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并高血脂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樊勇

关键词:糖尿病并高血脂症, 非诺贝特, 氟伐他汀,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并高血脂症者行氟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确诊的糖尿病并高血脂症130例患者资料,按照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将行单纯氟伐他汀治疗6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与非诺贝特联合治疗6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脂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优,且两组治疗后的餐后2 h血糖和空腹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佳(P<0.05).结论 糖尿病并高血脂症者行氟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治疗能够改善血糖和血脂指标水平,效果显著.
中国处方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同时测定大花红景天中4种成分的含量

    目的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结合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同时测定大花红景天中4种成分含量.方法 采用Phenomenex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柱温25℃,流速1.0 mL/min,漂移管温度60℃,增益10.结果 红景天苷、大花红天素、紫丁香苷和草质素苷在73.59~1471.8 ng(r=0.9998)、81.52~1630.4 ng(r=0.9996)、78.73~1574.6 ng(r=0.9998)、6.65~133 ng(r=0.9995)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5、99.33、99.67、100.06(n=9),RSD(%)分别为1.95、1.72、2.28、1.98.结论 该方法准确度和灵敏度高,无干扰,可作为检测大花红景天的方法,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迪;周悌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对住院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尿路感染患者66例的临床资料,采用留取清洁中段晨尿标本检测方法,分析中段尿培养加药敏试验结果 .使用Excel对计数资料用株数、构成比及相对比进行描述.结果在分离出的67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44株(65.67%),革兰阳性球菌18株(26.86%),真菌5株(7.46%).常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33株,49.25%).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病原菌有13株,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9株.革兰阴性菌耐药性位居前3位的药物分别为氨苄西林(68.18%)、复方新诺明(43.18%)、环丙沙星(38.64%);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妥布霉素、阿米替星、美罗培南及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结论 T2DM合并尿路感染耐药率高,临床应按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同时应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控制滥用抗生素已迫在眉睫.

    作者:杨德龙;王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断指再植临床效果的观察

    目的 探究断指再植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断指成活再生的因素.方法 收集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接受断指再植治疗的5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分析不同断指部位、断指时间以及断指保存情况下的断指再植的临床效果和成功率.结果 55例患者(67只断指),断指成活57只,总成活率为85.1%.远节断指再植成活率较中节、近节断指高,断指后6 h内进行再植的患者其断指成活率高于6 h以上再植的患者,手指离断后受到低温保存的患者其断指再植成活率高于未受低温保存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断指后应尽早(6 h内)接受治疗,且断指应低温下保存,再植手术中注意肌腱、血管及神经的接合,从而保证术后断指的成活和功能恢复.

    作者:彭显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正交试验法优化凉粉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凉草粉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本实验采用水回流提取方法.首先确定以溶媒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主要考察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分析各因素对凉粉草总黄酮提取效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L9(34)正交试验,测定凉粉草水提取液中槲皮苷含量作为评价指标,从而优化槲皮苷的佳水提工艺.结果 佳水提取工艺的条件为:溶媒量15倍量的水(除去吸水率),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1 h.此佳水提取工艺所得到的槲皮苷的含量为3.241 g.结论 槲皮苷的提取率较高,可行性较好,提取工艺稳定.

    作者:丘亮日;欧能奉;陈钟扬;郭晓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方法及意义探析

    目的 分析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方法 及其应用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016年间收治的1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2015年7月开始实施药学干预,分别对药学干预实施前与实施后两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对比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依从性、药物利用指数以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药学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率分别为33.4%和4.4%,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34.4%和15.6%,药物使用依从性分别为79.8%和91.2%,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1.8%和21.6%,干预前和干预后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给予积极的药学干预,有利于不合理用药率的降低,用药安全性的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振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芬吗通片治疗月经失调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针对口服芬吗通片治疗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治疗月经失调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来院就诊顺序分成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克龄蒙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芬吗通片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及药物安全性.结果 与口服克龄蒙片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相比,口服芬吗通片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内分泌功能指标与免疫功能指标更好(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口服芬吗通片治疗月经失调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并且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作者:孟凡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孕期合理控制体重对妊娠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家庭对孕产妇的关注度的提高,加上孕妇体力劳动减少、孕期营养摄入过多使孕妇的体重明显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体重过多增长对妊娠并发症、妊娠结局、分娩方式、母婴健康等方面产生了诸多的不良影响.近年来,妇产科学综合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孕期控制体重,这对于改善全民健康素质、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发病率等方面的意义重大.

