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署光
目的 分析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奥曲肽、凝血酶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观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治疗,研究组给予奥曲肽、凝血酶联合治疗,观察两组平均住院时间、总有效率、输血量、止血时间.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输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出血停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凝血酶联合治疗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明显,降低了出血量,缩短了患者的出血停止时间.
作者:胡恒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的价值.方法 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采取自愿原则选取56例,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试验组患者治疗时予以瑞舒伐他汀,对照组患者治疗时予以辛伐他汀.结果 经过对应性方法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hsCRP、TC、LDL-C、HDL-C以及TG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的临床疗效均较为显著,瑞舒伐他汀抗炎降脂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石明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性与预后.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银杏叶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应用甲强龙治疗;银杏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突发性耳聋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超氧化物歧化酶、气导纯音听阈、血栓素B2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银杏叶组患者突发性耳聋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银杏叶组纤维蛋白原、超氧化物歧化酶、气导纯音听阈、血栓素B2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均比较轻微.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性高,可改善患者血清学指标和听力水平,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作者:时文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分析红霉素在治疗小儿重症哮喘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就诊的重症哮喘患儿112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两组均为56例;A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B组患儿给予常规结合红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患儿的VC、FVC、FEV1、V50、V25均显著优于A组(P<0.05);A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7.14%与B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8.93%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红霉素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重症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而不良反应无显著升高,安全性高,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陈静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补肾通阳法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及因子分的评分变化.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第2、4、8周的HAMD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第2、4、8周的HAMD阻滞、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绝望感四类因子分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补肾通阳为主治疗老年抑郁症临床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越;成媛媛;刘彩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并高血脂症者行氟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确诊的糖尿病并高血脂症130例患者资料,按照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将行单纯氟伐他汀治疗6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与非诺贝特联合治疗6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脂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优,且两组治疗后的餐后2 h血糖和空腹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佳(P<0.05).结论 糖尿病并高血脂症者行氟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治疗能够改善血糖和血脂指标水平,效果显著.
作者:樊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近些年,早期宫颈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临床治疗中,对患者行早期宫颈癌手术切除病灶的同时,如何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作为当前主要研究的重点,对于此问题,众多学者存在争议,本文就早期宫颈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进行讨论,对比分析手术方式,评估手术方式治疗后的效果.
作者:朱素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妇科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100例慢性妇科炎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其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在临床上,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慢性妇科炎症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愈后,减少治疗的盲目性.
作者:卢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影响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初次结核治疗患者300例,对其初诊问卷调查信息与督导随访信息进行回顾统计,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核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统计分析后发现患者的受教育程度、治疗时间以及治疗时不良反应等方面对服药依从性有影响(P<0.05),而患者的性别、年龄、经济情况对服药情况未见明显影响(P>0.05).督导随访信息发现,化疗时间与患者的不良反应与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呈现负相关规律,受教育程度与结核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呈正相关规律.结论 受教育程度越高,治疗时间越短,不良反应发生越少,患者治疗依从性越高.
作者:沈玉祯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人工流产术是指因意外妊娠、疾病等原因而采用人工方法终止妊娠,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方法.无痛人工流产术其优势在于能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无痛的治疗环境,大程度降低手术引起的疼痛及生理心理上的不适感,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人流方式.但因此而导致的术后宫腔和宫颈粘连问题较为突出,属于远期并发症的一种,对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正常生殖功能等造成影响.因而,做好无痛人工流产术后宫腔和宫颈粘连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就无痛人工流产术后宫腔和宫颈粘连的药物防治方法 、效果等进行综述.
作者:刘双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肺炎型肺癌疾病的影像特征以及病理对照.方法 从2010年~2014年接收的肺炎型肺癌患者中,选取100例纳入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00例肺炎型肺癌患者的影像病理资料,比较并总结其影像特征与病理情况.结果 100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病灶呈弥漫性分布,74例患者病灶呈局限性分布.结论 明确肺炎型肺癌疾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合特点进行诊断,对其临床的治疗有指导性价值.
作者:罗康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幕上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2例高血压幕上脑出血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n=51)和试验组(n=51),对照组选择保守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择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NIHSS评分、脑血肿消失时间及整体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2周、治疗4周后的NIHSS评分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与试验组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脑血肿完全消失时间显著长于试验组(P<0.05).结论 高血压幕上脑出血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脑神经功能,缩短脑血肿时间,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广泛应用与临床.
作者:李长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PDCA循环和精益管理在基层医院药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5年7月~2016年6月30000份药学管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将2016年1月~2016年6月采用PDCA循环管理的10000份药学资料归为A组,将2016年7月~2016年12月采用精益管理的10000份药学资料归为B组,将2015年7月~2015年12月采用常规管理模式的10000份药学资料归为C组.结果 A、B组患者的发药差错率、用药错误发生率、候药时间、退药次数均低于C组,药学服务满意度评分均高于C组,但A、B组患者的发药差错率、用药错误发生率、候药时间和退药次数、药学服务满意度评分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和精益管理在基层医院药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常规管理模式好.
