂处方医嘱150份,其中成药注射剂处方不合理7份,占4.67%(7/150);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干预中药注射剂规范使用效果显著,大大促进了中成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
作者:陈钧;施辉;顾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中药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50例.四联组采用四联药物治疗,中西医组在四联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消化性溃疡治疗疗效;症状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总治疗天数;干预前后患者炎症水平、睡眠状况、生活质量.结果 中西医组治疗疗效高于四联组,中西医组症状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总治疗天数短于四联组,中西医组炎症水平、睡眠状况、生活质量优于四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症状,加速症状消退和溃疡愈合,缩短疗程,降低炎症水平,改善睡眠和生活质量.
作者:徐国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临床药师药学干预对呼吸内科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5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0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抗生素治疗,期间给予观察组的患者临床药师药学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用药指导,观察比较两组的抗生素使用情况、不良反应情况及病原学检测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结果 ①两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单联抗生素使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二联抗生素使用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三联及以上抗生素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的病原学检测率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临床药师药学干预可有效促进呼吸内科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用药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
作者:汪洋;单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结合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同时测定大花红景天中4种成分含量.方法 采用Phenomenex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柱温25℃,流速1.0 mL/min,漂移管温度60℃,增益10.结果 红景天苷、大花红天素、紫丁香苷和草质素苷在73.59~1471.8 ng(r=0.9998)、81.52~1630.4 ng(r=0.9996)、78.73~1574.6 ng(r=0.9998)、6.65~133 ng(r=0.9995)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5、99.33、99.67、100.06(n=9),RSD(%)分别为1.95、1.72、2.28、1.98.结论 该方法准确度和灵敏度高,无干扰,可作为检测大花红景天的方法,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迪;周悌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两种核磁共振检查手段对穿支动脉供血区脑梗死责任血管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35例穿支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实施常规MRI及MRA检查,而后按照梗死区解剖学血管支配,实施HRMRI检查,比较HRMRI、MRA识别载体血管狭窄情况、评估狭窄程度的价值.结果 与MRA相比,HRMRI测得的载体血管狭窄程度更高,且可显示管径细小的豆纹动脉并更接近实际;HRMRI显示斑块位置及穿支血管能力优于MR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确诊结果为金标准,MRA判断穿支动脉载体血管的准确率为51.52%,低于HRMRI的9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MRI判断穿支动脉载体血管狭窄程度的灵敏度为97.06%(33/34).结论 HRMRI可显示穿支动脉自身管径和开口受累情况,且判断血管狭窄、狭窄程度的价值高于MRA,为穿支动脉供血区脑梗死责任血管的无创评估提供了可靠参考.
作者:杨建忠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