    作者:李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 研究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94例(188眼)青光眼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7,94眼)和对照组(n=47,94眼),对照组给予卡替洛尔滴眼液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布林佐胺滴眼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眼压变化情况、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观察组眼压水平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31,P<0.05);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心率变化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2%,低于对照组23.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87,P<0.05).结论 给予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眼压,且安全可靠.

    作者:左海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

    目的 探讨与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其临床合理用药的方式.方法 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需要中药注射剂治疗的患者48例,对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其临床合理用药方式,结合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药物的主要成分、患者的用药方式及自身体质的差异性等多种因素有关,在48例行中药注射剂治疗的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6例,不良药物反应发生率为12.50%(6/48);本次研究临床发生的主要不良反应以肝肾功能损害、皮肤损害、胃肠道反应以及呼吸系统损害等为主,5种注射液致使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所有患者经过合理的治疗后均恢复健康.结论 合理地选择药物、正确掌握药物使用的方法 、了解药物适应证及范围是减少不良反应的主要途径,我院应致力于降低中药注射剂在注射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从医护人员与注射剂本身着手.

    作者:孟庆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干预某院中成药注射剂使用初探

    目的 探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干预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注射剂,提高中成药注射剂应用水平,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抽取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干预前后的医嘱300份,比较分析干预前后临床用药的情况.结果 2016年8月前抽取中成药注射剂处方医嘱150份,其中成药注射剂处方不合理60份,占40.0%(60/150);2016年8月成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经药师干预后,抽取中成药注射剂处方医嘱150份,其中成药注射剂处方不合理7份,占4.67%(7/150);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干预中药注射剂规范使用效果显著,大大促进了中成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

    作者:陈钧;施辉;顾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于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是否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院门诊就诊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照组服用利巴韦林颗粒,于服药后3 d测量患儿的体温,并比较两组患儿疱疹、丘疹的结痂情况.结果 试验组使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治愈率明显高于服用利巴韦林的对照组,试验组的发热情况明显好转,疱疹愈合状况较好,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于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良好的效果,不仅可以治愈患儿的手足口病,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霍云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分析与研究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5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纳入研究,使用CDUS诊断,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比诊断结果 ;对比患肢与健肢血管内径、血流速度、血管不良特征以及CDUS影像.结果CDUS诊断阳性50例,与DSA一致;CDUS诊断出80处血栓形成,以髂外静脉和股浅静脉多,与DSA诊断结果相比,有4处不一致,但二者诊断结果高度一致.与健肢相比,患肢深静脉血流速度更慢,血管内径更长,回声异常率(64.00%)、血管内膜异常率(62.00%)、瓣膜功能不全率(58.00%)更高(P均<0.05).患肢血管不充盈有闭塞,部分有断流,静脉管扩张,腔内有密集回声等特征.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有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同水平的诊断效果,能准确、直观、实时的反应病变血管情况,具有较高使用价值.

    作者:纪红;付庆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内镜保胆取石术与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内镜保胆取石术与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普外科微创保胆取石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小切口胆囊切除患者700例,观察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饮食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内镜保胆取石术手术时间为(45±10.3)min,腹腔镜胆囊切除(38±16.3)min,小切口胆囊切除(52±9.5)min,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保胆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小切口胆囊切除的术中出血、术后饮食恢复时间相比较,内镜保胆取石术分别为(20±7.4)mL、(0.6±1.1)d,比腹腔镜胆囊切除(32±16.3)mL、(1.1±0.6)d,小切口胆囊切除(48±6.1)mL、(3.1±1.6)d更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术后住院天数,内镜保胆取石术明显优于小切口胆囊切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保胆取石不但能够取出结石,还能保留胆囊功能,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作者:李钊;班东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与临床分型的关系