作者:姜云达;岳德永;杨忠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思南县孕妇叶酸代谢障碍关键酶基因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A1298C及甲硫氨酸还原酶(MTRR)A66G位点基因检测情况,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级评估,研究遗传因素与出生缺陷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3年12月~2016年6月思南县3147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对MTHFR C677T、A1298C及MTRR A66G基因位点进行评估其遗传风险,在10个月后对每例进行追踪回访,了解基因检测评估结果 与出生缺陷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对3147例孕妇叶酸代谢障碍基因进行检测,其评估结果:未发现风险1268例,占40.3%;低度风险261例,占8.3%;中度风险1075例,占34.2%;高度风险543例,占17.2%.每例均在妊娠终止或分娩后进行追踪回访,总的出生缺陷率为3.53%.结论 思南县孕期女性MTHFR与MTRR基因检测各级风险不一;基因检测评估结果与出生缺陷无相关性.
作者:毛万成;田敏;李丽;张羽霞;陈燕;陈绍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5年9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4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①在心绞痛症状疗效方面,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心电图疗效方面,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高于对照组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可改善其临床症状,疗效相比于单纯的西医治疗更为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周春和;纪中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高胆红素血症属于临床常见的新生儿疾病,给新生儿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带来不可逆的影响,甚至引起高胆红素脑病.目前临床治疗新生儿间接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治疗方法为蓝光照射治疗.常用的照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间歇蓝光照射,另一种是持续蓝光照射.不同的光疗方式的疗效有所区别.本研究主要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征及其光疗效果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
作者:王翠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治疗儿童哮喘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价值.方法 选取哮喘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基础治疗方案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治疗,研究组加用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尿白三烯、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免疫球蛋白水平和服用药物期间哮喘急性发作次数.观察两组哮喘并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尿白三烯、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服用药物期间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分别为(1.6±0.5)次、(3.9±1.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哮喘并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0%、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治疗儿童哮喘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肯定,能够减少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提高机体抵抗力.
作者:肖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女性人群微量白蛋白尿与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测定微量白蛋白尿的女性人群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压水平分为正常组、高血压前期组和高血压组.收集三组患者一般资料,疾病史、生活方式、体重、身高、血压水平、实验室指标等资料,对比三组血压及实验室指标,分析微量白蛋白尿与血压相关性.结果 三组血压、BMI、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白蛋白尿与收缩压呈正相关(r=0.61,P<0.05);微量白蛋白尿与舒张压呈正相关(r=0.73,P<0.05).结论 女性人群微量白蛋白尿与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存在正相关,干预微量白蛋白尿水平可以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帆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3例动脉瘤患者分为两组,开颅夹闭组采用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治疗;血管栓塞组则给予血管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观察时间、动脉瘤治疗效果、术后肺部感染、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血管栓塞组动脉瘤治疗效果和开颅夹闭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栓塞组术后肺部感染、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开颅夹闭组,血管栓塞组患者术后住院观察时间均明显优于开颅夹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的应用及临床效果确切,但创伤比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康复时间延长,在术中细心操作和术后强化护理的情况下仍可作为动脉瘤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进行应用.
作者:苏松;罗选荣;杨云川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治疗中抗雌激素类药物他莫昔芬(TAM)与托瑞米芬(TOR)安全性和有效性对比情况.方法 通过计算机对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并辅以手工检索等,依据纳入标准,对有关TAM和TOR对乳腺癌治疗的对照试验进行搜集,并行Meta分析.结果 对照试验终纳入50篇,共有患者2781例,其中未描述抽取方法30篇,采用计算机随机抽取方法20篇;50篇研究对分配隐藏均未提及.统计结果:①计算总生存率:对1年、3年总生存率进行报道的研究共20篇,患者997例,其中TAM组492例,TOR组505例,进行Meta分析:TAM组与TOR组1年、3年总生存率无差异(RR=1.00,P>0.05);20篇有5年总生存率的报道,患者共1120例,其中TAM组549例,TOR组571例,进行Meta分析:TAM组与TOR组5年总生存率有差异(RR=1.07,P<0.05);10篇对雌激素受体阳性者治疗后5年总生存率进行报道,患者共664例,其中TAM组322例,TOR组342例,进行Meta分析,雌激素受体阳性者,对比5年总生存率,具明显差异(RR=1.06,P<0.05).②不良反应:相较TOR药物,TAM有更多头痛、虚弱等不良反应;相较TAM,TOR致心肌梗死、血栓栓子事件等严重不良反应率居更低水平,而其有与TAM相似的轻度不良反应率.研究示,TOR和TAM均可导致阴道流血流液、子宫息肉、子宫内膜增厚等症状,且二者在阴道上皮组织和子宫内膜上所发挥的雌激素作用一致.③生存质量:对患者生存质量详细描述的文献20篇.采用ECOG评分标准对纳入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纳入患者共1120例,TAM组(62.9±3.3)分,TOR组(64.2±3.5)分,认为两组生存质量无差异(P>0.05).结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进展期乳腺癌患者,采用TOR药物治疗,有与TAM药物一致的近期效果,但远期效果TOR更为理想,TOR不良反应,特别是严重不良反应,较TAM低,两种药物就生存质量而言,具相似性.在远期效果及安全性方面,TOR更占优势.
作者:陈艳;李东锋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