    目的 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实施鼻内镜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分型和手术效果的关系.方法 对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院接受鼻内镜术治疗的103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比分析不同分型的临床效果和随访复发率.结果 本组103例患者中,治愈75例(72.8%),好转21例(20.4%),无效7例(6.8%);按照临床分型,Ⅰ型和Ⅱ型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Ⅲ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治愈率均高于Ⅱ型、Ⅲ型(P<0.05);随访6~12个月,Ⅰ型、Ⅱ型无复发,Ⅲ型有4例复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鼻窦炎患者采取鼻内镜手术效果良好,复发率较低,但和临床分型存在密切关系,所以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手术.

    作者:陈小平;杨丰;瞿光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药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评定

    目的 分析中药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50例.四联组采用四联药物治疗,中西医组在四联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消化性溃疡治疗疗效;症状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总治疗天数;干预前后患者炎症水平、睡眠状况、生活质量.结果 中西医组治疗疗效高于四联组,中西医组症状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总治疗天数短于四联组,中西医组炎症水平、睡眠状况、生活质量优于四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症状,加速症状消退和溃疡愈合,缩短疗程,降低炎症水平,改善睡眠和生活质量.

    作者:徐国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脑蛋白水解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脑蛋白水解物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且观察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本科室接收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共50例,在接受常规临床治疗的同时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进行治疗;治疗组共50例,在接受常规临床治疗的同时给予脑蛋白水解物联合进行治疗.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分析,且详细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BI评分均较治疗前与对照组显著更优(P<0.05).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脑蛋白水解物进行治疗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月古;陈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丁卡因宫颈管表面麻醉复合静脉麻醉行无痛清醒人工流产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丁卡因宫颈管表面麻醉联合瑞芬太尼及异丙酚用于无痛清醒人工流产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择门诊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120例,分为三组,A组丁卡因清醒组,B组清醒组,C组入睡组,各40例.各组均静脉微泵持续输注瑞芬太尼,缓慢静推或微泵输注异丙酚,其中A组人工流产术前宫颈管内塞入1%丁卡因棉签约10 s,先后两根棉签,以扩宫颈内外口.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宫颈松弛情况、麻醉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三组均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及高术者麻醉的满意度.A组宫颈松弛效果显著优于B组、C组(P<0.05),A组瑞芬太尼及异丙酚每公斤体重用药量、手术时间、留院观察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C组(P<0.05).结论 丁卡因宫颈管表面麻醉复合静脉麻醉行无痛清醒人工流产术,患者意识清醒,镇痛完全,有效减少宫颈机械损伤,减少瑞芬太尼及异丙酚用药量,明显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离院观察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麻醉方法.

    作者:高培珍;李海利;高伟;高德荣;张平;邓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催产素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催产素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出血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近4年收治的80例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妇,根据分娩后不同用药预防方法,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40例,研究组采取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催产素预防,对照组仅采取催产素预防,对比两种预防效果.结果 研究组产妇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各时间段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在用药前后脉搏、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均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结论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催产素用药简单方便,成本低,作用时间持久,效果佳,可有效预防高危妊娠宫缩乏力性出血.

    作者:刘亚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研究进展

    盆腔炎作为一种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如果未获得有效治疗,会表现出诸多疾病后遗症.盆腔炎后遗症有慢性盆腔疼痛、异位妊娠、不孕等,具有复发率高、病程长、迁延不愈等特点,对妇女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孙利娟;郑庆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右佐匹克隆治疗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更进一步对右佐匹克隆在治疗焦虑障碍方面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探究.方法 择取康复科接受治疗的140例焦虑障碍患者进行分析.依据随机数字表法以及对每位焦虑障碍患者的用药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至艾司唑仑治疗的对照组与采取右佐匹克隆治疗的观察组.对比分析不同用药方案下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较之艾司唑仑治疗的对照组,服用右佐匹克隆的观察组不仅临床效果佳,而且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 采用右佐匹克隆对焦虑障碍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见效快、效果佳,而且安全性高.

    作者:刘宁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主办: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